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当前一部分学生虽然也知道作文在升学考试,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写作兴趣仍不浓,即使是在老师的强迫下完成,也多是敷衍了事。本文对如何让学生快乐写作谈一些体会。
关键词: 拓展阅读寓乐于改 优化评语
很多学生因为心不在焉,经常发生简单错误。一次学生写道:“早晨,我起床生了一个赖腰……”简单的一句话竟写了两个错别字。被动地训练的结果是收效甚微,甚至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现在不少学生对武侠言情小说、时尚娱乐杂志很感兴趣,沉迷其中不能自拔。这种情节或画面丰富的刊物,内容方面几乎没有精华可言,写作的技法有时也相当地拙劣,却占据了学生不少时间,导致高中学生作文语言劣化等现象,更将学生的写作引入了歧途。可是为什么学生偏偏喜欢这些在我们看来难登大雅之堂的东西呢?兴趣使然。18世纪西方的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激发写作冲动、培养写作兴趣是当务之急。
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必先拓展学生的阅读。可以组织学生课外从《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刊物或中外名篇中收集整理一些作品段落或佳句,每天上课时安排五分钟左右的时间由一位同学拿出来阅读或简评一番。小小说是不少同学喜欢看而且有兴趣去琢磨的作品,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心理,将一些针砭时弊、诙谐幽默的佳作挑选出来与学生共享。如今,计算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深入,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在课堂上组织阅读电子刊物,有声有色,图文并茂,会令学生耳目一新,也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叶圣陶先生曾经提出:“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该如何去引导指点学生,使他们养成这种能力是很值得共同研究的项目。”自改和互改,给学生提供了改的用武之地.互批互改作文批改法应该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手段。而学生之间由于年龄认识相近,心理需求认识结构相似,易于交流沟通,因此他们更能理解同学们在写些什么,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评判者和被评判者之间的矛盾或隔阂。让学生参与作文的评析,能使他们“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参与和掌握知识的情感,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学生通过互批互改,可以取长补短,切身感受到书写不工整规范、病句和错别字的危害,从而能使作文教学事半功倍,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自我检查、自我评定的良好写作习惯。教师最后综合学生的作文和评改的内容指出其中的中肯和偏颇之处,更能不断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另外,写作能力和批改能力强的学生,完全可以承担一次或两次作文批改任务。他们更容易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对待同学的习作。可能有的学生超出了修改范围,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这时,教师要表扬,要肯定,要鼓励。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文章修改得更好。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给学生改文,最有效的办法是面改。”每次学生作文都具有强烈的个性特色,有的擅长记叙,有的擅长议论,有的擅长抒情,有的思维活跃,有的逻辑严密,各有所长,同时又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当面批改作文,针对性强,便于因材施教。特别是有些同学课外阅读广泛,语言基本功扎实,观察思维能力强,面批有助于他们更上一层楼。实践证明,学生从面批的指导中,受到了很大鼓舞。
其次,作文评语除注意措辞委婉富有激励性外,更要进行创新。不要总以“该作构思……语言……内容……”的格式千篇一律,老生常谈。评语也应有时代感,体现出教师自己的个性色彩,不落俗套。当学生把自己的哭恼、困惑、渴望一一倾诉出来的时候,教师更应像朋友一样给予引导和帮助,告诉他们如何面对,如何去思考与抉择。这样以情动人,让学生乐于抒写个人情怀。有些成绩滞后的学生,作文并不一定差,仔细阅读会发现他们往往思维更活跃,能敢想敢说,应多予以激励。评语中也要体现写作方法的优劣。只要学生运用的方法有助于反映主题思想,就让学生放开手脚,灵活多样地选取自己喜欢的写作方法。对成绩不等、水平差异、阅历各异、爱好迥异的学生要因材施教,鼓励文章形式多样化。有些学生会在批语后面写出对教师评改的意见,这一行为应予以充分重视并加以鼓励,必要时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总之,每一次作文批改,要使程度不同的学生都有所得。差的作文尽量保留作文中主要内容;好的作文用热情的语言找出亮点,扬其所长。这样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积极主动写作的热情。
最后,对于写作,也得要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自觉写作,乐于写作,而不是单纯为了应付才写。我的做法是新学期开始的首次作文课上就明确要求学生,花半节课时间在固定的作业本上先打草稿,编列提纲,然后才能誊上作文本,下课前作文本上要不少于五行文字。在以后的作文课上再反复提醒两三次后,大部分同学都可以自觉执行。严格要求之余也不要忘记因材施教。以前,作文一直要求两节课内完成,对于一些平时不注意留心身边事或者表达乏力,构思缓慢的同学而言,草草了事甚至仿作抄袭便在所难免。如果采取分批交的方式,给学生留有余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对写作的畏难心理,提高写作的质量。作文教学也同样需要考虑到让学生力所能及,要使学生相信,通过一定的阅读摘录和练笔是能够学会和掌握写作的技巧的。
关键词: 拓展阅读寓乐于改 优化评语
很多学生因为心不在焉,经常发生简单错误。一次学生写道:“早晨,我起床生了一个赖腰……”简单的一句话竟写了两个错别字。被动地训练的结果是收效甚微,甚至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现在不少学生对武侠言情小说、时尚娱乐杂志很感兴趣,沉迷其中不能自拔。这种情节或画面丰富的刊物,内容方面几乎没有精华可言,写作的技法有时也相当地拙劣,却占据了学生不少时间,导致高中学生作文语言劣化等现象,更将学生的写作引入了歧途。可是为什么学生偏偏喜欢这些在我们看来难登大雅之堂的东西呢?兴趣使然。18世纪西方的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激发写作冲动、培养写作兴趣是当务之急。
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必先拓展学生的阅读。可以组织学生课外从《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刊物或中外名篇中收集整理一些作品段落或佳句,每天上课时安排五分钟左右的时间由一位同学拿出来阅读或简评一番。小小说是不少同学喜欢看而且有兴趣去琢磨的作品,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心理,将一些针砭时弊、诙谐幽默的佳作挑选出来与学生共享。如今,计算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深入,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在课堂上组织阅读电子刊物,有声有色,图文并茂,会令学生耳目一新,也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叶圣陶先生曾经提出:“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该如何去引导指点学生,使他们养成这种能力是很值得共同研究的项目。”自改和互改,给学生提供了改的用武之地.互批互改作文批改法应该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手段。而学生之间由于年龄认识相近,心理需求认识结构相似,易于交流沟通,因此他们更能理解同学们在写些什么,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评判者和被评判者之间的矛盾或隔阂。让学生参与作文的评析,能使他们“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参与和掌握知识的情感,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学生通过互批互改,可以取长补短,切身感受到书写不工整规范、病句和错别字的危害,从而能使作文教学事半功倍,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自我检查、自我评定的良好写作习惯。教师最后综合学生的作文和评改的内容指出其中的中肯和偏颇之处,更能不断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另外,写作能力和批改能力强的学生,完全可以承担一次或两次作文批改任务。他们更容易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对待同学的习作。可能有的学生超出了修改范围,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这时,教师要表扬,要肯定,要鼓励。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文章修改得更好。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给学生改文,最有效的办法是面改。”每次学生作文都具有强烈的个性特色,有的擅长记叙,有的擅长议论,有的擅长抒情,有的思维活跃,有的逻辑严密,各有所长,同时又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当面批改作文,针对性强,便于因材施教。特别是有些同学课外阅读广泛,语言基本功扎实,观察思维能力强,面批有助于他们更上一层楼。实践证明,学生从面批的指导中,受到了很大鼓舞。
其次,作文评语除注意措辞委婉富有激励性外,更要进行创新。不要总以“该作构思……语言……内容……”的格式千篇一律,老生常谈。评语也应有时代感,体现出教师自己的个性色彩,不落俗套。当学生把自己的哭恼、困惑、渴望一一倾诉出来的时候,教师更应像朋友一样给予引导和帮助,告诉他们如何面对,如何去思考与抉择。这样以情动人,让学生乐于抒写个人情怀。有些成绩滞后的学生,作文并不一定差,仔细阅读会发现他们往往思维更活跃,能敢想敢说,应多予以激励。评语中也要体现写作方法的优劣。只要学生运用的方法有助于反映主题思想,就让学生放开手脚,灵活多样地选取自己喜欢的写作方法。对成绩不等、水平差异、阅历各异、爱好迥异的学生要因材施教,鼓励文章形式多样化。有些学生会在批语后面写出对教师评改的意见,这一行为应予以充分重视并加以鼓励,必要时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总之,每一次作文批改,要使程度不同的学生都有所得。差的作文尽量保留作文中主要内容;好的作文用热情的语言找出亮点,扬其所长。这样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积极主动写作的热情。
最后,对于写作,也得要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自觉写作,乐于写作,而不是单纯为了应付才写。我的做法是新学期开始的首次作文课上就明确要求学生,花半节课时间在固定的作业本上先打草稿,编列提纲,然后才能誊上作文本,下课前作文本上要不少于五行文字。在以后的作文课上再反复提醒两三次后,大部分同学都可以自觉执行。严格要求之余也不要忘记因材施教。以前,作文一直要求两节课内完成,对于一些平时不注意留心身边事或者表达乏力,构思缓慢的同学而言,草草了事甚至仿作抄袭便在所难免。如果采取分批交的方式,给学生留有余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对写作的畏难心理,提高写作的质量。作文教学也同样需要考虑到让学生力所能及,要使学生相信,通过一定的阅读摘录和练笔是能够学会和掌握写作的技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