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生态农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在现代化装备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原理,节约使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生产出健康安全农产品,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就陆川县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从顶层设计、生态环境治理、生态农业产业化及生态农产品营销等方面简要阐述并提出一些对策措施,以期为陆川县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现代生态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农业产业化;农产品营销
一、县委、政府高度重视
近年来,陆川县通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记住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绿色生态立县,产业富民强县”的发展战略,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乡村振兴全过程,全面提升全县现代生态农业建设水平,以示范行动为抓手,细化量化现代生态农业建设工作,采取政策扶持和匹配项目资金激励生态农业工作开展[1]。
二、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一)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1、防治养殖业污染。县政府出台《陆川县畜禽规模养殖禁养区和限养区划定方案》的通知,禁養区内已有的畜禽养殖场所限期拆迁或关闭,对逾期不拆除的依法组织强制拆除,限养区内应严格控制畜禽养殖规模,原则上不再新建、扩建各类畜禽养殖场(户),并依法加强治理,达标排放。
2、推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积极开展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工作,积极申报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储备和奖补项目,每年制定《陆川县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积极推广秸秆快速腐熟还田、堆积腐熟还田和覆盖还田等多种利用方式,积极培育秸秆收储组织,积极推进采用农作物秸秆奖补方式对秸秆进行收集,建设完备的收储站点网络体系,开展秸秆收集储运综合服务,提升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水平和市场化运作能力,在全县范围内逐步实现秸秆综合利用可持续性发展长效性机制。
3、农药、化肥减量使用。在生产上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专业化统防统治、化肥减量使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推进秸秆还田、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及种植绿肥等措施来培肥地力,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来提高耕地质量。就当前农资产品而言,生物农药、有机肥的性价比远远低于化学农药、化学肥料,不被生产经营者所接受,可以尝试通过政策倾斜、国家补贴、向种植户发放绿卡等方式,推广生物农药和商品有机肥,从而减少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的用量。
4、农膜和农业包装废弃物污染治理。加强农膜和农业包装废弃物管理,广泛宣传发动群众,提高认识,提高素质,树立广大种植农户环保意识,通过开展田间清洁工程,建田间垃圾池,定期清运田间废弃物,政府加大投资力度扶持废旧农膜回收再利用企业,变废为宝。
(二)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
2013-2016年全面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普查,完成采样区域面积48.784万亩,布点总数248个,每年开展农田土壤及农产品重金属污染定位预警监测,掌握了全县农田土壤及农产品重金属污染动态变化情况,构建完善的耕地重金属污染监测网络,加强农田生态环境建设,水稻安全生产监管,保障大米质量安全,促进了全县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重点外来入侵生物防治
加强重点外来入侵生物的监测和风险预警体系,进行风险评估,做到早发现早清除,加强宣传教育,让群众掌握外来入侵生物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动员全社会参与,每年投入薇甘菊防控人数180人次,防控面积1608亩,综合防除效果达90.5%,薇甘菊蔓延势头得到了明显控制,福寿螺灭除面积2500亩,水葫芦灭除面积1500亩。
三、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产业
(一)建立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园)
通过在全县14个镇已建成的乡级以上产业示范园、示范区60个,核心示范区面积39563亩,拓展区面积69700亩,辐射区面积116200亩,其中荣获自治区四星级的绿丰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目前已打造成为自治区五星级乡村旅游区,是全国至今唯一的一家集橘红科研、育苗、种植、加工、销售、文化展示于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产业基地,是广西种植面积最大的橘红基地之一,是广西唯一的橘红科研基地,通过这些示范区(园)带动,有力地引领全县现代生态农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培育新型产业主体
由于党的各种惠民政策出台和土地经营制度完善,先后拥现出一大批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工商注册登记农民合作社809余家,家庭农场102余个,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6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2家,国家级示范社4家,全国农民合作社加工示范单位1家,自治区级示范社40家,市级示范社46家,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29家。
(三)推广应用现代生态农业技术
通过推广应用立体种养、循环再利用、能源转化、信息、生态产品储运加工流通等技术,从生态循环、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服务体系、产学研融合等方面加以试点应用,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不断创新发展解决生物育种、智能农业、加工技术、生态环保等领域技术难题,持续推动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
(四)加强监管与服务,提升农产品质量
1、加强生态农产品生产源头监控。抓好生产过程控制,建立生产档案,抓好产地环境保护,严格预防和控制农业投入品和农业废弃物产生的污染,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依法严厉查处违法生产与销售,保证安全放心农资的供应。
2、加强生态农产品例行监测。建立县、镇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以生产基地、企业、市场和超市为重点,定期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监测,杜绝有害物质残留超标的农产品进入市场,确保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2-3]。
3、推行生态农产品市场准入。积极推行生态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是确保产品安全的关键环节。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对生态农产品全面实行市场准入,落实进货检查验收,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有毒有害农产品销毁、市场经营档案、农产品安全报告制度,决不让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
四、拓宽生态农产品流通渠道
(一)品牌建设
只有做到质量有标准、生产有规程、产品有标志、市场有监测,才能培育出名牌产品,保持品牌的信誉;积极用商标来保护自己的品牌,拿起法律武器维权,严禁他人侵权和冒用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经纪人培育
可以实行生态农产品经营“零门槛”准入,免费办照,免收税费,加强引导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必要的法律、产业营销业务知识,提高经济人素质,打造营销平台,对规范经营、有发展潜力的经纪人,还要采取资金扶持。
(三)产品营销
通过广泛宣传,充分利用农博会、招商会、展销会等平台和网络营销、专题报道等手段进行产品宣传,提高其认知度和美誉度,运用电话、互联网、电子商务、专用运输工具等现代化方式开展经营业务,逐步由本地营销为主转向本地与外地、国内与国际并重,实现销售市场多元化。
五、结语
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品安全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发展创新,需要政府主导,各部门密切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
参考文献
[1]刘应元,冯中朝,李鹏,等.中国生态农业绩效评价与区域差异[J].经济地理,2014(3):24-29.
[2]曹志平.生态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1):29-38.
[3]李文华,刘某承,闵庆文.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展望[J].资源科学,2010(6):1015-1021.
关键词:现代生态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农业产业化;农产品营销
一、县委、政府高度重视
近年来,陆川县通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记住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绿色生态立县,产业富民强县”的发展战略,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乡村振兴全过程,全面提升全县现代生态农业建设水平,以示范行动为抓手,细化量化现代生态农业建设工作,采取政策扶持和匹配项目资金激励生态农业工作开展[1]。
二、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一)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1、防治养殖业污染。县政府出台《陆川县畜禽规模养殖禁养区和限养区划定方案》的通知,禁養区内已有的畜禽养殖场所限期拆迁或关闭,对逾期不拆除的依法组织强制拆除,限养区内应严格控制畜禽养殖规模,原则上不再新建、扩建各类畜禽养殖场(户),并依法加强治理,达标排放。
2、推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积极开展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工作,积极申报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储备和奖补项目,每年制定《陆川县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积极推广秸秆快速腐熟还田、堆积腐熟还田和覆盖还田等多种利用方式,积极培育秸秆收储组织,积极推进采用农作物秸秆奖补方式对秸秆进行收集,建设完备的收储站点网络体系,开展秸秆收集储运综合服务,提升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水平和市场化运作能力,在全县范围内逐步实现秸秆综合利用可持续性发展长效性机制。
3、农药、化肥减量使用。在生产上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专业化统防统治、化肥减量使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推进秸秆还田、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及种植绿肥等措施来培肥地力,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来提高耕地质量。就当前农资产品而言,生物农药、有机肥的性价比远远低于化学农药、化学肥料,不被生产经营者所接受,可以尝试通过政策倾斜、国家补贴、向种植户发放绿卡等方式,推广生物农药和商品有机肥,从而减少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的用量。
4、农膜和农业包装废弃物污染治理。加强农膜和农业包装废弃物管理,广泛宣传发动群众,提高认识,提高素质,树立广大种植农户环保意识,通过开展田间清洁工程,建田间垃圾池,定期清运田间废弃物,政府加大投资力度扶持废旧农膜回收再利用企业,变废为宝。
(二)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
2013-2016年全面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普查,完成采样区域面积48.784万亩,布点总数248个,每年开展农田土壤及农产品重金属污染定位预警监测,掌握了全县农田土壤及农产品重金属污染动态变化情况,构建完善的耕地重金属污染监测网络,加强农田生态环境建设,水稻安全生产监管,保障大米质量安全,促进了全县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重点外来入侵生物防治
加强重点外来入侵生物的监测和风险预警体系,进行风险评估,做到早发现早清除,加强宣传教育,让群众掌握外来入侵生物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动员全社会参与,每年投入薇甘菊防控人数180人次,防控面积1608亩,综合防除效果达90.5%,薇甘菊蔓延势头得到了明显控制,福寿螺灭除面积2500亩,水葫芦灭除面积1500亩。
三、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产业
(一)建立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园)
通过在全县14个镇已建成的乡级以上产业示范园、示范区60个,核心示范区面积39563亩,拓展区面积69700亩,辐射区面积116200亩,其中荣获自治区四星级的绿丰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目前已打造成为自治区五星级乡村旅游区,是全国至今唯一的一家集橘红科研、育苗、种植、加工、销售、文化展示于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产业基地,是广西种植面积最大的橘红基地之一,是广西唯一的橘红科研基地,通过这些示范区(园)带动,有力地引领全县现代生态农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培育新型产业主体
由于党的各种惠民政策出台和土地经营制度完善,先后拥现出一大批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工商注册登记农民合作社809余家,家庭农场102余个,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6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2家,国家级示范社4家,全国农民合作社加工示范单位1家,自治区级示范社40家,市级示范社46家,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29家。
(三)推广应用现代生态农业技术
通过推广应用立体种养、循环再利用、能源转化、信息、生态产品储运加工流通等技术,从生态循环、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服务体系、产学研融合等方面加以试点应用,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不断创新发展解决生物育种、智能农业、加工技术、生态环保等领域技术难题,持续推动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
(四)加强监管与服务,提升农产品质量
1、加强生态农产品生产源头监控。抓好生产过程控制,建立生产档案,抓好产地环境保护,严格预防和控制农业投入品和农业废弃物产生的污染,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依法严厉查处违法生产与销售,保证安全放心农资的供应。
2、加强生态农产品例行监测。建立县、镇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以生产基地、企业、市场和超市为重点,定期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监测,杜绝有害物质残留超标的农产品进入市场,确保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2-3]。
3、推行生态农产品市场准入。积极推行生态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是确保产品安全的关键环节。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对生态农产品全面实行市场准入,落实进货检查验收,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有毒有害农产品销毁、市场经营档案、农产品安全报告制度,决不让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
四、拓宽生态农产品流通渠道
(一)品牌建设
只有做到质量有标准、生产有规程、产品有标志、市场有监测,才能培育出名牌产品,保持品牌的信誉;积极用商标来保护自己的品牌,拿起法律武器维权,严禁他人侵权和冒用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经纪人培育
可以实行生态农产品经营“零门槛”准入,免费办照,免收税费,加强引导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必要的法律、产业营销业务知识,提高经济人素质,打造营销平台,对规范经营、有发展潜力的经纪人,还要采取资金扶持。
(三)产品营销
通过广泛宣传,充分利用农博会、招商会、展销会等平台和网络营销、专题报道等手段进行产品宣传,提高其认知度和美誉度,运用电话、互联网、电子商务、专用运输工具等现代化方式开展经营业务,逐步由本地营销为主转向本地与外地、国内与国际并重,实现销售市场多元化。
五、结语
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品安全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发展创新,需要政府主导,各部门密切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
参考文献
[1]刘应元,冯中朝,李鹏,等.中国生态农业绩效评价与区域差异[J].经济地理,2014(3):24-29.
[2]曹志平.生态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1):29-38.
[3]李文华,刘某承,闵庆文.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展望[J].资源科学,2010(6):1015-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