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最突出的难点之一,也是制约小学语文教学成绩的“瓶颈”之一。小学作文教学往往令老师望“文”生畏,压力甚大,尤其是在我们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更是难上加难,甚至产生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的现象。
教好作文,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这是一系列的系统工程,需要一定的规律和方法,其中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是很关键的和很重要的。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是这样做的。
1 利用轻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是习作的基石,所以要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激发兴趣的途径很多,不管课内还是课外,要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和鼓励,循序渐进,逐步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逐步培养习作兴趣。例如笔者在五年级要求写“我的XX”的习作教学中,课前准备并不是按教材的要求进行,而是先让学生在十分钟内用几句简单的话描写老师的外貌特征,根据自己的感觉怎么写都行。在学生埋头写作的时候,老师巡回浏览学生所写的内容,把握学生描绘的大概轮廓。巡视中发现有些写得很多,有些只写一两句话,也有部分一个字也写不出。十分钟过去了,老师有目的地指名学生起来念念自己的“大作”,有的说老师虽然老了,但还很漂亮;有的说老师老了,有很多白头发了;有的说老师爱笑,笑起来像那个大佛;有的说老师个子矮矮的,肥胖得像只企鹅;有的说老师脑袋大脖子粗,像个木偶人;有的说老师眼睛黑鼻子红牙齿黄,一点也不好看;有的还说老师瞪眼睛发脾气的时候像个豹子……整个课堂气氛轻松、活跃,每位同学念完都会引起爽朗而不乏欢乐的笑声。老师顺势开导,写作文其实并不难,就是凭自己的感觉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就行。比如大家刚才都在写同一个事物,就是老师的外貌特征,可是每个人的视角不同,想法也不一样,写出的老师的外貌特征也就不一样,但都或多或少比较真实地描绘出老师某一方面的特征,比如矮胖、头大脖粗、头发花白、红鼻黄牙、爱笑爱发火等等都是老师的基本特征。写外貌特征,不一定从头到脚,面面俱到,只写出某一方面的特点即可。这样就比较好写,就不再怕作文了,对作文也会感兴趣了。由于有了这样的铺垫,全班同学的这次“我的XX”作文普遍有所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2 利用课外读物提高兴趣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多读才能多写。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目标总量是不少于145万字。大量的阅读不仅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还能帮助提高习作能力。然而,在我们农村小学,由于种种原因,课外读物相当匮乏,再加上有些家长外出打工,无法监督孩子,有些家长虽然没有外出,但因为忙于生产生活,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更不要说阅读课外书籍了,再有就是大部分孩子没有自觉阅读的习惯。所以,农村小学的学生往往难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由于读得少,写起来就困难。因此,我常常引导和鼓励学生到图书少得可怜的学校图书室借书来看,向他们推荐有关小学生作文的丛书,并时常关注他们的阅读情况,了解他们的阅读收获。同时,我每年都订了两三份有关小学生作文的报刊杂志,自己阅读消化后再供学生传阅。学生传阅后,定期或不定期地询问学生最喜欢哪一篇,为什么?哪篇写得好,好在哪里?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学习人家的写作方法,借鉴人家的表现技巧。由于学生接触大量有关小学生作文的书籍,大部分学生就不再惧怕作文了,有些还喜欢作文课呢。
3 利用评价学生习作提高兴趣
课堂评价学生作文是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所以批改学生习作一定要认真,不厌其烦。不能仅仅指出错别字啊病句啊,还要进行通篇思考,写出恰当的评语,指出该篇习作的得与失,哪里写得很好,哪里存在不足,必要时进行旁批,也就是对关键的段落或语句写上批注,提请学生特别注意。课堂评价时,按好中差等级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习作放到投影仪,白纸黑字,加上老师朱红笔修改符号和比较中肯的评语,一目了然,再加上老师即兴的随堂讲评,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了,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显示屏上,不由自主地参与讨论和评价,反省自己习作的成功与失误。对写得比较好的习作,适当地表扬,激发他们更上一层楼的勇气,对写得不好的习作,采用鼓励的评语来树立他们的信心,消除他们惧怕作文的心理,激发他们的兴趣。
当然,激发小学生作文兴趣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多样的方式方法;也不是一朝一夕一挥而就的事,而是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有充分的耐心和信心。对学生要有耐心,渐进诱导,不要急于求成;要有信心,慢慢引导,积少成多,水到渠成。只要能想方设法培养小学生的作文兴趣,我们农村小学生的习作能力必定会有所提高的。
教好作文,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这是一系列的系统工程,需要一定的规律和方法,其中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是很关键的和很重要的。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是这样做的。
1 利用轻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是习作的基石,所以要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激发兴趣的途径很多,不管课内还是课外,要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和鼓励,循序渐进,逐步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逐步培养习作兴趣。例如笔者在五年级要求写“我的XX”的习作教学中,课前准备并不是按教材的要求进行,而是先让学生在十分钟内用几句简单的话描写老师的外貌特征,根据自己的感觉怎么写都行。在学生埋头写作的时候,老师巡回浏览学生所写的内容,把握学生描绘的大概轮廓。巡视中发现有些写得很多,有些只写一两句话,也有部分一个字也写不出。十分钟过去了,老师有目的地指名学生起来念念自己的“大作”,有的说老师虽然老了,但还很漂亮;有的说老师老了,有很多白头发了;有的说老师爱笑,笑起来像那个大佛;有的说老师个子矮矮的,肥胖得像只企鹅;有的说老师脑袋大脖子粗,像个木偶人;有的说老师眼睛黑鼻子红牙齿黄,一点也不好看;有的还说老师瞪眼睛发脾气的时候像个豹子……整个课堂气氛轻松、活跃,每位同学念完都会引起爽朗而不乏欢乐的笑声。老师顺势开导,写作文其实并不难,就是凭自己的感觉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就行。比如大家刚才都在写同一个事物,就是老师的外貌特征,可是每个人的视角不同,想法也不一样,写出的老师的外貌特征也就不一样,但都或多或少比较真实地描绘出老师某一方面的特征,比如矮胖、头大脖粗、头发花白、红鼻黄牙、爱笑爱发火等等都是老师的基本特征。写外貌特征,不一定从头到脚,面面俱到,只写出某一方面的特点即可。这样就比较好写,就不再怕作文了,对作文也会感兴趣了。由于有了这样的铺垫,全班同学的这次“我的XX”作文普遍有所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2 利用课外读物提高兴趣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多读才能多写。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目标总量是不少于145万字。大量的阅读不仅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还能帮助提高习作能力。然而,在我们农村小学,由于种种原因,课外读物相当匮乏,再加上有些家长外出打工,无法监督孩子,有些家长虽然没有外出,但因为忙于生产生活,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更不要说阅读课外书籍了,再有就是大部分孩子没有自觉阅读的习惯。所以,农村小学的学生往往难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由于读得少,写起来就困难。因此,我常常引导和鼓励学生到图书少得可怜的学校图书室借书来看,向他们推荐有关小学生作文的丛书,并时常关注他们的阅读情况,了解他们的阅读收获。同时,我每年都订了两三份有关小学生作文的报刊杂志,自己阅读消化后再供学生传阅。学生传阅后,定期或不定期地询问学生最喜欢哪一篇,为什么?哪篇写得好,好在哪里?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学习人家的写作方法,借鉴人家的表现技巧。由于学生接触大量有关小学生作文的书籍,大部分学生就不再惧怕作文了,有些还喜欢作文课呢。
3 利用评价学生习作提高兴趣
课堂评价学生作文是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所以批改学生习作一定要认真,不厌其烦。不能仅仅指出错别字啊病句啊,还要进行通篇思考,写出恰当的评语,指出该篇习作的得与失,哪里写得很好,哪里存在不足,必要时进行旁批,也就是对关键的段落或语句写上批注,提请学生特别注意。课堂评价时,按好中差等级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习作放到投影仪,白纸黑字,加上老师朱红笔修改符号和比较中肯的评语,一目了然,再加上老师即兴的随堂讲评,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了,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显示屏上,不由自主地参与讨论和评价,反省自己习作的成功与失误。对写得比较好的习作,适当地表扬,激发他们更上一层楼的勇气,对写得不好的习作,采用鼓励的评语来树立他们的信心,消除他们惧怕作文的心理,激发他们的兴趣。
当然,激发小学生作文兴趣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多样的方式方法;也不是一朝一夕一挥而就的事,而是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有充分的耐心和信心。对学生要有耐心,渐进诱导,不要急于求成;要有信心,慢慢引导,积少成多,水到渠成。只要能想方设法培养小学生的作文兴趣,我们农村小学生的习作能力必定会有所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