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写了许多的爱情故事,表达了作者进步的爱情观,其中“知己之爱”写得最为出众,《连城》就是代表作。小说描写的连城和乔生的知己之爱,可追溯到中国传统的交友之道——“士为知己者死”,作者就是把这种交友之道置换到爱情上,将它进行了变形处理。分析《连城》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同样适用于现代人的爱情哲学。
关键词:聊斋志异;连城;乔生;知己之爱
作者简介:钟媛(1995-),女,四川成都人,现就读于西华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2-0-02
《连城》是蒲松龄的一篇写情杰作。小说强调的是“知己”之爱。男女之间心灵的交流沟通,是他们相爱的基础。由于完全不同于一见钟情模式,而是从相知进而相悦,彼此引为知己,所以这种爱情是可以为之生为之死,也可以为之死而复生的,这已经具有了近代爱情观念的色彩。而连城与乔生的这种爱情,已经与写情巨作《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十分近似,只不过这是短篇,无法做到《红楼梦》那样宏大、深刻,达不到那样的思想高度,但是这也不得不说是一部出眾的熠熠生辉之作。
一、蒲松龄与知己之爱
蒲松龄作为一名封建旧时代的文人,却能够在男女地位不平等的社会背景下,探索出另一种男女感情相处模式,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连城》中男女双方的感情模式非常独特,从二人因“倦绣图”和“倦绣诗”相识之后,到见到连城“嫣然一笑”之间,彼此竟从未见过面!在这段彼此并未相见的时间里,连城和乔生的感情经历了相识相知的感情发展过程,逐渐加深。连城逢人称赞乔生的才华,出资资助乔生读书,乔生将连城引为知己,常挂心中,更在连城病危时为其割肉治病……这一切的发生都是在二人从未谋面的状态下发生的,所以使人觉得非常的不可思议但同时又赞叹不已。
其实这种知己之情在蒲松龄的多篇作品中均有体现。《云萝公主》中云萝公主曾在书生对她“狎抱”的要求时,提出“今有两道,请君择之”――“若为棋酒之欢,可得三十聚首;若作床笫之欢,可得六年谐和耳。君焉取?”为男女相处划分了两种模式,将精神恋爱与肉体恋爱区分了出来,打破了男女之间关系只限于情欲的“床笫之欢”的固有偏见,并且隐指出相比肉体恋爱,精神恋爱更能长久的多。这是蒲松龄对于男女关系进步的思索。《娇娜》中孔生与娇娜并非是一对恋人的关系,作者将娇娜作为女主角也并非是为了表现男女之情,而是为了表现孔生与娇娜之间出生入死的深厚的知己情谊。《宦娘》、《香玉》等作品也都将重点放在了讲述男女主人公之间琴瑟和鸣、“情不以淫”的知己之情,讲述一种真正的精神之爱。
这种对知己之情发自内心的认可来源于作者自己的人生经历。蒲松龄在江南做幕僚期间,曾于好友孙蕙府上结识了孙蕙的小妾顾青霞,两人吟诗唱和,结为知己。后来蒲松龄离开江南,顾青霞红颜早逝,这段哀思深藏在蒲松龄的心中,流露于笔下。《吊顾青霞》:“牡丹亭下吊香魂”在《连城》中,作者为乔生与连城这段在现实生活中留有遗憾的知己之情安排了死而复生这样巧妙的情节,经历了死而复生的磨难而获得新生。在死而复生之前,乔生与连城的见面,仅限于那瞬间的“一笑”,是无比高尚又纯真的感情,死而复生成为一个转折,在这之后乔生和连城的关系才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其中寄寓着作者对于死而复生这一现象的美好希望,希望它能为现实中留有遗憾的男女带来新的机会。
二、尊重了解的知己之爱
很多人看待《聊斋志异》中对于女性的描写都有不同,有些人认为这些女性形象聪慧、勇敢、活泼,具有独立自主的光辉,另一些人认为其中的女性形象卑弱、麻木,是男权社会下腐朽的象征。应该说,《聊斋志异》中除去一夫二妻等明显男权社会固有观念,着力点还是在刻画美丽聪慧的女性形象和互相尊重、了解的男女关系上。
如果将《连城》作品后半部分中出现的多余的宾娘形象删掉,《连城》中主要刻画的还是乔生与连城之间互相尊重、了解的知己之爱,以及他们为了争取自由结合所做出的努力抗争。乔生对连城的尊重首先体现在不以连城年轻貌美的外在形象而看重她,而是更看重她的思想,将她视为知己这一点上。与《聊斋志异》中其他死而复生作品相比较,例如在《阿宝》中,孙子楚正因见到阿宝“娟丽无双”的美貌,而由心灰意冷而转变为热烈追求。在古代喜闻乐见,被大众广为接受的小说戏曲中常见的“才子佳人”式设定,即反映了封建男权社会中,女子容貌的美丽是十分重要的,男子往往因为一个女子的美丽容貌而对她一见钟情。在《连城》中,女主人公连城虽然有着美丽的容貌,但这美丽的容貌却并未在恋情中起到什么作用,在乔生决意与她同生共死的时候,他们还未见过面。连城的那“一笑”也实在太过短暂,更多的是作为一幅经典的图画而留在读者心中,引发读者浪漫唯美的想象。不久,连城即一病而亡,乔生与连城二人于人世间再未有缘而再得一见。所以,如果单纯抛开这“一笑”的作用不提,连城的容貌美丽与否在整个故事中的关系并不大。从一味地强调女性的外在到看重女性的内在,不得不说,这是对女性尊重的一种体现。
另外,与肉体之欢不同,知己之爱主要侧重强调精神层面的相互尊重和了解。在对待男女之事的态度上,作者也并未用情欲来刻画女性。《聊斋志异》中的很多作品都描写了贪恋女色的男子和狐媚精怪化身的女性,这些狐媚精怪化身的女性总是于夜半时分出现,然后黎明之前消失,她们的出现多是为了满足贪恋女色的男子的内心需求,是情欲的一种象征,故而来去倏忽。这种明显以男人占绝对地位的男女关系中,自然谈不上什么互相之间的尊重和了解。与之相对的,《连城》中并不以情欲来刻画女性,情欲只是作为一个表达爱情的方式来展现的。当爱情经历了彼此相识的火花、彼此相互了解的细水长流和重重考验的坚定之后,到达热烈的不分你我阶段,情欲只不过是帮助爱情升华的一种途径。并且,在《连城》中,作者设定由身为大家闺秀的连城提出,出于防止还阳后出现意外,辜负乔生一片心意的理由,更有一种情不得已的初衷。
其次,乔生对连城的尊重还体现在为连城自伤肉体甚至牺牲生命这一点上。在古代社会中,为对方牺牲生命这一点更多地体现在男人与男人之间,中国传统“重言诺,轻生死”,这种知己的情义说到底是一种牺牲的精神。荆轲、聂政、专诸等古代的侠客可以为了实现对朋友的诺言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肝脑涂地。《聊斋志异》中也有这样的描写,《田七郎》中田七郎最终为了报答武承休曾经在他困难时的帮助,为武承休杀掉仇家后自刎而死。蒲松龄极为赞赏这种信守承诺,为了朋友牺牲生命的侠义之情,只不过《连城》中将男人和男人之间的这种感情扩展到了男女之间。在蒲松龄的心中,这种感情无疑是非常值得赞赏的,所以,无论施加恩惠的一方是男是女,都应该报答,必要时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不能只因为对方是女性就可以背信弃义,不信守承诺。这与封建社会中强调的女性操持家务、生儿育女这样一味只知付出的观念不同,女性也可以有值得男性为之付出和牺牲的权利,某种程度上在平等的基础上体现了尊重。
三、结语:超越生死的知己之爱
《连城》在《聊斋志异》死而复生现象的作品中是非常具有独特性的,甚至在整个《聊斋志异》中都是非常优秀和与众不同的一篇作品。而不仅在《聊斋志异》中,这篇《连城》就是在整个中国古代的短篇小说中,都是少见的佳作。《连城》描写和歌颂的是男女之间超越生死的知己之爱。这种爱情不同于此前我们在古代作品中常见的那种爱情,它突破了门当户对,突破了郎才女貌。作品中体现的对于现实不公平和不合理现象的反抗,对追求自由爱情的人们起到了鼓舞,这一切都赋予了作品巨大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清)蒲松龄.全本新注聊斋志异[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2]弗洛姆.李健鸣译.爱的艺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3]曾伟.感天动地的“知己之爱”——读《聊斋志异·连城》[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90-92.
[4]赵爱华.一曲人性的赞歌——《聊斋志异·连城》中乔生形象解读[J].蒲松龄研究,2013(02):66-74 85.
关键词:聊斋志异;连城;乔生;知己之爱
作者简介:钟媛(1995-),女,四川成都人,现就读于西华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2-0-02
《连城》是蒲松龄的一篇写情杰作。小说强调的是“知己”之爱。男女之间心灵的交流沟通,是他们相爱的基础。由于完全不同于一见钟情模式,而是从相知进而相悦,彼此引为知己,所以这种爱情是可以为之生为之死,也可以为之死而复生的,这已经具有了近代爱情观念的色彩。而连城与乔生的这种爱情,已经与写情巨作《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十分近似,只不过这是短篇,无法做到《红楼梦》那样宏大、深刻,达不到那样的思想高度,但是这也不得不说是一部出眾的熠熠生辉之作。
一、蒲松龄与知己之爱
蒲松龄作为一名封建旧时代的文人,却能够在男女地位不平等的社会背景下,探索出另一种男女感情相处模式,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连城》中男女双方的感情模式非常独特,从二人因“倦绣图”和“倦绣诗”相识之后,到见到连城“嫣然一笑”之间,彼此竟从未见过面!在这段彼此并未相见的时间里,连城和乔生的感情经历了相识相知的感情发展过程,逐渐加深。连城逢人称赞乔生的才华,出资资助乔生读书,乔生将连城引为知己,常挂心中,更在连城病危时为其割肉治病……这一切的发生都是在二人从未谋面的状态下发生的,所以使人觉得非常的不可思议但同时又赞叹不已。
其实这种知己之情在蒲松龄的多篇作品中均有体现。《云萝公主》中云萝公主曾在书生对她“狎抱”的要求时,提出“今有两道,请君择之”――“若为棋酒之欢,可得三十聚首;若作床笫之欢,可得六年谐和耳。君焉取?”为男女相处划分了两种模式,将精神恋爱与肉体恋爱区分了出来,打破了男女之间关系只限于情欲的“床笫之欢”的固有偏见,并且隐指出相比肉体恋爱,精神恋爱更能长久的多。这是蒲松龄对于男女关系进步的思索。《娇娜》中孔生与娇娜并非是一对恋人的关系,作者将娇娜作为女主角也并非是为了表现男女之情,而是为了表现孔生与娇娜之间出生入死的深厚的知己情谊。《宦娘》、《香玉》等作品也都将重点放在了讲述男女主人公之间琴瑟和鸣、“情不以淫”的知己之情,讲述一种真正的精神之爱。
这种对知己之情发自内心的认可来源于作者自己的人生经历。蒲松龄在江南做幕僚期间,曾于好友孙蕙府上结识了孙蕙的小妾顾青霞,两人吟诗唱和,结为知己。后来蒲松龄离开江南,顾青霞红颜早逝,这段哀思深藏在蒲松龄的心中,流露于笔下。《吊顾青霞》:“牡丹亭下吊香魂”在《连城》中,作者为乔生与连城这段在现实生活中留有遗憾的知己之情安排了死而复生这样巧妙的情节,经历了死而复生的磨难而获得新生。在死而复生之前,乔生与连城的见面,仅限于那瞬间的“一笑”,是无比高尚又纯真的感情,死而复生成为一个转折,在这之后乔生和连城的关系才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其中寄寓着作者对于死而复生这一现象的美好希望,希望它能为现实中留有遗憾的男女带来新的机会。
二、尊重了解的知己之爱
很多人看待《聊斋志异》中对于女性的描写都有不同,有些人认为这些女性形象聪慧、勇敢、活泼,具有独立自主的光辉,另一些人认为其中的女性形象卑弱、麻木,是男权社会下腐朽的象征。应该说,《聊斋志异》中除去一夫二妻等明显男权社会固有观念,着力点还是在刻画美丽聪慧的女性形象和互相尊重、了解的男女关系上。
如果将《连城》作品后半部分中出现的多余的宾娘形象删掉,《连城》中主要刻画的还是乔生与连城之间互相尊重、了解的知己之爱,以及他们为了争取自由结合所做出的努力抗争。乔生对连城的尊重首先体现在不以连城年轻貌美的外在形象而看重她,而是更看重她的思想,将她视为知己这一点上。与《聊斋志异》中其他死而复生作品相比较,例如在《阿宝》中,孙子楚正因见到阿宝“娟丽无双”的美貌,而由心灰意冷而转变为热烈追求。在古代喜闻乐见,被大众广为接受的小说戏曲中常见的“才子佳人”式设定,即反映了封建男权社会中,女子容貌的美丽是十分重要的,男子往往因为一个女子的美丽容貌而对她一见钟情。在《连城》中,女主人公连城虽然有着美丽的容貌,但这美丽的容貌却并未在恋情中起到什么作用,在乔生决意与她同生共死的时候,他们还未见过面。连城的那“一笑”也实在太过短暂,更多的是作为一幅经典的图画而留在读者心中,引发读者浪漫唯美的想象。不久,连城即一病而亡,乔生与连城二人于人世间再未有缘而再得一见。所以,如果单纯抛开这“一笑”的作用不提,连城的容貌美丽与否在整个故事中的关系并不大。从一味地强调女性的外在到看重女性的内在,不得不说,这是对女性尊重的一种体现。
另外,与肉体之欢不同,知己之爱主要侧重强调精神层面的相互尊重和了解。在对待男女之事的态度上,作者也并未用情欲来刻画女性。《聊斋志异》中的很多作品都描写了贪恋女色的男子和狐媚精怪化身的女性,这些狐媚精怪化身的女性总是于夜半时分出现,然后黎明之前消失,她们的出现多是为了满足贪恋女色的男子的内心需求,是情欲的一种象征,故而来去倏忽。这种明显以男人占绝对地位的男女关系中,自然谈不上什么互相之间的尊重和了解。与之相对的,《连城》中并不以情欲来刻画女性,情欲只是作为一个表达爱情的方式来展现的。当爱情经历了彼此相识的火花、彼此相互了解的细水长流和重重考验的坚定之后,到达热烈的不分你我阶段,情欲只不过是帮助爱情升华的一种途径。并且,在《连城》中,作者设定由身为大家闺秀的连城提出,出于防止还阳后出现意外,辜负乔生一片心意的理由,更有一种情不得已的初衷。
其次,乔生对连城的尊重还体现在为连城自伤肉体甚至牺牲生命这一点上。在古代社会中,为对方牺牲生命这一点更多地体现在男人与男人之间,中国传统“重言诺,轻生死”,这种知己的情义说到底是一种牺牲的精神。荆轲、聂政、专诸等古代的侠客可以为了实现对朋友的诺言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肝脑涂地。《聊斋志异》中也有这样的描写,《田七郎》中田七郎最终为了报答武承休曾经在他困难时的帮助,为武承休杀掉仇家后自刎而死。蒲松龄极为赞赏这种信守承诺,为了朋友牺牲生命的侠义之情,只不过《连城》中将男人和男人之间的这种感情扩展到了男女之间。在蒲松龄的心中,这种感情无疑是非常值得赞赏的,所以,无论施加恩惠的一方是男是女,都应该报答,必要时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不能只因为对方是女性就可以背信弃义,不信守承诺。这与封建社会中强调的女性操持家务、生儿育女这样一味只知付出的观念不同,女性也可以有值得男性为之付出和牺牲的权利,某种程度上在平等的基础上体现了尊重。
三、结语:超越生死的知己之爱
《连城》在《聊斋志异》死而复生现象的作品中是非常具有独特性的,甚至在整个《聊斋志异》中都是非常优秀和与众不同的一篇作品。而不仅在《聊斋志异》中,这篇《连城》就是在整个中国古代的短篇小说中,都是少见的佳作。《连城》描写和歌颂的是男女之间超越生死的知己之爱。这种爱情不同于此前我们在古代作品中常见的那种爱情,它突破了门当户对,突破了郎才女貌。作品中体现的对于现实不公平和不合理现象的反抗,对追求自由爱情的人们起到了鼓舞,这一切都赋予了作品巨大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清)蒲松龄.全本新注聊斋志异[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2]弗洛姆.李健鸣译.爱的艺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3]曾伟.感天动地的“知己之爱”——读《聊斋志异·连城》[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90-92.
[4]赵爱华.一曲人性的赞歌——《聊斋志异·连城》中乔生形象解读[J].蒲松龄研究,2013(02):66-74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