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情明志 言义共生

来源 :科学教育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tengfei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老师和同学们始终坚持用语文的方式学语文,紧扣文本语言,反复品读,充分交流,然后又再次进行朗读训练,情感在语言的揣摩中生发,在朗读交流中宣泄,对“中华不振”的理解渐渐深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道理越来越清晰。
  【关键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案例 悟情明志 言义共生
  在本镇第四届“文本细读”课题研讨会上,课题组金井龙老师执教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其在引导学生细读重点片断时,真正实现了悟情明志 、言义共生的教学目标。
  (1)细读课文七、八自然段,想想周恩来看到了什么,体会人物感情。
  (2)学生自由读七八自然段,边读边感悟。
  (3)全班交流。
  生:周恩来在租界看到这一带与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师:这正是租界歌舞升平、繁华热闹的真实写照。与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贫穷落后的现状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生:周恩来还看到了中国人在租界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一个衣衫褴褛的妇女的亲人被一个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而外国人还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中国的巡警局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意思,很好。是呀,在中国自己的土地上,我们中国人却受到外国人的欺负,能不让我们感到气愤吗?最让你感到气愤的是谁?
  生:最让我气愤的是外国洋人,因为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妇女的亲人,他不但不道歉,还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外国人这样不把我们中国人当人看,令人气愤。
  师: 想象一下外国洋人会怎样说?
  生1:你们中国人走路不长眼睛 ,轧死了活该。
  生2:轧死了个把中国人算什么?我才不怕!你们中国人敢把我怎么样?
  生3:哭什么哭?
  ……
  师:外国洋人的行径令人发指。带着愤怒的感情读洋人的那一句话。
  生:最让我感到气愤的是中国的巡警,因为那个妇女原指望中国的巡警能替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顿。
  师 :警察会怎样训斥那个妇女?
  生1:谁叫你在这儿哭的!有什么好哭的!活该。
  生2:哭什么哭!再哭把你抓进警察局!
  生3:你也不看看对象是谁?你们敢惹洋人?快别哭了,离开这儿!
  ……
  师:中国巡警的行为可悲可恨!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读出愤怒之情。
  师:最让我们同情的又是谁?
  生:最让我同情的是中国妇女,因为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洋人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实指望中国巡警能替她撑腰,谁又能想到中国巡警是浓胞,不但不为她撑腰,还把她训斥了一顿。这世上真是没有说理的地方了。
  师:想象一下她会怎样哭诉?
  生1:哎呀,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哇!
  生2:你怎么就死了?留下我该怎么办哪?谁能帮帮我?
  生3:天哪,你们都不管我们老百姓的死活!这还有说理的地方吗?
  师:是呀,我们眼前浮现的是中国老百姓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悲惨处境。
  师:围观的中国人都是什么表现?
  生: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
  师:他们为什么不站出来为那个妇女说话呢?
  生:因为是在外国的租界里,谁又能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生交流资料,了解当时社会背景。
  老师介绍补充材料《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及相关的中国人被侮辱的资料。
  师:所有这一切,正应了伯父说的那句话:“在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这一切,让少年周恩来同时也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
  过渡:从外国租界回来后,周恩来心理变化是怎样的?他最终立下了怎样的志向?请同学们读九至十六自然段。
  案例评析:
  历史,因为真实而感染人、警醒人;教训,因为深刻而昭示人、鞭策人。语文课,与其他的教学有着特别大的区别。关键在于让学生从语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坚定志向,获得语言的发展,提升言语的表达能力。
  1.紧扣“中华不振”,整体解读文本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是因为“中华不振”。课堂上,金老师抓住这个切入点组织教学。从聚焦“中华不振”、到感受“中华不振”、到参读“中华不振”、最后到思考“中华不振”,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课堂上,紧紧围绕“中华不振”引导学生进行多重对话,租界发生的那一幕,被他做了多侧面、多角度的深度加工。最后,“中华不振”还成为课堂上蓄积情感、掀起高潮的唯一支点。整个教学过程被演绎为一个压抑再压抑、愤慨再愤慨的情感模式,一直到课的尾声才予以彻底、强烈的爆发。
  2.抓住“特写镜头”,实现语言与情感共生
  课文第8自然段是体现“中华不振”的特写镜头,是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的要点,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关键点。因此,金老师把这一段作为教学中的一个突破口,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研读此段,让学生的心中自然而然地生发出层层推进的情感。课堂上老师指数名学生读此语段,不失时机地加以追问:想象一下,洋人、巡警、妇女、围观的中国人可能说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打开思维的匣子,他们说得十分动情,学生的愤怒之火已被点燃,朗读一次比一次好,情感一次比一次强。通过多次的朗读,创设情境,采取不同形式予以落实,反复交流,一再追问,让学生充分地说,激发情感,生发愤怒之情,用语言宣泄自己的情感,用朗读表现自己的情感。
  老师和同学们始终坚持用语文的方式学语文,紧扣文本语言,反复品读,充分交流,然后又再次进行朗读训练,情感在语言的揣摩中生发,在朗读交流中宣泄,对“中华不振”的理解渐渐深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道理越来越清晰。
其他文献
【摘要】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最充分、最有效的传达授课者所要传输的信息,传达出授课者无法或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的概念、信息及一些远离我们生活的事物本相,帮助学生轻松突破学习中的难点。  【关键词】中学教学 电教手段 应用 利与弊  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电教手段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突破师生之间仅凭语言、地图传递信息的成功之路,“媒
期刊
【摘要】在教学活动中,我们需要做的首先是让学生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从而主动地学习数学。通过知识动态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探索乐趣,这会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体系有更完善的了解,使课堂更鲜活生动,使学生的能力能更有效的提高。巧妙的结合生活实例;学生乐于主动参与和探索;关注情感,激发热情;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关键词】数学 应用价值 生活化  随着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期刊
【摘要】语文课就要上出“语文”味,我们必须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编排体系,在有关字词句篇的教学中,确保学生有大量时间去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活动,并力求将语言训练的过程展示得妥帖自如留有艺术性,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增强他们的语文素质。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语文”味 趣味 情味 韵味  语文课就要上出“语文”味,我们必须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编排体系,在有关字词句篇的教
期刊
【摘要】随着学校课堂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生物高效课堂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下面,结合自己的研究课及教学实践,将自己尝试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几个做法及反思梳理总结如下:①学案编写方面,适当多设置开放问题、降低探究题难度——以增加课堂展示机会,降低展示难度;②课堂环节设置及组织方面,鼓励、倡导、要求小组全员参与展示,小组内部相互激励带动等。  【关键词】生物课堂 问题展示 学案编写 课堂环节设置及组织  随
期刊
【摘要】语文的教学不仅要关注课内,更要关注课外。如何将课内和课外有机地联系起来,作业就是一个很好的桥梁。在作业设计上如何从课内到课外,再如何从课外到课内,从而让课内课外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是笔者进一步思考和实践的方向。  【关键词】初中语文 作业设计 预习作业 课后作业  语文作业的重要性不容置疑,但在很长时间里我们的语文作业是以老面孔示人,似乎只有抄写词语、翻译课文这样的样式。如何充分利用语文作
期刊
【摘要】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的一致性。尤其物理教学中学校教育要和家庭教育保持一致,才能使提高孩子学习物理的兴趣。  【关键词】物理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一致  假期中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其中一节“怎样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保持一致”使我产生一些思考。书中提到:“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的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
期刊
【摘要】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法指导 自学能力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呢?我认为学法指导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
期刊
【摘要】“捆小棒”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数的认识和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而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目的是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关键词】教学设计 “捆小棒”一课 反思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o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8-69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会认、读写11-20各数;  
期刊
【摘要】本文四个教学情境案例中,教师没有真正地从“领导者”的角色转变为“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并没有真正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所有的误区它归根结底还在于你是否真正关注了学生,是否对学生充满了真正的爱与尊重!所以教师的教学不仅要关注数学知识,还要关注学生情感体验,体现数学教学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教学情境 反思 误区 情感体验  情境一:  这是一位教师在执教《有余数的除法》时的一个片段:  
期刊
【摘要】万有之中,无体积的都来自有体积的;有体积的,如果不是空间和不可分微粒,就是来自不可分微粒,或是来自空间和不可分微粒。  【关键词】空间 不可分微粒 多子体 属性  1.空间和不可分微粒  能用立方厘米作为计量单位的量,称为立方厘米量。称为空间的,是空虚的立方厘米量,是容积。可以查明,每个有限大的空间,都被一个有限大的空间包围着,都被无限多个有限大的空间包围着,都被无限大的空间包围着。分布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