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视文本与文字文本在传播方式上因其介质的不同,而呈现出表现形式的不同。而在精神生活中,参与媒介活动中的受众心理、思想运作、价值观念、接触频率的不同而表现出众多的差异性特征。在叙事结构上,因其时代特征和价值形态的特征也表现出差异。本文试图从这些方面来比较电视文本与原著文本传播方式的差异。
一、传播介质的不同
美国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指出:印刷媒介强调的是视觉,因此,它影响了我们的思考,使思维变成线性的、连续的、规则的、重复的和逻辑的。①日本研究电视文化卓有成效的社会学家藤竹晓则指出:由于电视带来的“视觉和声音对现代人的感觉器官产生的各种影响所引起的冲击,非线性逻辑必将占着优势”。②我们可以从两位传播学家的观点中,清晰地看到电视文本的非线性传播方式和印刷媒体的线性思维。
印刷文化产品,具体表现为一个个文本,每一个文本,都有一个议论、分析、说明、求证的中心命题。电视文化是以图像为基本符码的,因而图像逻辑或视听思维就构成了它的逻辑基调,它有其特殊的视听语法规律。③比如同样是以表现悲情为目的,在原著中可以通过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来加以强调。但是电视是一种视听语言,传播介质的不同,表现出来又有其特定的表现形式和传播符号,比如通过下雨天雨的镜头来呈现,通过镜头色彩的明暗变换来呈现。这一点在电视剧《笑着活下去》中展现颇多,通过多个雨天的镜头来突出悲情。又如在电影《甜蜜蜜》中,我们发现,为了表现主人公所处的地点是在美国,是通过声音和画面的符号性来呈现的,充满了美国意味的说唱曲调,以及美国的自由女神像,让观众明白,故事的地点是在美国。而为了表现这种爱情的纯真和浪漫,剧中也加入了邓丽君的歌声,当悠远的旋律响起,在电影院中,观众自然会被这种符号所打动。该剧是90年代上映,邓丽君的歌声能够引起众多人的共鸣。这种符号语言的运用,是恰到好处的。但是如果换成是纸质的小说,或者剧本,就不能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呈现。在多处地方就要加以说明环境的变化,而心理描写的幅度就会增加。
根据统计,1980年全国有电视台38家, 到1998年, 全国无线、有线电视台已达740家, 而且中央、省级电视台大多以卫星传输方式覆盖全国。就全国而言, 我国电视人口覆盖超过85%。④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电视的普及率,以及电影院的普及率也在日益增多,随着媒介权力的移位, 文学的文本传播情况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电影、电视成为了文学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文艺艺术类的书籍的传播空间在慢慢发生着改变。
二、叙事结构中的差异
电视的声画语言决定了叙事结构与文本语言的不同。例如在科技知识类的传播过程当中,报刊杂志类的报纸就会有倒金字塔的结构,最后会按照时间顺序,或者逻辑顺序来向观众传达这一信息。如果作为一档科普类的节目,悬念的设置在叙事结构中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一味地向观众说明其中的科学原理,则会丧失大量的受众群。比如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科技之光》,从开办至今维持了长久的时间,节目组的记者在电视的叙事手法上下了很大的功夫。科普常识怎样去结构成一个完整的具有情节性的故事,成为了编导们每天思考的问题。比如在一期节目《双潭记》中,为了说明潭里的水由浑浊变清澈,又由清澈变浑浊的过程形成的原因,编导在前面设置了一个悬念,并列举了众多可能的原因,同时引入第三方视角来发表对此事的看法,最后给出镜头是用专家的观点来解读形成的原因。但是在报纸的报道当中,如果是民生类新闻,则侧重于奇观的报道,运用描述性的语言;如果是科技的报道,则侧重于地质知识的深入挖掘。
三、受众培养过程中的差异
电视以及电影的普及让大众接触名著等的频率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这种电视文本的传播打破了受众文化程度的门槛,而成为了普及文化的一种工具。然而电视语言对于文学作品的编码是声音和图像,观众的解码过程是建立在虚拟的场域之中,但是这个场域所呈现出的伪现实感与观众又是最为贴近的。但是电视的制作者在进行编码时,给了观众一个标准化和程式化的任务形象,而剥夺了观众的想象力,于是使得每位观众都成为这种符号暴力的承受者。红楼梦人物形象的塑造,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观众普遍接受了林黛玉、贾宝玉的荧屏形象,而不会再去根据原著所描述的形象加以想象。受众的个性和自由,以及想象的空间被图像化和音频化的标准形象所扼杀。于是电视成为了一种文化的消费,在这种消费中,观众成为了文化产品的消费者。久而久之,这种创造力也会被消费的依赖感所渐渐磨平,而成为了忠实的文化产品的守护者。
不管是哪种思维方式下所建构的文化文本,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和自身的优势所在,要正视这些优势和劣势,并在大的媒介环境中,保持足够的理性,让文字文本和电视文本更好地服务大众。
注释:
①见赛佛林,坦卡德.传播理论[M].华夏出版社,2000 :296 .
②滕竹晓.电视社会学[M].安徽文艺出版,1987:172.
③胡潇.媒体文化与思维方式——论印刷文本与电视图象的逻辑特质[J].湖南社会科学,2002(1):23.
④徐丁林.高科技时代文艺生态的新变[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3) : 16 - 17.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一、传播介质的不同
美国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指出:印刷媒介强调的是视觉,因此,它影响了我们的思考,使思维变成线性的、连续的、规则的、重复的和逻辑的。①日本研究电视文化卓有成效的社会学家藤竹晓则指出:由于电视带来的“视觉和声音对现代人的感觉器官产生的各种影响所引起的冲击,非线性逻辑必将占着优势”。②我们可以从两位传播学家的观点中,清晰地看到电视文本的非线性传播方式和印刷媒体的线性思维。
印刷文化产品,具体表现为一个个文本,每一个文本,都有一个议论、分析、说明、求证的中心命题。电视文化是以图像为基本符码的,因而图像逻辑或视听思维就构成了它的逻辑基调,它有其特殊的视听语法规律。③比如同样是以表现悲情为目的,在原著中可以通过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来加以强调。但是电视是一种视听语言,传播介质的不同,表现出来又有其特定的表现形式和传播符号,比如通过下雨天雨的镜头来呈现,通过镜头色彩的明暗变换来呈现。这一点在电视剧《笑着活下去》中展现颇多,通过多个雨天的镜头来突出悲情。又如在电影《甜蜜蜜》中,我们发现,为了表现主人公所处的地点是在美国,是通过声音和画面的符号性来呈现的,充满了美国意味的说唱曲调,以及美国的自由女神像,让观众明白,故事的地点是在美国。而为了表现这种爱情的纯真和浪漫,剧中也加入了邓丽君的歌声,当悠远的旋律响起,在电影院中,观众自然会被这种符号所打动。该剧是90年代上映,邓丽君的歌声能够引起众多人的共鸣。这种符号语言的运用,是恰到好处的。但是如果换成是纸质的小说,或者剧本,就不能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呈现。在多处地方就要加以说明环境的变化,而心理描写的幅度就会增加。
根据统计,1980年全国有电视台38家, 到1998年, 全国无线、有线电视台已达740家, 而且中央、省级电视台大多以卫星传输方式覆盖全国。就全国而言, 我国电视人口覆盖超过85%。④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电视的普及率,以及电影院的普及率也在日益增多,随着媒介权力的移位, 文学的文本传播情况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电影、电视成为了文学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文艺艺术类的书籍的传播空间在慢慢发生着改变。
二、叙事结构中的差异
电视的声画语言决定了叙事结构与文本语言的不同。例如在科技知识类的传播过程当中,报刊杂志类的报纸就会有倒金字塔的结构,最后会按照时间顺序,或者逻辑顺序来向观众传达这一信息。如果作为一档科普类的节目,悬念的设置在叙事结构中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一味地向观众说明其中的科学原理,则会丧失大量的受众群。比如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科技之光》,从开办至今维持了长久的时间,节目组的记者在电视的叙事手法上下了很大的功夫。科普常识怎样去结构成一个完整的具有情节性的故事,成为了编导们每天思考的问题。比如在一期节目《双潭记》中,为了说明潭里的水由浑浊变清澈,又由清澈变浑浊的过程形成的原因,编导在前面设置了一个悬念,并列举了众多可能的原因,同时引入第三方视角来发表对此事的看法,最后给出镜头是用专家的观点来解读形成的原因。但是在报纸的报道当中,如果是民生类新闻,则侧重于奇观的报道,运用描述性的语言;如果是科技的报道,则侧重于地质知识的深入挖掘。
三、受众培养过程中的差异
电视以及电影的普及让大众接触名著等的频率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这种电视文本的传播打破了受众文化程度的门槛,而成为了普及文化的一种工具。然而电视语言对于文学作品的编码是声音和图像,观众的解码过程是建立在虚拟的场域之中,但是这个场域所呈现出的伪现实感与观众又是最为贴近的。但是电视的制作者在进行编码时,给了观众一个标准化和程式化的任务形象,而剥夺了观众的想象力,于是使得每位观众都成为这种符号暴力的承受者。红楼梦人物形象的塑造,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观众普遍接受了林黛玉、贾宝玉的荧屏形象,而不会再去根据原著所描述的形象加以想象。受众的个性和自由,以及想象的空间被图像化和音频化的标准形象所扼杀。于是电视成为了一种文化的消费,在这种消费中,观众成为了文化产品的消费者。久而久之,这种创造力也会被消费的依赖感所渐渐磨平,而成为了忠实的文化产品的守护者。
不管是哪种思维方式下所建构的文化文本,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和自身的优势所在,要正视这些优势和劣势,并在大的媒介环境中,保持足够的理性,让文字文本和电视文本更好地服务大众。
注释:
①见赛佛林,坦卡德.传播理论[M].华夏出版社,2000 :296 .
②滕竹晓.电视社会学[M].安徽文艺出版,1987:172.
③胡潇.媒体文化与思维方式——论印刷文本与电视图象的逻辑特质[J].湖南社会科学,2002(1):23.
④徐丁林.高科技时代文艺生态的新变[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3) : 16 - 17.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