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需要一种仪式感。我们借由一种仪式,让内心对自己当下正在做的事情全情投入,并从中升华出一分敬畏。这种仪式感,并不是为了表现给別人看,而只是和自己的内心有关。
有些人内心渴望被重视,所以希望被仪式感包围,这种仪式感让她觉得自己是被爱的。
我有一个来访者,她非常注重仪式感,她可以为结婚纪念日,提前去美容院做脸,做指甲,精心装扮,力求在当天成为老公眼中最美的女人。结婚纪念日那天,她做了一桌子的美味佳肴,将提前定好的蛋糕摆在中间,红酒杯摆放到位,各种自拍和拍菜以后,等待男主角的出现。每一分每一秒都过得如此之慢,于是她不停地看手机,微信里依然没有老公的回复,终于超过了约定的时间。
她开始出现急躁,当期待没有实现的时候,内在情绪触发了那个失望的按钮,更严重的是,她将老公在如此重要的日子,不按时回家,不及时回复短信,自然归因到他不重视结婚纪念日,因此他不重视她、不爱她。这个逻辑启动了她内在的情绪,于是她愈发愤怒、伤心起来。她被自己的仪式感伤害了。
我们通常认为的仪式,常常是为了某个重大节日或者具有特殊意义的场合而创造出来,为了让人留有特别回忆。也许我们会为这个仪式精心地准备,但是这个仪式的存在,到底是为了给别人看,还是为了自我的满足感,完全只有自己知道。
但过于用心在仪式的表面,却忽略了对事情本身的尊重,就误解了仪式感的本质。
就像结婚纪念日,是为了让对方感受到一份爱与祝福,我们为对方做一些事情,固然是一种爱的表达,但更为重要的是看好自己的念头,有没有偏离纪念日的本质。
所以仪式感,不仅是一份对外表的感觉,更重要的是内心生成的爱的力量,以及对当下的尊重,知道此刻自己正在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也有部分人,会认为仪式就是形式,因此非常反感这样虚有其表,大费周张的形式,他们更愿意关注内容,而不愿意将时间耗费在外在流程。但是,在忙碌的生活中,用心创造一个环境,为自己内心增添一分驚喜,却不失为爱自己的表现。
我有一位老师,她非常喜欢仪式感,她的生活中充满了仪式感。她几乎每做一件事,都需要仪式。比如,吃饭前,她精心准备好食物,放在精致的餐盘里,然后双手合十,感恩食物,感恩自然的馈赠,感恩这份食物背后所有人的恩典,然后她认真地对待这份食物。
我们需要借由仪式感来提醒自己当下正在做的事情,即便只是刷牙洗脸,也当作是此刻最重要的事情,而不仅仅是某种习惯。
有些人内心渴望被重视,所以希望被仪式感包围,这种仪式感让她觉得自己是被爱的。
我有一个来访者,她非常注重仪式感,她可以为结婚纪念日,提前去美容院做脸,做指甲,精心装扮,力求在当天成为老公眼中最美的女人。结婚纪念日那天,她做了一桌子的美味佳肴,将提前定好的蛋糕摆在中间,红酒杯摆放到位,各种自拍和拍菜以后,等待男主角的出现。每一分每一秒都过得如此之慢,于是她不停地看手机,微信里依然没有老公的回复,终于超过了约定的时间。
她开始出现急躁,当期待没有实现的时候,内在情绪触发了那个失望的按钮,更严重的是,她将老公在如此重要的日子,不按时回家,不及时回复短信,自然归因到他不重视结婚纪念日,因此他不重视她、不爱她。这个逻辑启动了她内在的情绪,于是她愈发愤怒、伤心起来。她被自己的仪式感伤害了。
我们通常认为的仪式,常常是为了某个重大节日或者具有特殊意义的场合而创造出来,为了让人留有特别回忆。也许我们会为这个仪式精心地准备,但是这个仪式的存在,到底是为了给别人看,还是为了自我的满足感,完全只有自己知道。
但过于用心在仪式的表面,却忽略了对事情本身的尊重,就误解了仪式感的本质。
就像结婚纪念日,是为了让对方感受到一份爱与祝福,我们为对方做一些事情,固然是一种爱的表达,但更为重要的是看好自己的念头,有没有偏离纪念日的本质。
所以仪式感,不仅是一份对外表的感觉,更重要的是内心生成的爱的力量,以及对当下的尊重,知道此刻自己正在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也有部分人,会认为仪式就是形式,因此非常反感这样虚有其表,大费周张的形式,他们更愿意关注内容,而不愿意将时间耗费在外在流程。但是,在忙碌的生活中,用心创造一个环境,为自己内心增添一分驚喜,却不失为爱自己的表现。
我有一位老师,她非常喜欢仪式感,她的生活中充满了仪式感。她几乎每做一件事,都需要仪式。比如,吃饭前,她精心准备好食物,放在精致的餐盘里,然后双手合十,感恩食物,感恩自然的馈赠,感恩这份食物背后所有人的恩典,然后她认真地对待这份食物。
我们需要借由仪式感来提醒自己当下正在做的事情,即便只是刷牙洗脸,也当作是此刻最重要的事情,而不仅仅是某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