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向学生展现了一个本色天然的阅读世界。如果学生真正把阅读当成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需求时,文化便会成为一首浸润生命、启迪心灵的诗。那么,学生在阅读中栖居就不再是一个神话了,而成为一种可触。通过在语文课堂上践行新课程,笔者发现,以文带文也是“以情带情”。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阅读充满了情感期待。
打造感情基调
一直以来,教师对语文课的困惑是讲了不少,做了不少,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不见提高。于永正老师说:语文能力是读书读出来的,不是做题做出来的。对此,笔者非常赞同。为了让学生真正受益,在学习新课程标准的时候,笔者就想:为什么不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把书读进去,课堂上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师只讲一篇课文,把课文从内容到思想都吃个透,讲个明白,学生的读尽管也形式多样,学生也有了自己的独特体验,但总有局限,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多少都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教师也意识到了这样的问题,但苦于没有好办法,只能心存遗憾。
这次,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后,笔者发现以前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迎刃而解,学生的读书时间得到了保证,学生的读书体验也得到了释放,情感的升华就在无形之中完成了。所以,笔者认为:践行新课程,开展以文带文教学,目的就是让情感得到有效的升华。记得,笔者给学生讲《白杨》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深刻,学习白杨树因需要而生长,遇困难而不屈的精神,笔者便带了《高原红柳》,经同学们朗读,体会到他们身上的共同特征,对白杨树的敬意油然而生,对高原红柳更是敬佩有加。经过这样的实践体验,笔者发现语文课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足够的朗读体验,使情感得到自然的升华。新课程带给人这样深刻而独到的阅读体验,让笔者和学生一起体验到语文带给人的无限乐趣。
学会抒发情感
以前讲《再见了,亲人》这一课时,笔者总是在学生朗读课文、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补充当时的时代背景,找《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片段读给学生听,笔者认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中朝人民的友谊。现在再讲这篇课文,笔者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自由品读文本,收获阅读的乐趣,学生们读起来饱含真情,批注、圈画、写感受、说体会,每一个片段都说出了自己独特的体验,他们从大娘为了志愿军失去了唯一的亲人中,感受到大娘对志愿军的爱戴;他们从小金花的妈妈,为救出志愿军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故事中,不仅感受到了小金花的心里埋下了对侵略者刻骨的恨,更重要的是对志愿军叔叔的依依不舍;他们同样从大嫂为志愿军挖野菜而失去双腿的情境中,体会到大嫂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大嫂拄着双拐送了一程又一程,太感人了!就这样,学生一句句、一段段、一个个的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从文本中品读出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深情,同时更品出了中国人民对朝鲜人民的真情付出,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这份情感怎能不让人为之感动,学生们讲起来滔滔不绝,再加上笔者的适时点拨与课件辅助,感动弥漫着课堂的每一个角落。
学生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把这份情感发挥得淋漓尽致,看到每个学生脸颊上深情的目光,朗读中的依依不舍,笔者觉得学生已经完全投入到了阅读的乐趣之中。为了让学生的阅读体验能够在此基础上升华,这时,笔者再让他们读《哑巴渡》这篇文章,老班长的那份无私和大爱直接点燃了学生们情感的火苗,学生激情饱满,充满感动的朗读、品析、欣赏。在授课中,笔者自己也豁然开朗,践行新课程,开展以文带文教学,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增加了积累,更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在表达时入情入境,收获也是出人意料的。
以文带文,以情育人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最优美的语言文字之一。语文课堂关注母语的传播和语言的发展,力图让学生在愉快地阅读中,接受母语浸润、隽永的语言熏染。新课程站在“大语文”的高度,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一篇文章讲完了,再带出来一篇同类的课文,学生的情感会很自然的进行迁移。有了前面的情感铺垫,后面的情感自然就容易感悟,语言的感悟带动情感的表达,学生的阅读体验就会在最自然的状态下得到最好的体现。例如,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文章时,笔者先让学生对德国人养花的特点和德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学生对德国这一奇特的民族,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在自己的民族内部,他们自己养花是为了给别人看,他们心里时时处处都有他人;但二战时,他们对别的民族却赶尽杀绝,毫不手软。做事认真,有错就改,真是一个奇特的民族。为了让学生对异域风情有更多的了解,笔者让学生朗读《密西西比河风光》,体验异域的别样风情,同时把这份美的感觉自然迁移,通过多样的朗读,体会美丽的风光和独特的异域风情。
践行新课程,开展以文带文教学,就是以情带情。有了这样的实践,才有了这样的体会,笔者相信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如果长期坚持,学生的语文能力一定会得到最有效的训练,那么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能很快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合展小学)
打造感情基调
一直以来,教师对语文课的困惑是讲了不少,做了不少,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不见提高。于永正老师说:语文能力是读书读出来的,不是做题做出来的。对此,笔者非常赞同。为了让学生真正受益,在学习新课程标准的时候,笔者就想:为什么不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把书读进去,课堂上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师只讲一篇课文,把课文从内容到思想都吃个透,讲个明白,学生的读尽管也形式多样,学生也有了自己的独特体验,但总有局限,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多少都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教师也意识到了这样的问题,但苦于没有好办法,只能心存遗憾。
这次,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后,笔者发现以前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迎刃而解,学生的读书时间得到了保证,学生的读书体验也得到了释放,情感的升华就在无形之中完成了。所以,笔者认为:践行新课程,开展以文带文教学,目的就是让情感得到有效的升华。记得,笔者给学生讲《白杨》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深刻,学习白杨树因需要而生长,遇困难而不屈的精神,笔者便带了《高原红柳》,经同学们朗读,体会到他们身上的共同特征,对白杨树的敬意油然而生,对高原红柳更是敬佩有加。经过这样的实践体验,笔者发现语文课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足够的朗读体验,使情感得到自然的升华。新课程带给人这样深刻而独到的阅读体验,让笔者和学生一起体验到语文带给人的无限乐趣。
学会抒发情感
以前讲《再见了,亲人》这一课时,笔者总是在学生朗读课文、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补充当时的时代背景,找《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片段读给学生听,笔者认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中朝人民的友谊。现在再讲这篇课文,笔者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自由品读文本,收获阅读的乐趣,学生们读起来饱含真情,批注、圈画、写感受、说体会,每一个片段都说出了自己独特的体验,他们从大娘为了志愿军失去了唯一的亲人中,感受到大娘对志愿军的爱戴;他们从小金花的妈妈,为救出志愿军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故事中,不仅感受到了小金花的心里埋下了对侵略者刻骨的恨,更重要的是对志愿军叔叔的依依不舍;他们同样从大嫂为志愿军挖野菜而失去双腿的情境中,体会到大嫂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大嫂拄着双拐送了一程又一程,太感人了!就这样,学生一句句、一段段、一个个的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从文本中品读出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深情,同时更品出了中国人民对朝鲜人民的真情付出,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这份情感怎能不让人为之感动,学生们讲起来滔滔不绝,再加上笔者的适时点拨与课件辅助,感动弥漫着课堂的每一个角落。
学生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把这份情感发挥得淋漓尽致,看到每个学生脸颊上深情的目光,朗读中的依依不舍,笔者觉得学生已经完全投入到了阅读的乐趣之中。为了让学生的阅读体验能够在此基础上升华,这时,笔者再让他们读《哑巴渡》这篇文章,老班长的那份无私和大爱直接点燃了学生们情感的火苗,学生激情饱满,充满感动的朗读、品析、欣赏。在授课中,笔者自己也豁然开朗,践行新课程,开展以文带文教学,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增加了积累,更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在表达时入情入境,收获也是出人意料的。
以文带文,以情育人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最优美的语言文字之一。语文课堂关注母语的传播和语言的发展,力图让学生在愉快地阅读中,接受母语浸润、隽永的语言熏染。新课程站在“大语文”的高度,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一篇文章讲完了,再带出来一篇同类的课文,学生的情感会很自然的进行迁移。有了前面的情感铺垫,后面的情感自然就容易感悟,语言的感悟带动情感的表达,学生的阅读体验就会在最自然的状态下得到最好的体现。例如,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文章时,笔者先让学生对德国人养花的特点和德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学生对德国这一奇特的民族,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在自己的民族内部,他们自己养花是为了给别人看,他们心里时时处处都有他人;但二战时,他们对别的民族却赶尽杀绝,毫不手软。做事认真,有错就改,真是一个奇特的民族。为了让学生对异域风情有更多的了解,笔者让学生朗读《密西西比河风光》,体验异域的别样风情,同时把这份美的感觉自然迁移,通过多样的朗读,体会美丽的风光和独特的异域风情。
践行新课程,开展以文带文教学,就是以情带情。有了这样的实践,才有了这样的体会,笔者相信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如果长期坚持,学生的语文能力一定会得到最有效的训练,那么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能很快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合展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