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最早的史诗出在东方

来源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stguo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说起神话与英雄史诗,就会想到古希腊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或者是古印度的《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其实,最古老的史诗是出自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吉尔迦美什》。它是人类的第一部史诗。所谓的“美索不达米亚”又叫“两河流域”,也就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土地。照现在而言,大体上就是伊拉克所属的地区。这里是人类最早的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遗憾的是,现在的伊拉克人对此懵懂无知。偶尔会有导游指着巴格达远郊一些遗迹告诉你:这是5000年以前的“大浴池”。那浴池的颓壁上镶嵌着美国飞机扫射的子弹,美国是一个只有200多年历史的国家,这些子弹令人觉得像是两岁小孩在百岁老人的头上撒的尿。
   美索不达米亚和《吉尔迦美什》在不可考证的年代里,一批人从东方迁徙到两河流域。他们身材不高、窄肩、圆脸、黑发、直鼻。他们的语言和语法同我们熟悉的汉语接近。这一点让我们产生一种莫名的兴奋,但是没有人对此作出结论。看他们写在泥简上的楔形文字,同中国的甲骨文相去甚远。但是,该地区亚述王朝时代的一座玉雕,即爱神印娜娜(后称依什塔尔)的形象却很像是中国北方农村的一个普通漂亮女孩;但是,那黝黑的皮肤和略显突出的大眼睛、直鼻子又让我们觉得陌生。
  在公元前87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人们开始驯养羊群;稍晚一点,即公元前8000年,他们学会了种植和收获谷物。公元前6000年学会了制作和使用陶器。公元前3200年这里至少已经有了5座城市,并且有了前面提到的楔形文字。人类从美索不达米亚开始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由此标志着人类的一只脚进入了文明社会,史称“苏美尔时代”。
  英国学者威尔•杜兰说:“人类之有国家,始于苏美尔;人类之有灌溉,始于苏美尔;人类之有文字,始于苏美尔;人类之有法典,始于苏美尔;人类之有学校、图书馆,始于苏美尔;人类之有宫室庙宇,始于苏美尔。另外,人类以金银为交易之中准,人类以文字写成诗文,人类以金银珠宝作装饰,人类建立信用制度,人类发明圆柱、穹隆和拱门,人类从事塑像和浮雕,人类撰述创世纪及洪水灾祸,也都始于苏美尔。”(《世界文明史》,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苏美尔时代,还包括了阿卡德人统治的时期。此后,巴比伦王朝崛起,征服了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的国家,于公元前1792年汉谟拉比王时代达到鼎盛。到了公元纪年以后,美索不达米亚的城镇由于频繁的战争的摧毁和洪水的多次泛滥,几乎片瓦无存,辉煌一时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也就沉湮地下,无人知晓。到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经欧洲的考古学家(也有伊拉克学者参与)重新发掘,才得以重见天日。在柏林博物馆,人们可以看到五千年前苏美尔人创造的建筑奇迹。这段以爱神“依什塔尔”命名的城垣可以让我们想象到人类那遥远而模糊的辉煌。
  苏美尔到巴比伦时代,人们在泥简板上书写。这无疑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发明。公元前2700多年苏美尔已经有了很大的图书馆,在Tello一个图书馆发掘到3万多块泥简。人们常常谈论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史诗”,这个问题可以从多方面解释。原因之一就是缺少像泥简板这样简单便宜、易于书写的文字载体。人们不可能在昂贵稀缺的甲骨上写作长达万言的作品,竹简也要比泥简难求得多。一块竹简只能刻写10~20个字,而泥简板可以刻数百乃至千字。这就决定了上古时代的中国文献的简约,而不可能像两河流域那样出现长达3000余行的史诗型叙述。
  两河地区的神话多彩多姿,它的最高文学成就是神话与英雄史诗《吉尔迦美什》。这是人类最古老的史诗。据考证,最早的写定本是在古巴比伦第一王朝,即公元前1800年以前。全诗3000余行(现保留2000余行),书写在泥土制作的简板上。它比人们熟知的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早不止千年,比印度的《摩诃婆罗多》等史诗早约2000年。史家大都承认《吉尔迦美什》中关于洪水的神话是《圣经》中的洪水神话的滥觞(音shāng,酒杯;滥觞:江河发源的地方,水少只能浮起酒杯,比喻事物的起源)。
   五千年前的警言:斩伐森林者必死人们在研究这部史诗时,往往过多地关注吉尔迦美什这个英雄,认为他是史诗的主角,而忽略了另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就是作为吉尔迦美什战友和仆从的恩奇都。史诗中最重要的和最感人的情节都是围绕恩奇都展开的,书中塑造得最成功的角色是恩奇都,而不是吉尔迦美什。而恩奇都的悲剧则是由斩伐杉树林引起的。这部史诗的重要主题之一就是关于人与森林的关系问题。
  恩奇都从一出生就是一个悲剧性人物:因为吉尔迦美什在自己的领地上为祸作乱,众神开会时决定让大神阿鲁鲁制造一个同吉尔迦美什具有同样膂(音lǚ,脊骨)力的人以求制衡。阿鲁鲁通常造人时用神的血,但他在制作恩奇都时只用了泥土,因此,恩奇都虽然具有吉尔迦美什的力量,但外貌截然不同:吉尔迦美什“三分之二像神,三分之一像人”,英俊潇洒,令爱神依什塔尔都为其着迷,而恩奇都却丑陋无比。由于神的命令,这位自然之子同吉尔迦美什一起,走上了讨伐芬巴巴的不归路。
  芬巴巴是何许人?一般学者都认为它是“妖”,是史诗英雄吉尔迦美什和恩奇都的讨伐对象。《吉尔迦美什》明确指出:芬巴巴是“森林守护神”。事实上,吉尔迦美什到达森林后,第一个动作就是砍倒杉树,而他同芬巴巴的冲突也就在“保护”与“斩伐”之间展开。
  由于神的帮助,吉尔迦美什和恩奇都取得了胜利。
  我们前面说到,芬巴巴本是天神授予的树木保护神,天神为什么又支使吉尔迦美什去诛杀芬巴巴呢?这一悖谬反映了原始的蒙昧状态的美索不达米亚人的内在矛盾:他们相信“万物有灵”,森林同人一样也是有“灵魂”的,对于树神的崇拜相当流行。像吉尔迦美什和恩奇都这样对森林大开杀戒就是杀死“树神”,必不可免地要遭到树神的报复。但是,人对燃料和建筑材料的需求又驱使他们去斩伐。远古时代,处理这个矛盾的办法就是在大规模地砍伐森林之后,找一个“替罪羊”或家禽,将其斩杀,献祭于树神之前,以平息树之灵的愤怒。这种“替罪羊”仪式,在那个时代的西亚和埃及非常普遍。
  在这场消灭芬巴巴的战争中,恩奇都成了神的御用工具、森林的叛徒。当战争结束,众神取得他们所需的树木之后,他们又决定把恩奇都当作“替罪羊”。
  在吉尔迦美什和恩奇都完成了神的旨意之后,众神开了一个会议:
  恩利尔对阿努说了话:
  “因为他们杀了天牛,还杀了芬巴巴,他们当中必须死一个。”
  阿努说:
  践踏杉树者该受死的惩罚。
  但是,恩利尔说:“恩奇都该死,吉尔迦美什可以留下。”
  在这场斩伐杉树林的罪恶中,主谋是众神,主要的责任者是吉尔迦美什。但是,为此受罚的却是恩奇都。
  众神对恩奇都的死亡裁决,令吉尔迦美什恐惧。他预感到自己的生命也不会久长,到处寻找长生不老之药,但找到的仙草又被蛇偷吃掉了。史诗在一片暗淡的气氛中结束。
  森林保护神芬巴巴之死和第一个森林的斩伐者进入地狱,这两件看似矛盾的事实,导致的是一个结果,即对于森林的斩伐更加疯狂。斩伐的结果是两河流域森林大面积损毁,两河的泛滥和改道更加频繁,终于导致了人类本身的灾难。今天,人们已经意识到了保护自然环境的极端重要性,但是,破坏自然植被的罪行有加无已。我们不能不重温这部古老史诗中的箴言:“砍伐杉树林者必死。”
   片断赏析:对抗中的“顿悟”
  神造出恩奇都就是为了让他“制衡”吉尔迦美什的。因此,两人一见面就处在尖锐对立的状态。但是,这场“你死我活”的决斗却以和解而告终:
  他们狠命地扭打,
  像牤牛一样,
  墙壁塌了,
  门坏了,
  吉尔迦美什弓起双腿,
  两脚撑在地上。
  他的怒火平息了,
  他退到原来的地方,
  一见他退回原地,
  恩奇都便对吉尔迦美什开了腔:
  “母亲生了你这个佼佼者,
  你这条猛牛中的强牛啊,
  真是力大无双!
  宁孙娜啊!
  你的头可以高踞人上,
  众人之王的王位,
  是恩利尔让你承当。”
  (《吉尔迦美什》,赵乐甡译,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
   赏析为什么两个人打得不可开交之时,会突然怒气平息、无端和解了呢?我们简单地想一想,也可以用“惺惺相惜”或“不打不成交”来解释。但是,如果我们看看西方的神话,似乎找不到这样的例子:如果两个人(神)实力相当,一般来说,必须分个高下,不可能和解。这里面有一个东西方观念上的差异:在东方的神话里,有一种对于和谐的坚执的追求。“二虎相争,必有一伤”,这是应该避免的。这种对于和谐的追求隐蔽在人的心灵深处,它往往会在看似无意识的某一时刻闪现,并决定人的命运。两个厮杀得昏天黑地的人会突然意识到,这种厮杀是不必要的。不仅不必要,而且两个人应该互相敬佩,互相照顾,成为挚友,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顷刻之间。这就是一种“顿悟”。
其他文献
父爱如禅  倪新宇    我感到有一只手轻轻却又坚定地一下一下推着我,睁开眼,父亲如冬晨河岸上的枯树桩般站在我的床边。我懵懂着爬起来,周围的鼾声此起彼伏,别的新生还在甜美地睡着,远大而美好的前程在他们的梦乡中是怎样一幅广阔的画卷啊!本来我也同他们一样,不,比他们更有权利梦想美好的将来!我以比他们更优异的成绩考入这所名牌大学,但却由于先天性心脏病而不得不等待严酷的“判决”——鉴于我的病情,校方坚持必
期刊
作文题:  水有三种状态,人生也有三种状态。水的三种状态是由水的温度决定的,人生的三种状态是由自己心灵的温度决定的。假如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的温度在0℃以下,那么这个人的生活状态就会是冰,他的世界也就是他双脚站的地方那么大;假如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的态度是常温,那么他就是一掬常态下的水,他就能流进大河、大海,但他永远离不开大地;假如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是100℃的炽热,那么他就会成为水蒸气,成为云朵,他
期刊
特区    金狗送旺 梅开二度   进入新年之后,编辑部好事不断。用今年最流行的一句话说就是:狗年大旺。  一是本部编辑的新刊《中学生阅读》中考版刚刚面世,便得到了全国中考专家和读者的一致好评,他们不仅写来了热情洋溢的信,还认真填写了评刊表,对这本指导中考的刊物作了充分肯定。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写信说:“中考版虽是初办,但颇有特色,估计会越办越受到初三学子的欢迎。”每天办公室电话铃声不断,订阅
期刊
老保  陈元和    我把它们撒在门前的大树下,长出的花开得很好。  后来,我因上学离开了那里。中间好几年没回去了。最近我回奶奶家,无意间又看到那些鲜艳的花,红的,黄的,白的。于是眼前浮现出送花籽的王憨子,又想起我躲开他时他那无奈的眼神。我向奶奶打听王憨子的事,奶奶说,死了好几年了,他没媳妇儿没儿没女地过了一辈子。我又问他的那只猫。“猫?他养过猫?”他自身不起眼,他的猫更引不起人注意了。我没有再向
期刊
最近,媒体上频繁出现一个过去很少提及的国名:黎巴嫩。这个连冬天都很温暖的小国正深陷战争血海。每当我从电视上看到惨不忍睹的断壁残垣和婴儿无助的目光时,耳边就会响起一位伟大诗人的呼喊:“自由啊!从苦难深渊的底层我们向你呼唤,请你倾听我们的声音。从尼罗河的源头到幼发拉底河的人海口,心灵的嚎啕伴随着深渊的呐喊向你呼救:从阿拉伯半岛之疆到黎巴嫩之滨,无数手臂向你伸出;从海湾沙滩到撒哈拉边缘,饱含心碎热泪的眼
期刊
佳讯    2006年全国各地中考结束后,不少本刊的铁杆粉丝来电来信报讯:我部两刊训练内容大量入选全国各地中考试卷。从本部目前搜集到的70多套中考语文试题来看,此言不虚。其中语文基础知识方面的内容几乎进入所有试卷,古诗文阅读方面的内容进入大部分试卷,这里按下不提,仅现代文阅读就有十多篇载之本刊。  如:河南非课改区卷现代文阅读《妹妹扮演的角色》;浙江绍兴卷现代文阅读《月光下的探访》、温州卷现代文阅
期刊
【波波的话】  下面这两篇都是初中生朋友的课前演讲辞。课前演讲是一种口语锻炼,它可以是人生的感悟,也可以是对现实的一些思考;课前演讲时间短,方式灵活,确是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的好方法。  这两位同学的课前演讲篇幅虽短小,道理却深刻。从一个故事、一件往事震开,无论是人生珍责的领悟,还是青春激昂的文字,都显得开合有度又言之有物。波波特地推荐给大家,希望大家都能在课前精彩“讲”一回!    逆着狂风的方向 
期刊
主持人:典子    诸葛亮猜谜  传说周瑜很嫉妒诸葛亮的才华,总要想办法为难他。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喝酒,还未开宴,周瑜说:“不才有一个字猜不出,想请教先生。有种人,再多一点就没有了,请问,这是什么人?”诸葛亮笑答:“是土人。”周瑜一愣,说:“不对,我说的是十个大人呀!”诸葛亮摇头:“我猜的却只有两个人。”周瑜又说:“先生错了,我说的是一个人。”诸葛亮立即补充:“这一个人其实是天下男儿。”周瑜见难不
期刊
寻找久违的父爱  丁树树     同处江南,又都带一个“海”字,这期前来打擂的两个学校可谓有缘。文天祥在《(指南录)后序》里记过海安,金庸在《书剑恩仇录》里大书海宁,两地的学校想必也在江南的翰墨书香里浸染出了独特的气质。当然,想当擂主还要凭实力说话,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江苏海安县紫石中学代表队和浙江海宁市长安镇盐仓学校代表队各位选手的表现吧!  腊月廿五的深夜,父亲回来了。这是他最近同来最早的
期刊
【阿奔的话】  原来关于荣辱观的书还可以这样写!  朋友,这次向大家推荐的就是这样一本精致的小书——《过目不忘——50则关于荣辱观的故事》。它不像其他写荣辱观的书那样,讲道理,论意义,一二三四,ABCD。它由一个个精彩的故事组成。这些故事,理是非,明荣辱,分善恶,辨美丑,启迪思想、陶冶情操、鼓舞人心。它们包含着时代呼唤的“荣辱观”元素,如爱国、求真、勤劳、守信、互助、孝心等。其作者来自各行各业,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