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土搅拌桩试桩工艺报告

来源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yzy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经济在全球化经济不断发展的浪潮中也在不断的完善中,建筑工程也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不断的变革,其中水泥土搅拌桩试桩工艺也在变化着,本文就对其的工艺结合了具体事例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与同行业者进行交流,与之共勉。
  【关键词】 水泥土搅拌桩;试桩;施工技术
  一、工程概况
  (1)本项目位于长江三角洲入海口东南前缘,地貌类型属潮坪地貌;
  (2)本项目场地内主要分布为鱼塘、河浜等,虽经过清淤处理,但仍存在清淤不彻底,回填不密实等情况,地基承载力较低;
  (3)根据需要,本场地全部回填土方平均在1米以上,总回填土量超过400万方。回填土厚度较大,固结时间长,沉降持续时间长;
  (4)场地内均采用大跨度钢结构厂房,航空制造工艺的高标准和高精度,对地基的不均匀沉降要求更高。
  二、搅拌桩试桩目的
  本工程地基处理为了控制厂房沉降,属于永久受力结构。地基处理一方面要保证地基承载力,另一方面要控制地基沉降,尤其是不均匀沉降。因此对搅拌桩施工技术要求非常严格。
  目前浦东基地参建的总包单位多,专业分包多,各家单位施工机械设备存在一定差异,施工技术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因而如何通过宏观统一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均符合要求,就需要制定一个相对统一的施工技术标准,并严格要求各单位参照执行,从而保证所有的地基处理施工施工质量标准是一致的,质量是受控的。
  根据以上情况,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地基处理的搅拌桩施工进行试桩工作,通过研究搅拌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制定统一的施工工艺标准,并要求各单位严格按照既定的标准执行,从而达到控制地基处理质量的目的。具体试桩目的如下:
  (1)组织各单位认真学习地基处理和搅拌桩施工技术规范和施工规范,提高各单位对搅拌桩施工规范的掌握,加强搅拌桩施工的质量管理;
  (2)认真研究搅拌桩施工各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控制工艺参数,达到控制技术参数的目的;
  (3)以质量为根本,优化施工工艺流程,确保地基处理质量最大可能的满足设计承载力和沉降控制的要求;
  (4)制定搅拌桩施工工艺的统一标准,并要求各单位严格参照执行,从宏观层面控制搅拌桩施工质量;
  (5)通过試桩施工,调整工艺参数,既满足规范要求,又保证施工的可行性、适用性。
  三、施工技术参数确定
  根据设计图纸,水泥土搅拌桩基本设计参数为:
  水灰比:W/C=0.5;
  掺入比:15%;
  桩径:Φ=500mm;
  桩长:19米(以19米桩为例);
  桩间距:1米;
  地基承载力:100(120)KPa。
  3.1泥浆比重计算
  水泥浆比重计算:(经验公式)
  ρ=(1+W/C)/(1/3+W/C)):
  水灰比为:0.5时,ρ=(1+0.5)/(0.5+1/3)=1.8Kg/L。
  水灰比为:0.6时,ρ=(1+0.6)/(0.6+1/3)=1.72Kg/L。
  3.2每米桩水泥用量
  单位方水泥土的水泥用量:
  1×ρ土×掺入比=1×1.8×15%=270(㎏/m3)
  每米桩水泥用量:270×3.14×0.25×0.25=53kg/m
  则:19米桩水泥用量为:53×19=1007kg。
  7米桩水泥用量为:53×7=371kg。
  3.3设计水泥浆总量
  总泥浆量:1007×(1+W/C)/ρ;
  如:当水灰比为0.5时,19米桩水泥浆量为840L,7米桩水泥浆量为310L。
  当水灰比为0.6时,19米桩水泥浆量为940L,7米桩水泥浆量为346L。
  3.4搅拌次数的确定
  根据规范要求,水泥土搅拌桩每点搅拌次数在20次以上时,就能够保证搅拌的均匀性和充分搅拌,从而保证搅拌土体的质量。
  搅拌次数。
  本工程中,h=0.044(两根Φ22),β=0,ΣZ=4,n=43;
  当V=0.4米/分(二档),N=19次
  当V=0.7米/分(三档),N=10.8次
  当V=1.0米/分(四档),N=7.6次
  单桩搅拌次数为7.6+10.8+7.6+19=45次。
  采用三层叶片时:
  当V=0.4米/分(二档),N=28.5次
  当V=0.7米/分(三档),N=16.2次
  当V=1.0米/分(四档),N=11.4次
  单桩搅拌次数为7.6+10.8+10.8+10.8=67.5次。
  四、试桩过程分析
  4.1泥浆比重的调整
  水灰比为:0.5时,ρ=(1+0.5)/(0.5+1/3)=1.8Kg/L。
  试桩一:时间:6月13日,地点:工装厂房
  根据设计图纸,水灰比为0.5时,泥浆比重为1.8Kg/L。现场通过拌制水泥浆,然后对桩号为2800#进行搅拌桩施工,当提升速度为0.4米/分时,施工至6米的时候,设计浆量全部用完,并且发生8次堵管现象。
  分析:
  (1)水灰比为0.5时,泥浆太稠,容易发生堵管现象,特别是在天气较热的情况更为普遍,建议在规范范围内提高水灰比,确保施工的可行性、适用性;
  (2)注浆速度过快,设计的水泥浆,喷浆时间只有15分钟,须降低注浆速度,确保搅拌桩两喷的水泥浆量。
  解决措施: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G/TJ08-40-2010)中对水灰比的要求范围是0.45—0.7,为了保证施工的可行性,减少堵管现象的发生,经各参建单位协商后确定将泥浆比重调整为0.6,其对应的泥浆比重为1.72。   4.2注浆泵设备参数的调整
  根据目前进场的搅拌桩机械设备进行了解,搅拌桩的灰浆泵为UB3型(宜兴制造),其对应的技术参数如下:
  搅拌桩提升机,各档位的速度为:二档(0.4米/分),三档(0.7米/分),四档(1米/分),五档(1.2米/分)。
  试桩二:时间:6月19日,地点:工装厂房
  对桩长为19米,桩号2719#进行试桩,下沉速度为0.7米/分,提升速度为0.4米/分。整个试桩过程消耗水泥达3.9吨,大大超过设计规定范围,而且采取三搅两喷工艺,整个试桩耗时近4个小时。
  分析:
  (1)单桩施工时间较长,既不利于工程进度也不利于质量控制;
  (19/0.7+19/0.4)×3=220分
  (2)注浆泵流速偏大,导致设计水泥浆量不够。此种现象在第一次试桩中已经体现。
  我们认真记录了注浆泵每分钟的注浆次数在150次左右,其对应的流量为50L/min,而整个试桩过程中喷浆时间为19/0.4×2=95分钟,共计用浆量达到4759L。而19米桩设计总泥浆量:1007×(1+0.6)/1.72=940升(水泥浆),超出3倍之多。
  解决措施:通过改进注浆泵的机械参数,降低注浆泵的每分钟的注浆次数,从而达到降低单位时间注浆量的目的。
  (1)调整注浆泵电机转速。
  更换电机型号,将电机转速从1440转/分,调整到940转/分。
  (2)调整大小皮带轮的轮比。
  调整小皮带轮的直径,由原来的11mm,调整为5.5mm(直径已调整到最小)。
  通过对注浆泵的机械设备改进后,注浆泵每分钟注浆57冲程。对应的流量为18.81L/min。
  19米桩总泥浆量:1007×(1+0.6)/1.72=940升(水泥浆)。
  则单桩注浆时间为:940/(57×0.33)=50分钟(0.33L为注浆泵每次注浆量)。
  4.3施工工艺的调整
  通过前两次的试桩,可以看出,采用三搅两喷工艺进行施工时,每根桩的完成时间多达220分钟,这个效率对工期较为不利,且极易堵管,为了保证搅拌的施工进度和质量,我们尝试采用两搅两喷的施工工艺,即在第一次下沉和提升时均进行喷浆,第二次下沉和提升进行两次搅拌,另外,根据规范要求,对于竖向承载力水泥土桩,可采用变掺量设计,加强桩上部的强度,因此我们采取了在水泥总掺量不变的前提下,通过调整喷浆速度,达到桩身水泥用量变掺量的目的。19M单桩施工总时间控制在2个小时左右。
  试桩三:时间:6月23日,地点:工装厂房
  注浆时间控制在50分钟左右,确保水泥浆刚好用完,成桩时间控制在2小时以内,经过现场试桩后确定如下工艺。
  方案一:
  通过试桩情况表明,19米桩水泥用量用完了所有的1007kg,共计116.5分钟。
  方案二:
  两种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施工效率:方案一理论每天完成12.8根,方案二理论每天完成11.4根,方案一比方案二工效高12.5%,这对工期是十分有利的;
  桩身质量均匀性:方案一采用第一次下沉和提升均喷浆,桩身均匀性良好,而方案二在第一次提升时下部6米不喷浆,该区段水泥掺入量将只有上部的约30%,因此均匀性较差;
  桩头质量:方案一在第一次提升时最后3.6米降低速度喷浆,加强桩头质量,每米的喷浆时间达到3.5分钟,相应的水泥掺入量达到21.6%,而方案二在上部13米范围内均加强,每米的喷浆时间为3.5分钟,相应的水泥掺入量为21.5%,因此两个方案基本达到目的。
  从以上表格内容对两种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我们可以得出:方案一要优于方案二。
  五、试桩结论和建议
  通过近2周的试桩情况分析表明,为了确保搅拌桩施工既满足技术规范要求,又能满足设计图纸的要求,同时还能保证搅拌桩施工与机械设备的结合,搅拌桩施工固化工艺建議采取如下技术和工艺参数。
  (1)水灰比调整为0.6,对应泥浆比重为1.72;
  (2)注浆泵每分钟注浆控制在57下左右为宜,每分钟注浆流量为18.81L;
  (3)水泥土搅拌桩调整为两搅两喷的施工工艺;
  (4)搅拌桩机拌头增加一层叶片;
  (5)搅拌桩施工工艺标准推选第一方案:即
  第一次下沉喷浆,速度1米/分(四档);
  第一次提升喷浆:下部15.4米,速度0.7米/分(三档);
  上部3.6米,速度0.4米/分(二档);
  第二次下沉搅拌:速度1米/分(四档);
  第二次提升搅拌:速度0.4米/分(二档)。
  共计耗时116.5分钟。
  (6)7米桩施工工艺标准:(参考19米的相关参数,并通过计算得出)
  第一次下沉喷浆,速度1米/分(四档);
  第一次提升喷浆:下部5.7喷浆,速度0.7米/分(三档);
  上部1.3米喷浆,速度0.4米/分(二档);
  第二次下沉搅拌,速度1米/分(四档);
  第二次提升搅拌:速度0.4米/分(二档);
  共计耗时43分钟。
  参考文献: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其他文献
【摘 要】 结合一高层住宅小区的施工实践,介绍了桩端后注浆钻孔灌注桩的设计及施工控制要点,比较了各种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估算方法、并通过静载荷试验验证了其合理性,探讨了后注浆工艺提高桩基沉降性能的加固机理及总沉降量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对比分析了后注浆钻孔灌注桩的经济技术指标,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后注浆;钻孔灌注桩;注浆量;静载荷试验;桩基沉降  钻孔灌注桩具有施工简单、对土
期刊
【摘 要】 无论是何种隧道工程项目,防排水施工部分均为整个隧道工程项目中施工难度最大,重要性最高的部分。这就要求所有的隧道工程项目均需要根据其地质环境,选择使用有效的防排水措施开展防排水施工建设,以避免隧道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发生不良安全隐患,比如说积水、漏水或者是渗水等等,这样才能给人民的财产安全以及人身安全提供更好的保障。本文主要说明了隧道渗漏水问题所造成的危害、隧道工程项目渗漏防排水部分施工建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完善,建筑企业已经不再受国家制度的保护,只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因此,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寻求长足、可持续发展,追求利润最大化成为建筑企业的最大目标。企业不但要使生产出来的产品令用户满意,还必须保证企业自身的利润。在这种环境条件下,企业不得不在工程项目的全部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成本管理和控制技术,提升自身的资本和竞争能力。  【关键词】 建筑工程
期刊
【摘 要】 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飞速发展,各个产业对运输的需求也愈来愈高,这也促进了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建设与发展,相应的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工程也随之增加。同时如何在施工中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加快工程进度,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防治塌陷、渗漏水、环境保护等问题成为施工队伍重点研究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 公路隧道;问题;对策  隧道是公路建设的一部分,提高公路隧道的质量对公路工程的建设起到关键作用。公路隧道建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公路作为经济动脉,起着越来越重要作用。公路桥梁成为现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但是在我国,公路桥梁施工技术发展的时间并不长,技术水平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而技术水平又决定着工程质量,质量才是工程的根本。归根结底是要在公路桥梁的施工技术上进行创新,不断的进行改进,争取早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关键词】 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现如今伴随着经济
期刊
【摘 要】 河道整治工作既是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市容建设工作中的一个方面。进行河道整治工作必须结合当地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只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进行操作,河道整治工作必然取得实效。本文主要对河道整治工程施工技术难点分析及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河道整治;技术难点;对策分析  河道整治工程施工时的程序比较复杂,其施工结构型式也呈多
期刊
【摘 要】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用地紧张的局面日益严重。为了有效缓解城市有限的土地資源,城市高层建筑日益增多。深基坑支护技术是高层建筑常见的技术,本文对深基坑支护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 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  一、前言  深基坑支护技术近些年在建筑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对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具有积极作用,受到了施工单位的青睐。  二、深基坑支护技术概述  支护技术
期刊
【摘 要】 化工机械就是化学工业生产中所用的机器和设备的总称,化工机械主要是将原料进行预处理、化学反应以及化学反应物的分离。目前化工行業涉及到我国的石油、医药等方面,化工机械为化学工程的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化工机械在生产过程中会受到较多因素的限制,这些因素会使得化工机械出现报废的可能,这对于化工产品的生产影响是非常大的,并导致化工生产企业遭受较大的经济损失。所以针对化工机械设备的使用现状就要
期刊
【摘 要】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在工程施工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为了工程更顺利的进行,需要加强施工人员和各个部门之间的良好的配合,完成各自的职责,从而确保整体工程的质量。文章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不足入手,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改善措施,并进一步对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一、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  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运
期刊
【摘 要】 高层建筑转换层的施工,应根据项目的自身特点与设计需要,合理选择施工工艺,通过各种技术手段、管理措施进行质量控制,有效防治施工裂缝,从而才能保证建筑的质量安全与功能的正常使用。本文就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进行简要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 转换层施工;工艺分析;质量控制  一、高层建筑转换层的施工工艺分析  (一)建筑转换层的模板支撑  1.埋设型钢工艺。在进行高层建筑转换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