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世纪以来奥斯卡获奖纪录片对中国纪录片的创作与教学影响深远,国际传播需求成为中国纪錄片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全球化局面下中国纪录片教学方式的转变十分必要。关注现实,摒弃“以我为主”的单向立场,回归纪实、朴实与真实,是奥斯卡获奖纪录片带给中国纪录片创作的教学启示。
关键词:奥斯卡,纪录片,国际传播,教学启示
一、研究背景:纪录片的国际传播成为趋势
国际传播需求成为中国纪录片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通过对2018年中国纪录片的行业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与其他国家联合制作以及引进播出的纪录片数量急速攀升,纪录片国际合作范围、领域、程度不断加深。“中国故事、国际表达”是近年来国际传播的重要方向。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各个领域的深化。各大高等学府中电视电影编导、影视策划、摄影摄像等相关专业承担着打造中国品牌、塑造中国形象的影视教学责任,中国纪录片国际化趋势势不可挡。
但通过对国际传播的中国纪录片的梳理发现,问题也仍然明显,比如,纪录片作品本土性过强、国际特征弱,一定程度阻碍了作品的广泛传播;又比如,中国纪录片在教学层面上仍存在单纯“翻译”问题。在全球化局面下从校园深化,转变教学策略、提升国际化表达能力十分必要。
自1927年,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 下文沿用“奥斯卡”名称)的设立以来,美国电影艺术的发展进程在一年一度的评选中充分映射,可以说奥斯卡金像奖是世界上最有含金量的影视奖项。因此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彰显了国际审美标准与艺术品味。在纪录片全球化的趋势下,新世纪以来(2000-2019年)对奥斯卡获奖纪录片的研究对中国纪录片教学策略的转变、制作水准的提高、国际表达能力的提升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二、奥斯卡获奖纪录片题材偏好:社会现实类占主导地位
好题材常常是获奖的关键,在历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中,以选题取胜的纪录片不在少数。为便于分析,笔者将奥斯卡获奖纪录片的题材归纳为四个主要类型,即社会现实类、人物传记类、自然生态类、历史文献类。通过梳理20年来不同题材类型的获奖比例,发现其中的确存在一定规律性,奥斯卡对于纪录片的题材偏好逐渐凸显。
在2000-2019年的40部获奖纪录片中,最受奥斯卡青睐的题材是社会现实类,该题材作品一共有22部,占比55%;人物专题类的纪录片也是奥斯卡热门题材,共有18部,占比45%;历史文献题材的纪录片在奥斯卡获奖率较低,一共有7部,占比17.5%;而自然生态题材的纪录片是最难突围的奥斯卡题材类型,20年来仅有3部,占比7.5%
由数据可得,近20年社会现实题材都是奥斯卡金像奖评选中的主体。该题材的纪录片是基于对社会生活的纪实写照,被认为是“新闻调查”的延伸和深化,这些优秀纪录片记录着世界范围内人类的生存状态、社会百态、传递着各民族、各阶层的声音,这些声音中有希望、有梦想、更有反思。尽管一些作品无可避免带有一定政治倾向与文化色彩,但仍不失为人类的一面生存之镜,社会现实类纪录片在美国长盛不衰。
三、对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教学启示
(一)教学观察:奥斯卡之路与中国元素
20年来,中国仅有两次叩响过奥斯卡纪录片的大门,一次是由美籍华裔杨紫烨导演的《颍州的孩子》获得了2007年第79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短片,另一次是2010年的《劫后天府泪纵横》获得第82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这两部作品都是反映中国社会现实的题材,由于多种原因,两部作品未在国内公映也鲜有报道,在国内影响较小。
虽然中国纪录片鲜有获奖,但若隐若现的“中国元素”正在奥斯卡之路上绽放。在2019年第9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不仅有多位华裔导演作品入围、提名并最终获奖,也有中国资本的注入,评委阵容里也不乏中国纪录片人的身影。2019年,华裔导演金国威的《徒手攀岩》获得奥斯卡最佳长纪录片奖,不仅见证了这些年华裔纪录片人在好莱坞的发展,也为中国人才培养踏上奥斯卡之路提供了启示。
(二)教学方向转变:关注现实,凸显纪录片的社会责任
20年来奥斯卡获奖纪录片的热门题材是反映社会现象与问题的现实类题材。其中,很多纪录片直击各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领域的重大事件,足见奥斯卡纪录片特别强调纪录片对现实的关怀以及对媒介责任的坚守。
《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9)》显示,2018 年中国收视不俗的纪录片有《必由之路》《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 40 年》和《医道无界》,这些纪录片平均收视份额均在 6.7% 以上;美食纪录片仍然备受观众青睐,如《舌尖上的中国(3)》、《风味人间》均取得很好的收视成绩。[饶文渊.2018年生产总值64亿元 《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9》发布[J].广电时评,2019,(09)]可以看出,中国纪录片主流题材仍着眼于中国传统文化、人文、历史进程的表达上。从国际传播的维度看,中国纪录片的题材广度应进行拓展,不仅要关注中国的社会现实,更应关注国际问题,如疾病、制度、人权、犯罪等,也包括对重大国际事件的还原与揭秘等。好的题材常常决定影片的成败,要想冲击奥斯卡纪录片奖项,中国纪录片在题材的甄选上需要更广阔的视野。
(三)教学理念的转变:摒弃“以我为主”的单向立场,寻找价值中间地带
细数20年来奥斯卡获奖纪录片能清晰地发现,它们要么强调社会责任与问题反思,要么倡导意志精神、人性光辉、自由梦想,折射了普适性的人文关怀与人道主义。讲好中国故事是为了对外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中国主流媒体在制作纪录片时,大多倾向于打造弘扬中国文化、积极正面、代表中国梦、弘扬民族精神的纪录片作品,比如《我在故宫修文物》《厉害了我的国》《苏东坡》《舌尖上的中国》等。显然,这类纪录片作品与美国奥斯卡的价值体系有所不同。虽然在价值维度上应当坚持“以我为主”,但一味强调单方面地输出中国文化的价值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与外界的对话与交流。我们不妨寻找中西方价值体系的中间地带,即打造中外都有价值认同感的文化作品。
(四)教学创作策略转变:艺术手法,回归纪实、朴实与真实
中国当前主流纪录片的纪录风格与奥斯卡获奖纪录片大相径庭,大量纪录片仍然采用解说词铺满整个作品的方式,主观色彩浓厚。以关注度最高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例,该片还采用了大量摆拍模式。对于技术、技巧的刻意追求,凸显了广告味与商业色彩,使纪录片丧失了纪实感。从奥斯卡关于纪录片的界定来看,《舌尖上的中国》或许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
如前所述,新世纪以来奥斯卡获奖纪录片的分析给予我们的教学启示是多方面的。在笔者看来,纪录片本质上也是一种对话——创作者与现实或历史的对话,观众与被记录者的对话,观者自我的对话,个体与社会的对话,人与环境的对话。在教学中传达“对话”意识有助于我国纪录片人才培养、拓宽视野与思路,提高制作水准,增强作品跨文化的对话能力,这是中国纪录片人在国际传播时代应有的担当与使命。
参考文献:【1】饶文渊.2018年生产总值64亿元 《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9》发布[J].广电时评,2019,(09)
关键词:奥斯卡,纪录片,国际传播,教学启示
一、研究背景:纪录片的国际传播成为趋势
国际传播需求成为中国纪录片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通过对2018年中国纪录片的行业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与其他国家联合制作以及引进播出的纪录片数量急速攀升,纪录片国际合作范围、领域、程度不断加深。“中国故事、国际表达”是近年来国际传播的重要方向。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各个领域的深化。各大高等学府中电视电影编导、影视策划、摄影摄像等相关专业承担着打造中国品牌、塑造中国形象的影视教学责任,中国纪录片国际化趋势势不可挡。
但通过对国际传播的中国纪录片的梳理发现,问题也仍然明显,比如,纪录片作品本土性过强、国际特征弱,一定程度阻碍了作品的广泛传播;又比如,中国纪录片在教学层面上仍存在单纯“翻译”问题。在全球化局面下从校园深化,转变教学策略、提升国际化表达能力十分必要。
自1927年,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 下文沿用“奥斯卡”名称)的设立以来,美国电影艺术的发展进程在一年一度的评选中充分映射,可以说奥斯卡金像奖是世界上最有含金量的影视奖项。因此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彰显了国际审美标准与艺术品味。在纪录片全球化的趋势下,新世纪以来(2000-2019年)对奥斯卡获奖纪录片的研究对中国纪录片教学策略的转变、制作水准的提高、国际表达能力的提升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二、奥斯卡获奖纪录片题材偏好:社会现实类占主导地位
好题材常常是获奖的关键,在历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中,以选题取胜的纪录片不在少数。为便于分析,笔者将奥斯卡获奖纪录片的题材归纳为四个主要类型,即社会现实类、人物传记类、自然生态类、历史文献类。通过梳理20年来不同题材类型的获奖比例,发现其中的确存在一定规律性,奥斯卡对于纪录片的题材偏好逐渐凸显。
在2000-2019年的40部获奖纪录片中,最受奥斯卡青睐的题材是社会现实类,该题材作品一共有22部,占比55%;人物专题类的纪录片也是奥斯卡热门题材,共有18部,占比45%;历史文献题材的纪录片在奥斯卡获奖率较低,一共有7部,占比17.5%;而自然生态题材的纪录片是最难突围的奥斯卡题材类型,20年来仅有3部,占比7.5%
由数据可得,近20年社会现实题材都是奥斯卡金像奖评选中的主体。该题材的纪录片是基于对社会生活的纪实写照,被认为是“新闻调查”的延伸和深化,这些优秀纪录片记录着世界范围内人类的生存状态、社会百态、传递着各民族、各阶层的声音,这些声音中有希望、有梦想、更有反思。尽管一些作品无可避免带有一定政治倾向与文化色彩,但仍不失为人类的一面生存之镜,社会现实类纪录片在美国长盛不衰。
三、对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教学启示
(一)教学观察:奥斯卡之路与中国元素
20年来,中国仅有两次叩响过奥斯卡纪录片的大门,一次是由美籍华裔杨紫烨导演的《颍州的孩子》获得了2007年第79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短片,另一次是2010年的《劫后天府泪纵横》获得第82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这两部作品都是反映中国社会现实的题材,由于多种原因,两部作品未在国内公映也鲜有报道,在国内影响较小。
虽然中国纪录片鲜有获奖,但若隐若现的“中国元素”正在奥斯卡之路上绽放。在2019年第9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不仅有多位华裔导演作品入围、提名并最终获奖,也有中国资本的注入,评委阵容里也不乏中国纪录片人的身影。2019年,华裔导演金国威的《徒手攀岩》获得奥斯卡最佳长纪录片奖,不仅见证了这些年华裔纪录片人在好莱坞的发展,也为中国人才培养踏上奥斯卡之路提供了启示。
(二)教学方向转变:关注现实,凸显纪录片的社会责任
20年来奥斯卡获奖纪录片的热门题材是反映社会现象与问题的现实类题材。其中,很多纪录片直击各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领域的重大事件,足见奥斯卡纪录片特别强调纪录片对现实的关怀以及对媒介责任的坚守。
《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9)》显示,2018 年中国收视不俗的纪录片有《必由之路》《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 40 年》和《医道无界》,这些纪录片平均收视份额均在 6.7% 以上;美食纪录片仍然备受观众青睐,如《舌尖上的中国(3)》、《风味人间》均取得很好的收视成绩。[饶文渊.2018年生产总值64亿元 《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9》发布[J].广电时评,2019,(09)]可以看出,中国纪录片主流题材仍着眼于中国传统文化、人文、历史进程的表达上。从国际传播的维度看,中国纪录片的题材广度应进行拓展,不仅要关注中国的社会现实,更应关注国际问题,如疾病、制度、人权、犯罪等,也包括对重大国际事件的还原与揭秘等。好的题材常常决定影片的成败,要想冲击奥斯卡纪录片奖项,中国纪录片在题材的甄选上需要更广阔的视野。
(三)教学理念的转变:摒弃“以我为主”的单向立场,寻找价值中间地带
细数20年来奥斯卡获奖纪录片能清晰地发现,它们要么强调社会责任与问题反思,要么倡导意志精神、人性光辉、自由梦想,折射了普适性的人文关怀与人道主义。讲好中国故事是为了对外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中国主流媒体在制作纪录片时,大多倾向于打造弘扬中国文化、积极正面、代表中国梦、弘扬民族精神的纪录片作品,比如《我在故宫修文物》《厉害了我的国》《苏东坡》《舌尖上的中国》等。显然,这类纪录片作品与美国奥斯卡的价值体系有所不同。虽然在价值维度上应当坚持“以我为主”,但一味强调单方面地输出中国文化的价值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与外界的对话与交流。我们不妨寻找中西方价值体系的中间地带,即打造中外都有价值认同感的文化作品。
(四)教学创作策略转变:艺术手法,回归纪实、朴实与真实
中国当前主流纪录片的纪录风格与奥斯卡获奖纪录片大相径庭,大量纪录片仍然采用解说词铺满整个作品的方式,主观色彩浓厚。以关注度最高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例,该片还采用了大量摆拍模式。对于技术、技巧的刻意追求,凸显了广告味与商业色彩,使纪录片丧失了纪实感。从奥斯卡关于纪录片的界定来看,《舌尖上的中国》或许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
如前所述,新世纪以来奥斯卡获奖纪录片的分析给予我们的教学启示是多方面的。在笔者看来,纪录片本质上也是一种对话——创作者与现实或历史的对话,观众与被记录者的对话,观者自我的对话,个体与社会的对话,人与环境的对话。在教学中传达“对话”意识有助于我国纪录片人才培养、拓宽视野与思路,提高制作水准,增强作品跨文化的对话能力,这是中国纪录片人在国际传播时代应有的担当与使命。
参考文献:【1】饶文渊.2018年生产总值64亿元 《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9》发布[J].广电时评,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