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学校语文教学现状及教学改革思考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anyue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目前生源质量看,大多数技校生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学生语文底子薄,基础差,“再”“在”不分,“己”“已”不辨的现象比比皆是。作业字迹潦草,书写不规范;作文病句连篇,错别字一堆,条理不清晰,中心不明确的情况不在少数;由于技校以技能为导向,在课程安排上大都突出专业课和技能课,不少技校语文课每周大多只安排二至四节,这些都似乎在暗示着学生:语文不重要,可有可无。导致学生的语文学习不认真、敷衍了事;基础差、认识不足。自然地,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就不高,学校态度的不端正也就可想而知了;学生的厌学导致了教师的厌教。语文教学是一个需要激情的教学。面对这样一群基础差、底子薄、态度不端正的技校生,教师的激情无疑是跌入谷底。许多教师上课常是照本宣科,毫无教学方法手段可言。教师信心和热情的缺乏,学生对教师的期待值也随之一降再降,导致了一种恶性循环,结果是教和学的“双输”。经过近几年的技校语文教学的尝试与探索,我认为,在新形势下改进技校语文教学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思路和视角,重点突出语文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实现转变,想方设法激活课堂教学,力求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语文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不十分密切,也不太重视语文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习惯偏重学科内在的语言知识和读写能力的联系,造成学生的思维与生活脱节。这种模式对于学生尤其是技校生而言是极不合适的。现代开放型语文教学不仅强调了语文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还注重语文学科与相邻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有意识地向社会生活全面开放,向大自然进行渗透。劳动部第五版技工学校语文教材中有一篇《一碗清汤荞麦面》,就是这样一篇有生活气息的文章,与现时代正能量的价值观不谋而合。文中有亲情的洋溢,有生活的艰辛,还有励志的色彩,比起传统的生硬冰冷的说教大有天壤之别。
  关于这一点还有以下几个观点值得明确:
  ⑴语文是其他各门课的基础。正如技工教育常说的一句老话: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为技能课服务。学好语文能提高一个人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表达能力,能使学生的技术学习如虎添翼。旧版语文教材中有一篇叶圣陶老先生的《景泰蓝的制作》,介绍了传统手工艺品景泰蓝的制作过程,这样的一篇文章和技校生的学习实际是可以加以结合的,因为说的也是一门技艺,毋庸置疑,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技能的兴趣是有正面的影响力的。从这个意义上,语文教学的课程开发与更新换代将是一项系统而长远的工程。
  ⑵语文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人的生活离不开听、说、读、写,这也正是语文的四项基本能力。你要听得懂别人的话,要说得清自己的见解,要读得懂别人的文章,要能写一笔工整的字、一篇通畅的文章。这里举个说话的例子,《项链》一文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她挽着篮子到蔬菜店里、杂货店里和肉店里去讲价钱,受嘲骂,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节省那些艰难的钱。”在讲授这一段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写台词,接着进行现场对话表演,表现她如何讲价钱,卖主如何嘲骂她。有的学生学得有模有样,引来阵阵笑声,文中的情景在课堂活灵活现地得以再现。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切实感受到了文字以及语言表达的魅力。由此也意识到了如果没有一定的语文基本功,自己的生活就会少了许多色彩。
  ⑶语文与就业息息相关。在当今社会任何一家现代化的正规企业,都要求员工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这是公司的形象所需,也是发展企业文化所需。许多知名公司(如伟创力、富士康、日立环球)的笔试试卷都涉及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测试。一位人力资源部的负责人说:我们希望招聘的员工都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而语文水平的高低往往体现出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因此,语文水平能影響到你能否顺利就业。
  二、教学手段要力求多样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光靠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讲课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在这种形式下,培养技校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也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项内容,这是时代的必然。如一篇文章《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中介绍的厅、堂、楼、阁、亭、榭、轩等七种我国古代的建筑形式,可运用挂图、投影、多媒体图片等一一展示给学生,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而且讲解更生动形象,更直观具体,便于学生展开联想,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还有一篇《史无前例的大迁徙》,讲述我国农民工现象,可以通过下载与课文配套的电视纪录片在课堂上播放,从视觉上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远甚于过多文字的讲解与描述,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学方法要符合学生实际,切实做到“因材施教”
  传统的语文教学大都有一定的套路,比如开篇解题、分析结构、归纳中心等,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可言,扼杀了语文学习的自然天性与灵性。对于文化课学习偏弱的技校生而言,更无疑是味同嚼蜡、痛苦不堪。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曾说过“不似则欺世,太似则媚俗”。语文教师也要很好地把握这个度。运用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能过于程式化,不可以总用一个固定不变的套路去处理复杂多变的教学活动。要知道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服务的。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体系,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也应不同,有时即使相同的教学任务,也可能采用不同的方法。在教学中,要随着众多教学因素的发展变化运用最优化、最科学的教学方法。这也是所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四、根据实际采用合理、科学、适用的教学模式
  目前我国主要有以下五种教学模式:传递——接受教学模式、自学——指导教学模式、引导——发现教学模式、情境——陶冶教学模式和示范——模仿教学模式。
  纵观这五种教学模式的利弊,结合技校生自身的实际以及语文学科的特点,我认为应以传递——接受为本,以情境——陶冶、示范——模仿这两种为发展趋势,偶尔穿插使用自学——指导模式作为提高,而不能只局限于其中某一种,否则将会使语文教学的路子越走越窄。   下面具体结合教学实际加以说明。
  如讲授《守财奴》一课,这是一篇篇幅较长的外国小说,年代久远,为了能使学生在90分钟或180分钟的单位时间里较为迅速有效地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突出体现教学作为一种简约的认识过程的特性,我通常偏重于采用传递——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因为它有效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易于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上《我有一个梦想》、《再别康桥》、《雨霖铃》等这类诗歌或是戏剧作品时,我认为非情境——陶冶这种教学模式莫属。教师此时应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结合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有效地获得知识,同时陶冶情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是学生情感的“激发者”和“维持者”。因此教师要具有多种能力,如表演、导演能力等。这样师生一起进入角色,让情境更加入情入理,达到诱导学生情感和促进学生认知的作用。
  在语文中学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那就是作文教学。这个环节我认为运用示范——模仿的教学模式是十分合适的。这种教学模式是历史上最古老的模式之一,因为示范模仿是人类经验得以产生和传递的基本模式之一。研究表明,一个复杂的行为技能的获得,需要经历三个阶段:认知阶段、联系阶段、自主阶段。在作文教学中,先要让学生对所学文章有所认知,接着可以进行示范练习,比如写一段景物、写一场对话、写一个说明等。接下来是自主练习,最后是迁移,即同类同种的文章都应能写会写。如写了请假条,什么留言条、托事条等都应举一反三。
  相对于前三种教学模式而言,自学——指导教学模式对于师生来说都是较难的考验。这种模式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的指导贯穿于学生自学的始终。其理论基础是“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实现了以“讲”为主向以“导”为主的转变。为了实现这种转变,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教师要有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第二,教师要设计要求明确的自学提纲,提供必备的参考书、工具書以及学习辅助工具。第三,教师要有一套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在选择这种教学模式时,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我一般会选择一些相对比较简单的文章进行尝试,如《好雪片片》《离太阳最近的树》《永远的蝴蝶》等一些篇章结构简短的美文,或是一些经典的文言短篇如《岂曰无衣》等。给学生提出自学要求,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加以点评、启发,练习的拓展训练,最后进行评价、小结。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意识,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加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个性差异的发挥,更好解决了集体教学中如何因材施教的问题。
  以上是我对于技工学校语文教学现状及教学改革的一些粗浅的见解。我觉得,如果我们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始终以开放性的视角,从以上四个方面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与方法,相信一定可以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热爱语文学习,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那么,真正发挥语文课在技校教学体系中应用的作用也就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了。
  王夏,福建第二高级技工学校教师。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近年来,广场舞成为很多中老年人,特别是大妈们锻炼身体的方式。然而,原本是为了强身健体才跳的广场舞却给有些人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和困扰。不少人跳广场舞跳出了骨科疾病:膝关节损伤,髋关节损伤,脚跟、脚背疼痛等。在此提醒,每天跳广场舞的时间要适度,地点最好选择在有弹性的塑胶地板上,以免对身体造成损伤。  【病案回顾】  今年57岁的曹阿姨因为有高血压,人也比较肥胖,因此两年前一退休就开始跳广场舞锻炼身体,近
鲁迅《祝福》里祥林嫂的人生具有撼人心魄的力度,她是那个特定时代的妇女悲剧命运的缩影。祥林嫂的悲剧是个人悲剧,也是时代悲剧。重新品读《祝福》,从祥林嫂的人生经历中再获思想启迪,再悟社会人生。  祥林嫂“年纪二十六七”,“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她也的确是一个年轻而又“安分耐劳”的人,像她这样的劳动妇女一寡再寡,两次到鲁四爷家帮工,在给鲁家付出青春血汗
期刊
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长期以来困扰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难点问题,也是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一大障碍。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违背了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扭曲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剥夺了少年儿童的童心和乐趣,阻碍着青少年儿童全面地、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因此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特别是中学生的课业负担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呼声。  一、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状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