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港佛教》月刊正筹备一个“断舍离”专题报道,特意来函邀请我接受访问,主题是如何看整理物品与整理心灵的关系。
这个采访很有趣。缘起于“断舍离”,这是日本人山下英子发明的一套打理家居、打理人生的方法。“断”是指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是指舍弃多余的废物;“离”则指脱离对物品的执着。其理念是借着收拾家居杂物来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让人生变得开心。
这个主题太好了。我认为把整理物品与整理人生联系起来,这是关于人生智慧的探讨。人,生活在一个现实的物质世界里,衣食住行,待人接物,永远离不开商品百货。条件越好,买得越多,尤其有购物癖的人,心情好,她要买,心情不好,她也要买,买东西成了她的“情绪释放”渠道。家里空间有限,有用得着,有用不着的,越堆越多。日本人很聪明,提出了“断、舍、离”这个妙不可言的整理物品方式,给我的启发是:把困难的事化作简易的事,就是舍;把简单的事,化作成功的事,就是断;把成功的事,化作生命的新起点,就是离。看起来是整理对象,其实这是一个人了不起的精神素养,生命境界。
这个采访与提问非常好。从佛教来说,“外不迷于境,内不迷于我”。对象,是人与“境”的关系,不迷于境,不执着于境,恰恰是人与自心的关系到达一种生命境界了。能断,能舍,能离,恰恰又是佛教中最宝贵的自律精神,是人的自我管理的高素质。
我们生活层面上的一切,或者,物质享受,物质追求,消费层次上的一切,无处不是染污。农药,化肥,转基因食品,这些已为众多有识之士指出其后果了。请原谅,我们有一门科学,叫行为科学,结果行为全不科学。我们又有一门知识叫理性知识,结果知识并不理性。这个问题出在真理往往不在形式逻辑的范畴。我说个故事吧。
佛陀有一次在阿拉维讲说生命无常,感动了在场的一位16岁少女。3年后,佛陀再次来到这里,又见到了这位少女。
佛陀问她:从何处来?少女答:不知道。
再问:往何处去?少女答:不知道。
再问:你不知道吗?少女答:知道。
再问:你知道吗?女答:不知道。
这个四问四答,在场的人十分惊奇,也十分不满。然而,少女却开悟了,而且证得初果。
原来,第一问:从何处来?少女意会:生前你在哪里?所以不知道。
第二问:往何处去?少女意会:来生你在何处?所以不知道。
第三问:你不知道吗?少女意会:你不知道你有一天也会死吗?所以知道。
第四问:你知道吗?少女意会:你知道你何时会死去吗?所以,不知道。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概念、逻辑,总是相对的。语言世界永远也反映不了现实世界。所问非所答,或所答非所问,是生活中常见的,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1857-1913)被称为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他提出了语言学中的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即区分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太好了,这个“能说”、“所说”、“能指”、“所指”,正是佛教中的智慧。“能说”,是可以说,已经说的;“所说”,是没有说,不可说的。一个人,他的语言与现实对应不上位置,或者一个人口中所说,同他心中所想,也对应不上位置,这正是“能说”、“所说”、“能指”、“所指”的区分。
生活层面上整理旧物废物,这是“能说”、“能指”,而整理自己的心灵,恰恰就是到了“所说,所指”的那一部分了。人最宝贵的是要有自洁能力,能清净自心,能断、能舍、能离,就是清净自心,就是人最宝贵的自洁能力。
需要有限,欲望无穷。为欲所迷,人不肯断,也不肯舍。请看看SARS怎么来的?雾霾怎么来的?富贵病、都市亚健康怎么来的?都是人类自己给自己找的麻烦。断舍离,是发展,是发福。欲望,是发胀,发昏。佛家有一专用语,叫“自家宝藏”。我们往往丢掉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去追求那个无底的欲望深壑,这不是发胀、发昏吗?苦总是自讨的。美国著名的门罗金矿的故事为众所知。
美国田纳西州有一位秘鲁移民,他在这里拥有6公顷山林。当美国掀起西部淘金热时,他卖掉家产,举家西迁,在西部买了90公顷的土地,在那儿钻探,追求他的欲望,希望能找到金矿。一连干了5年,没有找到任何东西,最后连家底也折腾光了,不得不又重回田纳西。
一回到故地,他惊呆了,原来,他卖掉的那个山林,正是一座金矿,但已经属于别人了。
他让欲望迷住了自己的双眼,舍去“自家宝藏”,这不是为欲望所害吗?
我在日本讲学时,记得那里每逢辞旧岁、迎新年,都有个“忘年会”。就是把过去的一年,成绩、缺点、辉煌、倒霉、成功、失败、喜悦、不开心,统统“忘记”,也就是过去一年中好的、不好的都“忘记”,让过去属于过去。我受此启发,常对大家说,过去了的,都是已经倒掉了的垃圾,就把过去交给过去吧,让生命重新开始,让生命转换一下,走进一个新的生命境界,这就是该断的断,该舍的舍,该告别就告别,人就出离凡俗、凡尘了。由日本处理杂物的“断舍离”理念,走进自己的心灵,感悟人生,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你是大善知识,是最懂得人生价值的高端人才啊。
《新财富》编者是有睿智和远见的,提出“心财富”的理念。人的自洁能力,不正是最宝贵的心财富吗?
这个采访很有趣。缘起于“断舍离”,这是日本人山下英子发明的一套打理家居、打理人生的方法。“断”是指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是指舍弃多余的废物;“离”则指脱离对物品的执着。其理念是借着收拾家居杂物来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让人生变得开心。
这个主题太好了。我认为把整理物品与整理人生联系起来,这是关于人生智慧的探讨。人,生活在一个现实的物质世界里,衣食住行,待人接物,永远离不开商品百货。条件越好,买得越多,尤其有购物癖的人,心情好,她要买,心情不好,她也要买,买东西成了她的“情绪释放”渠道。家里空间有限,有用得着,有用不着的,越堆越多。日本人很聪明,提出了“断、舍、离”这个妙不可言的整理物品方式,给我的启发是:把困难的事化作简易的事,就是舍;把简单的事,化作成功的事,就是断;把成功的事,化作生命的新起点,就是离。看起来是整理对象,其实这是一个人了不起的精神素养,生命境界。
这个采访与提问非常好。从佛教来说,“外不迷于境,内不迷于我”。对象,是人与“境”的关系,不迷于境,不执着于境,恰恰是人与自心的关系到达一种生命境界了。能断,能舍,能离,恰恰又是佛教中最宝贵的自律精神,是人的自我管理的高素质。
我们生活层面上的一切,或者,物质享受,物质追求,消费层次上的一切,无处不是染污。农药,化肥,转基因食品,这些已为众多有识之士指出其后果了。请原谅,我们有一门科学,叫行为科学,结果行为全不科学。我们又有一门知识叫理性知识,结果知识并不理性。这个问题出在真理往往不在形式逻辑的范畴。我说个故事吧。
佛陀有一次在阿拉维讲说生命无常,感动了在场的一位16岁少女。3年后,佛陀再次来到这里,又见到了这位少女。
佛陀问她:从何处来?少女答:不知道。
再问:往何处去?少女答:不知道。
再问:你不知道吗?少女答:知道。
再问:你知道吗?女答:不知道。
这个四问四答,在场的人十分惊奇,也十分不满。然而,少女却开悟了,而且证得初果。
原来,第一问:从何处来?少女意会:生前你在哪里?所以不知道。
第二问:往何处去?少女意会:来生你在何处?所以不知道。
第三问:你不知道吗?少女意会:你不知道你有一天也会死吗?所以知道。
第四问:你知道吗?少女意会:你知道你何时会死去吗?所以,不知道。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概念、逻辑,总是相对的。语言世界永远也反映不了现实世界。所问非所答,或所答非所问,是生活中常见的,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1857-1913)被称为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他提出了语言学中的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即区分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太好了,这个“能说”、“所说”、“能指”、“所指”,正是佛教中的智慧。“能说”,是可以说,已经说的;“所说”,是没有说,不可说的。一个人,他的语言与现实对应不上位置,或者一个人口中所说,同他心中所想,也对应不上位置,这正是“能说”、“所说”、“能指”、“所指”的区分。
生活层面上整理旧物废物,这是“能说”、“能指”,而整理自己的心灵,恰恰就是到了“所说,所指”的那一部分了。人最宝贵的是要有自洁能力,能清净自心,能断、能舍、能离,就是清净自心,就是人最宝贵的自洁能力。
需要有限,欲望无穷。为欲所迷,人不肯断,也不肯舍。请看看SARS怎么来的?雾霾怎么来的?富贵病、都市亚健康怎么来的?都是人类自己给自己找的麻烦。断舍离,是发展,是发福。欲望,是发胀,发昏。佛家有一专用语,叫“自家宝藏”。我们往往丢掉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去追求那个无底的欲望深壑,这不是发胀、发昏吗?苦总是自讨的。美国著名的门罗金矿的故事为众所知。
美国田纳西州有一位秘鲁移民,他在这里拥有6公顷山林。当美国掀起西部淘金热时,他卖掉家产,举家西迁,在西部买了90公顷的土地,在那儿钻探,追求他的欲望,希望能找到金矿。一连干了5年,没有找到任何东西,最后连家底也折腾光了,不得不又重回田纳西。
一回到故地,他惊呆了,原来,他卖掉的那个山林,正是一座金矿,但已经属于别人了。
他让欲望迷住了自己的双眼,舍去“自家宝藏”,这不是为欲望所害吗?
我在日本讲学时,记得那里每逢辞旧岁、迎新年,都有个“忘年会”。就是把过去的一年,成绩、缺点、辉煌、倒霉、成功、失败、喜悦、不开心,统统“忘记”,也就是过去一年中好的、不好的都“忘记”,让过去属于过去。我受此启发,常对大家说,过去了的,都是已经倒掉了的垃圾,就把过去交给过去吧,让生命重新开始,让生命转换一下,走进一个新的生命境界,这就是该断的断,该舍的舍,该告别就告别,人就出离凡俗、凡尘了。由日本处理杂物的“断舍离”理念,走进自己的心灵,感悟人生,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你是大善知识,是最懂得人生价值的高端人才啊。
《新财富》编者是有睿智和远见的,提出“心财富”的理念。人的自洁能力,不正是最宝贵的心财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