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新兴事物的不断产生,很多传统文化遗产正面临着消失,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了全面性的保护。我国四川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较为重要的地域,很多文化遗产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在社会中具有较高的历史感,国家对四川将要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很好的保护,这对地方传统文化的影响较大,特别是我国四川广安地区,实施重建工程 ,将有利于我国地方文化基础的稳定,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地方文化传统。本文以四川广安为例,主要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地方文化传统的影响。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文化传统;影响;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1-00-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留下的精髓文化,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很多地方传统文化正在面临着消失,生存环境极其艰难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我国政府提出了对重要地方传统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把传统文化遗产放到了比较重要的位置。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观念
联合国会议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严格的规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群体和个人视为文化遗产的各种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工具和文化场所。不同的群体和个人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改变,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变,在改变的过程中不断的被创造和优化,使得世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更好的创新和传承,与此同时,有了一种新的历史认同感,这不但丰富了我国文化遗产形式,而且提升了人类创造力和文化的多样化。
联合国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作出了明确的规定,[1]有以下几个内容:1)口头传说和表述,口头传说和表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和社会风俗、礼仪和传统节庆等;3)和自然有关的,包括整个宇宙和自然界的知识和实践;4)传统手工艺技术。由此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单一以实物为主的文化,它包括了人们的精神创造的财富。对空间的定义较为广泛,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是社会群体或者个人,其中群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延续最为重要的媒介,由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够更好的创新和发展。联合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定义是想体现出它的多样性和不能形式文化存在的合理性,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不但提出了以上几个范围,而且还提出其核心内容,就是文化空间之间的传递和文化空间之间的表达,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传统文化遗产的历史情结得到了更好的认同。
二、我国四川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川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比较多,其中有民间音乐,比如,嘉陵江船工号子和薅秧歌;民间舞蹈有云童舞;民间美术有 川东剪纸;传统戏剧有岳池灯戏;曲艺有岳池竹琴和岳池清音等;杂技有手掌布偶和个玩等。这些传统文化遗产对四川广安地区有非常重要的建设性意义,不但提高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成为了当地的精神文化支柱,下面以四川广安传统文化遗产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嘉陵江船工号子:蕴藏着深厚的水文化,按道理说,理当把它作为一笔丰厚的文化财富挖掘出来并使之发扬光大。但是,“那些当年在嘉陵江上拉过船并且会唱船工号子的纤夫如今已经不多了,范裕伦当年唱红了的《嘉陵江号子》现在也听不到了。”说到此处,龙太和及李重义等一批老纤夫流露出深深的惋惜之情。如今,与嘉陵江号子相关的资料也只能被载入书籍,被大家口头传诵。
云童舞:作为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文化,解放前,每年六月初一至十九日这段时间,重庆、合川、江北、遂宁、岳池、武胜、邻水、渠县等沿山一带的平民百姓、达官贵人,成千上万的带着祭品、敲锣打鼓,跋涉风下里、几百里到华蓥山宝鼎来,朝山拜佛,祭奠神灵,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云童舞,便是这个队伍的开道仪式。现在,这个仪式被保护下来,列为广安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即现在的非遗节目《云童舞》,每当有重大节日或大型活动,它随时都可以拿出来演出,让大家感受到那种虔诚的祭拜场面。
宕渠双竹连响:即将申报广安市前锋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从古老的健身活动演变而来,具有很强的艺术塑造性,曾经,广安市开展过千人打连响的盛大活动,后来前锋新区成立,非遗中心把连响作为前锋的重点项目来打造,以连响为形式的节目《宕渠双竹连响》也获得省市各种表彰,2014年,前锋还将连响打到了法国,同年十月,前锋被命名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连响已打进千家万户,成为前锋的传统文化活动。
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中的文化主权归属与地方传统文化重建
随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逐渐重视,加大了对传统文化遗产的重建和抢修,保护工作在进行大力的开展中。我国政府在不同时间相继公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有1000多项,其中四川广安就有300多项,名录中的传统文化遗产内容形式多样化,包括了传统节目,传统艺术和工艺,很多民间文化等,在进行实名申报的过程中,各个地方政府对自身的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合理的协调和组织工作,参与到其中的有比较的学者和专家,对其进行整理和发掘,新闻媒体对一些较为典型的传统文化遗产进行播报,很多高校也相继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和相关研究生的招聘,开设了不同类型的培训班和传统文化遗产的研讨会,一时之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过敏最为广议的话题。
对四川广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建和保护尤为重要,它的重要性在于社会各阶层人们达成了一个伟大的共识,那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我国以后的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虽然不同阶层的人们对此的理解有较大差异,但是人们的保护行为是一致的。我国非物质遗产的保护有大的地方性质,所有它的保护内容对地方文化有很大影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建是联合国公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这也体现出了世界人们对传统文化遗产地重视。我国一些地方为了凸显自身的知名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招牌来提升地方实力,最大程度上把具有影响力的文化改变成地方性的传统文化,提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地位,如果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离开了群體自身的文化象征就明显提升,文化性质也会随之改变,由此可以看出,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是精神遗产,而且是影响较大的文化遗产项目。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建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荣誉和资源的提升的一种象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年代久远,社会对其的关注度比较高,传播范围比较广,不同的地方有不用的流传方式。 四川广安的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申报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主权归属问题[2-5],比如,杂技文化在申报时归属权问题、戏曲归属权问题等出现了一些争议。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传统文化遗产收到各地方人们政府的重视是一件好事,这表明了人们对它价值的一种认同,与此同时在争执的过程中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其自身的价值。但是在争执的过程中也要避免传统文化资源的滥用和归属权的不良争执,不管是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哪种考虑,都是我国的文化财富,其中更为重要的意义就是对地方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四川广安文化传统影响的思考
(一)重视整体文化与地方文化依存关系
我国没有出现历史中断,我国文化岁月悠长,这其中有很多比较重要的因素,对我国地方传统文化的影响比较大,对形态的控制比较重视,并且有很大的力量灌输。我国几千年形成了较为丰富的传统文化,各种地方性传统文化对我国整个传统文化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地方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精华体现出了我国整体文化的内涵,所以,在此基础上需要从较小的角度来审视我国整体文化的特色和特点,只有这样才能验证我国文化遗产的主观论证。
我国土地面积较大,人口较多,对地方性传统文化的归属问题要落实到具体,这就依赖于地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以此来形成具有标志性的地域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立足于我国整体的文化基础,地方性传统文化是整体文化的子系统,两者缺一不可,并且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离不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发展背景。
(二)地方性文化传统保护应符合地方文化历史的内在逻辑
随着我国经济的体制改革,地方经济形成了自主化,地方传统文化保护也逐渐提上日程,受到人们的重视,有目前的状况来看,地方性传统文化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损害,一些地方传统文化已经消失或者中断,需要对其进行重建,对地方性传统文化的重建需要建立在地方历史传统的基础上,寻找地方历史文化的源头,并对这种源头的发展规律进行逻辑性分析,同时还需要改善地方性的文化生态环境,最大程度上使重建后的传统文化遗产符合当地的需要,并具备一定的适应性和发展性[6-7]。每一个地方性文化都具有自身的文化品性和形式,因此需要利用文化资源进行大力的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历史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中,很多地方政府对文化遗产进行详细的总结和对此未来提升价值的考虑,使之符合地方文化历史的内在逻辑。当地的历史文化就是逻辑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灵魂,是该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和继承发扬的重要意义。如,云童舞,它的历史悠长,场面宏大,内容丰富,具有继承发扬的意义。历史和舞蹈的结合,让这项节目有了灵魂,有挖掘的价值。
(三)地方文化传统重建应遵循文化宽容原则
我国各地方传统文化重建工程相对比较复杂,在此 过程中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考察和谨慎的态度,在重建的过程中对于文化中的一些取舍问题进行认真思量。我国进行传统文化遗产的重建是为人们提供一个精神支柱,这也是为我国和谐社会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条件,所以,在重建的过程中应当保持一种开放和宽容的心态,并且遵循一定的文化宽容原则。在此前提下进行地方文化认同感的认识,与此同时还必须对地方传统文化进行理性的看待,这能够避免对自身传统文化过分的自恋。在此基础上还应本着传统文化遗产的流动性和共享的精神,使地方性文化遗产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五、结束语
由上文可以看出,我国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对我国四川广安的传统文化了有更深的了解,并且会发挥出最大的保护作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为和全世界的地方文化的交流提供较为方便的平台。我国最近几年来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超出了人们对文化的认知,从这点可以看出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地方非物质传统文化遗产的继续传承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在对地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的同时眼光不能局限于眼前,要把握好整个格局,只有这样地方传统文化才能继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萧放.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概念阐释与地方文化传统的重建[J].民族艺术,2009,01:6-12.
[2]郭耿甫.“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的建立[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
[3]萧放.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概念阐释与地方文化传统的重建[A].民族遗产(第三辑)[C],2010:9.
[4]萧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与地方文化传统的重建[A].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C]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2008:11.
[5]刘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6]于欣.四川傳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7]张素霞.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效果评价模型构建和保护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文化传统;影响;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1-00-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留下的精髓文化,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很多地方传统文化正在面临着消失,生存环境极其艰难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我国政府提出了对重要地方传统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把传统文化遗产放到了比较重要的位置。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观念
联合国会议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严格的规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群体和个人视为文化遗产的各种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工具和文化场所。不同的群体和个人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改变,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变,在改变的过程中不断的被创造和优化,使得世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更好的创新和传承,与此同时,有了一种新的历史认同感,这不但丰富了我国文化遗产形式,而且提升了人类创造力和文化的多样化。
联合国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作出了明确的规定,[1]有以下几个内容:1)口头传说和表述,口头传说和表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和社会风俗、礼仪和传统节庆等;3)和自然有关的,包括整个宇宙和自然界的知识和实践;4)传统手工艺技术。由此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单一以实物为主的文化,它包括了人们的精神创造的财富。对空间的定义较为广泛,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是社会群体或者个人,其中群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延续最为重要的媒介,由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够更好的创新和发展。联合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定义是想体现出它的多样性和不能形式文化存在的合理性,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不但提出了以上几个范围,而且还提出其核心内容,就是文化空间之间的传递和文化空间之间的表达,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传统文化遗产的历史情结得到了更好的认同。
二、我国四川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川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比较多,其中有民间音乐,比如,嘉陵江船工号子和薅秧歌;民间舞蹈有云童舞;民间美术有 川东剪纸;传统戏剧有岳池灯戏;曲艺有岳池竹琴和岳池清音等;杂技有手掌布偶和个玩等。这些传统文化遗产对四川广安地区有非常重要的建设性意义,不但提高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成为了当地的精神文化支柱,下面以四川广安传统文化遗产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嘉陵江船工号子:蕴藏着深厚的水文化,按道理说,理当把它作为一笔丰厚的文化财富挖掘出来并使之发扬光大。但是,“那些当年在嘉陵江上拉过船并且会唱船工号子的纤夫如今已经不多了,范裕伦当年唱红了的《嘉陵江号子》现在也听不到了。”说到此处,龙太和及李重义等一批老纤夫流露出深深的惋惜之情。如今,与嘉陵江号子相关的资料也只能被载入书籍,被大家口头传诵。
云童舞:作为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文化,解放前,每年六月初一至十九日这段时间,重庆、合川、江北、遂宁、岳池、武胜、邻水、渠县等沿山一带的平民百姓、达官贵人,成千上万的带着祭品、敲锣打鼓,跋涉风下里、几百里到华蓥山宝鼎来,朝山拜佛,祭奠神灵,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云童舞,便是这个队伍的开道仪式。现在,这个仪式被保护下来,列为广安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即现在的非遗节目《云童舞》,每当有重大节日或大型活动,它随时都可以拿出来演出,让大家感受到那种虔诚的祭拜场面。
宕渠双竹连响:即将申报广安市前锋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从古老的健身活动演变而来,具有很强的艺术塑造性,曾经,广安市开展过千人打连响的盛大活动,后来前锋新区成立,非遗中心把连响作为前锋的重点项目来打造,以连响为形式的节目《宕渠双竹连响》也获得省市各种表彰,2014年,前锋还将连响打到了法国,同年十月,前锋被命名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连响已打进千家万户,成为前锋的传统文化活动。
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中的文化主权归属与地方传统文化重建
随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逐渐重视,加大了对传统文化遗产的重建和抢修,保护工作在进行大力的开展中。我国政府在不同时间相继公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有1000多项,其中四川广安就有300多项,名录中的传统文化遗产内容形式多样化,包括了传统节目,传统艺术和工艺,很多民间文化等,在进行实名申报的过程中,各个地方政府对自身的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合理的协调和组织工作,参与到其中的有比较的学者和专家,对其进行整理和发掘,新闻媒体对一些较为典型的传统文化遗产进行播报,很多高校也相继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和相关研究生的招聘,开设了不同类型的培训班和传统文化遗产的研讨会,一时之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过敏最为广议的话题。
对四川广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建和保护尤为重要,它的重要性在于社会各阶层人们达成了一个伟大的共识,那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我国以后的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虽然不同阶层的人们对此的理解有较大差异,但是人们的保护行为是一致的。我国非物质遗产的保护有大的地方性质,所有它的保护内容对地方文化有很大影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建是联合国公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这也体现出了世界人们对传统文化遗产地重视。我国一些地方为了凸显自身的知名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招牌来提升地方实力,最大程度上把具有影响力的文化改变成地方性的传统文化,提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地位,如果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离开了群體自身的文化象征就明显提升,文化性质也会随之改变,由此可以看出,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是精神遗产,而且是影响较大的文化遗产项目。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建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荣誉和资源的提升的一种象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年代久远,社会对其的关注度比较高,传播范围比较广,不同的地方有不用的流传方式。 四川广安的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申报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主权归属问题[2-5],比如,杂技文化在申报时归属权问题、戏曲归属权问题等出现了一些争议。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传统文化遗产收到各地方人们政府的重视是一件好事,这表明了人们对它价值的一种认同,与此同时在争执的过程中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其自身的价值。但是在争执的过程中也要避免传统文化资源的滥用和归属权的不良争执,不管是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哪种考虑,都是我国的文化财富,其中更为重要的意义就是对地方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四川广安文化传统影响的思考
(一)重视整体文化与地方文化依存关系
我国没有出现历史中断,我国文化岁月悠长,这其中有很多比较重要的因素,对我国地方传统文化的影响比较大,对形态的控制比较重视,并且有很大的力量灌输。我国几千年形成了较为丰富的传统文化,各种地方性传统文化对我国整个传统文化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地方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精华体现出了我国整体文化的内涵,所以,在此基础上需要从较小的角度来审视我国整体文化的特色和特点,只有这样才能验证我国文化遗产的主观论证。
我国土地面积较大,人口较多,对地方性传统文化的归属问题要落实到具体,这就依赖于地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以此来形成具有标志性的地域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立足于我国整体的文化基础,地方性传统文化是整体文化的子系统,两者缺一不可,并且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离不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发展背景。
(二)地方性文化传统保护应符合地方文化历史的内在逻辑
随着我国经济的体制改革,地方经济形成了自主化,地方传统文化保护也逐渐提上日程,受到人们的重视,有目前的状况来看,地方性传统文化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损害,一些地方传统文化已经消失或者中断,需要对其进行重建,对地方性传统文化的重建需要建立在地方历史传统的基础上,寻找地方历史文化的源头,并对这种源头的发展规律进行逻辑性分析,同时还需要改善地方性的文化生态环境,最大程度上使重建后的传统文化遗产符合当地的需要,并具备一定的适应性和发展性[6-7]。每一个地方性文化都具有自身的文化品性和形式,因此需要利用文化资源进行大力的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历史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中,很多地方政府对文化遗产进行详细的总结和对此未来提升价值的考虑,使之符合地方文化历史的内在逻辑。当地的历史文化就是逻辑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灵魂,是该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和继承发扬的重要意义。如,云童舞,它的历史悠长,场面宏大,内容丰富,具有继承发扬的意义。历史和舞蹈的结合,让这项节目有了灵魂,有挖掘的价值。
(三)地方文化传统重建应遵循文化宽容原则
我国各地方传统文化重建工程相对比较复杂,在此 过程中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考察和谨慎的态度,在重建的过程中对于文化中的一些取舍问题进行认真思量。我国进行传统文化遗产的重建是为人们提供一个精神支柱,这也是为我国和谐社会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条件,所以,在重建的过程中应当保持一种开放和宽容的心态,并且遵循一定的文化宽容原则。在此前提下进行地方文化认同感的认识,与此同时还必须对地方传统文化进行理性的看待,这能够避免对自身传统文化过分的自恋。在此基础上还应本着传统文化遗产的流动性和共享的精神,使地方性文化遗产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五、结束语
由上文可以看出,我国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对我国四川广安的传统文化了有更深的了解,并且会发挥出最大的保护作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为和全世界的地方文化的交流提供较为方便的平台。我国最近几年来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超出了人们对文化的认知,从这点可以看出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地方非物质传统文化遗产的继续传承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在对地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的同时眼光不能局限于眼前,要把握好整个格局,只有这样地方传统文化才能继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萧放.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概念阐释与地方文化传统的重建[J].民族艺术,2009,01:6-12.
[2]郭耿甫.“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的建立[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
[3]萧放.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概念阐释与地方文化传统的重建[A].民族遗产(第三辑)[C],2010:9.
[4]萧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与地方文化传统的重建[A].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C]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2008:11.
[5]刘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6]于欣.四川傳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7]张素霞.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效果评价模型构建和保护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