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慎服胶类中药等

来源 :新闻世界·健康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uxed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人慎服胶类中药
  
  胶类中药一般比较黏腻,难以吸收。拿阿胶来说,阿胶是驴皮熬制的胶块,具有补血止血、滋阴润肺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血虚眩晕、心悸、各种出血,以及热病后伤阴、虚烦不眠等病症。对于气血不足的老年人来说,适量服用是比较理想的补品。但由于阿胶黏腻,故体内有瘀滞、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及有表证的老年人不宜服用。
  老年人体内多有瘀滞(如高黏血症、高脂血症),应用活血化瘀的当归、红花、三七之类药物治疗时,如过量服用阿胶,不但不能化去瘀滞之血,反而使瘀血更严重。对于高血压病、动脉硬化患者更不宜使用,因为阿胶能使血流速度减慢,从而使血管中脂肪微粒沉积在血管壁上,造成更加严重的瘀滞。
  老年人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应用白术、神曲、谷芽等健脾消食的药物来治疗。如服用黏腻难化的阿胶,更会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以致出现食欲不振、脘腹胀满,甚至呕吐等。
  此外,中医认为感冒等表证,是病邪侵袭体表而造成的。如属风寒者治以辛温发汗,属风热者治以辛凉清解,—般不宜过早补益。患有表证的老年人服用阿胶,因其虽有补益作用却会助邪难解,使病情缠绵,而且容易导致食积,不但不能达到滋补的目的,反而会造成新的病证。
  那么,温性的鹿角胶是不是能随便服呢?也不是。鹿角胶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角煎熬浓缩成的胶状物,具有温补肾阳、养血填精、托疮生肌的功效。可以治疗精血不足、肾阳虚衰等病症,尤其适用于老年人肾阳不足,表现为腰痛、阳痿、滑精以及各种虚寒性出血症等。因其温补作用较鹿茸缓和,所以肾阳不足的老年人比较适宜服用鹿角胶。但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可服用,如形体消瘦、自觉内热、口燥咽干、午后潮热、手足心发热、夜间盗汗、两目干涩、大便秘结、舌红苔少,表现为肾阴不足、虚火内盛的老年人就不可服用鹿角胶。
  有的老年人经常咳嗽,干咳少痰,痰中带血,或痰黄黏稠,口干喉燥,此为肺中有热,也不可服用鹿角胶。因其药性温热,不适宜肺热之疾。
  有的老年人经常胃痛,胃中嘈杂,大便秘结,口臭口苦,也不能服用鹿角胶。鹿角胶可用以治疗虚寒性出血,但如果老年人吐血、便血,表现为血色鲜红,心烦口渴,舌红绛,脉弦数,这种因热所致、阳盛阴虚之故而出血,也不能用鹿角胶治疗。
  总之,胶类中药滋腻难化,老年人服用时要慎重,最好不要长期服用。
  (摘自《中医药报》文/吴翠秀)
  
  枸杞的传说及养生
  
  盛唐时代,据说有一天,丝绸之路来了一帮西域商贾,傍晚在客栈住宿,见有一女子斥责一老者。商人上前责问:“你何故这般打骂老人?”那女子道:“我训自己的孙子,与你何干?”闻者皆大吃一惊。原来,此女子已200多岁,老汉也已是九旬之人。他受责打是因为不肯遵守族规服用草药,弄得未老先衰、两眼昏花。商人惊诧之余忙向女寿星讨教高寿的秘诀?女寿星见使者一片真诚,便告诉他自己四季服用枸杞。后来枸杞传入中东和西方,被那里的人誉为东方神草。
  枸杞的传说足以说明它功效的神奇。
  枸杞有滋补肝肾、强壮筋骨、养血明目、润肺止咳之功效。可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头昏目眩、腰膝酸软、遗精、咳嗽、视力减退等症,尤其适宜于老年人服用,有延年益寿的效果。我国历代的医学家、养生家都很重视枸杞。《本草纲目》载有枸杞治病强身药方多达33条。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历代医学界的老寿星都很喜欢喝枸杞酒。我国民间也有泡制枸杞酒的习俗,并把它叫做“却老子”,意思是远距衰老。枸杞,自古就被用于明目,“要想眼睛亮,常喝枸杞汤”,所以老百姓又把它叫做“明眼草子”。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枸杞可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有利于糖尿病人的治疗和康复;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和促进肝细胞新生的作用,能保护肝脏;还能促进造血功能,预防贫血。
  现介绍几则民间以枸杞益身健体的方子,以飨读者:
  补肾。枸杞的补虚作用重点在补肾,治肾虚腰痛疗效显著,肾虚腰痛患者可选用枸杞羊肾汤,即枸杞30克,羊肾1对,加水熬炖,饮汤食肾。
  补血。可用枸杞血藤饮,枸杞20克,鸡血藤15克,水煎服。
  补脑。枸杞50克,羊脑1具,放入容器,加食盐、葱、姜、料酒,隔水蒸熟,食用时加味精少许即可。
  安神。食用枸杞龙眼粥对血虚失眠效果较好。取枸杞10克,龙眼肉15克,红枣4个,粳米100克,洗净加水熬粥食用。
  明目。常喝枸杞菊花茶能起到养肝明目的功效。取枸杞15克,菊花10克,用沸水冲泡,作茶饮。
  乌发。将枸杞60克,核桃仁12个,小黑豆100克,加水熬煮取浓汁,置于冰箱内,每日早晚各服30毫升。
  美容。将枸杞500克,生地黄150克,共研细末。每次15克,以开水冲服,每日3次。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文/陶军)
其他文献
一夜丹田手自摩    北宋文豪苏东坡,他善于养生,除了“慎饮食起居,节声色之欲,能劳能逸”和“安分养福”外,还有时时不停地以手摩腹,并为此吟出了“一夜丹田手自摩”的诗句,虽然他一生几度流放,坎坷曲折,身处逆境,艰苦备尝,可他年逾花甲时,竟“毫无衰惫之气”,依然风流倜傥。  苏东坡的“以手摩腹”是中医按摩养生术中的一种。这种自我按摩,即以双手在身体各部位或穴位处进行按、摩、擦、揉、捏、抚、摸,使之气
期刊
防中风小妙招    中风也不是防不胜防。生活中一些很简单的措施,比如脖颈运动就可以减少发生中风的危险。  耸耸肩膀,活血健脑每天早晨醒来后,老年人要做的第一件事应该是缓缓起床,先做5分钟左右的耸肩运动。因为这种十分简单的双肩上提、放松的反复运动,不仅能使肩部的神经、肌肉、血管得以放松,活血通络,有益于防治肩周炎,更可以迫使流动迟缓的血液加速流向大脑,因而减少了脑血管供血不足和发生梗死的危险。  热
期刊
延长生命的“另外两条边”    有一位专家把人对衰老的抵抗能力,形象比作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的底边是遗传基因,而另外两条边,分别是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惯。免疫力大小,取决于三角形的面积,而寿命的长短则取决于三角形的高。我们无法选择父母的遗传基因(即底边),但可以在另外两条边上下工夫。另外两条边延长了,三角形的面积增大了,寿命就增高了,那么对衰老的抵抗能力无疑就大得多了。  由这个比喻,使我想起我的一位同
期刊
勿用闪光灯 为婴儿拍照    许多父母都很喜欢给自己的宝宝拍照,有的甚至从宝宝一出生的那一天起就给他们拍照。可专家提醒,年轻的父母给宝宝拍照的时候千万别忘了把相机的闪光灯关掉。  这是因为初生婴儿的器官、组织发育不完全,处于不稳定状态。眼睛视网膜上的视觉细胞功能也处于不稳定状态,强烈的电子闪光对视觉细胞产生冲击或损伤,影响孩子的视觉能力。这种损伤同电子闪光照相机拍照时的距离有关,照相机离眼睛的距离
期刊
合理饮食能防胆结石    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或者周围的人在不知不觉中患上了胆囊结石。由于胆囊结石常常伴有胆囊炎,一旦发作,病人会感到剧烈的右上腹绞痛,有时伴有腰部和后背痛,以及恶心、呕吐,严重时冷汗淋漓、坐卧不安,难以忍受。它虽然不是一种恶性疾病,但却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长期不吃早餐是导致胆囊疾病的重要原因。如果坚持吃早餐,可促进胆汁流出,降低一夜所贮存胆汁的黏滞度,降低患胆结石症的
期刊
12种果蔬最容易被污染    非盈利组织EWG对比了由美国农业局和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对农产品所做的将近43000项测试数据后,发布了“12大脏”和“12大干净”的果蔬。  12种杀虫剂污染最为严重的蔬果(以污染严重程度排序,排在最前面的最脏)为:桃子、苹果、甜椒、芹菜、油桃、草莓、樱桃、梨、进口葡萄、菠菜、生菜、土豆。  12种受污染最轻的蔬果(按干净程度排序,最前面的最干净)为:洋葱、牛油果、冷
期刊
这是玩具惹的祸    3岁的豆豆,是家中的掌上明珠。为了逗她高兴,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几乎每隔几天就要给她买一样新玩具。这样,豆豆的卧室里就摆满了玩具。豆豆对这些玩具爱不释手,有时连吃饭睡觉都抱着玩具不松手。然而,不知怎么的,豆豆却闹起了皮肤病,手、脚和胸背部都起了一片片的红疹子,痒得直挠挠。妈妈带豆豆去看了几次医生,医生都说患的是过敏性皮疹。回家后,妈妈按照医嘱给豆豆吃药涂药,经治疗孩子的皮疹确实
期刊
为何乳牙不“退位”  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童牙科主任 赵玮    到换牙年龄了,孩子的乳牙却不肯“退位”,使恒牙迟迟不能完全萌出。这种乳牙滞留的现象在城市孩子中越来越多,可能与长期不吃坚硬东西,食物越来越精细,乳牙“早熟”有关。  7岁的小丽就是其中一个,已经到了乳牙脱落的时候,但前乳牙依然没有脱落,而“不甘落后”的新恒牙不得不被迫长在乳牙内侧——小丽只要一张口,门牙位置上4颗牙就露了出来。  
期刊
孩子是被吓大的吗    【街头一景】  前方路口显示红灯,一位骑自行车的年轻妈妈停了下来,车后座上是她的女儿,大约五六岁的模样。妈妈左顾右盼,有点心不在焉,这时,女孩正在抹眼泪。妈妈不耐烦地瞪了孩子一眼,说:“再哭,再哭我就不要你了!”  孩子低下了头,还在哭。  妈妈注意到周围的人正在看她们母女俩,转头对女儿说:“再哭就让警察把你带走!”  女孩强忍泪水止住哭泣,嘴唇抽搐着,惊恐不安地看着妈妈。
期刊
和宠物狗太亲近“美女”脸上起疹子    一位皮肤科的医生介绍说,一些喜欢养宠物的“美女”,脸上起疹子,严重的脸都肿了,还流脓。最近有一位,听说养了条牧羊犬,高兴的时候抱着狗睡觉,肿得右眼都睁不开了。我们皮肤科每周会接诊10例左右,都是25岁左右的时尚女性。  这些人得的是一种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学名叫皮肤癣菌肉芽肿。这种真菌容易在动物身上生长,专业说法是“有亲动物性”。  医生说,引起皮肤癣菌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