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实践活动是对中职生素质的综合检验过程,中职学校应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开展养成教育。商水县第二职业中专从1997年开始,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适时地对中职生开展素质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出发前教育
第一,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时间观念是当代青年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有约守时,时间观念强,工作作风才会干练利落,不拖拉,工作效率高。有一位学生参加实习时,不能按时到达实习地点,我们就取消了其实习资格,这对其他同学产生了很好的警示作用。
第二,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校有校纪,厂有厂规,违纪违规必受处分。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应实行人性化管理。学生违纪后以教育为主。而企业的制度则是刚性的,违规者必须接受处罚,没有回旋余地。教师一定要让学生铭记这一点,认真遵守厂规厂纪。吸烟、喝酒、打架斗殴是纪律中的高压线,坚决不能碰。
第三,要求学生注重个人仪容、仪表、仪态。大方得体的仪容、仪表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也是对他人的尊重。男生不留长发,不染发,不戴耳钉,常剪指甲。女生不留怪异发型,不卷发,不穿奇装异服,着装不过露、过透,要自尊自爱。与人交往时,站、立、坐、行姿势规范,要克服各种禁忌,养成良好的习惯,使仪态端庄、稳重、大方。实习出发前,对学生的仪容、仪表进行检查。
第四,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安全无小事,实习期间安全是第一要务。教育学生保护自己,尤其是女生更要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单独外出,不与陌生人交往,要按时作息。日常要注意交通、饮食、用电安全,增强防水、防火、防盗意识,决不在陌生水域游泳。有病及时医治,及时向带队教师汇报。
第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随手乱丢垃圾、乱放物品是学生常有的不良习惯。要强制要求学生改掉这一毛病。把垃圾分类丢到垃圾箱内。衣服常换常洗,被褥起床即叠,居室内鞋子、背包摆放整齐,窗户常开,地面常扫。
第六,吃苦教育。企业的工作环境与学校的学习环境迥然不同。学生实习时在管理上和企业员工标准是一样的。企业和学校最大的不同是学生在企业要自食其力。学生要有吃得了苦,受得了气的思想准备。实习是一种有偿工作体验,不是随心所欲地生活享受。吃不了苦,注定要半途而废。
二、行程中教育
学生实习主要在珠三角地区,需要集体坐火车和大巴车。在行程中我们加强三方面教育。
第一,安全教育。坐火车时,要求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两名组长,夜里休息时,有人轮换值班,主要防止财物丢失。一旦发现可疑人员,要及时提醒同伴,同时报告带队老师或乘警。乘坐大巴时,要求座位固定;进服务区休息后再上车时,注意身边同伴到齐否,每辆车上随行1~2名带队老师,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第二,团结协作教育。外出实习,远离故土,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彼此关照,要团结协作,加强理解沟通,学会包容,宽宏大量。男生要照顾女生,对晕车的学生要特别关照。
第三,注意车厢内卫生。几十个人同乘一辆车几十个小时,更应注意不随地乱丢垃圾。到服务区休息时,要及时打扫车厢内卫生,通风透气。
三、面试时的教育
面试由企业人事部门负责。需要填写个人履历表,检查证件是否齐全及真实性,还应进行体检。填写履历表是对个人文化程度的初评,学生要工笔正楷认真填写,避免填写错误或信手涂鸦。学生要听从企业人事部门工作人员的安排,排好队,不喧哗,不乱走动,不玩手机,不接电话。
四、实习中的教育
实习的前10~15天(前期)是适应期。学生由刚到企业的好奇,转而开始厌倦流水线上机械的重复操作。一些岗位要求学生站立工作,有的学生因长期站立出现小腿肿胀,要经历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带队教师要关爱学生,多抽时间与学生共处,找学生谈心,从精神上鼓励学生;个别需调岗的,带队教师要积极和人事部、生产部联系,设法解决学生的困难。要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努力减少思想波动。对极个别不能坚持者,应及时与家长沟通,并妥善办理辞工手续,确保学生安全返回。
适应期过后,学生进入相对稳定的状态(中期)。这期间要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节俭教育。外出时不要单独行动,尤其是首次发薪取款时,更要警惕。要注意生产安全,严格执行操作规范,防触电,防机械损伤,防过敏性刺激引发皮炎。实习中的学生首次由消费者转变成生产者,并获得相应的报酬,第一次领工资的学生不会合理消费。这时若不加以引导、限制,就会养成奢侈浪费的不良习惯。所以,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节俭教育。
实习期的后10天(后期),学生想家、想校思想加重,情绪容易浮躁,不安心实习。要按时结束实习,不延期;同时加强学生思想工作,鼓励学生自觉维护学校声誉、形象,坚持到最后,不怠工,不空岗,向学校和家长交一份圆满的实习答卷。
五、 回程教育及回校后的总结
实习结束回校后,要组织学生对实习情况进行总结,写出实习报告。尤其注意引导比较,让学生认识到专业技能在工作岗位上的重要性,德育素质在工作生活中的协调作用及重要性,体能素质在工作岗位上的基础性作用。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自觉提高各种素质和能力,为顺利就业、回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责编 王鹏飞)
一、出发前教育
第一,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时间观念是当代青年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有约守时,时间观念强,工作作风才会干练利落,不拖拉,工作效率高。有一位学生参加实习时,不能按时到达实习地点,我们就取消了其实习资格,这对其他同学产生了很好的警示作用。
第二,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校有校纪,厂有厂规,违纪违规必受处分。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应实行人性化管理。学生违纪后以教育为主。而企业的制度则是刚性的,违规者必须接受处罚,没有回旋余地。教师一定要让学生铭记这一点,认真遵守厂规厂纪。吸烟、喝酒、打架斗殴是纪律中的高压线,坚决不能碰。
第三,要求学生注重个人仪容、仪表、仪态。大方得体的仪容、仪表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也是对他人的尊重。男生不留长发,不染发,不戴耳钉,常剪指甲。女生不留怪异发型,不卷发,不穿奇装异服,着装不过露、过透,要自尊自爱。与人交往时,站、立、坐、行姿势规范,要克服各种禁忌,养成良好的习惯,使仪态端庄、稳重、大方。实习出发前,对学生的仪容、仪表进行检查。
第四,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安全无小事,实习期间安全是第一要务。教育学生保护自己,尤其是女生更要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单独外出,不与陌生人交往,要按时作息。日常要注意交通、饮食、用电安全,增强防水、防火、防盗意识,决不在陌生水域游泳。有病及时医治,及时向带队教师汇报。
第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随手乱丢垃圾、乱放物品是学生常有的不良习惯。要强制要求学生改掉这一毛病。把垃圾分类丢到垃圾箱内。衣服常换常洗,被褥起床即叠,居室内鞋子、背包摆放整齐,窗户常开,地面常扫。
第六,吃苦教育。企业的工作环境与学校的学习环境迥然不同。学生实习时在管理上和企业员工标准是一样的。企业和学校最大的不同是学生在企业要自食其力。学生要有吃得了苦,受得了气的思想准备。实习是一种有偿工作体验,不是随心所欲地生活享受。吃不了苦,注定要半途而废。
二、行程中教育
学生实习主要在珠三角地区,需要集体坐火车和大巴车。在行程中我们加强三方面教育。
第一,安全教育。坐火车时,要求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两名组长,夜里休息时,有人轮换值班,主要防止财物丢失。一旦发现可疑人员,要及时提醒同伴,同时报告带队老师或乘警。乘坐大巴时,要求座位固定;进服务区休息后再上车时,注意身边同伴到齐否,每辆车上随行1~2名带队老师,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第二,团结协作教育。外出实习,远离故土,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彼此关照,要团结协作,加强理解沟通,学会包容,宽宏大量。男生要照顾女生,对晕车的学生要特别关照。
第三,注意车厢内卫生。几十个人同乘一辆车几十个小时,更应注意不随地乱丢垃圾。到服务区休息时,要及时打扫车厢内卫生,通风透气。
三、面试时的教育
面试由企业人事部门负责。需要填写个人履历表,检查证件是否齐全及真实性,还应进行体检。填写履历表是对个人文化程度的初评,学生要工笔正楷认真填写,避免填写错误或信手涂鸦。学生要听从企业人事部门工作人员的安排,排好队,不喧哗,不乱走动,不玩手机,不接电话。
四、实习中的教育
实习的前10~15天(前期)是适应期。学生由刚到企业的好奇,转而开始厌倦流水线上机械的重复操作。一些岗位要求学生站立工作,有的学生因长期站立出现小腿肿胀,要经历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带队教师要关爱学生,多抽时间与学生共处,找学生谈心,从精神上鼓励学生;个别需调岗的,带队教师要积极和人事部、生产部联系,设法解决学生的困难。要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努力减少思想波动。对极个别不能坚持者,应及时与家长沟通,并妥善办理辞工手续,确保学生安全返回。
适应期过后,学生进入相对稳定的状态(中期)。这期间要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节俭教育。外出时不要单独行动,尤其是首次发薪取款时,更要警惕。要注意生产安全,严格执行操作规范,防触电,防机械损伤,防过敏性刺激引发皮炎。实习中的学生首次由消费者转变成生产者,并获得相应的报酬,第一次领工资的学生不会合理消费。这时若不加以引导、限制,就会养成奢侈浪费的不良习惯。所以,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节俭教育。
实习期的后10天(后期),学生想家、想校思想加重,情绪容易浮躁,不安心实习。要按时结束实习,不延期;同时加强学生思想工作,鼓励学生自觉维护学校声誉、形象,坚持到最后,不怠工,不空岗,向学校和家长交一份圆满的实习答卷。
五、 回程教育及回校后的总结
实习结束回校后,要组织学生对实习情况进行总结,写出实习报告。尤其注意引导比较,让学生认识到专业技能在工作岗位上的重要性,德育素质在工作生活中的协调作用及重要性,体能素质在工作岗位上的基础性作用。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自觉提高各种素质和能力,为顺利就业、回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责编 王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