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实施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及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实施,而课堂实施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改革就成课程教学改革的重头戏。在新课标实施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之下,初中语文教学要探索新课堂教学方法。一堂语文课,要让学生处于兴奋状态下学习,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的激趣,在老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把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探讨,共享学习成果,发挥学生积极的能动作用。
【关键词】改革 主体 激发 合作 探讨 共享
常听到不少老师的感叹:“现在的学生无心学习,上课爱睡觉,不做笔记,也不参与课堂讨论,没有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这哀叹声中正反映了目前在教学中存在的现象,尤其是农村中学的学生最为普遍,也很严重。受所谓的“读书无用论”的思潮影响,不少的学生来学校是为了“度金”,等待时间,一毕业就加入打工的队伍。因此,课堂上举手发言的学生寥寥无几,大多数学生对老师的提问无动于衷,能专心听讲,做好笔记是已经不错了。像这样的现象,老师再三进行教育、引导,把该讲的道理都讲了,该用的措施也都用了,学生似乎不领这份情,依然如故,而老师几乎无计可施,久而久之,还可能导致师生之间的对立。虽说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可老师的付出却收不到应有的效果。是学生受当前社会现象(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学生才无心读书吗?才出现课堂气氛沉闷的现象吗?在听了孟照彬教授讲的EEPO有效教育知识讲座后,深有感触:教师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激活课堂气氛,把学生引入知识的殿堂,让他们在那里遨游,在那里寻求掌握知识。笔者在此文中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论从宏观角度几个问题进行探究改变目前农村初中语文课堂出现的问题的一些做法与大家共勉。
一、注重情景的设置,吸引学生注意力,带着疑问进入课文
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精彩的课堂好比优美的文章,开头写得好,就能吸引读者”。可见,兴趣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原动力,让学生在心情愉快,趣味盎然的环境中学习,他们才愿意参与。而好的导入,是促进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兴趣形成的第一步,因此,教学设计一定要“奇”,使精彩开场白像无形的磁铁紧紧吸引住学生,使学生对学习对象产生浓厚兴趣,排除外来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干扰,集中精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触动自己的情感体验,积极主动地学习,并且愉快地进入探究学习氛围。有经验的老师比较注意情景导入,从而引发学生对有关知识的欲望和激情,唤起学生已储备的知识经验,为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奠定基础。如《伤仲永》,可以生活现象创设情景:我们班中有的同学智力很好,但在期末考试中成绩一般;有的同学智力平平,有笨鸟先飞的精神,期考成绩很好,为什么?课文的《伤仲永》,作者为什么“伤”他?请看课文……学生带着疑问去看课文,各抒己见,课文的内容理解了,学生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课堂也活跃了。
二、改变课堂设问方式,更换上课的主体,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课堂教学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艺术性的信息交流活动。因此教学决不是教师给学生灌输知识、技能,而是学生通过驱动自己学习的动力机制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课堂的中心应该在于学生而不在于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
传统的课堂设问方式,是老师问学生回答,一问一答式或一问多答式,目的是以旧代新,以旧的知识引出新的知识,此时老师是主体,而此时的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式“的思维。他们被迫去思考前面的知识,被迫去思考老师要求回答的内容,从而被动地进入上课学习状态。由于所有的过程都在被动中进行,这样怎能激发起学习兴趣?为什么不能让学生提出问题?也就是学生通过深入阅读的学习,对某一内容提出疑问,在课堂上提出,在课堂上寻求答案;或者由老师提出问题,由学生在课堂上共同探讨。这样,学生变成了主体,所有的被动就会变成主动;学生主动去思考,主动在上课时讨论,主动寻求答案。老师也可将“是、否、或者”等表示选择意愿的词语删去,取而代之以“为什么、怎么样?谁的、何时何地的?”
老师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学生便会由“被动听取知识——主动汲取知识”转变为“主动寻找问题——主动寻找答案”。这样,自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改变课型方式,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往的课型有(近代)讲——听——读——记——练,捷克的“夸美纽斯结构”观察——记忆——理解——练习,德国赫尔巴特“四段论教学”明了——联想——系统——方法,中国素质教育提倡的“精讲、善导、激趣、引思”的教学模式。
这些传统的课型方式主要是老师在课堂传授知识,学生在下面注意听,回答老师的提问并做好课堂笔记,作机械性的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经过大脑的思考,所获得的知识是不牢固的,记忆不长久。而新的教学方式,即课堂教学中:听、看、讲、想、做,加上动静转换这七个基本要素,七个要素换着用,充分调动学生感官,顺应学生学习心理、生理特点,让学生能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这样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性。同时人的专注时间有限,到了一定时间就要进行动静转换,这样才能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如课堂教学中,分组讨论时注意学生性格、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面等按强、中、差交叉分组。分组讨论过程中要分工合作,让学生人人参与,人人思考问题,相互配合,小组内各成员都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经过热烈的讨论交流后才形成较为全面的答案。对回答得好或第一次回答的同学予以表扬或掌声鼓励,肯定他们的进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样让学生在动中学,在静中学,活跃了课堂气氛。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人人有所收获。
【关键词】改革 主体 激发 合作 探讨 共享
常听到不少老师的感叹:“现在的学生无心学习,上课爱睡觉,不做笔记,也不参与课堂讨论,没有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这哀叹声中正反映了目前在教学中存在的现象,尤其是农村中学的学生最为普遍,也很严重。受所谓的“读书无用论”的思潮影响,不少的学生来学校是为了“度金”,等待时间,一毕业就加入打工的队伍。因此,课堂上举手发言的学生寥寥无几,大多数学生对老师的提问无动于衷,能专心听讲,做好笔记是已经不错了。像这样的现象,老师再三进行教育、引导,把该讲的道理都讲了,该用的措施也都用了,学生似乎不领这份情,依然如故,而老师几乎无计可施,久而久之,还可能导致师生之间的对立。虽说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可老师的付出却收不到应有的效果。是学生受当前社会现象(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学生才无心读书吗?才出现课堂气氛沉闷的现象吗?在听了孟照彬教授讲的EEPO有效教育知识讲座后,深有感触:教师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激活课堂气氛,把学生引入知识的殿堂,让他们在那里遨游,在那里寻求掌握知识。笔者在此文中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论从宏观角度几个问题进行探究改变目前农村初中语文课堂出现的问题的一些做法与大家共勉。
一、注重情景的设置,吸引学生注意力,带着疑问进入课文
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精彩的课堂好比优美的文章,开头写得好,就能吸引读者”。可见,兴趣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原动力,让学生在心情愉快,趣味盎然的环境中学习,他们才愿意参与。而好的导入,是促进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兴趣形成的第一步,因此,教学设计一定要“奇”,使精彩开场白像无形的磁铁紧紧吸引住学生,使学生对学习对象产生浓厚兴趣,排除外来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干扰,集中精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触动自己的情感体验,积极主动地学习,并且愉快地进入探究学习氛围。有经验的老师比较注意情景导入,从而引发学生对有关知识的欲望和激情,唤起学生已储备的知识经验,为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奠定基础。如《伤仲永》,可以生活现象创设情景:我们班中有的同学智力很好,但在期末考试中成绩一般;有的同学智力平平,有笨鸟先飞的精神,期考成绩很好,为什么?课文的《伤仲永》,作者为什么“伤”他?请看课文……学生带着疑问去看课文,各抒己见,课文的内容理解了,学生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课堂也活跃了。
二、改变课堂设问方式,更换上课的主体,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课堂教学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艺术性的信息交流活动。因此教学决不是教师给学生灌输知识、技能,而是学生通过驱动自己学习的动力机制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课堂的中心应该在于学生而不在于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
传统的课堂设问方式,是老师问学生回答,一问一答式或一问多答式,目的是以旧代新,以旧的知识引出新的知识,此时老师是主体,而此时的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式“的思维。他们被迫去思考前面的知识,被迫去思考老师要求回答的内容,从而被动地进入上课学习状态。由于所有的过程都在被动中进行,这样怎能激发起学习兴趣?为什么不能让学生提出问题?也就是学生通过深入阅读的学习,对某一内容提出疑问,在课堂上提出,在课堂上寻求答案;或者由老师提出问题,由学生在课堂上共同探讨。这样,学生变成了主体,所有的被动就会变成主动;学生主动去思考,主动在上课时讨论,主动寻求答案。老师也可将“是、否、或者”等表示选择意愿的词语删去,取而代之以“为什么、怎么样?谁的、何时何地的?”
老师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学生便会由“被动听取知识——主动汲取知识”转变为“主动寻找问题——主动寻找答案”。这样,自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改变课型方式,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往的课型有(近代)讲——听——读——记——练,捷克的“夸美纽斯结构”观察——记忆——理解——练习,德国赫尔巴特“四段论教学”明了——联想——系统——方法,中国素质教育提倡的“精讲、善导、激趣、引思”的教学模式。
这些传统的课型方式主要是老师在课堂传授知识,学生在下面注意听,回答老师的提问并做好课堂笔记,作机械性的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经过大脑的思考,所获得的知识是不牢固的,记忆不长久。而新的教学方式,即课堂教学中:听、看、讲、想、做,加上动静转换这七个基本要素,七个要素换着用,充分调动学生感官,顺应学生学习心理、生理特点,让学生能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这样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性。同时人的专注时间有限,到了一定时间就要进行动静转换,这样才能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如课堂教学中,分组讨论时注意学生性格、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面等按强、中、差交叉分组。分组讨论过程中要分工合作,让学生人人参与,人人思考问题,相互配合,小组内各成员都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经过热烈的讨论交流后才形成较为全面的答案。对回答得好或第一次回答的同学予以表扬或掌声鼓励,肯定他们的进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样让学生在动中学,在静中学,活跃了课堂气氛。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人人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