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隼 李晓霞十年师徒情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ba_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访李晓霞的教练李隼的时候,距离女单决赛已经了过去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李隼点了支烟,抬头看了看阴雨蒙蒙的天气,打算好好把李晓霞打奥运会的过程,抑或李晓霞在他组里训练十年的故事好好讲一讲。“又是一个十年。”李隼感慨道,从1994年在北京队带张怡宁,到2004年张怡宁获得奥运冠军,是一个十年,如今带李晓霞获得奥运冠军,又是整整一个十年。
  做她的教练对她来说压力很大
  李隼说,晓霞胆子挺小,在没有场外指导的时候,她在比赛中会显得很弱。“现在回忆起带李晓霞的这十年,最开始是在跟她的身体状况作斗争,以前,李晓霞一有比赛压力就生病。”
  “十年前,李晓霞发个高烧能花4万块钱都查不出原因。”李隼说,2003年世乒赛没报李晓霞,主要因为身体原因。一开始,李晓霞动不动就生病的体质着实让李隼担心,发烧没好几天,她又开始牙疼,总之那两年,李晓霞的病就没断过。直到李隼有一次带李晓霞去协和医院,去找他的一个从美国留学回来、在神经内科当医生的亲戚。这个亲戚见到李晓霞后说:“我敢百分之百保证,晓霞的病灶不是出现在她身体里。”
  一句话让李隼恍然大悟,李晓霞的病,源于她内心的脆弱,源于她对比赛的恐惧。“后来她发烧我也让她继续训练,有时候过两天还真就病好了。”李隼说,李晓霞后来也总生病,发烧是常有的事,阑尾炎也让他们头疼了好久,“但起码我知道原因了,不会手忙脚乱地带她看病,以前李晓霞真是病得都把我弄懵了。”
  拉球就是比别人转
  李隼说,虽然从一开始李晓霞对拿世界冠军、奥运冠军的心气儿就不足,但他还是非常看好这个运动员,因为李晓霞刚上一队时,拉的那一板正手就是比其他人转。“这可能是李晓霞天才的地方,刚上来的时候,她反手在我看来都不太会,但正手一拉球,就是转。蔡局也一直很看好晓霞,在我都觉得没底气的时候,他也坚定地用李晓霞。”
  李隼说,李晓霞有今天,得益于很多人对她的信任,而这些信任源自于李晓霞的实力。李隼说过很多次,也告诉过李晓霞很多次,她的打法就是隋唐时期的“李元霸”,抡起400斤的大锤,靠的就是实力,明摆着告诉对手这球我就要打在那儿,对方都接不到。
  2006年,李晓霞就以第五号选手的身份报名参加不来梅世乒赛团体赛,但只在小组赛里上了场,在李隼眼里,李晓霞当时并没有达到能参赛的程度。“那时候给她机会,她总是欠缺一点,感觉一直在伸手够着这些机会,她累,我也觉得累。”到2007年萨格勒布世乒赛女单决赛,李晓霞在3比1领先的时候被逆转,李隼觉得那场球并不是因为李晓霞意志薄弱才输的。“那时候她没意识到自己能打进决赛,一上来领先后,看到奖杯她就懵了,她还真看奖杯了。那种时候,棒的人一下就冲上去了,但晓霞还是嫩了点。”李隼说,真正棒的人,是能从逆境中自己争出来的人。
  性格快被磨穿了
  李晓霞性格很急,但李隼说,她同时也很有韧劲,被逼到底线的时候,会有个强势反弹。“所以很多时候我必须要逼她。”李隼说,他“设计”一个运动员,起码要有个四年规划,这四年,他们在每个阶段做什么,拿到怎样的成绩,甚至细化到每一节课教练和队员两个人要做什么,都会设定好。“这是我的教学方式,后来我也告诉了李晓霞,只要你能跟上我,肯定能成。”“在直通莫斯科比赛的时候,她发着烧上去打,能连赢16场。”在李隼眼中,那时的李晓霞毅力有,但是“非拿不可”的霸气不够。“现在我回想起来,她之所以会这样,还是跟我给她过大的压力有关。因为压力大,所以她很怕打不好。”
  李隼一直认为,他和李晓霞有个共同的终极目标,但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李隼给了晓霞太多压力。“晓霞不愿意脚踏实地,她给我的感觉是老想着:还有好几年呢,到时候我肯定拼。”这点跟李隼以前的徒弟王楠和张怡宁都不同,她们两个在平时的训练和比赛中,都恨不得一个球都不能输。“所以李晓霞在被新人冲击的时候,总是狠不起来,越竞争就觉得她越脆弱,到后来我特别担心她的性格,已经要被竞争磨穿了。”
  直到李晓霞对李隼喊出“我不是张怡宁”这句话的时候,李隼发现,这姑娘可能要被逼疯了。李晓霞是个不爱主动找教练沟通的人,李隼就改变工作方法,每天主动找她谈心,在备战2010年亚运会期间,这个方法非常奏效,李晓霞变得积极了起来。
  终于做到心手合一
  广州亚运会,李晓霞在团体赛中发挥稳定,在单打中又逆转郭跃夺冠,虽然李隼对她的表现依然不太满意——“赢郭跃这场球,不是她自己想到了突破的办法,而是郭跃自己出现问题。”但毕竟拿了冠军,李隼希望李晓霞能“借东风”。
  “亚运会后,我找她谈的时候,只说了‘借东风’这三个字,没有说什么具体的,现在回想起来,她肯定理解得也不够透彻,到2011年我想李晓霞应该一直保持这个势头,世乒赛也该拿冠军了,现在看,这种想法是我当时的一厢情愿。”
  李隼对自己的执教能力真正产生怀疑,内心里产生了动摇,正是出现在2011年。“我觉得拿冠军就像爬珠穆朗玛蜂,你得先爬到8000米才能一鼓作气往上冲啊,可是李晓霞恨不得刚到半山腰就觉得山顶太远,不想爬了。”
  “鹿特丹世乒赛的时候,我知道李晓霞跟丁宁不是很好打,但真正具体的工作没有做得很细。我看了两局比赛就走了,不是因为失望,而是已经知道她赢不了,想去从电视里观察她的表情。看电视的时候,徐主任坐在我旁边,他还跟我说,李晓霞可能能扳回来,他是从实力上分析的。我说她今天一点扳回来的可能性都没有,整个人都闷在那儿,李晓霞打得好的时候,一定是从一开始气势就上来,丁宁和张怡宁属于在比赛里扛着扛着出状态,从防守到相持再转攻,但李晓霞不是,她防多了就对不上点,必须一上来就有大锤子抡起来的感觉。”后来,李隼对付李晓霞采用鼓励的手段。“甚至都鼓励到了忽悠的程度,我说李晓霞,你就适合参加大型综合运动会。因为她亚运会是成功过的,我就利用各种方法,让她觉得到了奥运会的时候,自己能行。”
  “这么多年,我认为李晓霞最大的问题是对事业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对球没有真正地用心和用脑,当时我就要求每天找我聊天,每天看录像,要看你最不想看的比赛,每天至少看两到三局。谈完以后,在一个星期一的上午,我印象特别深刻,我站在球馆中间,她在球馆最里面的台子训练,我突然感觉到她是在用脑子在打球了,我一看她抬手,感觉她思想和手上的动作是合力的,那时候我脑子里闪过一念头:奥运会她有戏了。”
  在封闭训练的时候,李晓霞自己也知道,到了拼最后这一下子的时候了。“对于李晓霞来说,长时间坚持一种好状态,对她来说是弱项,突然进发一下是强项,这也符合她的性格。到了封闭训练的最后,我的表情,我说话的语气,我表现出来所有的信息都在告诉她:你一定行!”
  彭立昭据中国体育在线《乒乓世界》整理
其他文献
李宗仁归国的打算开始于1955年5月,直到1965年7月实现,时间跨度长达10年之久。众所周知,李宗仁能够实现他回国的愿望,离不开周恩来等人的百般努力和调度奔走,但还有一个人的力量不能不提,那就是毛泽东。在李宗仁回国这件事上,毛泽东始终采取了积极的态度,并大力支持,全力促成了李宗仁的归来。  毛泽东和李宗仁算“政治账”  寄居海外的落寞与寂寥,时刻撩拨着李宗仁思念祖国之心,他盼望祖国统一,渴望早日
期刊
60后的李素芬,出生在河北唐山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自幼酷爱美术,能诗会画。因祖上四代人都从事陶瓷业,受其影响,她对这种古老的民间制作手艺非常感兴趣,长大后就成了一家国营陶瓷厂的工人,后来还担任了图案设计工作。她原以为,自己这辈子也就这样下去了。然而,在她40岁那年,她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因为单位效益不好,她下岗了……  挑战命运,失业后勇做小老板  李素芬下岗后,就开始四处找工作,结果却是四
期刊
据外媒报道,非洲一家经济杂志称,尼日利亚女富豪弗罗伦索·阿拉基嘉以3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9亿元的身家,击败美国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跻身全球最富有的黑人女性。  还是一名时尚设计师与慈善家  据报道,现年61岁的阿拉基嘉是法姆法石油公司的控制人,她的财富比27亿美元身家的奥普拉还多出5亿美元。法姆法石油公司现持有尼日利亚一块油田60%的权益,这块储量丰富的深水油田每天产油20万桶。  阿拉基嘉同时
期刊
鲁迅先生留学日本时,习、练过柔道等武功,回国后在绍兴府中学堂执教。一次夜行,经过一处荒凉的坟地,忽见一惨白的形同鬼魅的东西在前挡道,鲁迅赶上前去,飞起一脚,直踢得那家伙踉跄倒地,爬起来后赶忙抱头鼠窜,原来是一个装神弄鬼的盗墓贼。  鲁迅先生一生非常珍惜时间,但与此同时,他却从不把进行各种有益的文化活动,培养多方面的爱好和情趣看作是浪费时间。恰恰相反,他以此丰富生活,增长知识,拓宽视野,养护身心。 
期刊
奠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搜狐文化第一时间连线了莫言的发小、高密籍作家王玉清。  王玉清爆料说:莫言从小就显露出了过人的文学天赋。他在读小学五年级时,看了《列宁在1918》,非常喜欢,不几天就别出心裁地将它改编成了我们高密的地方戏——茂腔,取名《列宁传》,其中有几句唱词,直到现在还在胶东一带广为传唱。这几句唱词是:  列宁同志很着急,城里粮食有问题。  马上去找瓦西里,赶快下乡搞粮食。  木匠  陈寅
期刊
据国外媒体报道,登月最后一人、“阿波罗17号”飞船指挥官尤金·塞尔南近日透露,他把一部相机留在月球表面上,希望未来宇航员有一天把它取回来,以便测量辐射水平。宇航员在阿波罗17号载人任务中常用这种哈色勃莱德相机捕捉众多标志性图像。它被留在月球表面时,镜头指向极点。  塞尔南在在阿波罗17号登月任务第40周年纪念日上发表演讲,对他的脚印依然是人类留在月球上的最后脚印表示遗憾。现年78岁的塞尔南对彭博通
期刊
刘玉香的父亲刘傻子是著名的战斗英雄,电影《地道战》中高传宝的原型。“父亲牺牲以后,一些人出于对烈士的尊敬,到我家要父亲的照片进行纪念,家里仅存的几张照片都被要走了。”刘玉香遗憾地说,“现在我手里连一张父亲的单人照都没有,这张照片还是辗转在阜平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里找到的…”老照片,寄托了女儿对父亲的无限思念……  割电线、挖“陷坑”、扒铁轨是他的拿手活儿  刘傻子其实是很机灵的小伙子。但他爹妈叫他
期刊
红一方面军主力撤离中央苏区前夕,项英、陈毅分别被委以中共中央分局书记、中央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之职,留在南方领导游击战争。  让忠实可靠的人背钱  项英、陈毅他们领导下的游击队,在经济上一向实行民主管理,账目公开。其时账目都在机关里,一个时期公布一次。外边罚款多少,收入多少,用了多少,冬天做冬衣用了多少,夏天做夏衣又花了多少,都记得清清楚楚。对于这些,大家都没说的。
期刊
两年前,“援藏干部”的称谓对于老段来说还很陌生。因为他从未想过今生能有机会到西藏工作。2010年6月,当段荣印得知北京市旅游局要选派一名处级干部到拉萨开展对口支援工作的消息时,这名曾经的老兵和老党员义不容辞地报了名。经过组织考察同意,老段随北京市第六批援藏干部一起来到了西藏拉萨,担任拉萨市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常务副局长,分管旅游安全、质检投诉、乡村旅游等工作。  迅速进入角色的“本地干部”  虽然有
期刊
1985年,南怀瑾去美国,从旧金山入关。入关时,他穿着一件中式长袍,手拿一根文明棍,跟在行李车的后面。行李车上堆着十几只大皮箱,其中有两箱中药。按美国海关规定,中药是不能通关的。  行李车刚到入口处,一个黑人就牵着一只小狗走了过来,装中药的箱子码在第三和第四层,小狗就爬上去,围着箱子嗅来嗅去。海关的人就过来问:“这些行李是谁的?”南怀瑾冲他点个头,微笑着不讲话。海关人员把他打量了半天,转身问站在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