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在全国各高校已经进行了多番有益探索和试验,取得了一定成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高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为回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需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建设。
关键词:新时代;思政课;实践教学建设
作为课堂理论教学的有益拓展和延伸,实践教學在思政课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基于实践教学在组织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固有难度,尽管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断地尝试和探索,实践教学的体系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一、实践教学面临一些亟待化解的难题和挑战
一是基于各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管理、投入、教学探索、效果考评等的认识还处于起步阶段。
二是高校在具体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认知偏颇,致使在具体推进和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对组织管理、教学落实、活动组织、条件保障、效果测评等方面“难以到位”。
二、加强实践教学建设的基本策略
为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组织和教学运行的系统化、规范化、规模化,解决实践教学五个“难以到位”的难题,必须着力从管理平台、教学方案设计、实践活动组织、实践基地拓展、教学测评体系创设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和改进提升。
1.构建“三维一主体”的管理平台,破解组织管理不到位的难题,化解实践教学被弱化的趋势。“一主体”指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为领导主体。“三维”分别是指实践教学的指导和评价机构、实践教学运行协调机构、实践活动实施机构。一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校各职能部门(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校团委、教务处)负责实践教学的过程指导和效果评价。二是创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心”专职负责实践教学运行的管理,协调各职能部处在实践教学管理中的具体权责和基本工作安排。三是组建专门的实践教学活动实施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和落实各项实践活动。
2.构建“三化一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破解教学落实不到位的难题,化解实践教学被泛化的趋势。“三化”分别是指实践教学课程的规范化、教辅教材体系的标准化和实践教学方案的科学化。
一是实现实践教学课程的“规范化”设置。建设2个学分的“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并将其纳入人才培养规划和课表。
二是加强实践教材体系的“标准化”建设。通过编写标准化的辅导教材(包括实践教学大纲),实现实践教学与理论课教学的精准对接和有机链接。
三是实现实践教学方案的“科学化”设计。实践教学的设计方案将原则性与灵活性有机结合,为学生预留个性化、创新性和专业特色强的实践活动空间。
3.构建“三课一讲堂”的实践活动体系,即博学的“第一课堂”、慎思的“第二课堂”和笃行的“第三课堂”和“思政大讲堂”。
“第一课堂”的主要内容是“博学”,方式是“动脑”,关键是“学懂”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解决理论课教学内容“入脑”问题。教师组织学生班级讨论、小组辩论、班内各种形式的互动活动,加深学生对课堂理论教学的理解和认同。
“第二课堂”的基本要求是“慎思”,方式是“动口”,重点是“弄通”理论学习的要点和难点,并在实践中将其内化为学生的信念或信仰,解决教学内容“入心”问题。可以着眼举办丰富多彩的讲读比赛、演讲大赛、知识竞赛等,吸引和激励学生系统准确地表达自己对课堂学习的所思所想。
“第三课堂”的核心任务是“笃行”,方式是“动手”,要求“做实”理论学习的观点和主张,目的是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入行”问题。可以开展“大学生讲思政课”活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言行讲解和传播所学思想。
为有力拓展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视野,在拓展博学、慎思、笃行课堂的内容体系之外,还需聘请各级领导和各领域的知名专家走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讲堂,将“领导讲思政”“专家讲形势”的系列活动纳入课程教学计划,创建“思政大讲堂”。定期开设“热点问题领导讲坛”和“疑难问题专家讲坛”,通过各级领导、各类专家讲解热点、疑难问题,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深度和宽度。
4.构建“三基一平台”实践教学支撑体系,破解条件保障不到位的难题,化解实践教学被虚化的趋势。在实践教学支撑体系建设中,要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类教育资源,尤其是各类经济开发区、农村发展新区、贫困山区和馆藏教育资源,按照“分类建设、综合利用”的原则,通过“校地共建、校企共建、校校共建”三大途径,建设“三大类”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夯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切实保障实践教学的学生覆盖率。
一是依托各类馆藏教育资源构建红色中国基地群。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定期组织学生前往相关博物馆、纪念馆或名人故居开展现场教学,还原历史的真相,挖掘历史的宝藏。
二是基于“中国文明崛起”对全世界的震撼,以推动中国文明崛起的企业和事业单位为参观学习对象,创建震撼中国基地群,深度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
5.构建“三点一主线”实践教学测评体系,破解考评机制不到位的难题,化解实践教学被简化的趋势。实践教学体系需要科学设置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任务和教学运行过程,标准化设置每项活动的实施流程、操作方式、考核办法,并将考核办法与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结合起来,以系统化的方式实现实践过程的精准记录和直接性呈现。要将实践教学的三个关键节点(活动开展、成绩评定和表彰奖励)与贯穿实践教学主线的“过程记录”相结合。
参考文献
[1] 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探析[J].田修胜,庄孜涵.长江丛刊. 2018(27)
[2]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 毛维国,李可贵.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高校思政研究专项课题(GS1808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何萌,(1982年一),男,讲师,吉林体育学院,思政课教师。
关键词:新时代;思政课;实践教学建设
作为课堂理论教学的有益拓展和延伸,实践教學在思政课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基于实践教学在组织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固有难度,尽管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断地尝试和探索,实践教学的体系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一、实践教学面临一些亟待化解的难题和挑战
一是基于各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管理、投入、教学探索、效果考评等的认识还处于起步阶段。
二是高校在具体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认知偏颇,致使在具体推进和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对组织管理、教学落实、活动组织、条件保障、效果测评等方面“难以到位”。
二、加强实践教学建设的基本策略
为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组织和教学运行的系统化、规范化、规模化,解决实践教学五个“难以到位”的难题,必须着力从管理平台、教学方案设计、实践活动组织、实践基地拓展、教学测评体系创设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和改进提升。
1.构建“三维一主体”的管理平台,破解组织管理不到位的难题,化解实践教学被弱化的趋势。“一主体”指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为领导主体。“三维”分别是指实践教学的指导和评价机构、实践教学运行协调机构、实践活动实施机构。一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校各职能部门(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校团委、教务处)负责实践教学的过程指导和效果评价。二是创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心”专职负责实践教学运行的管理,协调各职能部处在实践教学管理中的具体权责和基本工作安排。三是组建专门的实践教学活动实施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和落实各项实践活动。
2.构建“三化一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破解教学落实不到位的难题,化解实践教学被泛化的趋势。“三化”分别是指实践教学课程的规范化、教辅教材体系的标准化和实践教学方案的科学化。
一是实现实践教学课程的“规范化”设置。建设2个学分的“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并将其纳入人才培养规划和课表。
二是加强实践教材体系的“标准化”建设。通过编写标准化的辅导教材(包括实践教学大纲),实现实践教学与理论课教学的精准对接和有机链接。
三是实现实践教学方案的“科学化”设计。实践教学的设计方案将原则性与灵活性有机结合,为学生预留个性化、创新性和专业特色强的实践活动空间。
3.构建“三课一讲堂”的实践活动体系,即博学的“第一课堂”、慎思的“第二课堂”和笃行的“第三课堂”和“思政大讲堂”。
“第一课堂”的主要内容是“博学”,方式是“动脑”,关键是“学懂”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解决理论课教学内容“入脑”问题。教师组织学生班级讨论、小组辩论、班内各种形式的互动活动,加深学生对课堂理论教学的理解和认同。
“第二课堂”的基本要求是“慎思”,方式是“动口”,重点是“弄通”理论学习的要点和难点,并在实践中将其内化为学生的信念或信仰,解决教学内容“入心”问题。可以着眼举办丰富多彩的讲读比赛、演讲大赛、知识竞赛等,吸引和激励学生系统准确地表达自己对课堂学习的所思所想。
“第三课堂”的核心任务是“笃行”,方式是“动手”,要求“做实”理论学习的观点和主张,目的是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入行”问题。可以开展“大学生讲思政课”活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言行讲解和传播所学思想。
为有力拓展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视野,在拓展博学、慎思、笃行课堂的内容体系之外,还需聘请各级领导和各领域的知名专家走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讲堂,将“领导讲思政”“专家讲形势”的系列活动纳入课程教学计划,创建“思政大讲堂”。定期开设“热点问题领导讲坛”和“疑难问题专家讲坛”,通过各级领导、各类专家讲解热点、疑难问题,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深度和宽度。
4.构建“三基一平台”实践教学支撑体系,破解条件保障不到位的难题,化解实践教学被虚化的趋势。在实践教学支撑体系建设中,要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类教育资源,尤其是各类经济开发区、农村发展新区、贫困山区和馆藏教育资源,按照“分类建设、综合利用”的原则,通过“校地共建、校企共建、校校共建”三大途径,建设“三大类”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夯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切实保障实践教学的学生覆盖率。
一是依托各类馆藏教育资源构建红色中国基地群。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定期组织学生前往相关博物馆、纪念馆或名人故居开展现场教学,还原历史的真相,挖掘历史的宝藏。
二是基于“中国文明崛起”对全世界的震撼,以推动中国文明崛起的企业和事业单位为参观学习对象,创建震撼中国基地群,深度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
5.构建“三点一主线”实践教学测评体系,破解考评机制不到位的难题,化解实践教学被简化的趋势。实践教学体系需要科学设置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任务和教学运行过程,标准化设置每项活动的实施流程、操作方式、考核办法,并将考核办法与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结合起来,以系统化的方式实现实践过程的精准记录和直接性呈现。要将实践教学的三个关键节点(活动开展、成绩评定和表彰奖励)与贯穿实践教学主线的“过程记录”相结合。
参考文献
[1] 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探析[J].田修胜,庄孜涵.长江丛刊. 2018(27)
[2]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 毛维国,李可贵.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高校思政研究专项课题(GS1808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何萌,(1982年一),男,讲师,吉林体育学院,思政课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