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校与家庭是担负学生教育的两个法定责任主体,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形成合作共育的格局,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障。家校合作理念已融入国家教育基本政策之中。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不断将家庭教育和家校合育理念融入党和国家的的根本教育方针政策之中。
关键词:家校共育 理念 教育方针政策
家校共育,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来共同培育学生。为什么要家校共育?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总之,教育的成果取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否协调一致,形成合力,成为互补过程。
一、我国家庭教育存在误区
根据我多年的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现代的家庭教育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误区或者是不足。但其主要体现在:家庭教育严重缺位。
现在有很多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教育的责任就应该完全由学校和教师承担,而自己为孩子能做的无非是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质条件。这样的观点,在当下许多地方非常普遍,其主要体现在:一是:既然我把孩子交给学校,教育的责任就理所当然在学校。不少家长没有意识到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没有意识到自己首先就是教育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没有把自己的素质和教育孩子联系起来,在家庭教育中,常常是关注孩子素质的多,关注自己素质的少;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多,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少;指责孩子过错的多,反思自己行为的少。二是:我只需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和学习成绩,其它方面可以忽略不计。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关注文化素质的多,关注道德素质的少;关注身体素质的多,关注心理素质的少;注重结果的多,注重过程的少;注重物质投入的多,注重情感投入的少;期望过高的多,注重实际的少。因此,往往导致了家庭教育的失败。
以上这些状况充分说明学校与家庭、老师和家长没有形成一种联系制度,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没有成为一个整体,家庭教育责任严重缺位。
二、家校共育的必要性
(1)教育思想上的互补。学校教育强调把德育放在首位,它的实施受到各方面的监督,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有教学、教育计划作保证。家庭教育则不然,一般地说,我们家长比较多的是从自身的需要和愿望来培养和塑造孩子。教育思想上的不一致,会造成孩子思想上的混乱,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家校共育可以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要求上相互弥补。
(2)教育内容上的互补。学校重视德育的双基教育,即基本政治思想观点和基本文明行为规范教育。而不少家长在家里谈论社会问题时,往往不负责任,信口开河,并不避开孩子。此外,学校教育重打基础,强调循序渐进,家庭教育则常常重理轻文,急于求成,希望立竿见影;学校一般全面安排教育内容,教育内容也相对稳定;家庭教育的内容则不稳定,往往受家长的兴趣爱好的影响,受社会潮流的影响。家校共育可以使双方的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互相弥补。
(3)教育方法上的互补。家庭中,家长虽然普遍具有教育子女的积极性,但大多缺乏教育子女的正确而有效的方法。而学校教育则有较完善的教育制度,实行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和方法,家校共育也可以使双方的教育方法互相弥补。
因此,家长很有必要获得学校的支持,同学校密切配合,
共同督促孩子接受好学校的系统教育。要明白教育孩子不是个人的私事,而是对子女对后代、对社会负责的大事。
三、家校共育的主要策略
(1)教师和家长应相互尊重、地位平等
在好些年前,我刚接手一个高二班级的班主任的时候,曾经有一件事情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开学第一学月月考结束后,班上的一位学生家长给我打电话,他看到了孩子的月考成绩,特别是数学成绩下降非常明显,然后听了孩子的一些话,对科任老师的教育方式产生了不信任感,希望我要求该科任老师改变他的教育方法,不行的話就要求我撤换科任老师。
我首先告诉他,科任老师的任教出自学校安排,班主任并不能左右其他老师的去留。其次,我详细地问了孩子为什么会认为这位科任老师“教得不好”,原来是因为这个学生非常喜欢以前的数学老师,由于换了数学老师后,该生对以前的数学老师还念念不忘,于是对现在的任课老师产生了反感情绪,上课总是听不进去,作业马虎。我对家长说,由于班上的学生普遍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好,一开始讲太深学生并不能理解,老师是根据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设计的教学方案,是目前最适合孩子们的教法。学生只有努力跟进教师的教学步伐,踏实勤奋才能取得好成绩。最后,我还委婉地提醒家长,如果连你作为家长都不懂得尊重老师,还能指望孩子尊重老师吗?带着对老师不满的情绪去学习,你认为他的学习效果能好吗?这位家长听了之后非常惭愧,连声道歉,同时表示以后在孩子面前再也不会表示出对老师的不尊重了。
(2)学校与家长勤交流、频沟通
新形势下,家长微信群成为沟通学校与家庭的新途径,我们一定要利用好微信平台,充分调动家长的教育积极性。接下来我就结合自身的情况谈谈如何利用微信平台,搭建家校沟通的桥梁。
在我孩子所在学校每个班级,班主任都利用手机建立了家长微信群。所有的学生家长和科任老师都在微信群里。微信群建立的好处是明显可见的。比如,我家孩子所在的小学,语文老师、英语老师、数学老师每天都会在微信群布置学习任务,方便家长了解学生当天的课后学习内容。每到晚上,微信群里都会不断地响起来信息的滴滴声。“某某同学已完成今天的英语诵读”;“某某同学已完成今天的语文诵读”;“某某同学已完成今天的乘法口诀背诵”;……老师第一时间了解到学生完成课后学习的情况,而家长方面,一能鼓励他们参与教育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即使有孩子没有完成,家长在看到其他孩子的优异表现后,自然而然地也会去督促自己的孩子上进努力。
家校共育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家长一定要配合好老师,协助学校共同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只有家长、老师平等地交流沟通、携手共育,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够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关键词:家校共育 理念 教育方针政策
家校共育,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来共同培育学生。为什么要家校共育?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总之,教育的成果取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否协调一致,形成合力,成为互补过程。
一、我国家庭教育存在误区
根据我多年的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现代的家庭教育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误区或者是不足。但其主要体现在:家庭教育严重缺位。
现在有很多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教育的责任就应该完全由学校和教师承担,而自己为孩子能做的无非是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质条件。这样的观点,在当下许多地方非常普遍,其主要体现在:一是:既然我把孩子交给学校,教育的责任就理所当然在学校。不少家长没有意识到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没有意识到自己首先就是教育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没有把自己的素质和教育孩子联系起来,在家庭教育中,常常是关注孩子素质的多,关注自己素质的少;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多,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少;指责孩子过错的多,反思自己行为的少。二是:我只需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和学习成绩,其它方面可以忽略不计。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关注文化素质的多,关注道德素质的少;关注身体素质的多,关注心理素质的少;注重结果的多,注重过程的少;注重物质投入的多,注重情感投入的少;期望过高的多,注重实际的少。因此,往往导致了家庭教育的失败。
以上这些状况充分说明学校与家庭、老师和家长没有形成一种联系制度,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没有成为一个整体,家庭教育责任严重缺位。
二、家校共育的必要性
(1)教育思想上的互补。学校教育强调把德育放在首位,它的实施受到各方面的监督,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有教学、教育计划作保证。家庭教育则不然,一般地说,我们家长比较多的是从自身的需要和愿望来培养和塑造孩子。教育思想上的不一致,会造成孩子思想上的混乱,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家校共育可以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要求上相互弥补。
(2)教育内容上的互补。学校重视德育的双基教育,即基本政治思想观点和基本文明行为规范教育。而不少家长在家里谈论社会问题时,往往不负责任,信口开河,并不避开孩子。此外,学校教育重打基础,强调循序渐进,家庭教育则常常重理轻文,急于求成,希望立竿见影;学校一般全面安排教育内容,教育内容也相对稳定;家庭教育的内容则不稳定,往往受家长的兴趣爱好的影响,受社会潮流的影响。家校共育可以使双方的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互相弥补。
(3)教育方法上的互补。家庭中,家长虽然普遍具有教育子女的积极性,但大多缺乏教育子女的正确而有效的方法。而学校教育则有较完善的教育制度,实行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和方法,家校共育也可以使双方的教育方法互相弥补。
因此,家长很有必要获得学校的支持,同学校密切配合,
共同督促孩子接受好学校的系统教育。要明白教育孩子不是个人的私事,而是对子女对后代、对社会负责的大事。
三、家校共育的主要策略
(1)教师和家长应相互尊重、地位平等
在好些年前,我刚接手一个高二班级的班主任的时候,曾经有一件事情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开学第一学月月考结束后,班上的一位学生家长给我打电话,他看到了孩子的月考成绩,特别是数学成绩下降非常明显,然后听了孩子的一些话,对科任老师的教育方式产生了不信任感,希望我要求该科任老师改变他的教育方法,不行的話就要求我撤换科任老师。
我首先告诉他,科任老师的任教出自学校安排,班主任并不能左右其他老师的去留。其次,我详细地问了孩子为什么会认为这位科任老师“教得不好”,原来是因为这个学生非常喜欢以前的数学老师,由于换了数学老师后,该生对以前的数学老师还念念不忘,于是对现在的任课老师产生了反感情绪,上课总是听不进去,作业马虎。我对家长说,由于班上的学生普遍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好,一开始讲太深学生并不能理解,老师是根据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设计的教学方案,是目前最适合孩子们的教法。学生只有努力跟进教师的教学步伐,踏实勤奋才能取得好成绩。最后,我还委婉地提醒家长,如果连你作为家长都不懂得尊重老师,还能指望孩子尊重老师吗?带着对老师不满的情绪去学习,你认为他的学习效果能好吗?这位家长听了之后非常惭愧,连声道歉,同时表示以后在孩子面前再也不会表示出对老师的不尊重了。
(2)学校与家长勤交流、频沟通
新形势下,家长微信群成为沟通学校与家庭的新途径,我们一定要利用好微信平台,充分调动家长的教育积极性。接下来我就结合自身的情况谈谈如何利用微信平台,搭建家校沟通的桥梁。
在我孩子所在学校每个班级,班主任都利用手机建立了家长微信群。所有的学生家长和科任老师都在微信群里。微信群建立的好处是明显可见的。比如,我家孩子所在的小学,语文老师、英语老师、数学老师每天都会在微信群布置学习任务,方便家长了解学生当天的课后学习内容。每到晚上,微信群里都会不断地响起来信息的滴滴声。“某某同学已完成今天的英语诵读”;“某某同学已完成今天的语文诵读”;“某某同学已完成今天的乘法口诀背诵”;……老师第一时间了解到学生完成课后学习的情况,而家长方面,一能鼓励他们参与教育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即使有孩子没有完成,家长在看到其他孩子的优异表现后,自然而然地也会去督促自己的孩子上进努力。
家校共育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家长一定要配合好老师,协助学校共同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只有家长、老师平等地交流沟通、携手共育,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够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勇.浅谈家校共育的意义及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47).
[2]张安.浅谈家校共育[J].教书育人,2015(10):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