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胞外多糖的嗜热链球菌ST冷冻干燥制剂的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peng12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当地市售的传统酸奶中分离出一株产胞外多糖的链球菌,经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分析,将该菌株确定为嗜热链球菌ST.在补充了20g·L-1的葡萄糖,初始pH7.0的培养基上,40℃,培养24h后,其胞外多糖产量为55.62mg·L-1.进一步的结构分析显示,此多糖的主要单糖组成为葡萄糖.在生产嗜热链球菌ST冷冻干燥制剂时,其最佳的增殖培养基组成为脱脂奶粉100.0g·L-1,酵母膏3.0g·L-1,碳酸钙9.0g·L-1和乳清粉20.0g·L-1,活菌数达到1.05×109CFU·mL-1.由脱脂奶粉160.0g·L-1、甘油30.0g·L-1谷氨酸钠30.0g·L-1和5.0g·L-1吐温80构成的保护剂能明显改善菌体细胞在冷冻干燥条件下的存活能力.在发酵温度37℃、搅拌转速90r·min-1和pH5.9的条件下培养,经冷冻干燥获得的直投式发酵剂产品的活菌数量可达1.7×1011CFU·g-1.当采用固形物仅为80.0g·L-1的还原乳做为原料时,与不产胞外多糖的菌株生产的酸乳相比,采用该产品制备成的产品乳清析较少.
其他文献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北京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全市义务教育事业发展全局,针对义务教育中存在的区域均衡、学段均衡和内涵发展三个薄弱环节,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
从传统发酵乳制品中筛选到1株转糖基活性较高的乳杆菌,经16S rDNA菌种鉴定为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 EU621851)K4.以乳糖为底物,研究β-半乳糖苷酶粗酶液在不同
无损检测技术在现代桥梁工程建设中的广泛应用使桥梁结构的可靠性得到提升,为技术人员更为迅速的分析桥梁结构问题创造良好技术条件,是现代桥梁检测所需选用的主要检测技术之
尽管到目前为止遗传学的研究还没有改进疼痛的治疗,一些研究者依然认为大量的发现指日可待。神经科学家史蒂芬·韦克斯曼(Stephen Waxman)试图了解基因是如何影响慢性疼痛的,
期刊
处于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更新、观念变化的速度如此之快,每一个人都要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作为教育系统的党政干部,更要具有新思维,新理念,才能站在时代的前沿,引领教育改革与发展,实施教育创新。因此,每一位干部都要不断学习。而参加培训是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的最快捷、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大规模培训干部”,作为教育系统干部培训机构,要适应教育改革发展与校长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选
学校发展的“着力点”——提高教师素质     我校组织全体教师系统地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程标准》等方面的理论,采取集中学习、独立学习、群体研讨、录像观摩等形式,使教师进一步明确课改理念,从而更新教育观念,增强课改的意识,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加强政治学习。我校坚持每周一次的政治、业务学习,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新《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基础教
“想得切实、干得扎实、做得真实、活得踏实”,为环境教育讴歌、为科技教育实干、为校外教育拼搏、为创新事业奉献是我践行的教育人生。    我在校外开展环境教育已有25个年头。有时,自己都感到吃惊,居然在校外环境教育战线坚持了这么长时间。其间有过孤独的摸索、失败的彷徨、焦急的等待……但更多的是为我钟爱的教育事业,为我热爱的美好家园,为我喜爱的科学创新而顽强地拼搏、勇敢地应对、不懈地探索。因此,我感到走过
确立 “立人”的办学思想    教育的功能与属性决定了教育必须关注人的成长,而人的成长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基础教育阶段是“预期社会化”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中小学生最终都要由一个自然人成为一个社会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获得能力,更要学习社会和群体的规范,知晓当今主流社会或群体对人的要求,从而使自己逐步具备符合社会需求的知识与能力,具备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规范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由此
周又红,北京市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特级教师,中国科协青少年部专家委员会委员,从事环保科技教育近30年。辅导学生科研项目300余项,获北京市科技创新奖,其中获国际奖4项、全国奖50余项。主编及撰写600万字的专著和教材。曾获全国环境教育先进个人、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全国“地球奖”、全国十佳优秀科技教师等称号。    50岁的周又红,热情、爽朗、健谈,面对艰辛、漫长的教育求索之路,她以常人难以想象的乐观
李莹:北京市西城区奋斗小学科学教师,北京市小学市级骨干教师,西城区科学学科带头人,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兼职教研员。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我努力践行的为师准则,也是我毕生坚守的教学理念。     执著教学,探究科学教育规律    20年来,科学的魅力让我始终保持着如孩子般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对科学学科的新鲜感。在引领孩子们探究自然科学的同时,我也在不断探究着科学教育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