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说起权利和义务,一般都是将其联系起来分析的,民事权利和义务也是一样的。享受权利的同时履行相应的义务是必然的,区分民事权利和义务才能在法律界定的权利和义务中活动,保证自身权益保护,也能够按要求履行相应义务,这是确保社会经济秩序稳定的关键。
本文主要针对民事权利和义务进行介绍,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更好的理解和认识民事权利和义务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民事权利;义务;权利人;法律
1.民事权利
民事權利主要是指相应的民事主体为了确保相关的利益实现,根据相关法律要求行使某种行为或者不行使某种行为的可能性。这里的意思可以划分为三层,一层是权利人易发享有相应的利益或者是实施某一行为的可能性,一层是权利人可以要求义务人行使或者不行使某种行为,以确保自身的权益实现的可能性。还有一层意思是,权利人在其相应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情况下,向相关法院和机关请求保护的权利。
2.民事义务
民事义务主要是指相应的民事义务人为了满足权利人的利益要求额进行的相关行为或者不进行相关行为的必要性。具体来看,民事义务主要是义务人根据法律规定以及合同规定,进行或者不进行相关行为,以达到对于权利人利益的实现。此外,义务人一般只需要法律范围内规定的相关义务即可,超出的部分可以不履行,需要注意的是,义务是必要履行的,义务人可以放弃民事权利的行使,但是不能放弃民事义务的履行,不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履行相关义务,就需要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
3.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之间的关系
就权利和义务来看,两者之间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相应的社会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需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基本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就民事权利和义务来看,世上没有不享受权利的义务,已没有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在法律体系中,任何人都可以放弃行使他们的权利,但是都不能放弃法律规定的他们需要履行的义务。
法律对于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也是保障法律得以实现的基础,通过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对于相关的法律界定的行为规范进行运作。在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中,包含个人、组织、国家的权利义务,也包含相关国家机关以及公职人员的权利和义务,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让人们明确在具体的行动中能够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怎样做事,不能怎样做事等等。对于法律中指定必须要做的事情没有做到或者是禁止去做的事情做了,都是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当然相关的权利和义务的制定中,相关的立法机关也是基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切身需要出发的,设定的权利和义务是符合相关发展规律的,能够代表人民的意志和要求,符合人民的利益目标。下面基于法学理论视角来对于民事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进行分析:
第一,两者在法律关系中属于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主要体现在在我国的任何一项法律文件中,都对于权利和义务进行了相应的界定,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权利和义务范畴,在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一直是一对相互联系,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第二,两者在社会生活中处于对等关系。就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总量来看,基本上能够保持相对等。试想一下,在规定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过程中,要是公民享受的权利总量要比他们需要履行的义务总量大,那么这其中一定有一部分权利是形同虚设的,没有多大的意义;而要是义务总量比公民权利总量大,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特权存在,这些都是不合理的,不公平的,所以,在法律关系中,需要保证两者总量的对等,这里的对等并不是说要完全相等,因为权利和义务有时候是没有办法衡量的,只能说相对对等,这样才能保证权利的享受和义务的履行中,相关权利能够具有实用性,而相关义务也具有公平性。例如,在法律规定中,公民具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同样,当他们年老后,也可以享受子女对其的赡养权利,相对于这里的权利和义务来看,两者是不能完全一致的,父母抚养子女,为他们提供衣食住行和教育权利,而子女赡养父母,更多的是让父母老有所依,养的内容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无论是权利享受还是义务履行,这里的关系依然是对等的。
第三,两者在功能上属于互补关系,让公民享受相应的法律权利是让他们能够积极履行相应法律义务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在实际生活中,要是不主张权利享受,相应的义务人往往也不会自主的去履行义务,法律义务实际上就是法律责任,义务规范要求的作为与不作为要令行禁止。相应的法律主体要是能够积极的履行义务,那么其权利的实现也会更有效,这对于构建良好的社会秩序具有重要作用。
第四,两者在价值选择中属于主从关系。无论是在哪一种法律体系中,权利和义务都是相互依存的,不过在具体的价值选择中,它们之间是主从关系,总有一个是主导,这是通过法律来对于人们的社会行为进行调整。
总结:总体来看,民事权利和义务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权利和义务不合分割,相互依存,其次,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离开了法律权利,法律义务就失去了履行的价值和动力。同样,离开了法律义务,法律权利也形同虚设。最后,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还具有二重性的关系,即一个行为可以同时是权利行为和义务行为。权利和义务也是平等的。首先,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平等表现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被确立为基本原则,这里的平等讲的就是权利和义务平等。其次,在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具体设定上要平等。再次,权利与义务的实现要体现平等。要认清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才能够更好的行使权利、积极履行义务,知道作为社会公民,不可能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也不会只履行义务,没有权利可享,正确认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做到的。
参考文献:
[1]李宏弢.从义务本位到权利本位:新中国70年民法文化的转型发展[J].江汉论坛,2019(09):111-117.
[2]卞亚璇.浅谈民事权利的本质——兼论我国成年意定监护制度[J].镇江高专学报,2019,32(03):62-66.
[3]王邦习.破产程序终结后民事权利救济的现实考量与破解路径——基于222个案例的实证分析[J].政法论坛,2018,36(06):126-134.
[4]陈丽军.从解释论的角度理解当事人恒定与诉讼承担――基于《民事诉讼法解释》第249,250条的综合考察[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16(02):84-89.
本文主要针对民事权利和义务进行介绍,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更好的理解和认识民事权利和义务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民事权利;义务;权利人;法律
1.民事权利
民事權利主要是指相应的民事主体为了确保相关的利益实现,根据相关法律要求行使某种行为或者不行使某种行为的可能性。这里的意思可以划分为三层,一层是权利人易发享有相应的利益或者是实施某一行为的可能性,一层是权利人可以要求义务人行使或者不行使某种行为,以确保自身的权益实现的可能性。还有一层意思是,权利人在其相应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情况下,向相关法院和机关请求保护的权利。
2.民事义务
民事义务主要是指相应的民事义务人为了满足权利人的利益要求额进行的相关行为或者不进行相关行为的必要性。具体来看,民事义务主要是义务人根据法律规定以及合同规定,进行或者不进行相关行为,以达到对于权利人利益的实现。此外,义务人一般只需要法律范围内规定的相关义务即可,超出的部分可以不履行,需要注意的是,义务是必要履行的,义务人可以放弃民事权利的行使,但是不能放弃民事义务的履行,不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履行相关义务,就需要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
3.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之间的关系
就权利和义务来看,两者之间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相应的社会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需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基本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就民事权利和义务来看,世上没有不享受权利的义务,已没有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在法律体系中,任何人都可以放弃行使他们的权利,但是都不能放弃法律规定的他们需要履行的义务。
法律对于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也是保障法律得以实现的基础,通过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对于相关的法律界定的行为规范进行运作。在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中,包含个人、组织、国家的权利义务,也包含相关国家机关以及公职人员的权利和义务,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让人们明确在具体的行动中能够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怎样做事,不能怎样做事等等。对于法律中指定必须要做的事情没有做到或者是禁止去做的事情做了,都是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当然相关的权利和义务的制定中,相关的立法机关也是基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切身需要出发的,设定的权利和义务是符合相关发展规律的,能够代表人民的意志和要求,符合人民的利益目标。下面基于法学理论视角来对于民事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进行分析:
第一,两者在法律关系中属于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主要体现在在我国的任何一项法律文件中,都对于权利和义务进行了相应的界定,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权利和义务范畴,在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一直是一对相互联系,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第二,两者在社会生活中处于对等关系。就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总量来看,基本上能够保持相对等。试想一下,在规定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过程中,要是公民享受的权利总量要比他们需要履行的义务总量大,那么这其中一定有一部分权利是形同虚设的,没有多大的意义;而要是义务总量比公民权利总量大,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特权存在,这些都是不合理的,不公平的,所以,在法律关系中,需要保证两者总量的对等,这里的对等并不是说要完全相等,因为权利和义务有时候是没有办法衡量的,只能说相对对等,这样才能保证权利的享受和义务的履行中,相关权利能够具有实用性,而相关义务也具有公平性。例如,在法律规定中,公民具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同样,当他们年老后,也可以享受子女对其的赡养权利,相对于这里的权利和义务来看,两者是不能完全一致的,父母抚养子女,为他们提供衣食住行和教育权利,而子女赡养父母,更多的是让父母老有所依,养的内容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无论是权利享受还是义务履行,这里的关系依然是对等的。
第三,两者在功能上属于互补关系,让公民享受相应的法律权利是让他们能够积极履行相应法律义务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在实际生活中,要是不主张权利享受,相应的义务人往往也不会自主的去履行义务,法律义务实际上就是法律责任,义务规范要求的作为与不作为要令行禁止。相应的法律主体要是能够积极的履行义务,那么其权利的实现也会更有效,这对于构建良好的社会秩序具有重要作用。
第四,两者在价值选择中属于主从关系。无论是在哪一种法律体系中,权利和义务都是相互依存的,不过在具体的价值选择中,它们之间是主从关系,总有一个是主导,这是通过法律来对于人们的社会行为进行调整。
总结:总体来看,民事权利和义务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权利和义务不合分割,相互依存,其次,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离开了法律权利,法律义务就失去了履行的价值和动力。同样,离开了法律义务,法律权利也形同虚设。最后,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还具有二重性的关系,即一个行为可以同时是权利行为和义务行为。权利和义务也是平等的。首先,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平等表现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被确立为基本原则,这里的平等讲的就是权利和义务平等。其次,在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具体设定上要平等。再次,权利与义务的实现要体现平等。要认清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才能够更好的行使权利、积极履行义务,知道作为社会公民,不可能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也不会只履行义务,没有权利可享,正确认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做到的。
参考文献:
[1]李宏弢.从义务本位到权利本位:新中国70年民法文化的转型发展[J].江汉论坛,2019(09):111-117.
[2]卞亚璇.浅谈民事权利的本质——兼论我国成年意定监护制度[J].镇江高专学报,2019,32(03):62-66.
[3]王邦习.破产程序终结后民事权利救济的现实考量与破解路径——基于222个案例的实证分析[J].政法论坛,2018,36(06):126-134.
[4]陈丽军.从解释论的角度理解当事人恒定与诉讼承担――基于《民事诉讼法解释》第249,250条的综合考察[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16(02):8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