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主要论述江门市的消费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江门经济中需求不足的因素,并提出一些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消费;经济增长;关系
一、江门的消费及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一)江门市经济增长的现状、特点和结构
国内生产总值的支出构成分为总消费、总投资和净出口。总消费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江门经济取得相当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获得巨大提高。
以2002年为分界线。1978~200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即地区生产总值,下同)比重平均为29.2%。较低水平的消费率必然是较高的储蓄率,储蓄率得到大幅度提高,总投资规模迅速膨胀,经济取得迅猛发展。2002~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比重平均为38.4%,储蓄率开始出现下降,总投资进入低水平规模,经济发展开始进入相对滞缓状态。江门经济增长的机会成本高昂,经济发展质量不高。与全国平均水平和世界水平相比,江门消费水平低下。九十年代以来,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统计,世界平均消费水平为78~79%,全国平均消费水平为58~60%,江门仅为21.3~33.6%。
(二)消费模型
消费,从实物形态看,表现为商品和劳务;从货币形态看,来源于可支配的实际收入。消费水平的高低主要决定于一国国民个人可支配收入的高低。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在一年中得到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总和。个人可支配收入是GDP的一部分,受投资、税赋和政府转移支付等因素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个人可支配收入决定于GDP的大小和GDP转移为个人收入的多少即收入分配政策。设个人可支配收入为Yd,GDP为Y,假定个人可支配收入在GDP中所占比重为b,我们称b为GDP的个人分配系数。这样就得到:
Yd=b* Y(2.1)
再假定个人消费C是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函数,由此得到:
C=a+c* Yd (2.2)
C=a+b* c* Y (2.3)
这样,就建立了具有一般意义的消费模型,即式(2.3)。其中,a是自发性消费,为常量,表明一个基本的消费水平;c为边际消费倾向,它是消费增量同个人可支配收入增量的比例,即
c=D C/D Yd=D C/(b* D Y)=1/b* D C/D Y(2.4)
从消费模型可以看出,在边际消费倾向c一定条件下,消费水平取决于两个因素:即GDP的个人分配系数b和GDP。
在GDP既定条件下,个人分配系数b决定了消费总量和消费水平。b是政策参数,是收入分配政策的反映。研究表明,b波动区间的上限,也就是消费的最大限度,受预期投资影响。预期投资决定了预期的收入,b受到预期收入影响。消费不但取决于即期可支配收入,也受预期收入影响。
利用消费模型,我们来进一步分析江门经济中消费的特点及消费与收入的关系特征(见下表1)。
从居民的消费支出结构来看,近年来我市的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人均消费占可支配收入比例不断增大,从1978年的38.6%到2008年的68.7%。
1.消费增长点主要表现。一是汽车消费,居民私人拥有小汽车的比例有较快提高,2008年我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汽车类零售额占全部零售额的1/5以上,同比增长17.5%,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一个重要生力军。二是文娱消费,2008年江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了6.6%,而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则增长了12.6%。三是以移动电话为主的通讯器材消费,出现了城市消费者以更新换代为主,农村消费群体不断扩大的趋势,2008年我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了61.3%。四是旅游消费,2008年我市旅游总收入达到90.6亿元,增长30.2%。
2.居民的消费行为主权化特征明显,并趋于理性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品日益丰富,消费环境日新月异,特别是国内外知名的大型超市的介入和竞争,促进和推动了消费品市场的繁荣,为消费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选择空间,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业已形成,居民在消费领域的主动维权和自我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居民对通过市场配置消费品的机制已经普遍认同和开始适应,居民的消费心理日趋成熟和理性。可以预见,今后江门市以食品、衣着和家庭用品为主的温饱型消费将进一步让位于以住宅、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医疗保健、旅游消费为主的宽裕型小康消费。居民消费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住房、汽车、旅游、教育、娱乐、文化、交通、通讯等及与之相联系的消费领域。
3.收入水平提高落后于经济增长水平。2000~2007年,职工在岗平均工资增长1.3倍,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54.6%,明显落后于经济增长。低收入是現行的收入分配政策的主导思想。低收入必然带来低消费,由此引发的需求不足成为经济增长缓慢的主要因素,无疑制约了经济发展后劲,给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4.农村消费水平较低,城乡消费水平差异较大。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构成来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快于农村的情况也比较明显。2004~2008年间,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6.8%,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3.8%,在2008年,两者的增幅差距达到3.8个百分点,比2000年扩大了7个百分点。这表明,江门市在扩大农村居民的有效需求方面还需加大力度。
从上述的分析中,可以总结,尽管近年来江门市的消费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的增加有了一定的提高,江门市的消费总量仍处于较低的水平,收入水平提高落后于经济增长水平,最终消费的构成不甚合理,居民消费率偏低,城乡消费水平差异较大,农村消费水平有待提高。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我市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
二、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消费贡献率与投资贡献率
经济增长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受许多因素影响,在基础设施薄弱,生产要素瓶颈作用显著的情况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比较明显,扩大投资成为主要的手段。随着经济总量扩张、基础设施完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益逐渐降低,拉动作用逐渐减弱,消费拉动作用会明显增强,并成为刺激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贡献率是我们研究消费和投资拉动作用所采用的一个指标。消费贡献率是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即在GDP增长中消费因素所占的比重。投资贡献率是指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即在GDP增长中投资因素所占的比重。
(二)贡献率分析
在江门经济增长中,消费贡献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状态,投资贡献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重投资、轻消费,形成江门经济的特殊格局,成为经济结构中的突出矛盾。1998~2007年,消费贡献率为41~57%,全国平均水平为56~63%,低6~15百分点;投资贡献率为59~41%,全国平均水平为43~34%,高7~16个百分点。
从投资方面看,建市初期,面对比较薄弱的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要素诸如电力、能源、交通、原材料等瓶颈制约,拿出大量资金搞建设,采取高投资政策,来完成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实力扩张。投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经济获得迅速增长。随着经济总量扩张,基础设施和发展要素不断完善,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开始减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益逐渐减弱,投资向最终消费的转化越来越低,投资拉动作用明显下降。在经济增长问题上,扩大投资规模只能是权宜之计,在宏观投资政策上,要一手抓“规模控制”,一手还要抓“结构引导”。
从消费角度看,消费贡献率低于57%,消費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始终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在投资边际效益下降情况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得到加强。江门经济需求不足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形成了即使在高投资政策下仍然没有高产出,经济增长持续缓慢。与全国平均水平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江门经济消费贡献率相差10~20个百分点。这个差距就是我们刺激消费需求,开拓国内市场,扩大内需的政策空间。
三、江门经济中需求不足的因素分析
收入水平,预期收入是消费的主要来源,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称其为内部影响因素。消费习惯、产品质量、品种、价格以及服务,影响着消费选择,可以称其为外部影响因素。江门经济中需求不足,既有内部因素的原因,也有外部因素的原因。总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政府消费主要受政策影响且较难定量,前面已略有分析,在此不再赘言。下面仅从居民消费方面说明需求不足的原因:
(一)收入水平偏低,直接制约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
近年来,江门市在调整产业和优化产品结构、改造提升现有支柱产业,不断完善产业配套,大力发展新兴主导产业和第三产业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社会经济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同外部特别是珠三角发达地区的对比来看,江门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是比较低的。2008年我市的GDP实现1280.59亿元,在珠三角9个市中排第7位,增长10.8%,增幅排第7位。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决定了居民收入水平不高,2008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深圳除外)在珠三角九市中分别排在第8位和第6位,且我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
另一方面,江门市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长期低于经济增长速度,2004~2008年,我市GDP的年均增长率为13.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也以年均21.4%的速度增长,同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3%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8%的增长率却分别比GDP低4和7.5个百分点。收入增长长期落后于经济增长说明我市新增财富相当部分用于投资和积累,居民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所得较小。城乡居民不能同步分享经济增长的好处,将影响其参与经济发展和改革的积极性,收入增长缓慢自然也会影响居民的消费欲望,使其消费心理趋于保守。
(二)城乡收入差距大以及农村消费环境较差,使农村消费水平滞后于城市消费
(从表1可以看出)2000年和2008年,我市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平均仅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1.4%,增幅都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城乡收入差距大。收入水平的落后和收入增长的缓慢抑制了农村的有效需求,使农村消费水平长期落后于城镇。消费环境差对农村居民消费也有重大影响。商业网点不健全,服务功能差;新兴业态如大型超市、连锁店等现代流通方式还没有延伸进去;质次价高、伪劣假冒商品多。这些不利因素都间接抑制了农村居民的消费热情,影响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
(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抑制了现实购买力的释放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随着住房、医疗、教育等改革的全面推进,原来由政府或单位负担大部份的教育、医疗等费用更多地由居民个人承担,而对在过去房改中没有享受到公房分配的居民来说,要购买住房这类高价值的消费品,就必须提前预留这方面的开支。居民预期将来要支付的费用大大增加,防范风险的意识随之增强,即使收入有所增加,也会将更多的收入留作储蓄,这必然影响即期消费需求的增长。
尽管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已形成了基本框架,还很不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保障水平偏低、覆盖范围有限、资金短缺等方面的问题,居民防范意识显著增强,消费倾向日趋减弱,城乡居民部分手存现金沉淀的状况没有改变,抑制了现实购买力的释放。
(四)消费信贷发展缓慢,制约了消费者一些大宗消费的实现
从江门市消费信贷的总量和结构看,商业银行消费贷款余额只占各项贷款总额15%左右,从结构看,住宅与汽车消费贷款占92%,其他类型的消费信贷比例很小。这表明:目前江门市消费信贷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有限,消费者只能把消费建立在自我积累的基础上,拉长了消费的周期,使即期消费的扩大得不到实现。
四、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
1.认真分析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措施,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增长。消费需求是三大需求中拉动经济增长最积极、最有效、最不易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也是结构调整和政策鼓励的着眼点。当前要努力贯彻执行国家鼓励消费、拉动内需的各项政策措施,切实提高居民的消费信心,积极主动投入消费,使消费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继续推进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一系列鼓励消费政策措施的实施,将有效地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提高中高收入阶层的消费意愿,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提高城乡居民实际收入水平,增强居民消费信心。一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提高城镇低收入群体生活补贴,并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政策措施,消除人们后顾之忧,提高居民购买力;二是减轻居民住房、医疗、教育支出负担;三是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理顺收入分配关系,有效调节垄断行业的过高收入。
3.优化投资结构,加快产业发展,满足消费需要。一是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努力实现投资合理增长与结构优化,在提高投资效率和质量的基础上适当降低投资率,逐步提高消费率。二是推动现代流通业的发展。促进连锁经营从传统零售业、餐饮业向其他领域渗透,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流通企业。在农村里要以“万村千乡”市场建设为契机,以连锁、中小型综合性商场等形式开拓农村市场,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商品流通网络。三是大力发展旅游业,增加以本地为目的地的旅游消费。
4.积极培育消费热点,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一是继续发展住房、汽车消费,增强其对整个消费的带动作用;二是提高居民服务型消费所占比重;三是依托消费升级,增强有效供给;四是积极发展消费信贷,缓和信贷约束。要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制度,提高整个社会信用,消除金融机构发放消费信贷的后顾之忧;要减少不确定性预期,使消费者敢于接受消费信贷,解除后顾之忧,刺激消费信贷需求,使更多的中低收入家庭能充分利用消费信贷方式,尽早实现消费结构升级,优化消费结构,进而形成新的消费热点,促进经济增长。
5.加强市场监管力度,提升居民消费信心。政府要加大市场执法和监管力度,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努力营造居民放心消费的良好环境。各有关职能部门要严把商品质量关,加大商品抽检力度,严历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特别是要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整治工作,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和健康安全。政府部门要加强示范和引导,鼓励各类流通企业扩大资源节约型和绿色环保型商品的销售,鼓励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行为,倡导健康、安全、绿色、环保、科学、节约的生态型消费方式。
参考文献
[1]《江门统计年鉴——2009》
【关键词】 消费;经济增长;关系
一、江门的消费及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一)江门市经济增长的现状、特点和结构
国内生产总值的支出构成分为总消费、总投资和净出口。总消费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江门经济取得相当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获得巨大提高。
以2002年为分界线。1978~200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即地区生产总值,下同)比重平均为29.2%。较低水平的消费率必然是较高的储蓄率,储蓄率得到大幅度提高,总投资规模迅速膨胀,经济取得迅猛发展。2002~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比重平均为38.4%,储蓄率开始出现下降,总投资进入低水平规模,经济发展开始进入相对滞缓状态。江门经济增长的机会成本高昂,经济发展质量不高。与全国平均水平和世界水平相比,江门消费水平低下。九十年代以来,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统计,世界平均消费水平为78~79%,全国平均消费水平为58~60%,江门仅为21.3~33.6%。
(二)消费模型
消费,从实物形态看,表现为商品和劳务;从货币形态看,来源于可支配的实际收入。消费水平的高低主要决定于一国国民个人可支配收入的高低。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在一年中得到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总和。个人可支配收入是GDP的一部分,受投资、税赋和政府转移支付等因素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个人可支配收入决定于GDP的大小和GDP转移为个人收入的多少即收入分配政策。设个人可支配收入为Yd,GDP为Y,假定个人可支配收入在GDP中所占比重为b,我们称b为GDP的个人分配系数。这样就得到:
Yd=b* Y(2.1)
再假定个人消费C是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函数,由此得到:
C=a+c* Yd (2.2)
C=a+b* c* Y (2.3)
这样,就建立了具有一般意义的消费模型,即式(2.3)。其中,a是自发性消费,为常量,表明一个基本的消费水平;c为边际消费倾向,它是消费增量同个人可支配收入增量的比例,即
c=D C/D Yd=D C/(b* D Y)=1/b* D C/D Y(2.4)
从消费模型可以看出,在边际消费倾向c一定条件下,消费水平取决于两个因素:即GDP的个人分配系数b和GDP。
在GDP既定条件下,个人分配系数b决定了消费总量和消费水平。b是政策参数,是收入分配政策的反映。研究表明,b波动区间的上限,也就是消费的最大限度,受预期投资影响。预期投资决定了预期的收入,b受到预期收入影响。消费不但取决于即期可支配收入,也受预期收入影响。
利用消费模型,我们来进一步分析江门经济中消费的特点及消费与收入的关系特征(见下表1)。
从居民的消费支出结构来看,近年来我市的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人均消费占可支配收入比例不断增大,从1978年的38.6%到2008年的68.7%。
1.消费增长点主要表现。一是汽车消费,居民私人拥有小汽车的比例有较快提高,2008年我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汽车类零售额占全部零售额的1/5以上,同比增长17.5%,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一个重要生力军。二是文娱消费,2008年江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了6.6%,而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则增长了12.6%。三是以移动电话为主的通讯器材消费,出现了城市消费者以更新换代为主,农村消费群体不断扩大的趋势,2008年我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了61.3%。四是旅游消费,2008年我市旅游总收入达到90.6亿元,增长30.2%。
2.居民的消费行为主权化特征明显,并趋于理性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品日益丰富,消费环境日新月异,特别是国内外知名的大型超市的介入和竞争,促进和推动了消费品市场的繁荣,为消费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选择空间,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业已形成,居民在消费领域的主动维权和自我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居民对通过市场配置消费品的机制已经普遍认同和开始适应,居民的消费心理日趋成熟和理性。可以预见,今后江门市以食品、衣着和家庭用品为主的温饱型消费将进一步让位于以住宅、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医疗保健、旅游消费为主的宽裕型小康消费。居民消费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住房、汽车、旅游、教育、娱乐、文化、交通、通讯等及与之相联系的消费领域。
3.收入水平提高落后于经济增长水平。2000~2007年,职工在岗平均工资增长1.3倍,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54.6%,明显落后于经济增长。低收入是現行的收入分配政策的主导思想。低收入必然带来低消费,由此引发的需求不足成为经济增长缓慢的主要因素,无疑制约了经济发展后劲,给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4.农村消费水平较低,城乡消费水平差异较大。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构成来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快于农村的情况也比较明显。2004~2008年间,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6.8%,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3.8%,在2008年,两者的增幅差距达到3.8个百分点,比2000年扩大了7个百分点。这表明,江门市在扩大农村居民的有效需求方面还需加大力度。
从上述的分析中,可以总结,尽管近年来江门市的消费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的增加有了一定的提高,江门市的消费总量仍处于较低的水平,收入水平提高落后于经济增长水平,最终消费的构成不甚合理,居民消费率偏低,城乡消费水平差异较大,农村消费水平有待提高。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我市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
二、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消费贡献率与投资贡献率
经济增长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受许多因素影响,在基础设施薄弱,生产要素瓶颈作用显著的情况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比较明显,扩大投资成为主要的手段。随着经济总量扩张、基础设施完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益逐渐降低,拉动作用逐渐减弱,消费拉动作用会明显增强,并成为刺激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贡献率是我们研究消费和投资拉动作用所采用的一个指标。消费贡献率是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即在GDP增长中消费因素所占的比重。投资贡献率是指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即在GDP增长中投资因素所占的比重。
(二)贡献率分析
在江门经济增长中,消费贡献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状态,投资贡献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重投资、轻消费,形成江门经济的特殊格局,成为经济结构中的突出矛盾。1998~2007年,消费贡献率为41~57%,全国平均水平为56~63%,低6~15百分点;投资贡献率为59~41%,全国平均水平为43~34%,高7~16个百分点。
从投资方面看,建市初期,面对比较薄弱的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要素诸如电力、能源、交通、原材料等瓶颈制约,拿出大量资金搞建设,采取高投资政策,来完成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实力扩张。投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经济获得迅速增长。随着经济总量扩张,基础设施和发展要素不断完善,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开始减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益逐渐减弱,投资向最终消费的转化越来越低,投资拉动作用明显下降。在经济增长问题上,扩大投资规模只能是权宜之计,在宏观投资政策上,要一手抓“规模控制”,一手还要抓“结构引导”。
从消费角度看,消费贡献率低于57%,消費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始终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在投资边际效益下降情况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得到加强。江门经济需求不足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形成了即使在高投资政策下仍然没有高产出,经济增长持续缓慢。与全国平均水平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江门经济消费贡献率相差10~20个百分点。这个差距就是我们刺激消费需求,开拓国内市场,扩大内需的政策空间。
三、江门经济中需求不足的因素分析
收入水平,预期收入是消费的主要来源,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称其为内部影响因素。消费习惯、产品质量、品种、价格以及服务,影响着消费选择,可以称其为外部影响因素。江门经济中需求不足,既有内部因素的原因,也有外部因素的原因。总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政府消费主要受政策影响且较难定量,前面已略有分析,在此不再赘言。下面仅从居民消费方面说明需求不足的原因:
(一)收入水平偏低,直接制约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
近年来,江门市在调整产业和优化产品结构、改造提升现有支柱产业,不断完善产业配套,大力发展新兴主导产业和第三产业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社会经济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同外部特别是珠三角发达地区的对比来看,江门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是比较低的。2008年我市的GDP实现1280.59亿元,在珠三角9个市中排第7位,增长10.8%,增幅排第7位。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决定了居民收入水平不高,2008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深圳除外)在珠三角九市中分别排在第8位和第6位,且我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
另一方面,江门市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长期低于经济增长速度,2004~2008年,我市GDP的年均增长率为13.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也以年均21.4%的速度增长,同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3%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8%的增长率却分别比GDP低4和7.5个百分点。收入增长长期落后于经济增长说明我市新增财富相当部分用于投资和积累,居民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所得较小。城乡居民不能同步分享经济增长的好处,将影响其参与经济发展和改革的积极性,收入增长缓慢自然也会影响居民的消费欲望,使其消费心理趋于保守。
(二)城乡收入差距大以及农村消费环境较差,使农村消费水平滞后于城市消费
(从表1可以看出)2000年和2008年,我市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平均仅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1.4%,增幅都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城乡收入差距大。收入水平的落后和收入增长的缓慢抑制了农村的有效需求,使农村消费水平长期落后于城镇。消费环境差对农村居民消费也有重大影响。商业网点不健全,服务功能差;新兴业态如大型超市、连锁店等现代流通方式还没有延伸进去;质次价高、伪劣假冒商品多。这些不利因素都间接抑制了农村居民的消费热情,影响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
(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抑制了现实购买力的释放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随着住房、医疗、教育等改革的全面推进,原来由政府或单位负担大部份的教育、医疗等费用更多地由居民个人承担,而对在过去房改中没有享受到公房分配的居民来说,要购买住房这类高价值的消费品,就必须提前预留这方面的开支。居民预期将来要支付的费用大大增加,防范风险的意识随之增强,即使收入有所增加,也会将更多的收入留作储蓄,这必然影响即期消费需求的增长。
尽管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已形成了基本框架,还很不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保障水平偏低、覆盖范围有限、资金短缺等方面的问题,居民防范意识显著增强,消费倾向日趋减弱,城乡居民部分手存现金沉淀的状况没有改变,抑制了现实购买力的释放。
(四)消费信贷发展缓慢,制约了消费者一些大宗消费的实现
从江门市消费信贷的总量和结构看,商业银行消费贷款余额只占各项贷款总额15%左右,从结构看,住宅与汽车消费贷款占92%,其他类型的消费信贷比例很小。这表明:目前江门市消费信贷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有限,消费者只能把消费建立在自我积累的基础上,拉长了消费的周期,使即期消费的扩大得不到实现。
四、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
1.认真分析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措施,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增长。消费需求是三大需求中拉动经济增长最积极、最有效、最不易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也是结构调整和政策鼓励的着眼点。当前要努力贯彻执行国家鼓励消费、拉动内需的各项政策措施,切实提高居民的消费信心,积极主动投入消费,使消费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继续推进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一系列鼓励消费政策措施的实施,将有效地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提高中高收入阶层的消费意愿,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提高城乡居民实际收入水平,增强居民消费信心。一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提高城镇低收入群体生活补贴,并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政策措施,消除人们后顾之忧,提高居民购买力;二是减轻居民住房、医疗、教育支出负担;三是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理顺收入分配关系,有效调节垄断行业的过高收入。
3.优化投资结构,加快产业发展,满足消费需要。一是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努力实现投资合理增长与结构优化,在提高投资效率和质量的基础上适当降低投资率,逐步提高消费率。二是推动现代流通业的发展。促进连锁经营从传统零售业、餐饮业向其他领域渗透,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流通企业。在农村里要以“万村千乡”市场建设为契机,以连锁、中小型综合性商场等形式开拓农村市场,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商品流通网络。三是大力发展旅游业,增加以本地为目的地的旅游消费。
4.积极培育消费热点,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一是继续发展住房、汽车消费,增强其对整个消费的带动作用;二是提高居民服务型消费所占比重;三是依托消费升级,增强有效供给;四是积极发展消费信贷,缓和信贷约束。要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制度,提高整个社会信用,消除金融机构发放消费信贷的后顾之忧;要减少不确定性预期,使消费者敢于接受消费信贷,解除后顾之忧,刺激消费信贷需求,使更多的中低收入家庭能充分利用消费信贷方式,尽早实现消费结构升级,优化消费结构,进而形成新的消费热点,促进经济增长。
5.加强市场监管力度,提升居民消费信心。政府要加大市场执法和监管力度,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努力营造居民放心消费的良好环境。各有关职能部门要严把商品质量关,加大商品抽检力度,严历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特别是要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整治工作,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和健康安全。政府部门要加强示范和引导,鼓励各类流通企业扩大资源节约型和绿色环保型商品的销售,鼓励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行为,倡导健康、安全、绿色、环保、科学、节约的生态型消费方式。
参考文献
[1]《江门统计年鉴——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