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3日,太湖之滨,苏州吴中,江苏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第一个竞赛项目——中职组酒店服务项目开赛,由此拉开了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序幕。随着江苏赛场各比赛项目的陆续展开,这场由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吉林、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广东、广西、重庆、贵州、甘肃、青岛等17个赛区组成,10943名选手和近8000名指导教师参加, 500多家企业参与的国家级赛事在大江南北精彩上演,并得到了全国上下的高度关注。这是继今年5月我国成功举办首届职业教育活动周后,全国职业教育又一次重要的成果展示活动。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是国家教育部、天津市人民政府发起,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行业组织共同举办的一项全国性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竞赛活动。大赛旨在树立“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人才观,引导建立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人才评价体系。大赛的举办对深化职业教育专业与教学改革,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经过多年努力,大赛已成为广大职业教育师生展示风采、实现梦想的年度盛会。
教育部职成教司提出本届大赛的总体思路是:着力提高质量、完善相关制度、强化队伍建设、推进资源转化。据大赛组委会新闻办公室介绍,今年的大赛呈现六大特点:一是紧贴产业结构调整。赛项设置在做好对接先进制造业的基础上,围绕战略新兴产业、健康环保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等均有所布局,符合国家对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需求。二是产教对接深度融合。本届大赛有行业、知名企业参与的赛项超过了八成,比赛内容设计深度对接产业发展,使用技术与企业前沿深度融合。三是服务人才资本战略。大赛已经成为选拔优秀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渠道。四是打造多元开放模式。大赛为选手提供了多元开放的展示平台,同时设计了丰富多元的同期活动、成果展示、参与环节等,以供社会各界、外国嘉宾广泛观摩和体验。五是提升赛事管理水平。加强规范管理,正式出台了《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制度汇编》,在今年完成2013-2015年三年规划工作后,适时启动大赛未来五年发展规划,以提升赛事管理水平。六是推进成果资源转化。成果资源转化是大赛内涵发展的关键环节,本届大赛主题之一就是推进成果转化,此项工作对于促进大赛引领教学将发挥积极作用。
7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出席大赛闭幕式时对大赛作出如是评价:“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充分展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已成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亮丽品牌。”
6月30日至7月4日,天津作为主赛区所承接的本届大赛26个项目集中开赛,大赛进入高潮阶段。比赛期间,天津赛区还举办了一系列同期活动,进一步打造一个多元开放的大赛模式,大大提升了大赛的社会影响力。
——贯彻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座谈会。7月2日,教育部就贯彻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在天津召开座谈会。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会上强调,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中职德育工作提供了基本规范,是职业教育基本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鲁昕要求,各地各校要认真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和学校全体教职员工深入学习领会新修订德育大纲的主要内容和政策要求,建立健全德育制度落实长效机制,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职教德育制度化、规范化。
——现代学徒制国际研讨会。7月3日,由教育部职教所和天津市教委联合主办、天津青年职业学院承办的现代学徒制国际研讨会在天津召开。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鲁昕出席并致辞。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和德国的驻华使馆官员、职教专家以及我国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同志、职业教育科研(教研)机构专家、职业院校领导和相关行业企业代表共200多人参加研讨会,交流探讨了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推进现代学徒制的有效做法。
——职业教育现代技术装备及教材演示说明活动。本次活动共有74家企业及24家出版社参与,总面积5500平方米,涵盖专业有: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焊接技术专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电工电子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医疗护理专业、物流专业、物联网专业、计算机及网络专业、木工专业等。活动重点演示了“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及配套立体化多媒体课件。
——职业教育国际化专业教学成果分享活动。该活动包括天津市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的成果展示、《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开发与实践》新书发布和天津市高职院校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说课比赛决赛等。据了解,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于2012年启动了职业教育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开发试点工作,经过3年的开发与实践,目前已顺利完成了50个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任务。该项活动全面展示了天津市职业教育的国际化专业教学成果。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示范区)联盟成立活动。7月4日下午,全国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示范区)联盟在天津举行成立大会并召开联盟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巡视员王继平等出席,来自各联盟成员单位的主管领导和有关部门代表30多人参加了此次成立大会。大会审议通过了《联盟章程》,11个联盟成员单位代表分别发言,交流工作情况,介绍了各试验区的特色和主要的工作进展、成果和建议。自2005年首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在天津成立以来,10年间已经发展到包括四川、广西、河南、沈阳、潍坊、安徽、宁波、黑龙江、重庆等11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示范区)。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博物馆参观活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博物馆坐落于天津商务职业学院校园内,总面积1200平方米,由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承办。馆内设五大展区,囊括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各职业院校、各校企合作单位提供的大量珍贵原始资料、案例和展品,生动展现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设立以来职业教育发展的整体成果。博物馆于7月2日正式开馆,今后将向公众长期免费开放。 除以上主要活动,同期举办的活动还有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术技能创新成果交流赛、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艺术表演赛、“口腔医学技术”表演赛、全国大赛参赛选手就业洽谈会、免费师范生培养工作汇报会等。
2015年5月8日,经李克强总理批准,《中国制造2025》正式公布。这个被外界称为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提出了中国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的“三步走”战略,这是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规划指出,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规划提出,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重点,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快速发展。
毫无疑问,中国的职业教育必将在《中国制造2025》的推进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一项国家级赛事,应该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赛项的设置上,不仅要有针对性,更要具备前瞻性,让技能大赛成为引领职业教育领域改革的风向标,这也是我国举办大赛的初衷。
据大赛组委会新闻办公室介绍,今年的大赛,在赛项设置上突出了四个特点,一是对接先进制造业,设置了注塑模具CAD/CAE与主零件加工、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三维建模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飞机发动机拆装调试与维修、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等赛项;二是紧贴“互联网+”新业态发展,设置了云计算技术与应用、4G全网建设技术、智能家居安装维护等赛项;三是关注健康生活、绿色环保,设置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大气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等赛项;四是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技艺传承,设置了艺术专业技能(含戏曲、民乐)、中药传统技能、手工制茶、中华茶艺等赛项。
通过对赛项设置的分析记者发现,在全部赛项中,属加工制造和信息技术两大类的项目,中职组有17个,高职组有15个,这两大类项目的比例超过了赛项总数的30%。而在新增加的9个赛项中,就有5个在这两大类之列,如工业机器人应用、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4G网络建设技术等。这样的赛项设置,充分说明大赛与先进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产业的紧密对接。
在采访中记者看到,赛场内,选手们各显身手;赛场外,相关企业则通过各种产品展示活动来吸引眼球。在机器人技术应用赛场外,一场内容丰富的工业机器人和无人机技术展示活动吸引了众多参观者。数十家从事高科技研发和生产的企业集中在赛场外搭起了特色展台,向每一位参观者详细介绍工业机器人和无人机的最新产品和该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体验活动让参观者真实地感受到高科技产品正在社会生产和百姓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届大赛,河南省共派出43所中等职业学校164名选手参加41个项目的比赛,经过激烈角逐,有121名选手共夺得各类奖项80个,其中一等奖7个、二等奖22个、三等奖51个,获奖率73%,高于全国60%的平均获奖率。如此高的获奖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几年河南职业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
2008年,河南省启动了职教攻坚计划,并与教育部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先后投入700多亿元用于职业教育,职业院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有效提高了职业院校办学水平;2010年,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与人社部共建全国技工院校改革试验区;2012年,确定“三改一抓一构建”和“六路并进”的新的职教发展思路;2014年,启动职教攻坚二期工程。近几年,河南省财政投入大量资金,重点建设100所左右品牌示范职业院校和200所左右特色职业院校,启动实施了品牌示范专业和特色专业、示范性实习基地、“双师型”教师队伍、信息化等“四项建设计划”。2015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亲临河南,对河南贯彻实施职业教育法情况进行了为期4天的执法检查,并对河南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
河南省在职业教育领域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把组织开展技能竞赛作为内涵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完善大赛制度,赛项设置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组织举办相关赛项研讨会等,使技能大赛真正发挥高手切磋技艺、引领教学改革、展示职教成果的积极作用。
技能大赛也造就了一批明星学校。通过积极组织开展和参加校级、市级、省级和国家级技能大赛,一批办学实力雄厚、专业特色突出、竞赛成绩优异的中职学校脱颖而出,如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河南信息工程学校、河南省科技工业学校、洛阳旅游学校、洛阳市第一职业中专等,这些学校不仅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走在了全省的前列,也为职业教育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口碑。
以我省在本届大赛中的最大黑马——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为例,在高手如云的国赛赛场,该校能够一举拿下服装专业类的四个一等奖,靠的不是一时的运气,而是数年如一日高度重视技能教改和创新的厚积薄发。在本届大赛之前,该校已经连续四年代表河南省参加服装专业类赛项的比赛,虽然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还从未取得过一等奖。然而,参加大赛的目的并非只是为了获奖,学校通过对大赛的赛项设置、考题特点、考试要求等进行全面分析,查找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学校按照对接大赛、对接产业的要求,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严格监控下,建立了技能大赛常态工作制度和激励机制,以国赛标准为顶层设计,以企业行业前沿为引领,根据职业岗位技能和人才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真正使技能大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学校目前已形成了学年有大赛、季度有小赛、月月有竞赛、班级有评比的良好氛围,构建了一整套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内技能大赛选拔模式。除了服装专业,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也在光伏发电、电气安装、计算机检测维修与数据恢复等其他三个专业派出了选手参加国赛。一所学校在同一届国赛中派出具有专业跨度的4支队伍参赛,说明该校各专业建设不是一枝独秀,而是协同发展、齐头并进。
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经结束,大赛带给我们的启示应成为今后职教工作的重要指引:校企合作应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应更加科学,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应更加紧密对接,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应进一步提升,河南职业教育应在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规划的大格局下强基础、调结构、抓内涵、提质量,更应该着眼于“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互联网+”等新的国家战略的实行。
(责编 张红延)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是国家教育部、天津市人民政府发起,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行业组织共同举办的一项全国性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竞赛活动。大赛旨在树立“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人才观,引导建立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人才评价体系。大赛的举办对深化职业教育专业与教学改革,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经过多年努力,大赛已成为广大职业教育师生展示风采、实现梦想的年度盛会。
教育部职成教司提出本届大赛的总体思路是:着力提高质量、完善相关制度、强化队伍建设、推进资源转化。据大赛组委会新闻办公室介绍,今年的大赛呈现六大特点:一是紧贴产业结构调整。赛项设置在做好对接先进制造业的基础上,围绕战略新兴产业、健康环保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等均有所布局,符合国家对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需求。二是产教对接深度融合。本届大赛有行业、知名企业参与的赛项超过了八成,比赛内容设计深度对接产业发展,使用技术与企业前沿深度融合。三是服务人才资本战略。大赛已经成为选拔优秀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渠道。四是打造多元开放模式。大赛为选手提供了多元开放的展示平台,同时设计了丰富多元的同期活动、成果展示、参与环节等,以供社会各界、外国嘉宾广泛观摩和体验。五是提升赛事管理水平。加强规范管理,正式出台了《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制度汇编》,在今年完成2013-2015年三年规划工作后,适时启动大赛未来五年发展规划,以提升赛事管理水平。六是推进成果资源转化。成果资源转化是大赛内涵发展的关键环节,本届大赛主题之一就是推进成果转化,此项工作对于促进大赛引领教学将发挥积极作用。
7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出席大赛闭幕式时对大赛作出如是评价:“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充分展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已成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亮丽品牌。”
6月30日至7月4日,天津作为主赛区所承接的本届大赛26个项目集中开赛,大赛进入高潮阶段。比赛期间,天津赛区还举办了一系列同期活动,进一步打造一个多元开放的大赛模式,大大提升了大赛的社会影响力。
——贯彻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座谈会。7月2日,教育部就贯彻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在天津召开座谈会。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会上强调,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中职德育工作提供了基本规范,是职业教育基本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鲁昕要求,各地各校要认真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和学校全体教职员工深入学习领会新修订德育大纲的主要内容和政策要求,建立健全德育制度落实长效机制,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职教德育制度化、规范化。
——现代学徒制国际研讨会。7月3日,由教育部职教所和天津市教委联合主办、天津青年职业学院承办的现代学徒制国际研讨会在天津召开。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鲁昕出席并致辞。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和德国的驻华使馆官员、职教专家以及我国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同志、职业教育科研(教研)机构专家、职业院校领导和相关行业企业代表共200多人参加研讨会,交流探讨了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推进现代学徒制的有效做法。
——职业教育现代技术装备及教材演示说明活动。本次活动共有74家企业及24家出版社参与,总面积5500平方米,涵盖专业有: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焊接技术专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电工电子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医疗护理专业、物流专业、物联网专业、计算机及网络专业、木工专业等。活动重点演示了“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及配套立体化多媒体课件。
——职业教育国际化专业教学成果分享活动。该活动包括天津市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的成果展示、《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开发与实践》新书发布和天津市高职院校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说课比赛决赛等。据了解,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于2012年启动了职业教育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开发试点工作,经过3年的开发与实践,目前已顺利完成了50个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任务。该项活动全面展示了天津市职业教育的国际化专业教学成果。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示范区)联盟成立活动。7月4日下午,全国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示范区)联盟在天津举行成立大会并召开联盟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巡视员王继平等出席,来自各联盟成员单位的主管领导和有关部门代表30多人参加了此次成立大会。大会审议通过了《联盟章程》,11个联盟成员单位代表分别发言,交流工作情况,介绍了各试验区的特色和主要的工作进展、成果和建议。自2005年首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在天津成立以来,10年间已经发展到包括四川、广西、河南、沈阳、潍坊、安徽、宁波、黑龙江、重庆等11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示范区)。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博物馆参观活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博物馆坐落于天津商务职业学院校园内,总面积1200平方米,由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承办。馆内设五大展区,囊括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各职业院校、各校企合作单位提供的大量珍贵原始资料、案例和展品,生动展现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设立以来职业教育发展的整体成果。博物馆于7月2日正式开馆,今后将向公众长期免费开放。 除以上主要活动,同期举办的活动还有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术技能创新成果交流赛、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艺术表演赛、“口腔医学技术”表演赛、全国大赛参赛选手就业洽谈会、免费师范生培养工作汇报会等。
2015年5月8日,经李克强总理批准,《中国制造2025》正式公布。这个被外界称为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提出了中国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的“三步走”战略,这是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规划指出,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规划提出,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重点,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快速发展。
毫无疑问,中国的职业教育必将在《中国制造2025》的推进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一项国家级赛事,应该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赛项的设置上,不仅要有针对性,更要具备前瞻性,让技能大赛成为引领职业教育领域改革的风向标,这也是我国举办大赛的初衷。
据大赛组委会新闻办公室介绍,今年的大赛,在赛项设置上突出了四个特点,一是对接先进制造业,设置了注塑模具CAD/CAE与主零件加工、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三维建模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飞机发动机拆装调试与维修、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等赛项;二是紧贴“互联网+”新业态发展,设置了云计算技术与应用、4G全网建设技术、智能家居安装维护等赛项;三是关注健康生活、绿色环保,设置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大气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等赛项;四是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技艺传承,设置了艺术专业技能(含戏曲、民乐)、中药传统技能、手工制茶、中华茶艺等赛项。
通过对赛项设置的分析记者发现,在全部赛项中,属加工制造和信息技术两大类的项目,中职组有17个,高职组有15个,这两大类项目的比例超过了赛项总数的30%。而在新增加的9个赛项中,就有5个在这两大类之列,如工业机器人应用、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4G网络建设技术等。这样的赛项设置,充分说明大赛与先进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产业的紧密对接。
在采访中记者看到,赛场内,选手们各显身手;赛场外,相关企业则通过各种产品展示活动来吸引眼球。在机器人技术应用赛场外,一场内容丰富的工业机器人和无人机技术展示活动吸引了众多参观者。数十家从事高科技研发和生产的企业集中在赛场外搭起了特色展台,向每一位参观者详细介绍工业机器人和无人机的最新产品和该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体验活动让参观者真实地感受到高科技产品正在社会生产和百姓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届大赛,河南省共派出43所中等职业学校164名选手参加41个项目的比赛,经过激烈角逐,有121名选手共夺得各类奖项80个,其中一等奖7个、二等奖22个、三等奖51个,获奖率73%,高于全国60%的平均获奖率。如此高的获奖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几年河南职业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
2008年,河南省启动了职教攻坚计划,并与教育部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先后投入700多亿元用于职业教育,职业院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有效提高了职业院校办学水平;2010年,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与人社部共建全国技工院校改革试验区;2012年,确定“三改一抓一构建”和“六路并进”的新的职教发展思路;2014年,启动职教攻坚二期工程。近几年,河南省财政投入大量资金,重点建设100所左右品牌示范职业院校和200所左右特色职业院校,启动实施了品牌示范专业和特色专业、示范性实习基地、“双师型”教师队伍、信息化等“四项建设计划”。2015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亲临河南,对河南贯彻实施职业教育法情况进行了为期4天的执法检查,并对河南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
河南省在职业教育领域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把组织开展技能竞赛作为内涵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完善大赛制度,赛项设置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组织举办相关赛项研讨会等,使技能大赛真正发挥高手切磋技艺、引领教学改革、展示职教成果的积极作用。
技能大赛也造就了一批明星学校。通过积极组织开展和参加校级、市级、省级和国家级技能大赛,一批办学实力雄厚、专业特色突出、竞赛成绩优异的中职学校脱颖而出,如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河南信息工程学校、河南省科技工业学校、洛阳旅游学校、洛阳市第一职业中专等,这些学校不仅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走在了全省的前列,也为职业教育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口碑。
以我省在本届大赛中的最大黑马——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为例,在高手如云的国赛赛场,该校能够一举拿下服装专业类的四个一等奖,靠的不是一时的运气,而是数年如一日高度重视技能教改和创新的厚积薄发。在本届大赛之前,该校已经连续四年代表河南省参加服装专业类赛项的比赛,虽然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还从未取得过一等奖。然而,参加大赛的目的并非只是为了获奖,学校通过对大赛的赛项设置、考题特点、考试要求等进行全面分析,查找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学校按照对接大赛、对接产业的要求,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严格监控下,建立了技能大赛常态工作制度和激励机制,以国赛标准为顶层设计,以企业行业前沿为引领,根据职业岗位技能和人才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真正使技能大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学校目前已形成了学年有大赛、季度有小赛、月月有竞赛、班级有评比的良好氛围,构建了一整套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内技能大赛选拔模式。除了服装专业,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也在光伏发电、电气安装、计算机检测维修与数据恢复等其他三个专业派出了选手参加国赛。一所学校在同一届国赛中派出具有专业跨度的4支队伍参赛,说明该校各专业建设不是一枝独秀,而是协同发展、齐头并进。
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经结束,大赛带给我们的启示应成为今后职教工作的重要指引:校企合作应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应更加科学,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应更加紧密对接,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应进一步提升,河南职业教育应在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规划的大格局下强基础、调结构、抓内涵、提质量,更应该着眼于“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互联网+”等新的国家战略的实行。
(责编 张红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