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服装教育要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各种专业技能的培养,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培养。专业技能的培养能让学生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更快更好地找到自己的岗位,学校一定要有系统地进行专业技能的培养。
【关键词】专业技能 服装专业学生 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5―324―01
能力是一种综合心理特征,可分为一般能力和专业技能。一般能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等等。这些能力是一般学生都应该具备的。但由于学生所学专业不同,毕业后的从业去向不同,因而,必须根据其专业性质、特点和培养目标,培养他们具有一些专业技能,即职业能力。
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发展学生的能力,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任务。因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现代教学论的要求,是教学过程自身规律的体现。
服装专业是一种职业性,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学习服装专业的学生,除了具有一般的能力以外,还应具备以下几种专业技能:
一、绘制能力。能以美术技艺为基础,绘制服装款式图,绘制服装效果图,进行服装结构制图。
二、审美能力。能掌握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原则,具备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对艺术、生活、自然的审美能力和一定的美学修养。
三、设计能力。能根据服装的流行趋势和消费者的需求,进行服装的款式设计和结构设计。
四、工艺能力。能熟练地制图、打板、推板和进行高质量的服装制作。
五、检测能力。能按标准从款式、面料、缝制等方面进行服装成品的质量检测。
六、营销能力。能把服装成品推向市场,并抓住消费者的心理,进行产品介绍,开展营销活动。
七、管理能力。能根据服装行业的特点,对服装企业进行劳动、质量、成本、安全、经营等方面的管理。
为什么要强调服装专业的学生具备上述专业技能呢?这是因为:
一是服装专业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服装教育是一门艺术创造与工业生产交叉的学科教育。这种性质就决定了作为实施服装教育的院校和任课教师,一方面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美学和艺术教育,另一方面,又要加强服装设计、生产、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并从上述方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相应的能力。从而,为服装行业、为社会造就适用的复合型人才。
二是实现服装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服装教育是为服装行业培养思想、作风过硬,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技能的设计、制作、检测、营销、管理等方面的实用型人才。而这些人才必须具有相应的各种能力。因此,要保证服装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加强对服装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三是服装行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服装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服装行业需要多方面的适用型人才,如设计、制作、检测、营销、管理人才等等,并且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即一专多能,适应面广。而加强对服装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就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更能适应服装行业对人才的要求。
四是为学生就业打好基础。服装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宽,从事服装设计、制作、营销、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强,就能适应服装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就可以在人才招聘中取胜,就能找到理想的就业岗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加强对服装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也就是为他们毕业后顺利创造条件。
加强对服装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要贯穿在学校工作,特别是教学工作的全过程中。笔者经过实践认为,当前要认真解决好以下问题:
一、确定能力培养要求。有了明确的能力培养要求,就能规范能力培养工作。为了使服装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规范化、系列化、具体化,学校和任课教师要根据服装专业的要求,把各个层次、各个年级、各门学科、各个阶段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要求和培养方式,用大纲的形式规定下来,并组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在其他教学活动中,认真贯彻实施。
二、调整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必须设计和选定。一是要开设选修课,如美学课、市场营销课、企业管理课,等等。这些课程要选用相应的教材或编写相应的教学讲义。在教学形式上可以引导学生自学,教师辅以讲座。二是增设能力训练课,要根据能力培养的要求和学校实际,开设一定课时的现场训练课,学生讲解、示范,学生实际操作。三是增加专业技术课的份量,要合理确定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的课时比例,达到6:4。
三、创新教学方式。要打破传统的封闭型教学模式,建立现代的开放型教学格局,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坚持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理论实践的紧密结合。
(一)搞活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教师启动、学生自动、师生互动的教学机制。为此,要采用先进的科学的教学方法。比如:启发式教学法,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设计、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作答。学导式教学法,即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恰当指导,让学生独立去获取知识;发现法教学法,即在学生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独立思考,自行发现问题寻求答案;讨论式教学法,即教师、学生共同设计问题,开展讨论,相互研究,共同作出结论;操练式教学法,即在教师倡导下,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行操练,把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
(二)丰富第二课堂。要从培养和发展学生专业技能的要求出发,广泛开展课外学习活动,如举办讲座、进行服装市场调查、考察服装企业、进行知识竞赛、技能比赛,等等;还要在学生中建立各种兴趣活动小组或社团组织,引导他们自行举办学术研讨、创作大赛、作品展示等活动。
(三)加强实习实践。要充分运用校内校外基地,抓好三个环节。一是课内初步实践,即教师先讲,学生后练,边讲边练;二是单元系统训练,即单元课结束后,让学生利用一定的时间,按照所学内容,系统地进行实践;三是集中实习,即学生毕业前的一个学期,组织他们到服装企业(实习基地),运用整个学习阶段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系统的实践。
(四)实行校企结合。要采取“走出去”的办法,有计划地安排学生(特别是学生毕业前的一个学期),到服装市场,面料生产基地,服装工厂进行考察、调研,在生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销售人员的指导下,参与服装市场预测、设计、研发、检测、销售的全过程,以有效地培养和形成实用型服装人才具备的各种能力。
四、改革考试制度。在考试内容上要将“知识型”为主改为“智能型”为主,重点检测学生的能力。在考试形式上要体现服装专业的特点,多种多样。除进行面命题考试外,还用采用口头答辩、社会调查、论文写作、作品描述、设计说明、动手作业、现场操作等形式。在考试成绩的评定上要科学、准确,把着眼点放在对学生能力的评定上。在考试的组织上要细致、严密。除任课教师主持考试外,对集中性的考试特别是毕业考试(含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答辩),要建立有教师和服装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人师傅参加的考试考核小组,让他们共同参与考试的组织与成绩评定工作,并写出评价报告,进行质量分析,提出今后的改进措施。
服装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是一向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因而还没有成套的经验和作法。但只要有院校和服装教师地不断实践,精心研究就一定能取得好的成效,积累成功的经验。
【关键词】专业技能 服装专业学生 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5―324―01
能力是一种综合心理特征,可分为一般能力和专业技能。一般能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等等。这些能力是一般学生都应该具备的。但由于学生所学专业不同,毕业后的从业去向不同,因而,必须根据其专业性质、特点和培养目标,培养他们具有一些专业技能,即职业能力。
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发展学生的能力,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任务。因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现代教学论的要求,是教学过程自身规律的体现。
服装专业是一种职业性,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学习服装专业的学生,除了具有一般的能力以外,还应具备以下几种专业技能:
一、绘制能力。能以美术技艺为基础,绘制服装款式图,绘制服装效果图,进行服装结构制图。
二、审美能力。能掌握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原则,具备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对艺术、生活、自然的审美能力和一定的美学修养。
三、设计能力。能根据服装的流行趋势和消费者的需求,进行服装的款式设计和结构设计。
四、工艺能力。能熟练地制图、打板、推板和进行高质量的服装制作。
五、检测能力。能按标准从款式、面料、缝制等方面进行服装成品的质量检测。
六、营销能力。能把服装成品推向市场,并抓住消费者的心理,进行产品介绍,开展营销活动。
七、管理能力。能根据服装行业的特点,对服装企业进行劳动、质量、成本、安全、经营等方面的管理。
为什么要强调服装专业的学生具备上述专业技能呢?这是因为:
一是服装专业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服装教育是一门艺术创造与工业生产交叉的学科教育。这种性质就决定了作为实施服装教育的院校和任课教师,一方面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美学和艺术教育,另一方面,又要加强服装设计、生产、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并从上述方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相应的能力。从而,为服装行业、为社会造就适用的复合型人才。
二是实现服装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服装教育是为服装行业培养思想、作风过硬,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技能的设计、制作、检测、营销、管理等方面的实用型人才。而这些人才必须具有相应的各种能力。因此,要保证服装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加强对服装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三是服装行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服装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服装行业需要多方面的适用型人才,如设计、制作、检测、营销、管理人才等等,并且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即一专多能,适应面广。而加强对服装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就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更能适应服装行业对人才的要求。
四是为学生就业打好基础。服装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宽,从事服装设计、制作、营销、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强,就能适应服装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就可以在人才招聘中取胜,就能找到理想的就业岗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加强对服装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也就是为他们毕业后顺利创造条件。
加强对服装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要贯穿在学校工作,特别是教学工作的全过程中。笔者经过实践认为,当前要认真解决好以下问题:
一、确定能力培养要求。有了明确的能力培养要求,就能规范能力培养工作。为了使服装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规范化、系列化、具体化,学校和任课教师要根据服装专业的要求,把各个层次、各个年级、各门学科、各个阶段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要求和培养方式,用大纲的形式规定下来,并组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在其他教学活动中,认真贯彻实施。
二、调整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必须设计和选定。一是要开设选修课,如美学课、市场营销课、企业管理课,等等。这些课程要选用相应的教材或编写相应的教学讲义。在教学形式上可以引导学生自学,教师辅以讲座。二是增设能力训练课,要根据能力培养的要求和学校实际,开设一定课时的现场训练课,学生讲解、示范,学生实际操作。三是增加专业技术课的份量,要合理确定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的课时比例,达到6:4。
三、创新教学方式。要打破传统的封闭型教学模式,建立现代的开放型教学格局,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坚持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理论实践的紧密结合。
(一)搞活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教师启动、学生自动、师生互动的教学机制。为此,要采用先进的科学的教学方法。比如:启发式教学法,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设计、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作答。学导式教学法,即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恰当指导,让学生独立去获取知识;发现法教学法,即在学生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独立思考,自行发现问题寻求答案;讨论式教学法,即教师、学生共同设计问题,开展讨论,相互研究,共同作出结论;操练式教学法,即在教师倡导下,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行操练,把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
(二)丰富第二课堂。要从培养和发展学生专业技能的要求出发,广泛开展课外学习活动,如举办讲座、进行服装市场调查、考察服装企业、进行知识竞赛、技能比赛,等等;还要在学生中建立各种兴趣活动小组或社团组织,引导他们自行举办学术研讨、创作大赛、作品展示等活动。
(三)加强实习实践。要充分运用校内校外基地,抓好三个环节。一是课内初步实践,即教师先讲,学生后练,边讲边练;二是单元系统训练,即单元课结束后,让学生利用一定的时间,按照所学内容,系统地进行实践;三是集中实习,即学生毕业前的一个学期,组织他们到服装企业(实习基地),运用整个学习阶段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系统的实践。
(四)实行校企结合。要采取“走出去”的办法,有计划地安排学生(特别是学生毕业前的一个学期),到服装市场,面料生产基地,服装工厂进行考察、调研,在生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销售人员的指导下,参与服装市场预测、设计、研发、检测、销售的全过程,以有效地培养和形成实用型服装人才具备的各种能力。
四、改革考试制度。在考试内容上要将“知识型”为主改为“智能型”为主,重点检测学生的能力。在考试形式上要体现服装专业的特点,多种多样。除进行面命题考试外,还用采用口头答辩、社会调查、论文写作、作品描述、设计说明、动手作业、现场操作等形式。在考试成绩的评定上要科学、准确,把着眼点放在对学生能力的评定上。在考试的组织上要细致、严密。除任课教师主持考试外,对集中性的考试特别是毕业考试(含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答辩),要建立有教师和服装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人师傅参加的考试考核小组,让他们共同参与考试的组织与成绩评定工作,并写出评价报告,进行质量分析,提出今后的改进措施。
服装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是一向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因而还没有成套的经验和作法。但只要有院校和服装教师地不断实践,精心研究就一定能取得好的成效,积累成功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