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沧源佤族自治县,古称佧佤山区或阿佤山区,也称“葫芦王地”,位于云南省临沧市西南部,现有18万人口,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5%,其中佤族占80%,全国40%的佤族就生活在这里,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20世纪30年代沧源曾发生震惊中外的“班洪抗英事件”。沧源境内有享誉国内外的三千年古崖画,国家级南滚河自然保护区,保存完整的原始生态群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沧源西部和南部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147.083公里。
“沧源有着这么好的自然环境,但为什么老百姓过得不富裕,外地人也不愿意来这里,今年全县连一个医学本科生都没有招到。”不久前去了一趟沧源,县委书记祁腾武接见了记者,聊到教育话题时,个性率直的祁书记神情显得有些沉重。
“就是因为这里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缺少深厚的文化积淀。佤族是一个‘直过’民族,新中国成立前几乎没有正规教育,新中国成立之初,这里识文断字的人可以用‘屈指可数’这个词来形容,‘屈指’也只需屈起一只手的手指,还不用伸出两只手来。”不了解沧源县情的还以为祁腾武说的是玩笑话,但这确实如此。
“一个民族要进步,人民要过上真正幸福的生活,經济要发展,社会事业的发展更为重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而教育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只有通过教育,让人们一步步走出大山,改变观念,进而改变生产生活方式,这才能过上真正幸福的生活。”在沧源6年的县委书记位置上,因为教育而改变了自身命运的祁腾武对教育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一次次的决策中,他的目光总是投向了教育。
没有远大理想,但他一直很努力
1970年,祁腾武出生在保山市昌宁县耉街彝族苗族乡一个农民家庭。他的家庭十分贫困,但父母都是精打细算会过日子的人,最终还是将他和他的两个弟妹都供了读师范、中专和大专,成了村子里人人羡慕的人家。
初中毕业时,家里要祁腾武报考师范学校,老师反复到他家里做工作,要他读高中,上大学,因为他的学习成绩在学校非常优秀,从上小学以来名次就没有排到过第二名。他报考师范的想法很简单:“我那时并没有远大理想,只要不再在贫瘠的地里刨食,只要有饭吃就行。”那时因为家庭贫困,粮食常常不够吃,父母就去其他村民家借米借面,对此,他是记忆犹新。
为了早一点工作不耽误弟妹读书,他还是选择了昌宁师范。那些年,他在学校的表现依然十分优秀,还当上了校团干部和班长,毕业分配时,他被分到了一所只有两个年级的教学点工作。教学点有一个校长,一个代课教师和他。面对这样的工作、生活条件,他并没有感到太失望。“工作有了,可以吃饱饭了。”他觉得那样的生活也很好,十八九岁的他想法依然很简单。
学生放学后,家在附近的校长和代课老师都回家了,学校就只剩下他。手勤脚快的他开始整理学校球场,加固篮球架,修好脚踏风琴,将废弃多年的猪圈也重新筑起。看他那样子,代课老师还从家里也捉来了两只鸭子,校长带了两只鸡,他则准备从家里抱两头刚产下不久的小猪,准备认认真真的“过日子”。
可就在这时,县教育局急需一名文秘人员,选来选去就选中了在学校期间文字功底就小有名气的他。这时,他在那所小学工作刚一个多月。
在后来的工作岗位上,祁腾武总是那么知足和努力,成绩也总是很突出。在县教育局工作几年后,他就被调到县委办,从县委办秘书科长到县政府办副主任、再到地委办秘书科长,1998年仅有28岁的他当上了保山地委办公室副主任,成了保山当时最年轻的副处级干部,后来又担任了保山市委副秘书长兼市委政研室主任。这期间,农村出身的他每次提拔得到的评价基本都是“老实肯干,能吃苦,不说假话”。2005年,他被任命为保山市施甸县县长,任职仅一年多后,2006年11月,他走马上任临沧市沧源县委书记。
趴在地图上看了半天才找准沧源的位置
“组织部长找我谈话时,我真的对沧源的情况不清楚,后来还和部长趴在地图上看了半天。”那里的县情、民风民俗怎么样,祁腾武一无所知。要到完全陌生的异地任职,他心里还是有些不安。但三天后,祁腾武来到沧源。他到达时已是夜晚,一下车就感觉空气特别清新,自然生态特别好,他的心宽了许多。
但在后来的工作中,他在这么好的自然生态背后看到了和其他地方的许多差异和不足。他过去生活、工作的保山是滇西文化底蕴较为深厚的地方,民族以汉族为主,尽管那里依然贫穷,但人们之间的交流没有太多障碍。而在沧源,由于民族众多,文化差异较大,与民族干部群众的沟通和交流存在障碍,有时以为安排的工作自己是说清楚、讲明白了,但实际上对方并没有真正理解。看到这些问题后,祁腾武逐渐改变了自己的工作方式,交代下去的工作就紧盯不放。“慢慢地有了一些转变。”
“但老百姓的生活习惯改变不大。”2011年,沧源县财政总收入达到2.2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 780元。比起“十五”末的2005年,分别增长了5.4倍和2.5倍多,增长不可谓不快。“老百姓的收入还不算太低啊。这些年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有低保、有粮贴、有山林耕地,还有猪鸡鸭,这个人均收入是有的。但走到家里一看,家里还什么像样的东西都没有。这是因为老百姓不懂得安排家庭生产生活,喜欢喝酒唱歌,钱都花到这些地方去了,而没有习惯盘算着将钱多投点在扩大生产中。这样的生活方式,使贫穷的状况根本无法改变。”所以在今年的“四群”教育中,他提出了在干部群众中开展勤劳致富、勤俭持家的“两勤”教育,教会群众赚钱和当家理财。
祁腾武紧接着说:“这是观念问题。我们只有让老百姓从村寨走到乡镇、从乡镇走到县城、从县城走到临沧,站在更大一点的平台上,开阔他们的眼界,观念才会改变,生活习惯才会改变,贫穷才会改变,命运也才会改变,这样才能让各民族群众过上真正幸福的生活。”
从自身的成长经历,祁腾武也深深体会到,教育对一个人观念的改变,对一个人命运的改变是起着何等重要的作用。“一个人命运的改变可以影响一个家庭,而一个家庭的改变可以影响一个村寨,再放大,就可以影响一个地区、影响一个民族。所以发展教育不能等到有条件再办,稍一犹豫耽误的就可能是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 “改变观念靠什么?就只有靠教育!这个过程需要几代人,几届县委、政府的努力,我们就要从现在做起。”祁腾武说。
教育的效益算不出,直接效益更算不了
近些年,沧源大打民族文化牌,要将多姿多彩的佤山民族文化推向外界、推向全国乃至世界。旅游开发需要大量既熟悉本民族文化又能与外界顺畅沟通交流的人才。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沧源机场建设也在加紧推进,机场的建设将把沧源与外面的世界进一步拉近。纯粹靠天吃饭的自然生态经济业已打破,产业结构正在进一步调整,烤烟、竹子的种植规模在不断扩大。
“我们发展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我们现在面临的是外面的人才引不进,本地的人才又没有。这怎么办?只有通过教育来解决这些矛盾。以色列靠的是什么,就是靠教育、靠人才。沧源资源那么好,但为什么对人类没有贡献,一年就苦一两个亿,国家还要倒给近十个亿才行。我们缺的就是人才,什么人才都缺,包括种地的人才。”说到这些,祁腾武显得有些激动。
从改变佤山各族群众封闭的传统观念到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的重要地位愈加凸显,加速人才培养亦愈加迫切。达成共识的沧源县委、政府,在国家、省、市各级都在不断加大对教育投入的同時,从捉襟见肘的地方财政中划拨出大量资金投向教育。
“我们了解到,今年秋季学期起,沧源就要免除普通高中的学费?”记者问。
“是的,我们必须这么做,为免除普通高中学费,每年县级财政要投入200来万元,明后年如果财政状况好一些,我们还要逐步免除其他费用。”祁腾武回答。现在一个高中生各种费用加起来一年需要七八千块钱,对于沧源的老百姓来说确实是非常重的负担。“我们能减一点是一点,能做一点是一点”。他认为,高中阶段是人生各方面成长最快、最重要的时期,接受了高中阶段教育,即使不上大学,回家种田、经商也比受教育程度低的村民要好。读了书“种田不如老子,养鸡不如嫂子”的现象只是个别的。“让佤族孩子和其他民族的孩子多读点书总是有用的!”他这样坚信。免学费读高中在这个遥远的边疆民族贫困县将很快成为现实。
让人不可思议的教育改革举措在这个偏远小县还不断出现。去年秋季,临沧市率先在全省开始实施老百姓称之为“鸡蛋工程”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学生营养早餐计划,沧源县将这项计划不仅覆盖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生,而且覆盖面还扩大到学前教育至高中阶段教育的所有寄宿学生和非寄宿学生,从农村学校到城镇学校的全县2.8万多名学生中。“鸡蛋工程”提供的也不仅仅是一个鸡蛋,还加上了一个馒头。当时所需经费大部分就由县级财政承担。国家实施营养餐计划后,沧源县每年依然还要多投入570万元,用于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和非寄宿学生的营养补助,其中还包括了对560余名缅甸籍学生的补助,这一大度之举,在边境地区为国家树立了良好的大国形象。
国家寄宿生生活补助未覆盖到的,沧源县财政每年又投入60万元进行补助,并提高了全部寄宿学生的生活标准。按标准,寄宿学生生活补助加上营养补助,小学每生每天为7元、初中生为8元,而沧源的补助标准分别达到了9.5元和10.5元,均高出其他地区2.5元。“我们要让每个孩子都感觉到是一样的,从小就感受到公平公正!”祁腾武说。因为在沧源,非寄宿学生家庭一样困难,原来也一样没有营养餐吃。
教育要发展,师资是关键。近些年,随着国家特岗教师计划的实施,沧源引进了320名特岗教师,沧源各级党委、政府对这批年轻教师群体生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现在基本都已经留在沧源发展。与此同时,不断扩大事业单位招用教师的渠道。双管齐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结构得到了优化。“十一五”期间,全县新增的教师数就达到684名。近两年,187名工龄满30年、未到退休年龄,但因为身体和教学业务困难等原因提出提前退休的教师,沧源采取了特殊政策,参照公务员退休规定为这些教师办理了退休手续。为了补齐这187名教师的空缺,每年县级财政又要多拿出560万元发放新教师的工资。“提前退休教师的待遇我们是一定要保证的。”
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近两年沧源县中、高考的入学率、升学率都在大幅提升,这得益于求贤若渴的沧源县委、县政府的又一决策——面向全国公开招聘校长和教师,对招聘来的校长给出的优惠政策是除正常的工资外,完成教育教学目标的,每年还有10万元的绩效奖励,解决一辆工作用车和安排一套周转房。田贵平是湖南人,曾在一所私立学校工作,2010年,通过公开招考,他来到了有2 200名在校生的沧源县民族中学担任校长。新的办学思路和办学理念让这所学校发生了较大变化。
学前教育在沧源得到快速发展,全县90多个村寨都办起了学前班,有条件的城镇公立、私立幼儿园并驾齐驱,全县幼儿毛入园(班)率已达到63.7%。2008年起,沧源县为学前幼儿每生每年下拨20元公用经费,今年提高到40元。沧源县入园幼儿每年家长承担的保育费仅为400元,公办、民办均为一个标准。但为了激励社会资金投向学前教育,县财政每年又以每名入园幼儿160元的标准补贴给私立幼儿园。
校舍安全也是沧源这个历史欠债较大贫困县急需解决的问题。国家实施校舍安全工程以来,沧源不断加大配套资金投入,加快改善办学条件进程。去年,沧源县校舍安全工程规划建设面积仅为7 960平方米,需配套资金197万元,但实际上沧源启动的建设任务是3.7万平方米,县级配套资金达到了1 190万元,建设面积和配套资金都大大超出了规划标准。让各民族孩子在安全的校舍学习、生活成为沧源县委、县政府领导干部搁在心头的最沉甸甸的责任。搬迁新建国门小学,县级财政的配套资金又投进去了2 000万元。
沧源是云南省最后4个“普九”县之一,2009年才完成了“两基”任务,但在2010年,全县的“普实”工作也全面完成。县财政为此又投入600万元。
……
一桩桩一件件令人感到惊奇和惊喜的事例,这真的是沧源这个集“老、少、边、山、穷”地区县委、县政府的重教之举吗?
“教育在社会事业发展这块投入是最大的,但效益是无法估算的,直接效益更算不出来。办教育只是凭着个人的良心,凭着自己的认识认知在干。这些年,我们做了其他许多发达地区都没有做的事,这是由我们的县情决定的,也是逼出来的。”祁腾武用这样平实的语言回答了这个问题。
◇责任编辑 杨曙光◇
“沧源有着这么好的自然环境,但为什么老百姓过得不富裕,外地人也不愿意来这里,今年全县连一个医学本科生都没有招到。”不久前去了一趟沧源,县委书记祁腾武接见了记者,聊到教育话题时,个性率直的祁书记神情显得有些沉重。
“就是因为这里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缺少深厚的文化积淀。佤族是一个‘直过’民族,新中国成立前几乎没有正规教育,新中国成立之初,这里识文断字的人可以用‘屈指可数’这个词来形容,‘屈指’也只需屈起一只手的手指,还不用伸出两只手来。”不了解沧源县情的还以为祁腾武说的是玩笑话,但这确实如此。
“一个民族要进步,人民要过上真正幸福的生活,經济要发展,社会事业的发展更为重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而教育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只有通过教育,让人们一步步走出大山,改变观念,进而改变生产生活方式,这才能过上真正幸福的生活。”在沧源6年的县委书记位置上,因为教育而改变了自身命运的祁腾武对教育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一次次的决策中,他的目光总是投向了教育。
没有远大理想,但他一直很努力
1970年,祁腾武出生在保山市昌宁县耉街彝族苗族乡一个农民家庭。他的家庭十分贫困,但父母都是精打细算会过日子的人,最终还是将他和他的两个弟妹都供了读师范、中专和大专,成了村子里人人羡慕的人家。
初中毕业时,家里要祁腾武报考师范学校,老师反复到他家里做工作,要他读高中,上大学,因为他的学习成绩在学校非常优秀,从上小学以来名次就没有排到过第二名。他报考师范的想法很简单:“我那时并没有远大理想,只要不再在贫瘠的地里刨食,只要有饭吃就行。”那时因为家庭贫困,粮食常常不够吃,父母就去其他村民家借米借面,对此,他是记忆犹新。
为了早一点工作不耽误弟妹读书,他还是选择了昌宁师范。那些年,他在学校的表现依然十分优秀,还当上了校团干部和班长,毕业分配时,他被分到了一所只有两个年级的教学点工作。教学点有一个校长,一个代课教师和他。面对这样的工作、生活条件,他并没有感到太失望。“工作有了,可以吃饱饭了。”他觉得那样的生活也很好,十八九岁的他想法依然很简单。
学生放学后,家在附近的校长和代课老师都回家了,学校就只剩下他。手勤脚快的他开始整理学校球场,加固篮球架,修好脚踏风琴,将废弃多年的猪圈也重新筑起。看他那样子,代课老师还从家里也捉来了两只鸭子,校长带了两只鸡,他则准备从家里抱两头刚产下不久的小猪,准备认认真真的“过日子”。
可就在这时,县教育局急需一名文秘人员,选来选去就选中了在学校期间文字功底就小有名气的他。这时,他在那所小学工作刚一个多月。
在后来的工作岗位上,祁腾武总是那么知足和努力,成绩也总是很突出。在县教育局工作几年后,他就被调到县委办,从县委办秘书科长到县政府办副主任、再到地委办秘书科长,1998年仅有28岁的他当上了保山地委办公室副主任,成了保山当时最年轻的副处级干部,后来又担任了保山市委副秘书长兼市委政研室主任。这期间,农村出身的他每次提拔得到的评价基本都是“老实肯干,能吃苦,不说假话”。2005年,他被任命为保山市施甸县县长,任职仅一年多后,2006年11月,他走马上任临沧市沧源县委书记。
趴在地图上看了半天才找准沧源的位置
“组织部长找我谈话时,我真的对沧源的情况不清楚,后来还和部长趴在地图上看了半天。”那里的县情、民风民俗怎么样,祁腾武一无所知。要到完全陌生的异地任职,他心里还是有些不安。但三天后,祁腾武来到沧源。他到达时已是夜晚,一下车就感觉空气特别清新,自然生态特别好,他的心宽了许多。
但在后来的工作中,他在这么好的自然生态背后看到了和其他地方的许多差异和不足。他过去生活、工作的保山是滇西文化底蕴较为深厚的地方,民族以汉族为主,尽管那里依然贫穷,但人们之间的交流没有太多障碍。而在沧源,由于民族众多,文化差异较大,与民族干部群众的沟通和交流存在障碍,有时以为安排的工作自己是说清楚、讲明白了,但实际上对方并没有真正理解。看到这些问题后,祁腾武逐渐改变了自己的工作方式,交代下去的工作就紧盯不放。“慢慢地有了一些转变。”
“但老百姓的生活习惯改变不大。”2011年,沧源县财政总收入达到2.2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 780元。比起“十五”末的2005年,分别增长了5.4倍和2.5倍多,增长不可谓不快。“老百姓的收入还不算太低啊。这些年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有低保、有粮贴、有山林耕地,还有猪鸡鸭,这个人均收入是有的。但走到家里一看,家里还什么像样的东西都没有。这是因为老百姓不懂得安排家庭生产生活,喜欢喝酒唱歌,钱都花到这些地方去了,而没有习惯盘算着将钱多投点在扩大生产中。这样的生活方式,使贫穷的状况根本无法改变。”所以在今年的“四群”教育中,他提出了在干部群众中开展勤劳致富、勤俭持家的“两勤”教育,教会群众赚钱和当家理财。
祁腾武紧接着说:“这是观念问题。我们只有让老百姓从村寨走到乡镇、从乡镇走到县城、从县城走到临沧,站在更大一点的平台上,开阔他们的眼界,观念才会改变,生活习惯才会改变,贫穷才会改变,命运也才会改变,这样才能让各民族群众过上真正幸福的生活。”
从自身的成长经历,祁腾武也深深体会到,教育对一个人观念的改变,对一个人命运的改变是起着何等重要的作用。“一个人命运的改变可以影响一个家庭,而一个家庭的改变可以影响一个村寨,再放大,就可以影响一个地区、影响一个民族。所以发展教育不能等到有条件再办,稍一犹豫耽误的就可能是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 “改变观念靠什么?就只有靠教育!这个过程需要几代人,几届县委、政府的努力,我们就要从现在做起。”祁腾武说。
教育的效益算不出,直接效益更算不了
近些年,沧源大打民族文化牌,要将多姿多彩的佤山民族文化推向外界、推向全国乃至世界。旅游开发需要大量既熟悉本民族文化又能与外界顺畅沟通交流的人才。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沧源机场建设也在加紧推进,机场的建设将把沧源与外面的世界进一步拉近。纯粹靠天吃饭的自然生态经济业已打破,产业结构正在进一步调整,烤烟、竹子的种植规模在不断扩大。
“我们发展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我们现在面临的是外面的人才引不进,本地的人才又没有。这怎么办?只有通过教育来解决这些矛盾。以色列靠的是什么,就是靠教育、靠人才。沧源资源那么好,但为什么对人类没有贡献,一年就苦一两个亿,国家还要倒给近十个亿才行。我们缺的就是人才,什么人才都缺,包括种地的人才。”说到这些,祁腾武显得有些激动。
从改变佤山各族群众封闭的传统观念到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的重要地位愈加凸显,加速人才培养亦愈加迫切。达成共识的沧源县委、政府,在国家、省、市各级都在不断加大对教育投入的同時,从捉襟见肘的地方财政中划拨出大量资金投向教育。
“我们了解到,今年秋季学期起,沧源就要免除普通高中的学费?”记者问。
“是的,我们必须这么做,为免除普通高中学费,每年县级财政要投入200来万元,明后年如果财政状况好一些,我们还要逐步免除其他费用。”祁腾武回答。现在一个高中生各种费用加起来一年需要七八千块钱,对于沧源的老百姓来说确实是非常重的负担。“我们能减一点是一点,能做一点是一点”。他认为,高中阶段是人生各方面成长最快、最重要的时期,接受了高中阶段教育,即使不上大学,回家种田、经商也比受教育程度低的村民要好。读了书“种田不如老子,养鸡不如嫂子”的现象只是个别的。“让佤族孩子和其他民族的孩子多读点书总是有用的!”他这样坚信。免学费读高中在这个遥远的边疆民族贫困县将很快成为现实。
让人不可思议的教育改革举措在这个偏远小县还不断出现。去年秋季,临沧市率先在全省开始实施老百姓称之为“鸡蛋工程”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学生营养早餐计划,沧源县将这项计划不仅覆盖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生,而且覆盖面还扩大到学前教育至高中阶段教育的所有寄宿学生和非寄宿学生,从农村学校到城镇学校的全县2.8万多名学生中。“鸡蛋工程”提供的也不仅仅是一个鸡蛋,还加上了一个馒头。当时所需经费大部分就由县级财政承担。国家实施营养餐计划后,沧源县每年依然还要多投入570万元,用于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和非寄宿学生的营养补助,其中还包括了对560余名缅甸籍学生的补助,这一大度之举,在边境地区为国家树立了良好的大国形象。
国家寄宿生生活补助未覆盖到的,沧源县财政每年又投入60万元进行补助,并提高了全部寄宿学生的生活标准。按标准,寄宿学生生活补助加上营养补助,小学每生每天为7元、初中生为8元,而沧源的补助标准分别达到了9.5元和10.5元,均高出其他地区2.5元。“我们要让每个孩子都感觉到是一样的,从小就感受到公平公正!”祁腾武说。因为在沧源,非寄宿学生家庭一样困难,原来也一样没有营养餐吃。
教育要发展,师资是关键。近些年,随着国家特岗教师计划的实施,沧源引进了320名特岗教师,沧源各级党委、政府对这批年轻教师群体生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现在基本都已经留在沧源发展。与此同时,不断扩大事业单位招用教师的渠道。双管齐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结构得到了优化。“十一五”期间,全县新增的教师数就达到684名。近两年,187名工龄满30年、未到退休年龄,但因为身体和教学业务困难等原因提出提前退休的教师,沧源采取了特殊政策,参照公务员退休规定为这些教师办理了退休手续。为了补齐这187名教师的空缺,每年县级财政又要多拿出560万元发放新教师的工资。“提前退休教师的待遇我们是一定要保证的。”
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近两年沧源县中、高考的入学率、升学率都在大幅提升,这得益于求贤若渴的沧源县委、县政府的又一决策——面向全国公开招聘校长和教师,对招聘来的校长给出的优惠政策是除正常的工资外,完成教育教学目标的,每年还有10万元的绩效奖励,解决一辆工作用车和安排一套周转房。田贵平是湖南人,曾在一所私立学校工作,2010年,通过公开招考,他来到了有2 200名在校生的沧源县民族中学担任校长。新的办学思路和办学理念让这所学校发生了较大变化。
学前教育在沧源得到快速发展,全县90多个村寨都办起了学前班,有条件的城镇公立、私立幼儿园并驾齐驱,全县幼儿毛入园(班)率已达到63.7%。2008年起,沧源县为学前幼儿每生每年下拨20元公用经费,今年提高到40元。沧源县入园幼儿每年家长承担的保育费仅为400元,公办、民办均为一个标准。但为了激励社会资金投向学前教育,县财政每年又以每名入园幼儿160元的标准补贴给私立幼儿园。
校舍安全也是沧源这个历史欠债较大贫困县急需解决的问题。国家实施校舍安全工程以来,沧源不断加大配套资金投入,加快改善办学条件进程。去年,沧源县校舍安全工程规划建设面积仅为7 960平方米,需配套资金197万元,但实际上沧源启动的建设任务是3.7万平方米,县级配套资金达到了1 190万元,建设面积和配套资金都大大超出了规划标准。让各民族孩子在安全的校舍学习、生活成为沧源县委、县政府领导干部搁在心头的最沉甸甸的责任。搬迁新建国门小学,县级财政的配套资金又投进去了2 000万元。
沧源是云南省最后4个“普九”县之一,2009年才完成了“两基”任务,但在2010年,全县的“普实”工作也全面完成。县财政为此又投入600万元。
……
一桩桩一件件令人感到惊奇和惊喜的事例,这真的是沧源这个集“老、少、边、山、穷”地区县委、县政府的重教之举吗?
“教育在社会事业发展这块投入是最大的,但效益是无法估算的,直接效益更算不出来。办教育只是凭着个人的良心,凭着自己的认识认知在干。这些年,我们做了其他许多发达地区都没有做的事,这是由我们的县情决定的,也是逼出来的。”祁腾武用这样平实的语言回答了这个问题。
◇责任编辑 杨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