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糖尿病是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理论支持和实践都有较大的进步,本文就近几年研究较多的中药活性 成分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中医药;糖尿病;研究进展
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是以持续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中以2型糖尿病最为常见,占糖尿病人总数的 90%以上。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已知的最常见的流行病之一[1]。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肿瘤疾病后的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疾病。因此,进一步加强对糖尿病的研究,积极开展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是目前医药界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中医药防治糖尿病有悠久的历史,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且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体系[2]。特别是中药来源的抗糖尿病活性成分,具有治疗作用温和持久、副作用小、可长期使用等特点,且其作用机制常为多靶点、多效应、多功能的综合作用,有着西药不可替代的综合优势。本文就近几年研究较集中的中药活性成分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作综述。
1西医药治疗糖尿病研究进展
西医将糖尿病分为两型[3]。Ⅰ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发病原因主要是遗传与环境因素中病毒感染、化学物质等所致的胰岛 B细胞自身免疫性炎症引起胰岛 B细胞破坏和功能缺失,导致的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所致。对于Ⅰ型糖尿病,目前除给外源性胰岛素即胰岛素替代疗法外,尚无切实有效的办法。目前在开发胰岛素类似物方面进行了许多工作。Ⅱ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主要是胰岛素分泌缺陷和作用异常导致的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所谓胰岛素作用异常,实质上是胰岛素外周靶组织对其作用不敏感,主要表现在糖元合成途径的异常和葡萄糖运输的异常。通常将这种胰岛素作用异常称为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持续高血糖可通过多种途径导致组织器官的损伤从 而引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病 变、视网膜病变、肾病变及神经病变,这些病症为糖尿病病人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威胁。随着对Ⅱ型糖尿病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病机理的深入认识,已研制出具有多种机制的新型抗糖尿病药物用于临床[4-5]。
2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研究进展
糖尿病在祖国医学属“消渴症”范畴,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2000年以前。中医对该病机的传统认识是阴虚燥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近年来,随着临床经验的进一步丰富和积累,越来越多的医家指出,糖尿病的病机绝非单纯用燥热和阴虚能解释清楚,于是各家纷纷立说,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路和见解,如五脏正气不足、情志不舒、淤血内结、痰浊蕴结、病毒侵扰等,丰富了糖尿病的病机学说,与西医的多病因学说不谋而合。辨证分型论治是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特色。基于对该病病因的传统认识,传统中医以上、中、下三消论治。如前所述,阴虚燥热不能完全揭示糖尿病的病机,同样,三消论治也不能客观反映糖尿病的全貌。由于各家对糖尿病病机见解不同,在临床辨证分型论治上也不尽相同,如从阴阳气血失调分型论治、按脏腑病机分型论治、从血瘀痰湿论治等。总之,基于对糖尿病中医病机的认识,现代中医治疗糖尿病在辨证分型思路的指导下,运用滋阴清热、益气养阴、活血化瘀、补肾健脾、疏肝理气、益气活血、补肾活血等方法,其中以补中益气、滋阴清热、活血化瘀为大法。
3.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理论
西药降糖效果好,中药副作用少,选择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较好的集结了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势。中药治疗糖尿病主要调节患者的五脏气血,活血化疲,标本兼治,其目的在于恢复患者的脏腑功能,改善气血、阴阳平衡。中药可以促进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抑制胰高糖素的分析,提升胰岛素的受体结合能力。改善微循环状态,提升机体对自由基的清除功能,从而纠正紊乱的糖脂代谢状态,与西药联合治疗,效果更好,见效更快[6]。从临床的治疗上看,单纯的采用西药降糖治疗会带来 毒副作用,给患者身体造成更大的损伤,而中药成分发挥了很好的活血化疲、益气养阴等效果。在治疗过程中,利用西医的现代检测手段,结合中医的辩证协同治疗,能够提升药物治疗的效果,患者在治疗中不会出现过多的不良反应,因而治疗的安全性更高。
4 结束语
糖尿病的病程长、并发症多,难以治愈,选择单纯的西药降糖虽然发挥了很好的降糖效果,但是药物副作用较大,对于并发症的改善不 明显,结合中药治疗可以调节并发症,保持长久的降糖效果,因此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既可以缩短治疗时间,还能够降低西药治疗带来 的毒副作用,稳定患者体内的糖脂代谢平衡。中医治疗糖尿病有着丰富的历史和临床时间经验,已经不断形成了完善的治疗体系。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与饮食不调、过度劳累、情绪失落有关系。通过辩证论来治疗糖尿病,选择合适的中药,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可以进一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调整患者 阴阳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 以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幫助患者稳定血糖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文珊,牛阳中医药冶疗糖尿病性内障的优势与思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7):4367-4369
[2]惠晓丹,朱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J]世界中医药,2016,11(10):2200-2203
[3]汤磊.抗糖尿病药物研究进展 [J].药学学报,2001;36(9):711-715
[4]韩莹,屠树兹,王秋娟.治疗糖尿病药物的研究进展 [J].中国新药杂志,2000;9(7):442-447
[5]李晨钟,张素华,舒昌达.胰岛素增敏剂研究进展 [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1999;19(1):29-32
[6]魏军平,林兰.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研究进展 [月.医学研 究杂志,2016,15(04):16-19.
(作者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关键词:中医药;糖尿病;研究进展
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是以持续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中以2型糖尿病最为常见,占糖尿病人总数的 90%以上。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已知的最常见的流行病之一[1]。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肿瘤疾病后的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疾病。因此,进一步加强对糖尿病的研究,积极开展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是目前医药界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中医药防治糖尿病有悠久的历史,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且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体系[2]。特别是中药来源的抗糖尿病活性成分,具有治疗作用温和持久、副作用小、可长期使用等特点,且其作用机制常为多靶点、多效应、多功能的综合作用,有着西药不可替代的综合优势。本文就近几年研究较集中的中药活性成分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作综述。
1西医药治疗糖尿病研究进展
西医将糖尿病分为两型[3]。Ⅰ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发病原因主要是遗传与环境因素中病毒感染、化学物质等所致的胰岛 B细胞自身免疫性炎症引起胰岛 B细胞破坏和功能缺失,导致的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所致。对于Ⅰ型糖尿病,目前除给外源性胰岛素即胰岛素替代疗法外,尚无切实有效的办法。目前在开发胰岛素类似物方面进行了许多工作。Ⅱ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主要是胰岛素分泌缺陷和作用异常导致的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所谓胰岛素作用异常,实质上是胰岛素外周靶组织对其作用不敏感,主要表现在糖元合成途径的异常和葡萄糖运输的异常。通常将这种胰岛素作用异常称为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持续高血糖可通过多种途径导致组织器官的损伤从 而引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病 变、视网膜病变、肾病变及神经病变,这些病症为糖尿病病人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威胁。随着对Ⅱ型糖尿病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病机理的深入认识,已研制出具有多种机制的新型抗糖尿病药物用于临床[4-5]。
2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研究进展
糖尿病在祖国医学属“消渴症”范畴,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2000年以前。中医对该病机的传统认识是阴虚燥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近年来,随着临床经验的进一步丰富和积累,越来越多的医家指出,糖尿病的病机绝非单纯用燥热和阴虚能解释清楚,于是各家纷纷立说,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路和见解,如五脏正气不足、情志不舒、淤血内结、痰浊蕴结、病毒侵扰等,丰富了糖尿病的病机学说,与西医的多病因学说不谋而合。辨证分型论治是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特色。基于对该病病因的传统认识,传统中医以上、中、下三消论治。如前所述,阴虚燥热不能完全揭示糖尿病的病机,同样,三消论治也不能客观反映糖尿病的全貌。由于各家对糖尿病病机见解不同,在临床辨证分型论治上也不尽相同,如从阴阳气血失调分型论治、按脏腑病机分型论治、从血瘀痰湿论治等。总之,基于对糖尿病中医病机的认识,现代中医治疗糖尿病在辨证分型思路的指导下,运用滋阴清热、益气养阴、活血化瘀、补肾健脾、疏肝理气、益气活血、补肾活血等方法,其中以补中益气、滋阴清热、活血化瘀为大法。
3.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理论
西药降糖效果好,中药副作用少,选择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较好的集结了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势。中药治疗糖尿病主要调节患者的五脏气血,活血化疲,标本兼治,其目的在于恢复患者的脏腑功能,改善气血、阴阳平衡。中药可以促进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抑制胰高糖素的分析,提升胰岛素的受体结合能力。改善微循环状态,提升机体对自由基的清除功能,从而纠正紊乱的糖脂代谢状态,与西药联合治疗,效果更好,见效更快[6]。从临床的治疗上看,单纯的采用西药降糖治疗会带来 毒副作用,给患者身体造成更大的损伤,而中药成分发挥了很好的活血化疲、益气养阴等效果。在治疗过程中,利用西医的现代检测手段,结合中医的辩证协同治疗,能够提升药物治疗的效果,患者在治疗中不会出现过多的不良反应,因而治疗的安全性更高。
4 结束语
糖尿病的病程长、并发症多,难以治愈,选择单纯的西药降糖虽然发挥了很好的降糖效果,但是药物副作用较大,对于并发症的改善不 明显,结合中药治疗可以调节并发症,保持长久的降糖效果,因此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既可以缩短治疗时间,还能够降低西药治疗带来 的毒副作用,稳定患者体内的糖脂代谢平衡。中医治疗糖尿病有着丰富的历史和临床时间经验,已经不断形成了完善的治疗体系。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与饮食不调、过度劳累、情绪失落有关系。通过辩证论来治疗糖尿病,选择合适的中药,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可以进一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调整患者 阴阳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 以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幫助患者稳定血糖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文珊,牛阳中医药冶疗糖尿病性内障的优势与思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7):4367-4369
[2]惠晓丹,朱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J]世界中医药,2016,11(10):2200-2203
[3]汤磊.抗糖尿病药物研究进展 [J].药学学报,2001;36(9):711-715
[4]韩莹,屠树兹,王秋娟.治疗糖尿病药物的研究进展 [J].中国新药杂志,2000;9(7):442-447
[5]李晨钟,张素华,舒昌达.胰岛素增敏剂研究进展 [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1999;19(1):29-32
[6]魏军平,林兰.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研究进展 [月.医学研 究杂志,2016,15(04):16-19.
(作者单位: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