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的小脚
亲婆年纪要比我大将近七十岁,她的脚却比我的脚还要小,这是多么奇怪的事情。亲婆的小脚,就是从前女人的那种“三寸金莲”。
那时,我在城里也看到过缠过足的老太太,人们把她们称作“小脚老太婆”。她们走路的样子很奇怪,尤其是疾步快跑的时候,摇摇摆摆,使人觉得她们随时会摔倒在地。我一直感到奇怪,老太太们的脚,怎么会这样?我对没有弄清楚的事情,喜欢发问。现在,有了一个小脚的亲婆,我可以问个究竟了。
“你的脚怎么这样小?”我问亲婆。
亲婆正坐着拣菜,我的问题使她有点不知所措。她不愿意解释,又不想被五岁的孙子问倒,就笑着敷衍说:“老早的女人,生下来就是小脚。”
这样的回答显然很荒谬,因为,站在一边的乡下女孩,脚就比她还大。
我不满意了,大喊起来:“亲婆骗人!亲婆骗人!”
见我这么喊,亲婆急了,她把我按到板凳上,开始告诉我,从前的女人怎样缠足。她甚至从箱子底下找出了一条长长的缠足布,比划给我看,当年女人怎样缠足。
这个话题,对亲婆决不是一个愉快的话题,但是为了满足我的好奇心,她不厌其烦地向我讲解着。
我问她缠足痛不痛。她皱了皱眉头,好像被人打了一下。“痛不痛啊?”我追着问。
“痛。痛得差点要了我的命。”
“缠小脚又痛又难看,你为什么不把那布条扔掉呢?”我紧追不舍地问她。
“唉,”亲婆叹了口气,“那时我还是个小孩,是大人逼着这样做,没办法的。我偷偷把布条解开过,被打了一顿,布条又绑上去,还绑得更紧,痛得我死去活来。做女人苦哇……”
我后来才知道,亲婆小时候是“童养媳”,吃了很多苦。回想我小时候这样追问亲婆,逼着她回忆痛苦的往事,真是有点残酷。
在药店门口
我回上海去的前一天,亲婆带我到镇上去。走过一家中药店时,她说要进去买一点好吃的给我带回去。我不喜欢药店,药店的坛坛罐罐里,放着晒干的树叶草根,还有许多奇怪的切成碎片的怪东西。它们怎么会好吃呢?我觉得亲婆是唬弄我,撅着嘴不肯进去。亲婆说:“好,你在这里玩,我去一去就来。”
药店边上有一堵断墙,我躲在墙后面,心里想,你不给我买好吃的,我就让你找不到我。过了一会儿,只见亲婆急急忙忙地从药店里出来,手里拿着一个纸包。她站在药店门口,东张西望了一阵,看不到我影子,便喊了两声,我偷偷地笑着,不发出声音来。她急了,颠动着一双小脚,朝相反的方向跑去。眼看她走得很远了,我才从断墙后走出来,大声喊:“亲婆,我在这里。”
她转过身来,以极快的步子向我奔过来,走到我身边时,路上的一块石头绊了她一下,她打了个趔趄,差点摔倒。我迎上去一步,扶住了亲婆。她一把拽住我的手,气喘吁吁地说:“你到哪里去了?把我的老命也急出来了。”看到她这么着急,我觉得很好玩。我好好的在这里,她这么急干吗?
她打开纸包,里面包的不是药草,而是一种做成小方块、在火上烤熟的米糕。她塞了一块在我的嘴里,这米糕,又脆又甜,好吃极了。
我这才知道,亲婆没有骗我。我也知道了,世界上原来还有卖这样美味食品的中药店。
她到上海来了
有一天,父亲问我:“我要把亲婆接到上海来住,你高兴不高兴?”
“亲婆来我们家?”
父亲点点头。
“好啊,亲婆来啦!”我高兴得跳起来。
亲婆来上海,是我家的一件大事。那天下午,阳光灿烂,我和妹妹跟着父亲,到码头上去接亲婆。
亲婆从船上走下来的情景,我记得特别清晰。午后的阳光照在亲婆的脸上,一头白发变得金闪闪。她眯缝着眼睛,满脸微笑,老远向我们招手。我的两个姐姐一左一右扶着她,慢慢地走出码头。她嫌姐姐走得太慢,甩开了她们的手,三步并作两步向我们奔过来……
出码头后,父亲要了两辆三轮车,他和两个姐姐坐一辆在前面引路,我和妹妹跟亲婆坐后面一辆。我和妹妹一左一右坐在亲婆的两边,她伸手揽住我们的肩胛,笑着不断地说:“好了,好了,我们可以天天在一起了。”我和妹妹靠在她身上,兴奋得不知说什么好。亲婆从她的小包裹里拿出两个纸包,我和妹妹一人一包。隔着纸包,我就闻到了烤米糕的香味。
三轮车经过外滩时,她仰头看着那些高大的建筑,嘴里喃喃地惊叹:“这么大的石头房子。”我后来才知道,亲婆以前从来没有到过上海。
“亲婆,以后我陪你来玩。”我拍着胸脯向亲婆许诺。
“我这个小脚老太婆,哪里也去不了。”亲婆拍拍我的肩胛,笑着说。
亲婆没有说错,到上海后,她整天在家里呆着,几乎从不出门。外滩,她就见了这么一次。我的许诺,直到她去世也没有兑现。
读完文章仔细回忆一下,你和外婆之间有哪些难忘的事?这个亲婆和你的外婆有相同的地方吗?又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想知道亲婆在上海住得习惯吗?请看下期。
亲婆年纪要比我大将近七十岁,她的脚却比我的脚还要小,这是多么奇怪的事情。亲婆的小脚,就是从前女人的那种“三寸金莲”。
那时,我在城里也看到过缠过足的老太太,人们把她们称作“小脚老太婆”。她们走路的样子很奇怪,尤其是疾步快跑的时候,摇摇摆摆,使人觉得她们随时会摔倒在地。我一直感到奇怪,老太太们的脚,怎么会这样?我对没有弄清楚的事情,喜欢发问。现在,有了一个小脚的亲婆,我可以问个究竟了。
“你的脚怎么这样小?”我问亲婆。
亲婆正坐着拣菜,我的问题使她有点不知所措。她不愿意解释,又不想被五岁的孙子问倒,就笑着敷衍说:“老早的女人,生下来就是小脚。”
这样的回答显然很荒谬,因为,站在一边的乡下女孩,脚就比她还大。
我不满意了,大喊起来:“亲婆骗人!亲婆骗人!”
见我这么喊,亲婆急了,她把我按到板凳上,开始告诉我,从前的女人怎样缠足。她甚至从箱子底下找出了一条长长的缠足布,比划给我看,当年女人怎样缠足。
这个话题,对亲婆决不是一个愉快的话题,但是为了满足我的好奇心,她不厌其烦地向我讲解着。
我问她缠足痛不痛。她皱了皱眉头,好像被人打了一下。“痛不痛啊?”我追着问。
“痛。痛得差点要了我的命。”
“缠小脚又痛又难看,你为什么不把那布条扔掉呢?”我紧追不舍地问她。
“唉,”亲婆叹了口气,“那时我还是个小孩,是大人逼着这样做,没办法的。我偷偷把布条解开过,被打了一顿,布条又绑上去,还绑得更紧,痛得我死去活来。做女人苦哇……”
我后来才知道,亲婆小时候是“童养媳”,吃了很多苦。回想我小时候这样追问亲婆,逼着她回忆痛苦的往事,真是有点残酷。
在药店门口
我回上海去的前一天,亲婆带我到镇上去。走过一家中药店时,她说要进去买一点好吃的给我带回去。我不喜欢药店,药店的坛坛罐罐里,放着晒干的树叶草根,还有许多奇怪的切成碎片的怪东西。它们怎么会好吃呢?我觉得亲婆是唬弄我,撅着嘴不肯进去。亲婆说:“好,你在这里玩,我去一去就来。”
药店边上有一堵断墙,我躲在墙后面,心里想,你不给我买好吃的,我就让你找不到我。过了一会儿,只见亲婆急急忙忙地从药店里出来,手里拿着一个纸包。她站在药店门口,东张西望了一阵,看不到我影子,便喊了两声,我偷偷地笑着,不发出声音来。她急了,颠动着一双小脚,朝相反的方向跑去。眼看她走得很远了,我才从断墙后走出来,大声喊:“亲婆,我在这里。”
她转过身来,以极快的步子向我奔过来,走到我身边时,路上的一块石头绊了她一下,她打了个趔趄,差点摔倒。我迎上去一步,扶住了亲婆。她一把拽住我的手,气喘吁吁地说:“你到哪里去了?把我的老命也急出来了。”看到她这么着急,我觉得很好玩。我好好的在这里,她这么急干吗?
她打开纸包,里面包的不是药草,而是一种做成小方块、在火上烤熟的米糕。她塞了一块在我的嘴里,这米糕,又脆又甜,好吃极了。
我这才知道,亲婆没有骗我。我也知道了,世界上原来还有卖这样美味食品的中药店。
她到上海来了
有一天,父亲问我:“我要把亲婆接到上海来住,你高兴不高兴?”
“亲婆来我们家?”
父亲点点头。
“好啊,亲婆来啦!”我高兴得跳起来。
亲婆来上海,是我家的一件大事。那天下午,阳光灿烂,我和妹妹跟着父亲,到码头上去接亲婆。
亲婆从船上走下来的情景,我记得特别清晰。午后的阳光照在亲婆的脸上,一头白发变得金闪闪。她眯缝着眼睛,满脸微笑,老远向我们招手。我的两个姐姐一左一右扶着她,慢慢地走出码头。她嫌姐姐走得太慢,甩开了她们的手,三步并作两步向我们奔过来……
出码头后,父亲要了两辆三轮车,他和两个姐姐坐一辆在前面引路,我和妹妹跟亲婆坐后面一辆。我和妹妹一左一右坐在亲婆的两边,她伸手揽住我们的肩胛,笑着不断地说:“好了,好了,我们可以天天在一起了。”我和妹妹靠在她身上,兴奋得不知说什么好。亲婆从她的小包裹里拿出两个纸包,我和妹妹一人一包。隔着纸包,我就闻到了烤米糕的香味。
三轮车经过外滩时,她仰头看着那些高大的建筑,嘴里喃喃地惊叹:“这么大的石头房子。”我后来才知道,亲婆以前从来没有到过上海。
“亲婆,以后我陪你来玩。”我拍着胸脯向亲婆许诺。
“我这个小脚老太婆,哪里也去不了。”亲婆拍拍我的肩胛,笑着说。
亲婆没有说错,到上海后,她整天在家里呆着,几乎从不出门。外滩,她就见了这么一次。我的许诺,直到她去世也没有兑现。
读完文章仔细回忆一下,你和外婆之间有哪些难忘的事?这个亲婆和你的外婆有相同的地方吗?又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想知道亲婆在上海住得习惯吗?请看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