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悟禅 以禅证诗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yl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往往渗透出禅意、禅趣,以诗悟禅,以禅证诗,将流连山水、睹物忘返之乐与恬淡充盈、顿悟成佛之趣融会贯通,自成一家,创作出为数众多的佛教诗,开创了初盛唐时期禅理与诗歌相结合、互为阐发的传统,以诗喻佛,形象生动,妙趣横生;以禅证诗,立意深远,品位隽永。
  关键词:山水田园诗 佛教诗 以诗喻佛 以禅证诗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在统计较为确凿的《全唐诗》四万九千四百零三首唐诗中,作者凡二千八百七十三人,其中“诗佛”王维与“诗仙”太白、“诗圣”杜甫可谓各领风骚。王维代表了唐、五代诗歌创作的一个独特类型,即佛教诗,被时人誉为“当代诗匠,又精禅理”,凭借自己对禅宗佛理的深入了解,结合自己长期诗歌创作实践经验总结,终于演绎出了“百啭流莺,宫商迭奏”的诗家佛唱。据王辉斌统计,《全唐诗》(含《全唐诗补编》)在诗题或者内容中涉及佛教的诗歌有3000首左右,可见唐代诗人自觉地以佛教入诗,以诗喻佛,已经蔚然成风了。
   王维的山水诗和佛教诗堪称双绝,而且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在对恬淡山水田园的描写中乃至意境的创造方面流露出玄妙的禅机,而在对佛教禅理的阐发之中,又往往深入浅出,譬喻形象生动,鞭辟入里。山水田园诗主要描写湖光山色、田园风貌,抒发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佛教诗佛理说教成分居多,佛教术语频现,意在宣扬参禅悟道之趣。然而两者也有重合之处,本文把明显带有禅趣的山水诗也纳入佛教诗范畴,而且作为重点论述对象。因为这些诗虽然形式上描写的是山水田园风光,但是无论从景观素材的选取、诗歌创作的立意,还是审美角度来说,都带有明显的禅理色彩,可谓之阐发佛教禅理而创作的山水田园诗。
   一 直白无趣的佛理诗
   王维现存佛教诗40余首,根据佛教用语在诗中所占比例以及直白程度,我们可以按照王辉斌的划分方法,将之分为佛理诗、佛语诗和禅趣诗。佛理诗亦可称说理诗,重在宣扬佛家理念,多用佛教用语,文字直白,其创作意图一览无遗,说教意味过重,读之味同嚼蜡,没有给读者留下想象和领悟的空间,因而,其艺术性在三者之中也最低,对晋宋玄言诗、玄理诗传统之继承是显而易见的。如《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人》一诗:
   了观四大因,根性何所有。妄计苟不生,是身孰休咎。
   色声何谓客,阴界复谁守。徒言莲花目,岂恶杨枝肘。
   既饱香积饭,不醉声闻酒。有无断常见,生灭幻梦受。
   即病即实相,趋空定狂走。无有一法真,无有一法垢。
   居士素通达,随宜善抖擞。床上无毡卧,镉中有粥否。
   斋时不乞食,定应空漱口。聊持数斗米,且救浮生取。
   四因、根性、色声、阴界、有无常见、生灭幻梦、实相、趋空、法真、法垢,征引了如此多的佛家用语,整首诗都充斥着禅理,读来令人感觉离诗的距离太远了,更像是在听作者自得其乐地表述自己的习禅心得,或是对着初通佛理的人不厌其烦地照本宣科。又如《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二首》:
   一兴微尘念,横有朝露身。如是睹阴界,何方置我人。
   碍有固为主,趣空宁舍宾。洗心讵悬解,悟道正迷津。
   因爱果生病,从贪始觉贫。色声非彼妄,浮幻即吾真。
   四达竟何遣,万殊安可尘。胡生但高枕,寂寞与谁邻。
   战胜不谋食,理齐甘负薪。予若未始异,讵论疏与亲。
   浮空徒漫漫,泛有定悠悠。无乘及乘者,所谓智人舟。
   讵舍贫病域,不疲生死流。无烦君喻马,任以我为牛。
   植福祠迦叶,求仁笑孔丘。何津不鼓棹,何路不摧 。
   念此闻思者,胡为多阻修。空虚花聚散,烦恼树稀稠。
   灭相成无记,生心坐有求。降吴复归蜀,不到莫相尤。
   这两首诗明显受《维摩诘经》中维摩居士示疾、佛陀派文殊师利前去慰问典故的影响,而且摹仿痕迹明显,几乎句句都是佛学典故和佛教术语,作为诗歌,其可读性不强。王维游历寺院、拜谒禅僧时作的诗多为此类,如《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游感化寺》、《过卢四员外宅看饭僧共题七韵》、《与苏卢二员外期游方丈寺而苏不至,因有是作》等诗,其参禅悟道、借喻诗作的创作意图是显而易见的。此等创作境界若以登山喻之,则处于山脚之下,对佛学顶礼膜拜,写诗亦步亦趋,不敢逾越半步,仅表达了参禅悟道之乐。
   这种诗歌的可读性,或者说使诗歌能够称其为诗歌的韵味是比较低下的。郭绍虞在《沧浪诗话校释》中指出:“正因诗属形象思维,所以能从形象中说明事理。”胡遂认为,诗是自我情感的发泄,禅是自我心性的证悟,诗缘情而禅见性。诗属形象思维,理属逻辑思维,诗中若以议论形式直接说理,就违反了诗的特质。因此,这类诗歌难免有严羽在《沧浪诗话》中针砭的“以议论为诗”的嫌疑。冯友兰在《新理学在哲学中之地位及其方法》中指出:“普通所谓哲学诗,或说理的诗,是将哲学的义理,用韵文等出之,这种所谓诗,严格地说,并不是诗。诗以只可感觉不可思议者,不可感觉只可思议者,以及不可感觉亦不可思议者。其所用的表现者,须是可感觉者。所以诗不讲义理,亦不可讲义理。若讲义理,则成为以正的方法讲形而上学的哲学论文,不成为诗。”对照王维的佛理诗,我们可以认为,涅 妙境是佛家的理想王国,只可意会,难以甚至不可言传。那么,怎样才能以感觉表现思议呢?最好是“尚意兴而理在其中”。诗人原本无心阐述佛理,但是触景生情,在外界事物的刺激和感召下,在长期积累的个人认识或情感积淀基础上,激发出对人生或宇宙的认识和情感,到了不吐不快的程度,厚积薄发,酣畅淋漓,即所谓灵感式的创造性思维。此时作者心理状态应当是适度兴奋,表现为精力高度集中,思路清晰,思维敏捷且张弛有度,感觉既兴奋又很平静。这种心理状态无论是诗歌创作,还是绘画、作曲,甚至体育竞技中,都是非常难得的。因为我们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无法真正定下心来,将精力高度集中于创造性的劳动,并且在此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和乐趣。而佛家对世界认识达到涅 境界也是如此,来不得半点牵强和造作,而且这种境界并不存在于现实世界中,只存在于我们的感觉之中。
   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对禅进行了总结和概括:“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原。禅是中国人接触佛教大乘义后认识到自己心灵的深处而灿烂地发挥到哲学与艺术的境界。静穆的关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二元,也是‘禅’的心灵状态。”这也是佛教通过直觉感悟把握世界本质的高明之处。“空”并不是没有东西,而是包括了所有的东西在内,却无法用言语来具体描述(其形状、质地、气味、色彩、轻重等)的原始状态,亦即世界的本原。“空”字在王维诗中出现的频率极高,据菅国坤《论王维诗中的“空”与禅》中的统计,在王维现存的370余首诗中,“空”字出现93处,占篇数的25%。胡遂指出,“空”字在佛学范畴和诗学范畴中各有其涵义。“般若性空”和“涅 妙有”是佛家思想的两大源头。“空”又可以叫做真如实相,是统指一切事物存在的本然,是一种法性和法相的不可分割。《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解空的经典,空不等同于无,也不与色受想行识绝对对立,“空”指事物的空性。万物虽有形相,而究其实际,无非是因缘和合的假相。但“空”不是断灭顽空,而是真空,是五蕴的本体。“空”作为一个诗学范畴,由苏轼正式提出,其核心是“空”与“境”,就哲学渊源而言,它直接起源于佛学的空论、境论。但从创作上来说,第一个大量写“空”的人应该是王维。王维以这种认识和体悟来观察山水田园,进行诗歌创作,从而使自己的作品具有永恒的意义和价值,并为后来读者喜闻乐见,反复吟咏体会。
   二 夹叙夹议的佛语诗
   佛语诗是佛家术语与文学语言结合的产物,诗化语言明显增多,对佛理的机械说教减少,自然和人文景观经常成为创作对象,但场景经常停留在佛教寺院和僻静的山水森林,记述与禅师方丈们交游,总结自己对参禅的领悟和心得体会。如《登辨觉寺》:
   竹径从初地,莲峰出化城。窗中三楚尽,林上九江平。
   软草承趺坐,长松响梵声。空居法云外,观世得无生。
   作者已经脱离了对佛理的机械引用和空洞宣讲,从开始的苦读佛卷逐渐将目光转向了书本之外的佛门清净之地,从执著于照搬佛家用语到逐渐将禅理渗透到周围环境中,以参禅的视角来看世界,但无论是从用词还是立意来看,念念不忘佛学典故,说教意味仍然浓重,而且吟诗目的还是为了求证佛理。但是在求空求静的同时,作者也不忍抑制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抒发自己以禅证诗的愉悦之情。又如《过乘如禅师萧居士嵩邱兰若》:
   无著天亲弟与兄,嵩邱兰若一峰晴。食随鸣磬巢乌下,行踏空林落叶声。
   迸水定侵香案湿,雨花应共石床平。深洞长松何所有,俨然天竺古先生。
   作者将参禅场所从禅室搬到了大自然中,以自然万物为自己悟道的良师益友。但仍然是“心中有物”、“心中有理”,此时写诗目的仍然是为了参禅悟道。但此时境界已有所提升,敢于环顾四周,不会像开始那般完全受到佛理的拘束,从佛理教条中跳出来,认为心法自然,以万物为师同样可以悟道,而且认识到自然天真活泼之趣味。看似无法,实则处处皆法,表达了吟诗作对、参禅悟道之乐。
   三 空灵静透的禅趣诗
   禅趣诗,即以禅趣入诗者,在三者之中艺术成就最高。所谓禅趣者,如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所言,指“进入禅定时那种轻安愉悦、闲淡自然的意味”。王维的禅趣诗则能够将这种参禅所体悟到的空灵乐趣与忘情山水、诗意纵横的感官乐趣合而为一,并且做到浑然天成,不留人工雕琢的痕迹,选词用字看似简单,实则寓意深远。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柴鹿》)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终南别业》)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
   以上诗歌描写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凡琐事,却能够将佛理完全浸入到山水树木之中,无需佛家用语点破,却能够使读者在欣赏亲切自然的妙词佳句同时,深切感受到作者对佛理的透彻感悟。看似普通的自然景观和平凡的生活写照,经过作者的提炼和加工显示出了灵性,向人们昭示着宇宙与人生的真谛。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奇句惊人”,“有无穷景味”,佛理、诗意水乳交融,此时已经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了。
   作者对佛理已经有了透彻的领悟,达到了“心中无物”,对先前执著地苦苦寻觅、上下求索的禅理作出了“拈花微笑”,对以往时刻不忘修行,视万物为我师,踏遍千山万水呕心沥血提炼出来的诗句能够“淡然一笑”,领会到“平平淡淡才是真”。但严格地说,是“平而不淡”,“言浅意深”,体现出作者出神入化的艺术手法,先前那种牵强造作的痕迹丝毫不见,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无论是对禅理的把握还是对艺术手法的运用,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此时作者以诗悟禅,以具体的形象、生动的生活感受来体悟佛理,感悟人生及宇宙奥妙无穷,充分体会依靠直觉感悟把握生命以及宇宙万物真谛所带来的轻松愉悦。写的是静,是虚,是无;写的是动,是实,是有。以禅证诗,以缜密的禅理来揭示大千世界的客观规律,以慧眼来看待自然和生活,既能洞察一切,又能怡然自得,充分享受恬淡生活带来的真切生命感受。读王维的诗,我们既能获得心灵上的恬静,在喧嚣尘世中平心静气,又能圆通无碍,开朗豁达,珍惜平凡生活,珍惜时间,脚踏实地,永不停歇。
  
   参考文献:
   [1] 胡遂:《诗禅特质异同论》,《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第2期。
   [2] 菅国坤:《由文化诗学论王维诗中的“空”与禅》,《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3] 雒海宁:《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禅意和回归主题》,《青海民族研究》,2006年第9期。
   [4] 潘静:《禅性 禅境 禅愉——论王维山水诗的静与动》,《陕西师大学报》,1995年第12期。
   [5] 孙昌武:《隋唐五代的佛教与文人》,《佛教与中国文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 王辉斌:《论王维的佛教诗》,《三峡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其他文献
摘要 众所周知,海德格尔在1930年以《论真理的本质》一文实现了哲学运思的“转向”,进而显现其后期诸多关涉人类自身的安身立命之本的宏大命题,技术与艺术恰恰是海德格尔后期思想一以贯之关注的重大命题之一。海德格尔在众多文本中探讨了关涉人类自身命运的技术与艺术问题,本文仅以《技术的追问》一文为例,解读海德格尔关于技术与艺术的问题的基本观点。  关键词:海德格尔 技术 艺术
期刊
摘要 《红楼梦》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奇葩,它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同样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本文旨在借鉴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理论,从两个方面来解析《红楼梦》的文学特点以及在翻译工作中需要认知的对象。  关键词:概念整合 《红楼梦》 认知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一 概念整合理论内涵   1 空间映射论  
期刊
摘要 何谓中国文化精神?中国文化精神现状如何?中国文化精神何去何从?本文从中西方文化相异的源头端——中国文化主张“天人合一”,西方文化主张“天人相分”的两种理论的思想渊源、本质及利弊的比较,以及中国文化的“家族本位”和西方文化的“个体为本”的不同文化特征的分析出发,对中国文化精神的现状进行客观的审视,强调在新的历史环境下的中国文化精神必须要完成自我更新,必须要唤醒我们具有新的时代意义
期刊
摘要 历史长河发展至今日,每一个古老的国度都有自己特有的神话,“神话”就像人类童年的“百科全书”,融合了当时的经济、政治、哲学、道德,当然,还有艺术的起源。神话,即是让后人了解不同文明最直观的途径。中西方在艺术领域的异同,归根到底是古希腊与华夏文明之间的差别,而这两种久远的神话至今依然被后人传颂。本文将从神的差异性、图腾的不同形成以及古代文明对中西方艺术的形成几个方面论述古希腊与华夏
期刊
摘要 傅斯年是当代中国著名学者,一生信奉自由社会主义理念,不党不官,却对蒋介石政权忠诚不二,究其原因:一则是传统文化之忠孝、正统思想的深刻影响,二则是自由社会主义思想的复杂心理作用所致。  关键词:傅斯年 政治取向 传统文化 自由社会主义思想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识码:A     傅斯年是当代中国著名学者,在人文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都有卓越的建树,对当代历史学、
期刊
摘要 少儿出版机构如何推出适于目标人群的文化产品,不仅关系到自身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与否,更关系到自身社会效益目标的获取。因此,在二元目标叠加的背景下,少儿出版机构就需认真思考一个问题,即怎样展开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立意。目前该类型文学作品立意所面临的问题为:作品立意缺乏承接性、民族性和互动性。为此,要在一定的内在要求和目标取向下来克服。  关键词:学前儿童 文学作品 立意 探究
期刊
摘要 对于语言信息的误解与误判是顺畅交流的重大障碍,语言符号自身的概括性以及语言信息的“失真”是造成这种障碍的根本原因。增强语言信息符号的准确性,保证语言信息内容的客观性是解决交流障碍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误解 误判 语言信息 准确性 客观性 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     人们每天都在使用语言来交流,而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使得不同民族间的交流不
期刊
摘要 山水诗起源于东晋,这得益于文人山水意识的根本性改变。这一时期,诗人从亲和视角的“直观”的观物方式去观察描摹山水,形成精雕细琢的描写风格和自我意识极强的有我之境。  关键词:山水诗 山水意识 观物方式 直观 空观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一   山水意识源远流长,但直到东晋,文人山水审美意识才形成,才出现了真正的山水诗。广义上来
期刊
摘要 本文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出发,对美国诗人朗费罗《人生礼赞》的两个不同译本进行分析比较,包括译文和译者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理想,译本与原本的出入所在,以及这一改写模式的理论依据。从而说明,翻译研究与译入语的文化及时代特征密切相关,一部翻译作品是一座桥梁,在传递异域文化的同时,也凸显译者和译入语的文化氛围和理想。  关键词:翻译研究 文化转向 亨利·朗费罗 《人生礼赞》 中图
期刊
摘要 本文以林纾翻译小说的代表作《块肉余生述》为例,对译者在翻译语言的选择和翻译策略选择中的创造性叛逆进行例证分析,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当译者的创造性叛逆和读者的创造性叛逆及接受环境相契合,进而融入译语文化并成为其中一部分时,译文成为原文的创造和再生,就会征服读者,魅力永存。  关键词:创造性叛逆 林纾 《块肉余生述》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