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断“号码标注”背后的黑色利益链

来源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8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事件:手机“来电显示”是一种基础的通信服务功能,智能手机还会显示特殊的标注信息,比如有的号码被标注为“广告”“骚扰电话”,甚至是“诈骗电话”,这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用户选择是否接听。然而随着电话标注功能被广泛使用,这个功能开始慢慢“变味”了。
  手机号码标注功能的实质,本是一种帮助手机用户甄别恶意骚扰,有效防止、降低电信犯罪概率,避免用户自身权益受到损害的技术手段。然而,随着手机用户人数的逐渐攀升,通信网络服务业的乱象更是“一山还比一山高”,个人号码被任性标注的实例报道更是层出不穷。难以想象,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被任性标注的身份在损害个人生活安宁权和隐私权时,还会给日常生活带来怎样的困扰。
  然而,相比任性标注事件本身更令人咂舌的,当属取消标注的难度以及提供号码标注服务平台的“甩锅”态度。
  想要取消被标注的身份,就要先查清标注来源。怎么查?收费!查到来源后欲知详细信息怎么办?还是收费!终于费尽心思取消了一个平台的标注记号后,又惊悚地发现,同类标注在其他平台仍“安然无恙”,真可谓是“一顿操作猛如虎,定睛一看原地杵”。更可氣的是,这些提供标注服务的软件平台不仅对标注信息的准确性很少有审核,一些软件平台甚至开出免责声明,企图把本属于自身的核实责任转嫁给用户。
  只有标记,没有审核,意在收费——平台如此肆意妄为可谓令人“折服”。然而,漏洞既已存在,接下来如何弥补才是重中之重。
  首先,面对现实中存在的电话标记平台数据库各自为政、服务协议不合理、用户隐私被收集传播、恶意标注无法追踪等乱象,整个行业要进行联合整改和数据互联,只有各服务平台互通有无、信息共享,统一进行分级分类的筛选操作,尽快完善出台行业标准,才是收拾当前乱局的第一步。
  其次,要加强起点处的“审核过滤”力度,从源头上遏制住任性标记的蔓延。在标记行为发生的过程中,各大运营商不应缺席,而要通过后台关口,精准识别、判断标记行为是否有误,用强劲的审核系统和有力的技术保障,对恶意标记行为进行防控阻止。
  最后,相关部门在加大日常监管力度的同时,重拳出击、有的放矢、严厉惩戒,彻底斩断任性标注背后的黑色利益链,只有断其“财路”,让有心之人无利可谋,才是涤荡乱象的根本途径。(据红网)
其他文献
计算机网络结构在进行拓扑扩展时,经常要解决这样一类优化问题:在给定预算限制下,选择一组连接,使带来的利润最大.该文利用均场退火技术和神经网络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
通过对一般人脸网格的变形和纹理映射,使得虚拟人脸与真实人脸达到了形似;通过对人脸面部肌肉分布的研究,运用肌肉驱动技术合成了人脸的表情,使得虚拟人脸与真实人脸达到神似;从而合成了具有真实感的形神兼备的虚拟人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