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道德对于推进农民职业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国家战略任务,职业农民的职业道德水平如何?如何提升农民职业道德?今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此有许多研究和探索。本文在总结的基础上,对农民职业道德研究问题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职业道德;新型职业农民;综述
引言
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连续5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新型职业農民培育工作,2017年初《“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再一次提出造就培养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农民的职业道德在当前职业化进程中可能影响着国家公共安全、食品质量安全、消费者身心安全、生态环保安全、粮食生产安全。因此提高农民职业道德素质迫在眉睫。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关于农民伦理行为选择的研究
玛丽.K.亨德克里森认为农业产业化造成经济压力,造成农民伦理侵蚀。农业规模化加速市场竞争,引发一些败德行为,影响农民做出的决定。首先,限制了农业的经济环境给农民提供的选择性。其次,因为农业产业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土地和生产力问题对农民造成经济压力,为农民创造了新的伦理挑战。H.詹姆斯通过模型推导和调查证据显示,经济压力对农民的道德态度有巨大影响,经济压力导致农民更可能容忍不道德的行为,特别是有可能受到法律或合同造成伤害的情况下。
(2)关于农民道德的相关研究
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在对农民素质与农村发展之间关系研究后,他指出土地等物质资本并不是影响农业生产的最根本因素,真正的问题是农民道德素养的差异,他认为要加大农民培育的投资,使农民获得更多的教育和培训的机会,提高其自力更生的能力,进而解决农民道德素质的问题。加里·贝克尔分析了美国政府和农业社会机构举办一系列农民深造班、培训班、函授班,认为国家政府应极度重视农民的职业道德素质培养,为农民传递最新科技知识,以此来提高农民的职业道德素质。
(3)关于农民与职业道德自治(PMA)的研究
美国学者弗兰克.L.B与法兰斯.R在2015年提出将农民与职业道德自治Professional Moral Autonomy(PMA)相联系。职业道德自治就是建立一个道德守则和一定的组织和管理的目的招聘和纪律。PMA要求农民意识到任何权利或特权与这种自由不能被看作独立于责任的道德维度,这意味着,在实践中这意味着个体农民和他们的专业组织必须制定和使用道德的行为准则,提供实际的指导农业的日常实践。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关于农民职业道德内涵的研究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农民职业道德就是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所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的总和,是农民在履行社会分工所给予社会职能的活动中,及在履行本职工作的活动中,所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不同学者对农民职业道德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刘永梅等学者认为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民的思想观念和职业道德内涵也随之趋于多样化。倪尧认为在新形势下,农民的职业道德的核心应该是牢固确立主人翁意识。温泉和王晓东两位学者认为职业农民应具备以下四种素质:文化素质、科技素质、法律素质、经营管理素质。焦守田学者认为作为职业农民,应该要合法经营、依法维权,并树立起社会主义集体思想,具有克服封建迷信思想的能力。
(2)关于农民职业道德对农民职业化意义的研究
站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角度,刘建荣等学者认为农民职业道德建设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民综合素质的提升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站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角度,杨琼认为提高农民的职业道德不仅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站在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角度,牛余凤指出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的区别,认为要实现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离不开新型职业农民。站在实现农民自身现代化角度。郭良婧认为提升农民职业道德是实现农民自身现代化的必要条件。站在提高食品质量安全角度,王润鸿和邱启照学者特别指出农民职业道德失调将严重影响到农产品质量并且危害消费者的身心健康。
(3)关于农民职业道德现状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农民职业道德问题现状的分析主要可归纳为科学文化素质较低、诚信经营缺失、生产技能不足、个人利益至上、法律意识薄弱、农产品质量差等方面。钱广荣学者研究认为,中国农民的职业道德目前存在两种主要矛盾,一是传统道德与职业道德的猫的矛盾,二是滑坡和爬坡之间的矛盾,只有合理解决好这两对矛盾,才能有效提高农民职业道德。
(4)关于农民职业道德缺失原因的研究
对农民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点:①传统小农观念。由于农民道德意识的滞后性,农民现实道德关系的矛盾性,造成农民道德活动趋向边缘化。②经济体制变革。贺先平认为当前农民思想道德变化所显露出来的多元性、不稳定性和矛盾复杂性。市场经济对当代农民的价值观产生双重效应,从而产生“重义轻利”与“重利轻义”抉择困难。③经济水平落后。农村发展有限,农民各方面切身利益得不到合理保障,物质匮乏导致精神匮乏。④文化教育缺乏。农村多年来一直缺少有效的道德宣传与教育的引导途径和约束机制。⑤道德成本收益。道德成本越低,则其选择道德行为的激励越大,农民的道德水准就越高;反之,道德行为的成本越高,则其选择败德行为。
(5)关于提高农民职业道德的建议与对策
我国学者主要立足于宏观层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①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②完善各项制度建设。改革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等,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③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调整农民利益分配格局,以物质文明建设促进农民道德建设。④加强农村教育工作。包括农民工的技术、职业教育,其子女的知识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等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⑤发挥道德榜样示范作用。⑥加强法制教育。贾孔会认为必须加强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教育,让农民学会用法律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基层党员干部是农村社会生活的组织者和管理,打造好一支优秀的农村干部队伍,能给农村带来耳目一新的农村新风气。
三、文献述评
国外学者认为影响农民职业道德有两大主要因素,一是农业产业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土地和生产力问题对农民造成经济压力,为农民创造了新的伦理挑战,使农民更能够容忍不道德的行为。二是农民自我认同感下降,影响职业道德水平。西奥多·W·舒尔茨(TW.Schultz)强调政府必须极度重视农民的职业道德素质培养,不断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培养出合格的新型职业农民,以切实提高农民的职业道德。
改革开放后三十余载,我国农业发展迅猛,农村城镇化和农民职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想若要改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较低、诚信经营缺失、生产技能不足、个人利益至上、法律意识薄弱、农产品质量差等现状问题,政府必须加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职业农民摈弃传统落后的小农观念,农民职业道德观念由被动依赖转向主体意识的“觉醒”,唤醒文化素质、科技素质、经营管理素质、法律素质等新共识。与此同时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营造良好的农村社会环境,加强农民教育工作,加强法律意识教育,发挥农村党员干部和优秀职业农民道德榜样示范作用,是提高农民职业素质的有力措施。这些研究丰富了当前农民教育和职业道德的研究领域,同时也为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提升农民职业道德提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道德;新型职业农民;综述
引言
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连续5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新型职业農民培育工作,2017年初《“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再一次提出造就培养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农民的职业道德在当前职业化进程中可能影响着国家公共安全、食品质量安全、消费者身心安全、生态环保安全、粮食生产安全。因此提高农民职业道德素质迫在眉睫。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关于农民伦理行为选择的研究
玛丽.K.亨德克里森认为农业产业化造成经济压力,造成农民伦理侵蚀。农业规模化加速市场竞争,引发一些败德行为,影响农民做出的决定。首先,限制了农业的经济环境给农民提供的选择性。其次,因为农业产业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土地和生产力问题对农民造成经济压力,为农民创造了新的伦理挑战。H.詹姆斯通过模型推导和调查证据显示,经济压力对农民的道德态度有巨大影响,经济压力导致农民更可能容忍不道德的行为,特别是有可能受到法律或合同造成伤害的情况下。
(2)关于农民道德的相关研究
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在对农民素质与农村发展之间关系研究后,他指出土地等物质资本并不是影响农业生产的最根本因素,真正的问题是农民道德素养的差异,他认为要加大农民培育的投资,使农民获得更多的教育和培训的机会,提高其自力更生的能力,进而解决农民道德素质的问题。加里·贝克尔分析了美国政府和农业社会机构举办一系列农民深造班、培训班、函授班,认为国家政府应极度重视农民的职业道德素质培养,为农民传递最新科技知识,以此来提高农民的职业道德素质。
(3)关于农民与职业道德自治(PMA)的研究
美国学者弗兰克.L.B与法兰斯.R在2015年提出将农民与职业道德自治Professional Moral Autonomy(PMA)相联系。职业道德自治就是建立一个道德守则和一定的组织和管理的目的招聘和纪律。PMA要求农民意识到任何权利或特权与这种自由不能被看作独立于责任的道德维度,这意味着,在实践中这意味着个体农民和他们的专业组织必须制定和使用道德的行为准则,提供实际的指导农业的日常实践。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关于农民职业道德内涵的研究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农民职业道德就是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所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的总和,是农民在履行社会分工所给予社会职能的活动中,及在履行本职工作的活动中,所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不同学者对农民职业道德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刘永梅等学者认为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民的思想观念和职业道德内涵也随之趋于多样化。倪尧认为在新形势下,农民的职业道德的核心应该是牢固确立主人翁意识。温泉和王晓东两位学者认为职业农民应具备以下四种素质:文化素质、科技素质、法律素质、经营管理素质。焦守田学者认为作为职业农民,应该要合法经营、依法维权,并树立起社会主义集体思想,具有克服封建迷信思想的能力。
(2)关于农民职业道德对农民职业化意义的研究
站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角度,刘建荣等学者认为农民职业道德建设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民综合素质的提升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站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角度,杨琼认为提高农民的职业道德不仅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站在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角度,牛余凤指出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的区别,认为要实现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离不开新型职业农民。站在实现农民自身现代化角度。郭良婧认为提升农民职业道德是实现农民自身现代化的必要条件。站在提高食品质量安全角度,王润鸿和邱启照学者特别指出农民职业道德失调将严重影响到农产品质量并且危害消费者的身心健康。
(3)关于农民职业道德现状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农民职业道德问题现状的分析主要可归纳为科学文化素质较低、诚信经营缺失、生产技能不足、个人利益至上、法律意识薄弱、农产品质量差等方面。钱广荣学者研究认为,中国农民的职业道德目前存在两种主要矛盾,一是传统道德与职业道德的猫的矛盾,二是滑坡和爬坡之间的矛盾,只有合理解决好这两对矛盾,才能有效提高农民职业道德。
(4)关于农民职业道德缺失原因的研究
对农民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点:①传统小农观念。由于农民道德意识的滞后性,农民现实道德关系的矛盾性,造成农民道德活动趋向边缘化。②经济体制变革。贺先平认为当前农民思想道德变化所显露出来的多元性、不稳定性和矛盾复杂性。市场经济对当代农民的价值观产生双重效应,从而产生“重义轻利”与“重利轻义”抉择困难。③经济水平落后。农村发展有限,农民各方面切身利益得不到合理保障,物质匮乏导致精神匮乏。④文化教育缺乏。农村多年来一直缺少有效的道德宣传与教育的引导途径和约束机制。⑤道德成本收益。道德成本越低,则其选择道德行为的激励越大,农民的道德水准就越高;反之,道德行为的成本越高,则其选择败德行为。
(5)关于提高农民职业道德的建议与对策
我国学者主要立足于宏观层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①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②完善各项制度建设。改革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等,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③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调整农民利益分配格局,以物质文明建设促进农民道德建设。④加强农村教育工作。包括农民工的技术、职业教育,其子女的知识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等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⑤发挥道德榜样示范作用。⑥加强法制教育。贾孔会认为必须加强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教育,让农民学会用法律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基层党员干部是农村社会生活的组织者和管理,打造好一支优秀的农村干部队伍,能给农村带来耳目一新的农村新风气。
三、文献述评
国外学者认为影响农民职业道德有两大主要因素,一是农业产业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土地和生产力问题对农民造成经济压力,为农民创造了新的伦理挑战,使农民更能够容忍不道德的行为。二是农民自我认同感下降,影响职业道德水平。西奥多·W·舒尔茨(TW.Schultz)强调政府必须极度重视农民的职业道德素质培养,不断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培养出合格的新型职业农民,以切实提高农民的职业道德。
改革开放后三十余载,我国农业发展迅猛,农村城镇化和农民职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想若要改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较低、诚信经营缺失、生产技能不足、个人利益至上、法律意识薄弱、农产品质量差等现状问题,政府必须加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职业农民摈弃传统落后的小农观念,农民职业道德观念由被动依赖转向主体意识的“觉醒”,唤醒文化素质、科技素质、经营管理素质、法律素质等新共识。与此同时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营造良好的农村社会环境,加强农民教育工作,加强法律意识教育,发挥农村党员干部和优秀职业农民道德榜样示范作用,是提高农民职业素质的有力措施。这些研究丰富了当前农民教育和职业道德的研究领域,同时也为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提升农民职业道德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