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来源 :祖国·建设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7632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有相当多的教师忽视了课堂上学生对课文的朗读。他们认为学生的朗读能力已经形成,初中阶段无须再行教学,或者认为朗读只是一种教学方法或仅仅把朗读看做一种技巧,甚至认为朗读教学功能有限,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没有太大帮助。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这种教学是在《初中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几年后仍然出现的为数众多的现象。
  初中语文 朗读 教学
  朗读对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应加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而不应忽视其独特的功效。要大胆把时间交给学生,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读前设计好明确而具体的问题和任务,让他们通过读自己解决问题,从中获得一种成就感,这样学生才有兴趣学。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吸收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对朗读进行了深入地阐述,把朗读提高到相当高的地位,新课标在“课程目标”“实施建议”“评价建议”部分均给出了相关表述,例如新课标提出了“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的目标。该表述既表明了新课标有关初中生朗读能力语音层面、技巧层面、言语表达层面的新要求(用普通话、流畅、恰当),同时也包含了新课标对初中阶段朗读教学的作用及功能认定,即朗读教学不仅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朗读技能,而且也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认识能力,进行语言积累的一条有效途径。这意味着新课标对初中阶段朗读教学重要地位的高度认同。
  1.加强朗读,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初中语文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要朗读熟悉一批有代表性的包括各种内容、体裁、风格的诗文,消化领悟,把这些语言材料消化成为自己的语言,多积累典范的规范汉语的语言材料。朗读是眼、手、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是通过直觉思维方式直接感受语言,对语言的意义、情态、情味综合地进行感受,与阅览相比,更是直觉体悟语言的一个基本方式。
  多读多记规范的、精当的书面语言,诵读准确、生动、鲜明的精彩诗文,口诵心惟,把这些语言材料消化成为自己的语言。由此可见,朗读无疑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有效手段。而且从读入手,带动说写,可以用规范汉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习惯。
  2.保持朗读的连续性和合理性。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贵在老师导行,持之以恒;重在实践中落实提高,创造机会多读多练。语文学习是一个漫长而上升的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应注意朗读在其中的连续性和合理性。
  我们反对把早读时齐读式的朗读,提倡早读时朗读的多样性,这才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产生厌烦心理:我们也反对课堂教学中只让学生听专家朗读,老师范读,而不让学生参与的朗读,倡导教学中要因势引导学生参与朗读,这才可调整课堂节奏,实现师生互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更反对把朗读扩大化,把什么文章都拿来乱读一气,倡导朗读选择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这才可达到朗读之熏陶渐染,培养语感,升华情操的目的。
  同时,还要认识到教学生朗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应常抓不懈。还要纠正基础年级才需要朗读的错误观点,虽在中考中未直接考学生的朗读的情况,但其中许多题目都关乎朗读,不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都有赖于学生在平时大量的反复朗读来实现的,只靠大量无声的习题只会损伤语文的美感,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出不会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考试高手。
  3.扩大朗读范围。在一些教师与学生的心目中,似乎有这么一个观念:教材上要求背诵的内容才需要朗读。他们把朗读训练与背诵等同起来,于是乎教师只要求学生去朗读那些教材中规定要求背诵的内容,学生也只是去朗读这些要求背诵的内容.其目的只是为了背诵。这无疑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朗读只是进行背诵的一种方式而已,而不能把这两者等同起来。朗读有助于背诵,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朗读的内容应该远远超过教材中所要求背诵的内容。因为朗读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朗读还对学生体会感受文章的形式美、语言美有着重要作用。朗读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及其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故而,朗读的内容就不可能也不应该只局限于教材中规定的要求背诵的内容,应该立足于全部教材且走出教材,全方位地寻找朗读的材料,以期过到朗读真正的要求与目的。
  另外,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还有一个问题存在,即许多教师认为朗读只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并不需要参与进去。
  语文科的朗读训练必须是全方位的、系统性的、有针对性的、有目的性的,广大语文教师应清楚朗读训练在语文教学上的作用与地位,更应清楚朗读训练在现实具体的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才能更好地去扬长避短,科学合理有效地实施朗读训练,.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语文教师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高水平的朗读能力,应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激发学生“爱读、乐读”的兴趣入手,把以上各种朗读方法和技巧运用到课堂的实践中。
其他文献
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比原来活跃了,与生活联系得更紧密了,学生的兴趣也更浓了,但我们却经常有这样的体会:学生集体讨论时优生的“一言堂”,教师闲庭信步式的巡视、教师对差生的不闻不问等等;也有教师抱怨,我已经把知识点都有讲得非常透彻、到位了,可是还有人听不懂、不会做,平时只好加班加点给他们补课。靠加班加点提高质量,老师和学生都很累,学习效果也不佳。本文希望通过对数学课堂上要关注细节这观点,作初步的探讨
期刊
生物实验是生物科学发展的基础,是生物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因此,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生物 实验 教学  一、高中生物实验课的地位  实验课是学生认识和研究生物科学的重要手段,也是生物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实验课上应指导学生利用一定的材料、药品、仪器设备等,按照指定的条件去进行生物实践活动。通过生物实验,可以向学生提供生物界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学习的基本技能和观察、分析综合运用
期刊
语文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也是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语文 作业 设计  一、优化设计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业的必要性  1、语文作业优化设计是课改的必需  当前中小学生负担过重是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而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作业量过大是最重要的原因,因此,把“减负”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期刊
新课标指出,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正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学习获得新知识,验证巩固原有知识,更加重要的是它还能让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实验的这种作用是其它教育无法替代的。  初中化学 实验教学  一、适当增加规律实验 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在实际教
期刊
培养初中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必要条件。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兴趣是一名语文教师义不容 辞的责任。  语文 阅读 兴趣  培养初中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必要条件。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兴趣是一名语文教师义不容 辞的责任。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笔者对此浅谈以下想法:  一、教师的“导”在尊重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进行  兴趣是学生阅读的内驱力,课外阅读要
期刊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身处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如何将数学文化恰到好处地渗透在中学课堂中,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  数学 文化 教学  一、加强数学文化的认识  1、数学文化价值的涵义  从现代人类文化学的角度来讲,文化指的是“各个群体所特有的行为、观念和态度等。”换句话说,是各个群体所特有的“生活方式”。数学文化不同于艺术、技术一类的文化,它属于科学文化。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说,广义的文化
期刊
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最重要的工具,它是教师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启迪学生心灵、开发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操、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  语文 教学 语言  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最重要的工具,它是教师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启迪学生心灵、开发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操、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课堂上的每一句话,乃至每一个词都要反复推敲,不仅要加大“含金量”,准确、深刻、富有哲理,而且要增加“糖
期刊
很多学生将英语视为枯燥、难学的学科,学习中不能积极主动,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教学中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从而提升英语教学水平。  英语教学 培养兴趣 主体作用 培养  一、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学能力  应当承认,从传统的思想观念、工作模式中走出来,是有很大难度的。要想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真正发挥出初中生在英语教学中的主体性作用,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
期刊
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要求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时间、给学生问题、给学生悬念、给学生难题、给学生对手、给学生机遇,使学生能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这就给我们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比过去更多更高的要求。作为政治教师,要能达到这个目标,在教学中应当注意三个“不要”。  政治教学 三个“不要”  一、不要讲解太详细  传统的教学是老师把知识点讲得很清楚,很详细,但是,教学效果
期刊
幼儿每天要接触各种各样的学习环境,所以开发环境中的教育因素,可以使幼儿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  幼儿教育 环境 影响  一、要重视幼儿在教育环境中的主体地位  幼儿年龄小,但作为有思维能力的个体,他们对教育环境有自己的要求。所以要按照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设计环境,幼儿既然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创设的环境就要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符合他们的心理需要。如玩具柜的高矮就应该和幼儿的身高相适应,教室的墙壁设计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