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分子运动和温度是物体同一特征在微观视角及宏观视角下的不同表述,二者并非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的因果关系,而是本质与表象的因果关系.
【机 构】
: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苹果园中学分校 北京 100144;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管庄学校 北京 10002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子运动和温度是物体同一特征在微观视角及宏观视角下的不同表述,二者并非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的因果关系,而是本质与表象的因果关系.
其他文献
逆向教学设计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是促进教、学、评一体化的重要途径.以人教版“共点力的平衡”为例,通过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预设教学目标,在实践任务的完成中设计评价方法,最后进行精准教学,完成一个逆向教学设计案例.
结合各版本教材的优点,尝试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角度,将逻辑加工作为教学设计的原则,以建立物理意义、物理性质清晰的概念图式为教学目标,提出“电源的物理模型——等效内部电路”的有效教学设计,阐述电源、电动势、内阻各物理概念的物理意义和物理性质.
在“劝和功率”复习课中,采用整合进阶教育教学模式,即设计真实情境,一题多问展学,科学设问,形成进阶赋能思维流,助力学生进行有效深度学习,优化知识体系,形成从学习→应用→学习的闭环,有效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以力的平衡问题为例,探讨如何在中考复习过程中紧扣课程标准要求,使用有效的复习策略和方法,构建起知识网络体系,促进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针对初中物理教学,从观察和测量两个层面渗透转换法,不断加强概念与概念、概念与情境之间的联系;将转换法作为过程大概念贯穿在整个教学之中,可以在更大的视域下理解转换法的价值,有助于提高学生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提升物理观念水平,建构学科体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以苏科版初中物理“光的直线传播”为例,创设实验情境,提升学生深度体验和深度感悟,设置阶梯性的互动问题,启迪学生的纵向思维.以情境引问题,以问题导探究,以探究促真知,促进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深度体验,提高物理深度教学的实效性.
针对初中生学习物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出项目学习法这一策略,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打破了常规教学思路,以物理项目、物理实验、物理探究为依托,提高学生参与物理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理解科学本质是科学教育的目标之一.科学本质观不仅局限于掌握学科概念和学科思维,更是学科育人价值的体现.通过历史情境的迁移,理解科学解释在特定的时期内与可获得的实证相吻合,而当出现新的证据时,重新审视其合理性,进而完善、修正,甚至重构,促使学生崇尚科学、热爱科学.
温度、热量、内能、比热容是初中物理热学部分抽象且容易混淆的概念,依据教学过程中学生存在的认识冲突,借助知识框架、事实现象、推理方法等对这四个概念进行辨析,理清其区别与联系,从而提高解题技巧.
针对电场概念抽象、学生理解困难的问题,对描述电场性质的三个物理量,即场强、电势差和电势进行详细分析,以帮助学生攻克电场学习中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