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灰色基调融入北京内城的城市环境,外立面两端取自于中式古典窗棱元素的金属装饰墙与中央竖向窗棱式幕墙相互呼应,低调中彰显出别样的优雅与韵律,这幢建筑就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新门诊楼。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位于市中心地带的西城区厂桥地区,北侧紧邻平安大街,南侧与医院老门诊部相望。因地处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建筑高度和立面风格受到严格限制,限高22.20m。为保证医院各项建筑功能的完整性,方案设计为地上5层、地下4层。建成后的新门诊楼总建筑面积40266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1095m2,地下建筑面积19171m2。
带型总体布局
根据用地形状,新门诊楼工程采用带型总体布局,地上各层中间均为医疗主街,门诊各科室布置在医疗主街两侧。
各医疗科室主要安排在地上及地下有自然采光、通风条件的位置。这样的设计不仅提供了良好的诊疗条件,也有效地降低了运行成本。地下部分主要设置车库、设备机房及放射科等辅助或有特殊防护要求的科室。
新门诊楼的科室布局为:一层为门诊大厅、中心注射室等;二层为骨科、普外科、外科治疗、泌尿科、消化内科、肾内科;三层为检验科、眼科、小儿眼科、B超科;四层为心外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血液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呼吸内科、胸外科、耳鼻喉科及中医科;五层为特需门诊、干部门诊、内窥镜中心、皮肤科、肾内B超、门诊办公区。
地下一层设置为病案库、影像中心;地下二层为设备机房、医护人员更衣室、浴室、药库等;地下三四层为停车库。
新颖的科室布局
提到新门诊楼的设计特色,该院基建处长董建华说:“它最新颖之处就是‘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布局。这一设计思路为相邻诊区的合作诊疗预留了空间。例如,肾脏内科和泌尿外科、心脏内科和心脏外科、消化内科和普通外科等科室实现‘手拉手’、‘头挨头’,让患者在相关专业的联合诊疗中得到救治。”
为了使临床诊疗和服务更加配合学科发展的步伐,医院建立了内镜中心、听力诊断中心、创面治疗中心,在营养门诊中设立一些智力游戏,让患者在治疗中更加感到优质的医疗服务随时在他们身边。
通过实地感受,记者发现,新门诊楼明亮、宽敞、舒适的就医环境为患者带来新的体验:门诊各个科室的设计由于充分考虑了科学化引导患者的流向与分布,候诊区域分为一次候诊、二次候诊,这使患者排队、就诊秩序大为改善;温馨的候诊大厅和走廊,清晰的就诊引导标识,都使患者就医更加安心;而注重安全、私密和人性化的诊室空间,让患者更加放心。
充分利用地下空间
由于新门诊楼的建筑高度受限,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就成了设计师拓展设计的方向。地下4层、地上5层的建筑体量,其面积比接近1:1,这在医疗建筑中并不多见。地下有一半的空间设置为停车库,解决了医院一直以来的停车难题。
记者了解到,针对北大医院常年较大的门诊流量,设计中对公共空间进行了充分的考虑。首层大厅面积近3000㎡,全部作为挂号、收费、取药等空间。每层的挂号、收费窗口也都设计得很宽敞。
二至五层设置的医疗主街,宽5.7m,尺度适中,交通核居中,沿街两侧设置各个科室,患者能够方便快速地到达各诊区。为解决这种大进深建筑的自然通风与采光问题,设计师设计了两个天井贯穿二至五层,天井改善了候诊区与主街的通风与采光条件。
各种人性化的设计处处可见,如为就医者设置了单人更衣室,在影像科走廊设置了投币式储物柜,以方便患者保存贵重物品,等等。
大厅设有应急处置功能
新门诊楼的另一大特色是一层大厅具有应对社会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功能。在休息座椅旁的立柱上暗藏了一些并不醒目的“机关”,这是关键时刻挽救生命的通路之一。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有急救患者或进行大规模抢救时,打开那些暗藏的“机关”,大厅可在短时间内变身为“抢救大厅”,氧气、急救设备、信息化系统等挽救生命所需的设备可以即刻接通并使用。
信息化助力人性化服务
为了使患者免于楼上楼下疲于奔波各个窗口,减少等待时间,在设计之初就将每楼层都设置了挂号、收费和取药处。同时,新静脉采血中心启用了采血智能化管理系统,不仅解决了患者排长队的麻烦,也让门诊取血窗口实现了流水线作业。新系统将检验项目打包,减少了患者被取血次数,可得到一次性检验项目结果。该系统全面提升了质量管理,实现了信息自动无缝隙传递,大大减少手工操作的工作量及出错率。
新门诊楼信息系统及自动化设施体现在患者就诊的各个环节:分诊叫号系统、收费处语音报价器、检验、检查、发药的排队系统、检验报告自助取单机、药剂科自动摆药机、医学影像科的自助取片机等。这些先进设备及系统的引入极大地改善患者就诊秩序、优化了就诊流程。
为了应对新门诊楼启用后,门诊接诊能力和就诊人数大幅增加对药品库存管理的压力,新门诊楼配置了北京市三甲医院首套自动整合发药机设备。该设备有着完善的操作控制系统,不仅可减轻调配药师繁重的体力劳动,还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它可大幅度降低药师调剂错误的概率,这对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患者用药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 ???(编辑 吕志新)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位于市中心地带的西城区厂桥地区,北侧紧邻平安大街,南侧与医院老门诊部相望。因地处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建筑高度和立面风格受到严格限制,限高22.20m。为保证医院各项建筑功能的完整性,方案设计为地上5层、地下4层。建成后的新门诊楼总建筑面积40266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1095m2,地下建筑面积19171m2。
带型总体布局
根据用地形状,新门诊楼工程采用带型总体布局,地上各层中间均为医疗主街,门诊各科室布置在医疗主街两侧。
各医疗科室主要安排在地上及地下有自然采光、通风条件的位置。这样的设计不仅提供了良好的诊疗条件,也有效地降低了运行成本。地下部分主要设置车库、设备机房及放射科等辅助或有特殊防护要求的科室。
新门诊楼的科室布局为:一层为门诊大厅、中心注射室等;二层为骨科、普外科、外科治疗、泌尿科、消化内科、肾内科;三层为检验科、眼科、小儿眼科、B超科;四层为心外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血液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呼吸内科、胸外科、耳鼻喉科及中医科;五层为特需门诊、干部门诊、内窥镜中心、皮肤科、肾内B超、门诊办公区。
地下一层设置为病案库、影像中心;地下二层为设备机房、医护人员更衣室、浴室、药库等;地下三四层为停车库。
新颖的科室布局
提到新门诊楼的设计特色,该院基建处长董建华说:“它最新颖之处就是‘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布局。这一设计思路为相邻诊区的合作诊疗预留了空间。例如,肾脏内科和泌尿外科、心脏内科和心脏外科、消化内科和普通外科等科室实现‘手拉手’、‘头挨头’,让患者在相关专业的联合诊疗中得到救治。”
为了使临床诊疗和服务更加配合学科发展的步伐,医院建立了内镜中心、听力诊断中心、创面治疗中心,在营养门诊中设立一些智力游戏,让患者在治疗中更加感到优质的医疗服务随时在他们身边。
通过实地感受,记者发现,新门诊楼明亮、宽敞、舒适的就医环境为患者带来新的体验:门诊各个科室的设计由于充分考虑了科学化引导患者的流向与分布,候诊区域分为一次候诊、二次候诊,这使患者排队、就诊秩序大为改善;温馨的候诊大厅和走廊,清晰的就诊引导标识,都使患者就医更加安心;而注重安全、私密和人性化的诊室空间,让患者更加放心。
充分利用地下空间
由于新门诊楼的建筑高度受限,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就成了设计师拓展设计的方向。地下4层、地上5层的建筑体量,其面积比接近1:1,这在医疗建筑中并不多见。地下有一半的空间设置为停车库,解决了医院一直以来的停车难题。
记者了解到,针对北大医院常年较大的门诊流量,设计中对公共空间进行了充分的考虑。首层大厅面积近3000㎡,全部作为挂号、收费、取药等空间。每层的挂号、收费窗口也都设计得很宽敞。
二至五层设置的医疗主街,宽5.7m,尺度适中,交通核居中,沿街两侧设置各个科室,患者能够方便快速地到达各诊区。为解决这种大进深建筑的自然通风与采光问题,设计师设计了两个天井贯穿二至五层,天井改善了候诊区与主街的通风与采光条件。
各种人性化的设计处处可见,如为就医者设置了单人更衣室,在影像科走廊设置了投币式储物柜,以方便患者保存贵重物品,等等。
大厅设有应急处置功能
新门诊楼的另一大特色是一层大厅具有应对社会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功能。在休息座椅旁的立柱上暗藏了一些并不醒目的“机关”,这是关键时刻挽救生命的通路之一。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有急救患者或进行大规模抢救时,打开那些暗藏的“机关”,大厅可在短时间内变身为“抢救大厅”,氧气、急救设备、信息化系统等挽救生命所需的设备可以即刻接通并使用。
信息化助力人性化服务
为了使患者免于楼上楼下疲于奔波各个窗口,减少等待时间,在设计之初就将每楼层都设置了挂号、收费和取药处。同时,新静脉采血中心启用了采血智能化管理系统,不仅解决了患者排长队的麻烦,也让门诊取血窗口实现了流水线作业。新系统将检验项目打包,减少了患者被取血次数,可得到一次性检验项目结果。该系统全面提升了质量管理,实现了信息自动无缝隙传递,大大减少手工操作的工作量及出错率。
新门诊楼信息系统及自动化设施体现在患者就诊的各个环节:分诊叫号系统、收费处语音报价器、检验、检查、发药的排队系统、检验报告自助取单机、药剂科自动摆药机、医学影像科的自助取片机等。这些先进设备及系统的引入极大地改善患者就诊秩序、优化了就诊流程。
为了应对新门诊楼启用后,门诊接诊能力和就诊人数大幅增加对药品库存管理的压力,新门诊楼配置了北京市三甲医院首套自动整合发药机设备。该设备有着完善的操作控制系统,不仅可减轻调配药师繁重的体力劳动,还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它可大幅度降低药师调剂错误的概率,这对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患者用药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 ???(编辑 吕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