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游春》教学意图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ytott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游春》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课文。我制定的教学核心目标是:体会教育家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智慧;理解孔子论水中所蕴含的道理。通过学生前置性学习,我发现,学生已经了解到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从《论语》中也感受到了孔子的智慧。那么这篇课文的目标是不是已经达到了呢?我把注意力转向文本。
  课文非常清楚地写了三个部分内容:赏春、论水、言志。这三个部分又都指向主体人物——孔子。看来,要想带领学生由淺表式阅读转向体会式阅读,必须先解读清楚作者的写作意图。
  先看赏春。作者浓墨重彩地描绘了泗水河畔迷人的景色,又用比拟和排比的手法赞美了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写作意图是什么呢?细读文本,一处伏笔埋在这里:春天到了,孔子听说泗水河畔正涨春潮,便带着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说明孔子对“水”特别有兴趣,暗示孔子要借水教导学生。这美好的春光陶冶了师生的情操,因而有兴致去讨论“水”的意蕴。
  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我由题入手:谈起“游春”这个话题,你想到了什么呢?唤醒学生对于“游春”的记忆。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孔子这样一位老师,带着弟子们游春,和我们一样的是什么?不一样的又是什么?学生产生阅读兴趣后,我用多层次朗读的方法来教学这一环节。学生先自由读,然后交流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感受春景之美之后,再来悟情。春景是一幅画,可以赏;春景是一首诗,可以读;春景也是一段情,可以悟——你悟出了什么情呢?学生从文字中将大自然和母亲联系起来。大自然和母亲怎么像呢?学生由四个比喻句展开联想,从而体会到大自然如母亲般美丽、无私。此时,配乐朗诵由课文改编的诗,学生由春景移情母亲,情感喷薄而出。
  读到这一层次,这是众人眼中的春景。这春景,孔子看见了,弟子看见了,来到这里的每一个人都看见了。但是孔子眼中的春景和众人眼中的春景一样吗?他最关注的是什么?是水!依据是什么?文中有三处提到孔子有意引导弟子们关注水。我想,这一串问题的引领,足以引起学生发现:孔子这位大教育家,他的教育智慧和情操,是旁人无可比拟的!
  再看论水。这一段孔子对水的宏论充满智慧和灵性,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如果逐句逐句地解读分析,学生势必得到的是碎片化的句段体会。如何从整体入手,引领学生有层次性地深入解读呢?我想,还是要读透文本,找出几句话的内涵和逻辑关系。君子,是对人格高尚的人的敬称。在孔子眼中,水奔流不息、滋润万物、和顺温柔,拥有似君子般温文尔雅恬淡的性情;而穿山岩、凿石壁的水又似乎拥有刚强的一面;水能洗涤污垢,还万物本真,多像教人求真的君子风范!这段话充满人生的大智慧,由此也不难看出,孔子正是这样一位真君子,才对水有这样的领悟。
  第一层阅读,由“水哪里像真君子”问题引领,学生自己去边读边理解,把想法批注在书上。这一层次意在让学生熟悉文本,大致把水和君子连结起来。
  第二层阅读,由老师引领,始终围绕这个主问题深入解读四个句子。在你眼中,什么样的人是有德行的人?水哺育一切,永不停息,所以有德行,关联课文中大自然的句段,加深学生对“哺育一切”的理解。为什么说水有情义?“或方或长,流必向下”,抓住一个“或”字,一个“必”字,感悟水适应环境,体察他人的情义。关联写水的诗句:古诗中的水,还是什么形状的?半亩方塘一鉴开、飞流直下三千尺、桃花潭水深千尺……有志向这一句,有两个字很有力量:穿、凿。你读出了什么感受?播放孔子周游列国的影视录像,体会他乐以忘忧,毫无惧色的胸襟。读到“有情义、有志向”这两句,我想,柔顺和穿凿,本身是相反的两种特性,在“水”身上却高度融合统一,孔子真是有敏锐的洞察力!此处指导学生朗读:刚才看到的水是柔顺的,现在看到的水是刚强的。柔情似水是水,刚强如水也是水。能不能读出水的刚与柔呢?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水的多面性。什么是善施教化?水怎么善施教化呢?原来,水可以还原事物本真洁净的样子,就像老师教会学生去伪存真;文本中有个词“万物入水”, 暗喻老师有教无类的高尚品格。这一句也是将水和孔子本人联系最紧密的一句。学生在理解到这一层意思后,我补充:孔子弟子三千,其中有诸侯贤者,有贩夫走卒,只要有心求学,孔子都愿意收他为学生。这不正是对“善施教化”的最好注解吗?
  第三层阅读,学生基于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后,已经体会到孔子高尚的品格和大智慧了,这一层再次回归整体,让学生在整体中意识到:要成为君子,最基本的是有德行;然后在环境中磨练出情义和志向;最后,能够感染别人求真求善求美,做到善施教化。
  正确、深入地解读文本,有助于教师制定适切的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环节,避免了低效的、浅表的、碎片的提问。老师教得清楚,学生学得明白,使学习真正在课堂上发生。
  (作者单位:南京市考棚小学)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马铃薯副产品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近年来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和种植规模不断的扩大,晚疫病成为影响马铃薯产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对结合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rn1.谜语游戏.rn师:小朋友们好!老师带来了几个谜语,想不想挑战猜一下?rn(1)告诉你高,告诉你长,画条直线,它来帮忙.rn(2)色彩各异像颗糖,擦去字迹不怕
期刊
苏教版小语四下《习作7》是“记一次体验活动”,怎样创设习作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表达,促进儿童的精神成长?我做了一些尝试.rn一、课前3分钟互动跳操,导入“体验
期刊
随着大数据、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等新型业务的快速兴起,传统网络信息安全功能的实现模式受到巨大影响,难以应对现有的业务需求。为了解决传统安全功能实现模式中的灵活性差、安
所谓领导干部的初级关系,就是领导干部在非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具有面对面亲密交往特征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展示着领导干部的多种角色和全部人格,能够较全面地反映一个领导干
师:(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起读课题.rn师:先请你们自由朗读课文,看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到了樟树?想想作者是怎么写樟树的?(生自由读课文)rn师
期刊
截至2030年,俄罗斯是确保以社会负担得起的价格向人民提供可靠的能源。同时,定价政策应符合能源生产者的利益,并确保电力行业的投资回报。这一政策的实施有助于完善零售电价的监
一、复习板块  1. 默写词语:  幽香 荡漾  白中透绿 玉琢冰雕  含羞待放 刚刚绽放 花蕊  铁锈 终年不败  (1) 自主批改:对照大屏幕订正。  (2) 指导评价:错在哪里?教师着重指导。  2. 思考:每组词语和广玉兰的什么有关?(第一组,花的香气;第二组,花的色彩和质感;第三组,花的形态;第四组,叶子)  【评析】复习板块以默写切入,所默词语设计巧妙,不仅指向课文生字新词,而且指向课
期刊
一、谈话入境,导入新课  1.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的是赵丽宏先生所写的月亮,一起读课题——《望月》。(生齐读课题)  2. “望”字就是“看”“见”的意思,那么作家赵丽宏为什么不用“见月”或“看月”做课题呢?  (“望”是远远地看,“望”字更有诗的韵味……)  3. 说说看,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见过的月亮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二、整体感知,梳理脉络  1. 作家赵丽宏的笔下,所写的月
期刊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在线社会网络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在线社会网络不仅仅为在线社会网络用户提供了一种网络交流平台,我们可以通过在线社会网络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