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对江苏省海州区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现状的调查,介绍了海州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现阶段开发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村;实用人才;对策
随着沿海大开发的深入推进,人才资源也成为海州区融入沿海开发的最重要战略资源,农村实用人才的开发对加快海州区新农村的跨越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该地区提前实现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农村实用人才,指具有一定知识或技能,为农村经济和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服务、做出贡献,起到示范或带动作用的农村劳动者。本次海州区农村实用人才调查统计,笔者根据中组部、人社局和国家统计局关于农村实用人才分类划分标准进行,即生产型、经营型、技能带动型、科技服务型和社会服务型五类标准。
一、海州区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的现状
海州区是江苏省连云港市区的主要农业区,包括4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中,涉农村庄和社区共有63个,农业人口14.2万人,占总人口的62.3%。根据最新统计,该区共有农村实用人才2834人,约占该区农业人口总数的2%。
1.人才类型
生产型541人,经营型426人,技能带动型1430人,科技服务型66人,社会服务型371人,分别占实用人才总数的19%、15%、51%、2%和13%(图1)。
2.年龄结构
该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逐步趋于中年化,其中,35岁以下283人,36-45岁883人,46-55岁1127人,56岁以上541人,分别占实用人才总数的10%、31.1%、39.6%和19.3%(图2)。
3.文化程度
实用人才的总体文化程度依然偏低,其中,小学139人,初中2023人,高中或中专615人,大专以上的57人,分别占全区实用人才的5%、71%、22%和2%(图3)。
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
1.大力宣传,营造成才氛围
以双重途径加强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宣传,着力打造适宜实用人才成长和创业的氛围。一是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通过宣传种植、养殖能手的典型事例,推广他们的成功经验,借以激发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立志成才的积极性。二是政策上支持和激励农村实用人才发挥带动作用。区和各乡镇党政部门在安排科技项目、推荐评审职称、参加重点项目政策等方面,对农村实用人才实行优先安排,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
2.加强培训,扩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随着党和政府支农、惠农力度的不断加大,农业教育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通过江苏农业培训和园艺科技入户项目,定期面向农民开办实用技术培训班,每年培训农民3万人次;认真落实科技入户工作,聘请专家进村入组进行技术指导,每年聘请省市级农业专家10余人、技术指导员60余人,遴选科技示范户1000户左右,每个示范户辐射带动周边10个以上农户,共辐射带动近万户。
3.兴办协会,发挥实用人才辐射作用
积极引导实用人才创办各种协会或专业合作社组织,引导他们搞好联合经营,改变实用人才分散状态,发挥群体优势,实现农村科技资源有效共享、共同致富。目前,该区已有农民合作社97个,带动农户7.9万户。
三、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1.农村实用人才类型结构不合理
海州区农村实用人才以技能带动型人才为主,占整个实用人才的51%,这主要得益于该区近几年大力实施的科技入户工作,也使得该区技能带动型主要集中在科技种植方面,其他技能带动型包括能工巧匠、农机具操作与维修等人员较少。该区科技服务型人才偏少,除去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农技中心的在编人员,仅有66人,仅占全区农村实用人才的2%,且主要分布于全区几个较大的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2.农村实用人才的年龄结构不合理
该区农村实用人才中46-55岁这个年龄段达到39.6%。35岁以下只有283人(图2),仅占该区农村实用人才的10%,近些年来,本地大学毕业生基本选择在外地就业,加之青壮年外出务工较多,致使该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年龄偏大,青壮年的实用人才更加稀少。
3.农村实用人才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该区农村实用人才中初中学历人数达2023人,占全区农村实用人才的71%。而大专及以上学历仅有57人,占全区农村实用人才的2%(图3)。
四、对策与建议
1.加强典型示范的宣传工作,激活农村实用人才的创新创业热情,发挥其带动示范作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村实用人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动力源,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大力宣传农村实用人才创业精神和带动周边农民共同致富的事迹,激发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以科技致富。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农村实用人才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
为农村实用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要从多方面,宽领域支持农村实用人才想事业、干事业、成就事业,带动一方经济发展。要出台有关优惠政策,从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扶持,解决信用融资、农业保险、技术支撑、税收优惠等重点难题,吸引更多的年轻人科技人员来该区创业,逐步提升该区农村实用人才中科技服务型、青壮年人才比例,真正发挥政府扶持农民、扶持农业、促进农村实用人才服务农民,服务农业,服务农村,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作用。
3.创新培训机制,提升农村实用人才的素质
坚持普及型培训与提高型培训相结合,逐步提升该区农村实用人才受教育水平。普及型培训由区级层面组织开展,培训对象为普通农民,主要是普及农业基础知识,帮助他们掌握农村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增强致富本领;提高型培训希望获得市级层面支持,培训对象为农村实用人才,主要是实施开阔眼界、拓展思路、提高技术的培训,由市级机关组织专家讲座、外出参观、交流学习等培训活动。坚持重点培训与辐射培训相结合,针对存在问题,打破瓶颈制约。
4.加强组织领导,多部门协作形成农村实用人才的整体合力
财政、人社、农业部门要为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培训、进修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和政策,尤其是要对农村实用人才在创业、发展生产上重点扶持,引导他们规模种植、规模养殖、规模加工,培育主导产业,形成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一村一品,有明显的特色优势,逐步建立起政府、企业、农民相结合的投入机制。
[关键词] 农村;实用人才;对策
随着沿海大开发的深入推进,人才资源也成为海州区融入沿海开发的最重要战略资源,农村实用人才的开发对加快海州区新农村的跨越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该地区提前实现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农村实用人才,指具有一定知识或技能,为农村经济和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服务、做出贡献,起到示范或带动作用的农村劳动者。本次海州区农村实用人才调查统计,笔者根据中组部、人社局和国家统计局关于农村实用人才分类划分标准进行,即生产型、经营型、技能带动型、科技服务型和社会服务型五类标准。
一、海州区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的现状
海州区是江苏省连云港市区的主要农业区,包括4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中,涉农村庄和社区共有63个,农业人口14.2万人,占总人口的62.3%。根据最新统计,该区共有农村实用人才2834人,约占该区农业人口总数的2%。
1.人才类型
生产型541人,经营型426人,技能带动型1430人,科技服务型66人,社会服务型371人,分别占实用人才总数的19%、15%、51%、2%和13%(图1)。
2.年龄结构
该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逐步趋于中年化,其中,35岁以下283人,36-45岁883人,46-55岁1127人,56岁以上541人,分别占实用人才总数的10%、31.1%、39.6%和19.3%(图2)。
3.文化程度
实用人才的总体文化程度依然偏低,其中,小学139人,初中2023人,高中或中专615人,大专以上的57人,分别占全区实用人才的5%、71%、22%和2%(图3)。
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
1.大力宣传,营造成才氛围
以双重途径加强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宣传,着力打造适宜实用人才成长和创业的氛围。一是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通过宣传种植、养殖能手的典型事例,推广他们的成功经验,借以激发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立志成才的积极性。二是政策上支持和激励农村实用人才发挥带动作用。区和各乡镇党政部门在安排科技项目、推荐评审职称、参加重点项目政策等方面,对农村实用人才实行优先安排,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
2.加强培训,扩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随着党和政府支农、惠农力度的不断加大,农业教育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通过江苏农业培训和园艺科技入户项目,定期面向农民开办实用技术培训班,每年培训农民3万人次;认真落实科技入户工作,聘请专家进村入组进行技术指导,每年聘请省市级农业专家10余人、技术指导员60余人,遴选科技示范户1000户左右,每个示范户辐射带动周边10个以上农户,共辐射带动近万户。
3.兴办协会,发挥实用人才辐射作用
积极引导实用人才创办各种协会或专业合作社组织,引导他们搞好联合经营,改变实用人才分散状态,发挥群体优势,实现农村科技资源有效共享、共同致富。目前,该区已有农民合作社97个,带动农户7.9万户。
三、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1.农村实用人才类型结构不合理
海州区农村实用人才以技能带动型人才为主,占整个实用人才的51%,这主要得益于该区近几年大力实施的科技入户工作,也使得该区技能带动型主要集中在科技种植方面,其他技能带动型包括能工巧匠、农机具操作与维修等人员较少。该区科技服务型人才偏少,除去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农技中心的在编人员,仅有66人,仅占全区农村实用人才的2%,且主要分布于全区几个较大的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2.农村实用人才的年龄结构不合理
该区农村实用人才中46-55岁这个年龄段达到39.6%。35岁以下只有283人(图2),仅占该区农村实用人才的10%,近些年来,本地大学毕业生基本选择在外地就业,加之青壮年外出务工较多,致使该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年龄偏大,青壮年的实用人才更加稀少。
3.农村实用人才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该区农村实用人才中初中学历人数达2023人,占全区农村实用人才的71%。而大专及以上学历仅有57人,占全区农村实用人才的2%(图3)。
四、对策与建议
1.加强典型示范的宣传工作,激活农村实用人才的创新创业热情,发挥其带动示范作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村实用人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动力源,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大力宣传农村实用人才创业精神和带动周边农民共同致富的事迹,激发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以科技致富。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农村实用人才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
为农村实用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要从多方面,宽领域支持农村实用人才想事业、干事业、成就事业,带动一方经济发展。要出台有关优惠政策,从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扶持,解决信用融资、农业保险、技术支撑、税收优惠等重点难题,吸引更多的年轻人科技人员来该区创业,逐步提升该区农村实用人才中科技服务型、青壮年人才比例,真正发挥政府扶持农民、扶持农业、促进农村实用人才服务农民,服务农业,服务农村,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作用。
3.创新培训机制,提升农村实用人才的素质
坚持普及型培训与提高型培训相结合,逐步提升该区农村实用人才受教育水平。普及型培训由区级层面组织开展,培训对象为普通农民,主要是普及农业基础知识,帮助他们掌握农村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增强致富本领;提高型培训希望获得市级层面支持,培训对象为农村实用人才,主要是实施开阔眼界、拓展思路、提高技术的培训,由市级机关组织专家讲座、外出参观、交流学习等培训活动。坚持重点培训与辐射培训相结合,针对存在问题,打破瓶颈制约。
4.加强组织领导,多部门协作形成农村实用人才的整体合力
财政、人社、农业部门要为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培训、进修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和政策,尤其是要对农村实用人才在创业、发展生产上重点扶持,引导他们规模种植、规模养殖、规模加工,培育主导产业,形成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一村一品,有明显的特色优势,逐步建立起政府、企业、农民相结合的投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