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摘要:逆反心理是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普遍地存在于青年士兵或青年学员之中,是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一种非理性产物。本文通过分析逆反心理的成因从而探索出有效应对之策。
关键词:思想教育;逆反心理;成因;对策
从心理学的定义来看,逆反心理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对客观事物产生与一般人对立的、相反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或者说,逆反心理是主体接受某种客观刺激后没有按一般规律产生相应的心理反应,而是产生了与一般应产生的心理反应相反的异常心理状态。实质是为了寻求独立、寻求自我肯定,为了抵抗和排除在他们看来压抑自我的那种外在力量,从而保护逐渐形成的比较脆弱的自我。
一、思想教育中逆反心理的成因
思想教育中的逆反心理的形成有诸多因素,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有四个:个人生理因素、个人心理因素以及其所生活和工作的环境。
一是个人生理因素。从生理上看,青年学员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体能和智能迅速发展,身体各种机能趋于健全,大脑发育趋于成熟,思维和分析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从而为思维方式由童年的单一化的正向思维向着逆向思维、多向思维、发散思维的方向发展,为思想教育中的逆反心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同时,性发育成熟,生理上的第二次断乳促使其独立意识、自我意识也迅速发展。
二是个人心理因素。青年学员在长期的社会化过程中,其个性意识、自我意识、独立意识、民主平等意识日趋强烈,需要多样化,情绪具有不稳定性,自尊心、好奇心、好胜心理严重,缺乏耐心,急于求成,喜欢用理想化的眼光和绝对化的观点观察和思考问题,喜欢标新立异,逆向思维定势和否定别人的习惯比较严重,对外界刺激常抱有怀疑和抗衡倾向。正是由于其心理上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未完全成熟的过渡时期,其在认知的过程中知识积累、生活经验、实际锻炼等方面还很缺乏,不懂得用历史的、辩证的、全面的眼光看问题,极易产生认知偏差和认识的片面性,所以常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结果,使其自尊心受挫产生心理失调。
三是环境因素。入伍前青年学员的一些经历会对其个性心理的形成和健康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某些学员更容易接受那些不利的因素的影响。比如,家庭破裂会给子女造成心理创伤和失落感;有些青年学员在家庭中得不到应有的温暖和鼓励,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产生自卑的逆反心理;家长对子女要求过高,方法简单粗暴,会导致子女形成心理压力,也容易出现思想教育中的逆反心理。同时,当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也正在影响着敏感的青年学员,腐蚀着他们的心灵,导致逆反心态的产生。同时,思想工作主体素质偏低也是原因之一。有些思想工作者处理问题方法简单粗暴,无视受动者的需要,不尊重受动者意见和建议,结果挫伤了受动者的情感,导致抵触和隔阂心理产生;有些思想工作者自身对思想教育工作重视不够,责任意识、创新精神不强,无意去探究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工作方法;对工作对象实际接收能力、思想觉悟、知识水平客观需要等认识不足,把握不准,思想政治工作一直以“万金油”的形式出现,知识老化和信息滞后,内容上老套陈旧千篇一律,过于强调理论化和原则化,内容设置缺乏层次感,经常搞“一刀切”和“一锅煮”,知识含金量严重偏低与学员求知欲强烈形成了突出的矛盾。
二、思想教育中的逆反心理的对策
针对青年学员的思想教育中的逆反心理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和解决呢?我们可以从预防、教育疏导和有效地利用三个方面入手。
(一)预防为主。思想教育中的逆反心理的产生从某种程度上说是青年学员心理发展的必然阶段,但也有一定的外部和内部原因,控制产生的条件可以防止其出现。要防止学员出现思想教育中的逆反心理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主体的知识水平和认识事物的能力。如让其接触辩证唯物论等哲学思想,深入浅出地讲解一些科学的认知事物的方法。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尤其是个人成长发展道路上遇到的问题,增强其判断、分析事物和评判、鉴别是非的能力。积极引导他们正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解开他们思想上的困惑,纠正他们认识上的偏差。思想教育者既要以理服人,更要以情感人。因此,一方面,思想教育者应该随时加强自身政治理论、业务技能的学习和提高,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确保自身过硬,能够讲出服人之理。另一方面,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学会营造平等互动的沟通氛围,学会以参谋者、商量者的平等姿态出现,而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和训导,学会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尊严,倾听他们的心声,吸纳他们的合理建议;二是积极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学会利用自身的人格特征、知识底蕴和模范带头行为去赢得受教育者的信赖,学会换位思考,坚持以人为本,不轻视其观点,不怀疑、不嘲笑他的参与精神,并且要一诺千斤,言行一致。
(二)疏导教育。教育者讲述理论、思想时要与实际情况、行为相结合,讲一些“小而实”的道理。可以发动群众,发扬民主,组织大家讨论、评析、自我批评等,使教育对象明确是非标准,知道该做什么,该怎么做,知道该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在现实生活中多尊重、多关心、多爱护、多为他们着想,做个贴心人,帮忙他们,为他们排忧解难。积极发掘思想教育客体的“闪光点”和积极因素,将其放入能发挥其特长的工作位置上,使其有一种自豪感和为集体工作的主人翁意识。把握教育的时机,并针对其的不同个性实际,以及不同的时间、条件和情境,因人因时因地运用说服、榜样、道德评价等多种方法进行正面引导,重在提高他们的认识,使之掌握正确的思想、观点和方法。
(三)有效利用。以辩证的观点看事物。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思想教育中的逆反心理同样有其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逆反心理就其生理特征来讲是思维方式由单一化的正向思维向着逆向思维、多向思维、发散思维的方向发展。我们可以在工作中对有思想教育中的逆反心理的学员进行正向的引导,利用其爱进行非正向思维的特点,使其在工作、学习、训练中发出与常人不同的、有建设性的“奇想”。同时可以促使其对工作、学习、训练产生一定的兴趣,使其在这些方面下功夫,增加其知识和技能,加深对事物的认识,从而减弱和消除思想教育中的逆反心理产生的一个重要的内部因素。比如在学习中,可以组织辩论会或讨论会。让有思想教育中的逆反心理的学员发挥其特点,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看待问题方法对问题进行讨论、辩论,让问题越辩越明,让学员的思路越来越宽,让有思想教育中的逆反心理的学员越来越有兴趣融入集体之中,让他们的心理越来越健康。
摘要:逆反心理是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普遍地存在于青年士兵或青年学员之中,是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一种非理性产物。本文通过分析逆反心理的成因从而探索出有效应对之策。
关键词:思想教育;逆反心理;成因;对策
从心理学的定义来看,逆反心理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对客观事物产生与一般人对立的、相反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或者说,逆反心理是主体接受某种客观刺激后没有按一般规律产生相应的心理反应,而是产生了与一般应产生的心理反应相反的异常心理状态。实质是为了寻求独立、寻求自我肯定,为了抵抗和排除在他们看来压抑自我的那种外在力量,从而保护逐渐形成的比较脆弱的自我。
一、思想教育中逆反心理的成因
思想教育中的逆反心理的形成有诸多因素,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有四个:个人生理因素、个人心理因素以及其所生活和工作的环境。
一是个人生理因素。从生理上看,青年学员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体能和智能迅速发展,身体各种机能趋于健全,大脑发育趋于成熟,思维和分析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从而为思维方式由童年的单一化的正向思维向着逆向思维、多向思维、发散思维的方向发展,为思想教育中的逆反心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同时,性发育成熟,生理上的第二次断乳促使其独立意识、自我意识也迅速发展。
二是个人心理因素。青年学员在长期的社会化过程中,其个性意识、自我意识、独立意识、民主平等意识日趋强烈,需要多样化,情绪具有不稳定性,自尊心、好奇心、好胜心理严重,缺乏耐心,急于求成,喜欢用理想化的眼光和绝对化的观点观察和思考问题,喜欢标新立异,逆向思维定势和否定别人的习惯比较严重,对外界刺激常抱有怀疑和抗衡倾向。正是由于其心理上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未完全成熟的过渡时期,其在认知的过程中知识积累、生活经验、实际锻炼等方面还很缺乏,不懂得用历史的、辩证的、全面的眼光看问题,极易产生认知偏差和认识的片面性,所以常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结果,使其自尊心受挫产生心理失调。
三是环境因素。入伍前青年学员的一些经历会对其个性心理的形成和健康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某些学员更容易接受那些不利的因素的影响。比如,家庭破裂会给子女造成心理创伤和失落感;有些青年学员在家庭中得不到应有的温暖和鼓励,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产生自卑的逆反心理;家长对子女要求过高,方法简单粗暴,会导致子女形成心理压力,也容易出现思想教育中的逆反心理。同时,当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也正在影响着敏感的青年学员,腐蚀着他们的心灵,导致逆反心态的产生。同时,思想工作主体素质偏低也是原因之一。有些思想工作者处理问题方法简单粗暴,无视受动者的需要,不尊重受动者意见和建议,结果挫伤了受动者的情感,导致抵触和隔阂心理产生;有些思想工作者自身对思想教育工作重视不够,责任意识、创新精神不强,无意去探究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工作方法;对工作对象实际接收能力、思想觉悟、知识水平客观需要等认识不足,把握不准,思想政治工作一直以“万金油”的形式出现,知识老化和信息滞后,内容上老套陈旧千篇一律,过于强调理论化和原则化,内容设置缺乏层次感,经常搞“一刀切”和“一锅煮”,知识含金量严重偏低与学员求知欲强烈形成了突出的矛盾。
二、思想教育中的逆反心理的对策
针对青年学员的思想教育中的逆反心理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和解决呢?我们可以从预防、教育疏导和有效地利用三个方面入手。
(一)预防为主。思想教育中的逆反心理的产生从某种程度上说是青年学员心理发展的必然阶段,但也有一定的外部和内部原因,控制产生的条件可以防止其出现。要防止学员出现思想教育中的逆反心理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主体的知识水平和认识事物的能力。如让其接触辩证唯物论等哲学思想,深入浅出地讲解一些科学的认知事物的方法。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尤其是个人成长发展道路上遇到的问题,增强其判断、分析事物和评判、鉴别是非的能力。积极引导他们正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解开他们思想上的困惑,纠正他们认识上的偏差。思想教育者既要以理服人,更要以情感人。因此,一方面,思想教育者应该随时加强自身政治理论、业务技能的学习和提高,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确保自身过硬,能够讲出服人之理。另一方面,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学会营造平等互动的沟通氛围,学会以参谋者、商量者的平等姿态出现,而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和训导,学会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尊严,倾听他们的心声,吸纳他们的合理建议;二是积极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学会利用自身的人格特征、知识底蕴和模范带头行为去赢得受教育者的信赖,学会换位思考,坚持以人为本,不轻视其观点,不怀疑、不嘲笑他的参与精神,并且要一诺千斤,言行一致。
(二)疏导教育。教育者讲述理论、思想时要与实际情况、行为相结合,讲一些“小而实”的道理。可以发动群众,发扬民主,组织大家讨论、评析、自我批评等,使教育对象明确是非标准,知道该做什么,该怎么做,知道该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在现实生活中多尊重、多关心、多爱护、多为他们着想,做个贴心人,帮忙他们,为他们排忧解难。积极发掘思想教育客体的“闪光点”和积极因素,将其放入能发挥其特长的工作位置上,使其有一种自豪感和为集体工作的主人翁意识。把握教育的时机,并针对其的不同个性实际,以及不同的时间、条件和情境,因人因时因地运用说服、榜样、道德评价等多种方法进行正面引导,重在提高他们的认识,使之掌握正确的思想、观点和方法。
(三)有效利用。以辩证的观点看事物。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思想教育中的逆反心理同样有其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逆反心理就其生理特征来讲是思维方式由单一化的正向思维向着逆向思维、多向思维、发散思维的方向发展。我们可以在工作中对有思想教育中的逆反心理的学员进行正向的引导,利用其爱进行非正向思维的特点,使其在工作、学习、训练中发出与常人不同的、有建设性的“奇想”。同时可以促使其对工作、学习、训练产生一定的兴趣,使其在这些方面下功夫,增加其知识和技能,加深对事物的认识,从而减弱和消除思想教育中的逆反心理产生的一个重要的内部因素。比如在学习中,可以组织辩论会或讨论会。让有思想教育中的逆反心理的学员发挥其特点,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看待问题方法对问题进行讨论、辩论,让问题越辩越明,让学员的思路越来越宽,让有思想教育中的逆反心理的学员越来越有兴趣融入集体之中,让他们的心理越来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