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由学生质疑引发的思考
《战国铜壶》(图1)是初中部编教材历史七上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中第一子目“战国七雄”中的一组插图。左图是铜壶本身,右图是铜壶图纹拓片,下方配有说明“壶身刻有水陆攻战的图案”[1]。我引导学生观察组图并阅读说明,得出“图案反映了战国时期战事频繁”的结论,教学效果不错。下课时一个学生提出了质疑:“铜壶上部的图案也是在打仗吗?如果不是,那是什么?又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确实把我问住了,甚至借来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上部有弓、箭,也有树、鸟、编钟等,人物活动也和水陆攻战部分明显不同。这些图案想表达何意?教材中的说明合适吗?
查阅《教师教学用书》,其对铜壶图纹介绍如下,“这件铜壶以壶肩两环耳为标志,分为两面,两面图像对称。每面有三层图画,每层又分左右两个图景。第一层左边是一幅竞射图,右边是采桑图;第二层左边是宴乐武舞图,右边为弋射图和习射图;第三层左边为攻防图,右边为水战图……从这些纹饰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出战国时期兵战的场面,以及经济和社会生活发展的状况”[2]。即完整的铜壶拓片表达的是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全貌,水陆攻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可见教材中的说明不妥,容易造成全壶都是水陆攻战图案的误解。如想强调水陆攻战,将“壶身”改为“壶身的下腹部”更为妥当。
二、查阅课外资料引发的探究
学生的质疑激起了我的好奇心。铜壶三部分场景之间有何联系?并重还是强调水陆攻战?另外两个部分有何含义?再次讲述时应如何设计?解惑的最好方法就是更深入了解这件战国铜壶。但无论教材还是《教师教学用书》,均未说明铜壶的出处和现存何地。唯一线索是《教师教学用书》中提到“这是一件盛水器,1965年出土于四川成都百花潭。壶高40厘米,重4.5千克。”[3]。于是我查阅书籍,并在网上搜索。
首先发现的是《文物小讲》一书中介绍了一件“镶嵌红铜的采桑、弋射、饮宴、水陆攻战纹青铜圆壶”。对比教材中的《战国铜壶》,其通高、出土地点、三层图纹元素相似度极高。用途虽略有不同,但几乎可以忽略,因为“壶,也是盛酒或盛水的器皿”[4]。唯一区别是有无盖子,不排除教材中选取的是该铜壶无盖时的可能性。若两壶为同一物,则距今年代、重量、工艺和现存地点等信息可以互补(表格一)。《文物小讲》并未强调水陆攻战,而以“日常生活的写照” 来形容全壶图纹。它们到底是不是同一器物呢?
在“无法对每个图纹作详细的描述”时,《文物小讲》“只选颈部的采桑部分作一些解说”(图2)。“采桑纹的画面是两株高大的桑树。左边的树,有一留着长辫的妇女坐在最左的枝丫上,两手在摘取前两枝丫上的桑叶。树下有一人作攀登状。右边的树,一留长辫的妇女把中间的树枝拉下并坐在其底部,双手摘取枝丫上的桑叶。对面一位男士腰间佩剑,头上戴帽,坐在最右边的树枝上,也在摘取中间枝丫上的桑叶,他的篮子就悬吊在右树枝下。此树下有一戴帽男士左手提着篮子,想是篮子已装满,即将送去处理。两树之间有一对男女,女的脑后拖着长辫,头上有某种耸起的装饰。男的戴帽佩剑坐在树的根部,左手牵着女的右手,右手似乎要触碰女的头部,不知与采桑有何关联。”[5]细致解说和放大图纹,与教材中《战国铜壶》第一层图纹细节完全一致,让我更肯定两件铜壶是同一物。那么采桑、弋射和习射部分有何意义?镶嵌红铜又是什么?
通过网络搜索,我发现《如果国宝会说话》节目中的一期介绍的正是藏于四川省博物馆的镶嵌红铜的采桑、弋射、饮宴、水陆攻战纹青铜圆壶。节目称其为“战国嵌错宴乐攻战纹铜壶”,详细的文案解答了我的疑惑。首先是嵌错法,“嵌错”就是“镶嵌红铜”,即在铸造好的青铜器表面嵌入红铜材料的丝片,再用错石在青铜器表面错光磨平,从而构成了纹饰图案或文字,是一种制作青铜器的复杂工艺。第二,在介绍图纹时,首先详细讲述了第三层的水陆攻战图,“静默的壶身上,能听见厮杀与吼叫,这里是一个战场。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战,到了战国之后转化为领土吞并战。”形象的动画使生动的文字更加“灵动”。接着,补充了我所不甚了解的第二层图案。“战争之后,胜利者举办庆功的宴饮,客人们举杯站立,向坐于厅堂之中的主人敬酒,祝福。周围是敲钟磐与吹奏的乐队,钟鸣鼎食,礼乐之邦。战争时,弓箭是杀伤敌人的武器,和平时,则是社交生活的用具。早在周代,射箭便是贵族必须掌握的基础教育,六艺之一。射礼,则是重要的社交礼仪,射箭者站在亭子里,悬空展开布质的箭靶,宾主按照礼仪要求,向箭靶射箭,旁边有人专门负责报靶,其他人在亭外围观。有时候,也会练习射天上的飞鸟,大家使用绑了细绳缴的箭,射向鸟群,一旦射中,就通过收回绳子,将猎物捕获,这叫弋射。弋射有准则,弋射不射宿,停息的鸟儿不射。”最后,加深了我对采桑部分的认识。“这里有一片桑田,顶层没有了战争的喧嚣,人们安然的进行着习射,妇女们则在桑园里采桑……中国是丝的故乡,采桑也进入了礼制,演化为后来的亲蚕礼。”每层细节均与教材的图纹一致,证实了两件铜壶为同一器物,并有力地说明其确实是战国时期“日常生活写照”。
最后,我偶然在《国家宝藏》一书中看到了现存于国家博物馆的“宴乐渔猎攻战纹青铜壶”。其尺寸较小,但同样有三层同类图纹。从上到下分别是采桑和射礼活动,宴享乐舞和射猎场景,水陆攻战场面,俨然是一幅“战国生活画卷”。细节与教材中的铜壶略有区别,但主题一致。《国家宝藏》对其评论如下,“整个纹饰中人物近百个,却没有一个重复的姿势,造型极其优美,比例合理准确,构图严谨。画面中,人物、动物、植物及其他器物有机结合,浑然一体,疏密得当,使得整个画面气氛热烈,生动活泼,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面貌。其价值是,首先,这件青铜壶是中国较早记载生产、生活、战争、建筑、音乐、礼仪的综合图案,是战国时期社会情况的综合体现。其次,此壶通过对采桑、射猎、乐舞、战争的刻画,为后人研究战国的生活提供了形象依据,尤其是水陆攻战图所反映的战争场景,为研究战国军事提供了完整的形象资料。再次,从艺术角度来说,此壶图案采用连环画式的手法,开创了秦汉时期的画像砖、画像石艺术的先河。总之,此壶不仅可以说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具有代表性的礼器,更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6]對同类铜壶的描述和评论,进一步加深了我对教材中战国铜壶的认知,它不仅表现了战国的社会面貌,其艺术手法也影响深远。 三、由探究引发的教学反思
上述探究让我对文物类插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何更好地发挥历史教材中文物类的插图的作用?我认为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首先是教材与《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文物类插图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素材之一,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史证观念。教材选择的是哪一件文物?为什么选择它?都是一线教师关注的问题。教材对文物类插图的说明应准确,最好能够标注文物出土地点和现存何处等信息。既为教师进一步探究提供线索,也便于学生自主学习。不是每一幅文物类插图都会被详细讲解,但教材资源却可以成为学生课后继续学习的素材。同时,《教师教学用书》中可以介绍一些相似的文物,必将有助于教师对比联系,从而更好的进行教学设计。
第二是教师的课堂呈现。在准确了解文物的基础上,对于文物的细节,应该进行合理加工。如效仿《文物小讲》一书,局部放大和重点讲解;或效仿《如果国宝会说话》节目,提高语言的生动性。鼓励学生观察、质疑、提问,再依据学生反馈进行追问和解答。与其泛泛而谈,不如抓住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和共鸣的细节,把来不及细说的内容留给学生课后自行深入了解。既达到教学目的,更能将课堂有效延伸。
最后,是对学生课外活动的动员。博物馆的功能便是通过文物来讲述历史[7],教师应鼓励学生前往博物馆观看文物实物。2011版《历史课程标准》中将“历史遗迹、遗址,以及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列为应多方面开发和利用的“校外课程资源”[8]。在课业压力巨大的今天,平时组织参观活动不太现实。但动员学生利用寒暑假,自行前往所在地区博物馆看一看教材中提到的相关文物,或是同类型、同时期的相似文物,还是具有很大的可行性的。教材选取的文物类插图大多来自于著名的大型博物馆,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今天,若家庭刚好有出游计划,去各地的博物馆一睹实物风采也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国宝会说话》在介绍铜壶时说“壶身静默,却非无声。壶身可以度量,却也无边。” 若能更好地使用教材中文物类插图,我相信,所有的文物皆是如此。
【注释】
[1]教育部:《中国历史》(义务教育教科书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34页。
[2][3]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学历史七年级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107页。
[4] 任世江:《初中历史课程“点-线”解析(一)》,北京:北京師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40页。
[5] 许进雄:《文物小讲》,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第105页。
[6]佟洵、王云松主编:《国家宝藏》,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70页。
[7](英)尼尔·麦格雷戈著,余燕译:《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上)》,北京:新星出版社,2014年,第1页。
[8]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45页。
《战国铜壶》(图1)是初中部编教材历史七上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中第一子目“战国七雄”中的一组插图。左图是铜壶本身,右图是铜壶图纹拓片,下方配有说明“壶身刻有水陆攻战的图案”[1]。我引导学生观察组图并阅读说明,得出“图案反映了战国时期战事频繁”的结论,教学效果不错。下课时一个学生提出了质疑:“铜壶上部的图案也是在打仗吗?如果不是,那是什么?又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确实把我问住了,甚至借来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上部有弓、箭,也有树、鸟、编钟等,人物活动也和水陆攻战部分明显不同。这些图案想表达何意?教材中的说明合适吗?
查阅《教师教学用书》,其对铜壶图纹介绍如下,“这件铜壶以壶肩两环耳为标志,分为两面,两面图像对称。每面有三层图画,每层又分左右两个图景。第一层左边是一幅竞射图,右边是采桑图;第二层左边是宴乐武舞图,右边为弋射图和习射图;第三层左边为攻防图,右边为水战图……从这些纹饰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出战国时期兵战的场面,以及经济和社会生活发展的状况”[2]。即完整的铜壶拓片表达的是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全貌,水陆攻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可见教材中的说明不妥,容易造成全壶都是水陆攻战图案的误解。如想强调水陆攻战,将“壶身”改为“壶身的下腹部”更为妥当。
二、查阅课外资料引发的探究
学生的质疑激起了我的好奇心。铜壶三部分场景之间有何联系?并重还是强调水陆攻战?另外两个部分有何含义?再次讲述时应如何设计?解惑的最好方法就是更深入了解这件战国铜壶。但无论教材还是《教师教学用书》,均未说明铜壶的出处和现存何地。唯一线索是《教师教学用书》中提到“这是一件盛水器,1965年出土于四川成都百花潭。壶高40厘米,重4.5千克。”[3]。于是我查阅书籍,并在网上搜索。
首先发现的是《文物小讲》一书中介绍了一件“镶嵌红铜的采桑、弋射、饮宴、水陆攻战纹青铜圆壶”。对比教材中的《战国铜壶》,其通高、出土地点、三层图纹元素相似度极高。用途虽略有不同,但几乎可以忽略,因为“壶,也是盛酒或盛水的器皿”[4]。唯一区别是有无盖子,不排除教材中选取的是该铜壶无盖时的可能性。若两壶为同一物,则距今年代、重量、工艺和现存地点等信息可以互补(表格一)。《文物小讲》并未强调水陆攻战,而以“日常生活的写照” 来形容全壶图纹。它们到底是不是同一器物呢?
在“无法对每个图纹作详细的描述”时,《文物小讲》“只选颈部的采桑部分作一些解说”(图2)。“采桑纹的画面是两株高大的桑树。左边的树,有一留着长辫的妇女坐在最左的枝丫上,两手在摘取前两枝丫上的桑叶。树下有一人作攀登状。右边的树,一留长辫的妇女把中间的树枝拉下并坐在其底部,双手摘取枝丫上的桑叶。对面一位男士腰间佩剑,头上戴帽,坐在最右边的树枝上,也在摘取中间枝丫上的桑叶,他的篮子就悬吊在右树枝下。此树下有一戴帽男士左手提着篮子,想是篮子已装满,即将送去处理。两树之间有一对男女,女的脑后拖着长辫,头上有某种耸起的装饰。男的戴帽佩剑坐在树的根部,左手牵着女的右手,右手似乎要触碰女的头部,不知与采桑有何关联。”[5]细致解说和放大图纹,与教材中《战国铜壶》第一层图纹细节完全一致,让我更肯定两件铜壶是同一物。那么采桑、弋射和习射部分有何意义?镶嵌红铜又是什么?
通过网络搜索,我发现《如果国宝会说话》节目中的一期介绍的正是藏于四川省博物馆的镶嵌红铜的采桑、弋射、饮宴、水陆攻战纹青铜圆壶。节目称其为“战国嵌错宴乐攻战纹铜壶”,详细的文案解答了我的疑惑。首先是嵌错法,“嵌错”就是“镶嵌红铜”,即在铸造好的青铜器表面嵌入红铜材料的丝片,再用错石在青铜器表面错光磨平,从而构成了纹饰图案或文字,是一种制作青铜器的复杂工艺。第二,在介绍图纹时,首先详细讲述了第三层的水陆攻战图,“静默的壶身上,能听见厮杀与吼叫,这里是一个战场。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战,到了战国之后转化为领土吞并战。”形象的动画使生动的文字更加“灵动”。接着,补充了我所不甚了解的第二层图案。“战争之后,胜利者举办庆功的宴饮,客人们举杯站立,向坐于厅堂之中的主人敬酒,祝福。周围是敲钟磐与吹奏的乐队,钟鸣鼎食,礼乐之邦。战争时,弓箭是杀伤敌人的武器,和平时,则是社交生活的用具。早在周代,射箭便是贵族必须掌握的基础教育,六艺之一。射礼,则是重要的社交礼仪,射箭者站在亭子里,悬空展开布质的箭靶,宾主按照礼仪要求,向箭靶射箭,旁边有人专门负责报靶,其他人在亭外围观。有时候,也会练习射天上的飞鸟,大家使用绑了细绳缴的箭,射向鸟群,一旦射中,就通过收回绳子,将猎物捕获,这叫弋射。弋射有准则,弋射不射宿,停息的鸟儿不射。”最后,加深了我对采桑部分的认识。“这里有一片桑田,顶层没有了战争的喧嚣,人们安然的进行着习射,妇女们则在桑园里采桑……中国是丝的故乡,采桑也进入了礼制,演化为后来的亲蚕礼。”每层细节均与教材的图纹一致,证实了两件铜壶为同一器物,并有力地说明其确实是战国时期“日常生活写照”。
最后,我偶然在《国家宝藏》一书中看到了现存于国家博物馆的“宴乐渔猎攻战纹青铜壶”。其尺寸较小,但同样有三层同类图纹。从上到下分别是采桑和射礼活动,宴享乐舞和射猎场景,水陆攻战场面,俨然是一幅“战国生活画卷”。细节与教材中的铜壶略有区别,但主题一致。《国家宝藏》对其评论如下,“整个纹饰中人物近百个,却没有一个重复的姿势,造型极其优美,比例合理准确,构图严谨。画面中,人物、动物、植物及其他器物有机结合,浑然一体,疏密得当,使得整个画面气氛热烈,生动活泼,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面貌。其价值是,首先,这件青铜壶是中国较早记载生产、生活、战争、建筑、音乐、礼仪的综合图案,是战国时期社会情况的综合体现。其次,此壶通过对采桑、射猎、乐舞、战争的刻画,为后人研究战国的生活提供了形象依据,尤其是水陆攻战图所反映的战争场景,为研究战国军事提供了完整的形象资料。再次,从艺术角度来说,此壶图案采用连环画式的手法,开创了秦汉时期的画像砖、画像石艺术的先河。总之,此壶不仅可以说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具有代表性的礼器,更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6]對同类铜壶的描述和评论,进一步加深了我对教材中战国铜壶的认知,它不仅表现了战国的社会面貌,其艺术手法也影响深远。 三、由探究引发的教学反思
上述探究让我对文物类插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何更好地发挥历史教材中文物类的插图的作用?我认为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首先是教材与《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文物类插图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素材之一,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史证观念。教材选择的是哪一件文物?为什么选择它?都是一线教师关注的问题。教材对文物类插图的说明应准确,最好能够标注文物出土地点和现存何处等信息。既为教师进一步探究提供线索,也便于学生自主学习。不是每一幅文物类插图都会被详细讲解,但教材资源却可以成为学生课后继续学习的素材。同时,《教师教学用书》中可以介绍一些相似的文物,必将有助于教师对比联系,从而更好的进行教学设计。
第二是教师的课堂呈现。在准确了解文物的基础上,对于文物的细节,应该进行合理加工。如效仿《文物小讲》一书,局部放大和重点讲解;或效仿《如果国宝会说话》节目,提高语言的生动性。鼓励学生观察、质疑、提问,再依据学生反馈进行追问和解答。与其泛泛而谈,不如抓住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和共鸣的细节,把来不及细说的内容留给学生课后自行深入了解。既达到教学目的,更能将课堂有效延伸。
最后,是对学生课外活动的动员。博物馆的功能便是通过文物来讲述历史[7],教师应鼓励学生前往博物馆观看文物实物。2011版《历史课程标准》中将“历史遗迹、遗址,以及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列为应多方面开发和利用的“校外课程资源”[8]。在课业压力巨大的今天,平时组织参观活动不太现实。但动员学生利用寒暑假,自行前往所在地区博物馆看一看教材中提到的相关文物,或是同类型、同时期的相似文物,还是具有很大的可行性的。教材选取的文物类插图大多来自于著名的大型博物馆,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今天,若家庭刚好有出游计划,去各地的博物馆一睹实物风采也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国宝会说话》在介绍铜壶时说“壶身静默,却非无声。壶身可以度量,却也无边。” 若能更好地使用教材中文物类插图,我相信,所有的文物皆是如此。
【注释】
[1]教育部:《中国历史》(义务教育教科书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34页。
[2][3]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学历史七年级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107页。
[4] 任世江:《初中历史课程“点-线”解析(一)》,北京:北京師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40页。
[5] 许进雄:《文物小讲》,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第105页。
[6]佟洵、王云松主编:《国家宝藏》,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70页。
[7](英)尼尔·麦格雷戈著,余燕译:《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上)》,北京:新星出版社,2014年,第1页。
[8]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