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初中历史部编教材中文物类插图的使用与思考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m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由学生质疑引发的思考
  《战国铜壶》(图1)是初中部编教材历史七上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中第一子目“战国七雄”中的一组插图。左图是铜壶本身,右图是铜壶图纹拓片,下方配有说明“壶身刻有水陆攻战的图案”[1]。我引导学生观察组图并阅读说明,得出“图案反映了战国时期战事频繁”的结论,教学效果不错。下课时一个学生提出了质疑:“铜壶上部的图案也是在打仗吗?如果不是,那是什么?又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确实把我问住了,甚至借来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上部有弓、箭,也有树、鸟、编钟等,人物活动也和水陆攻战部分明显不同。这些图案想表达何意?教材中的说明合适吗?
  查阅《教师教学用书》,其对铜壶图纹介绍如下,“这件铜壶以壶肩两环耳为标志,分为两面,两面图像对称。每面有三层图画,每层又分左右两个图景。第一层左边是一幅竞射图,右边是采桑图;第二层左边是宴乐武舞图,右边为弋射图和习射图;第三层左边为攻防图,右边为水战图……从这些纹饰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出战国时期兵战的场面,以及经济和社会生活发展的状况”[2]。即完整的铜壶拓片表达的是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全貌,水陆攻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可见教材中的说明不妥,容易造成全壶都是水陆攻战图案的误解。如想强调水陆攻战,将“壶身”改为“壶身的下腹部”更为妥当。
  二、查阅课外资料引发的探究
  学生的质疑激起了我的好奇心。铜壶三部分场景之间有何联系?并重还是强调水陆攻战?另外两个部分有何含义?再次讲述时应如何设计?解惑的最好方法就是更深入了解这件战国铜壶。但无论教材还是《教师教学用书》,均未说明铜壶的出处和现存何地。唯一线索是《教师教学用书》中提到“这是一件盛水器,1965年出土于四川成都百花潭。壶高40厘米,重4.5千克。”[3]。于是我查阅书籍,并在网上搜索。
  首先发现的是《文物小讲》一书中介绍了一件“镶嵌红铜的采桑、弋射、饮宴、水陆攻战纹青铜圆壶”。对比教材中的《战国铜壶》,其通高、出土地点、三层图纹元素相似度极高。用途虽略有不同,但几乎可以忽略,因为“壶,也是盛酒或盛水的器皿”[4]。唯一区别是有无盖子,不排除教材中选取的是该铜壶无盖时的可能性。若两壶为同一物,则距今年代、重量、工艺和现存地点等信息可以互补(表格一)。《文物小讲》并未强调水陆攻战,而以“日常生活的写照” 来形容全壶图纹。它们到底是不是同一器物呢?
  在“无法对每个图纹作详细的描述”时,《文物小讲》“只选颈部的采桑部分作一些解说”(图2)。“采桑纹的画面是两株高大的桑树。左边的树,有一留着长辫的妇女坐在最左的枝丫上,两手在摘取前两枝丫上的桑叶。树下有一人作攀登状。右边的树,一留长辫的妇女把中间的树枝拉下并坐在其底部,双手摘取枝丫上的桑叶。对面一位男士腰间佩剑,头上戴帽,坐在最右边的树枝上,也在摘取中间枝丫上的桑叶,他的篮子就悬吊在右树枝下。此树下有一戴帽男士左手提着篮子,想是篮子已装满,即将送去处理。两树之间有一对男女,女的脑后拖着长辫,头上有某种耸起的装饰。男的戴帽佩剑坐在树的根部,左手牵着女的右手,右手似乎要触碰女的头部,不知与采桑有何关联。”[5]细致解说和放大图纹,与教材中《战国铜壶》第一层图纹细节完全一致,让我更肯定两件铜壶是同一物。那么采桑、弋射和习射部分有何意义?镶嵌红铜又是什么?
  通过网络搜索,我发现《如果国宝会说话》节目中的一期介绍的正是藏于四川省博物馆的镶嵌红铜的采桑、弋射、饮宴、水陆攻战纹青铜圆壶。节目称其为“战国嵌错宴乐攻战纹铜壶”,详细的文案解答了我的疑惑。首先是嵌错法,“嵌错”就是“镶嵌红铜”,即在铸造好的青铜器表面嵌入红铜材料的丝片,再用错石在青铜器表面错光磨平,从而构成了纹饰图案或文字,是一种制作青铜器的复杂工艺。第二,在介绍图纹时,首先详细讲述了第三层的水陆攻战图,“静默的壶身上,能听见厮杀与吼叫,这里是一个战场。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战,到了战国之后转化为领土吞并战。”形象的动画使生动的文字更加“灵动”。接着,补充了我所不甚了解的第二层图案。“战争之后,胜利者举办庆功的宴饮,客人们举杯站立,向坐于厅堂之中的主人敬酒,祝福。周围是敲钟磐与吹奏的乐队,钟鸣鼎食,礼乐之邦。战争时,弓箭是杀伤敌人的武器,和平时,则是社交生活的用具。早在周代,射箭便是贵族必须掌握的基础教育,六艺之一。射礼,则是重要的社交礼仪,射箭者站在亭子里,悬空展开布质的箭靶,宾主按照礼仪要求,向箭靶射箭,旁边有人专门负责报靶,其他人在亭外围观。有时候,也会练习射天上的飞鸟,大家使用绑了细绳缴的箭,射向鸟群,一旦射中,就通过收回绳子,将猎物捕获,这叫弋射。弋射有准则,弋射不射宿,停息的鸟儿不射。”最后,加深了我对采桑部分的认识。“这里有一片桑田,顶层没有了战争的喧嚣,人们安然的进行着习射,妇女们则在桑园里采桑……中国是丝的故乡,采桑也进入了礼制,演化为后来的亲蚕礼。”每层细节均与教材的图纹一致,证实了两件铜壶为同一器物,并有力地说明其确实是战国时期“日常生活写照”。
  最后,我偶然在《国家宝藏》一书中看到了现存于国家博物馆的“宴乐渔猎攻战纹青铜壶”。其尺寸较小,但同样有三层同类图纹。从上到下分别是采桑和射礼活动,宴享乐舞和射猎场景,水陆攻战场面,俨然是一幅“战国生活画卷”。细节与教材中的铜壶略有区别,但主题一致。《国家宝藏》对其评论如下,“整个纹饰中人物近百个,却没有一个重复的姿势,造型极其优美,比例合理准确,构图严谨。画面中,人物、动物、植物及其他器物有机结合,浑然一体,疏密得当,使得整个画面气氛热烈,生动活泼,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面貌。其价值是,首先,这件青铜壶是中国较早记载生产、生活、战争、建筑、音乐、礼仪的综合图案,是战国时期社会情况的综合体现。其次,此壶通过对采桑、射猎、乐舞、战争的刻画,为后人研究战国的生活提供了形象依据,尤其是水陆攻战图所反映的战争场景,为研究战国军事提供了完整的形象资料。再次,从艺术角度来说,此壶图案采用连环画式的手法,开创了秦汉时期的画像砖、画像石艺术的先河。总之,此壶不仅可以说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具有代表性的礼器,更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6]對同类铜壶的描述和评论,进一步加深了我对教材中战国铜壶的认知,它不仅表现了战国的社会面貌,其艺术手法也影响深远。   三、由探究引发的教学反思
  上述探究让我对文物类插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何更好地发挥历史教材中文物类的插图的作用?我认为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首先是教材与《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文物类插图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素材之一,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史证观念。教材选择的是哪一件文物?为什么选择它?都是一线教师关注的问题。教材对文物类插图的说明应准确,最好能够标注文物出土地点和现存何处等信息。既为教师进一步探究提供线索,也便于学生自主学习。不是每一幅文物类插图都会被详细讲解,但教材资源却可以成为学生课后继续学习的素材。同时,《教师教学用书》中可以介绍一些相似的文物,必将有助于教师对比联系,从而更好的进行教学设计。
  第二是教师的课堂呈现。在准确了解文物的基础上,对于文物的细节,应该进行合理加工。如效仿《文物小讲》一书,局部放大和重点讲解;或效仿《如果国宝会说话》节目,提高语言的生动性。鼓励学生观察、质疑、提问,再依据学生反馈进行追问和解答。与其泛泛而谈,不如抓住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和共鸣的细节,把来不及细说的内容留给学生课后自行深入了解。既达到教学目的,更能将课堂有效延伸。
  最后,是对学生课外活动的动员。博物馆的功能便是通过文物来讲述历史[7],教师应鼓励学生前往博物馆观看文物实物。2011版《历史课程标准》中将“历史遗迹、遗址,以及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列为应多方面开发和利用的“校外课程资源”[8]。在课业压力巨大的今天,平时组织参观活动不太现实。但动员学生利用寒暑假,自行前往所在地区博物馆看一看教材中提到的相关文物,或是同类型、同时期的相似文物,还是具有很大的可行性的。教材选取的文物类插图大多来自于著名的大型博物馆,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今天,若家庭刚好有出游计划,去各地的博物馆一睹实物风采也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国宝会说话》在介绍铜壶时说“壶身静默,却非无声。壶身可以度量,却也无边。” 若能更好地使用教材中文物类插图,我相信,所有的文物皆是如此。
  【注释】
  [1]教育部:《中国历史》(义务教育教科书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34页。
  [2][3]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学历史七年级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107页。
  [4] 任世江:《初中历史课程“点-线”解析(一)》,北京:北京師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40页。
  [5] 许进雄:《文物小讲》,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第105页。
  [6]佟洵、王云松主编:《国家宝藏》,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70页。
  [7](英)尼尔·麦格雷戈著,余燕译:《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上)》,北京:新星出版社,2014年,第1页。
  [8]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45页。
其他文献
历史教学要理清学生的学习心理逻辑和教材的教学逻辑。在初中的历史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好手中的教材,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逻辑,理顺教材的编写逻辑及课堂教学逻辑。然而,初中历史教材无法面面俱到,因而存在一些知识逻辑空白,要实现初中历史的教学目标,必须要对教材逻辑进行补充,以提高教学的效果。笔者将以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中古欧洲社会》一课中拜占庭帝国的灭亡为例进行分析,对历史教材进行逻辑补充,以更好地实现
胡适主张,“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史料实证是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之一。鉴于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培养在高中历史教学变革中的重要作用,不少从事历史教育工作的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师都对其开展理论研究并进行实践探索。不少教师注重史料在历史学习中的作用,而且形式多样:如文字、图片、视频等。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于如何培养史料实证素养起到了推动作用。但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过于倚重补充史料,忽视教材在历史学习中
2020年是北京市新高考的第一年。基于备考和历史教学调整的需要,命题研究亟需跟进。2020年7月北京历史选考卷第17题具有典型性。围绕此题展开研究,有利于把握新高考的方向和理念,进而更好地指导高三备考和复习工作。本文尝试作简要分析,以期发现其对于高中历史教学的指导价值。  原题照录如下:  从战歌到国歌  材料一:1935年5月,上海电通影片公司拍摄了《风云儿女》,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广为传唱。
201 9年1 2月1 7日,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与复旦发展研究院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在上海共同发布了“2019年中国网络理政十大创新案例”。  入选的十大创新案例分别是成都天府市民云平台、河南省人大“智慧人大”平台、甘肃陇南乡村大数据平台、公安部交管局微博矩阵、广西北海智慧党建、广东省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我的南京APP、上海“一网通办”、深圳秒批和浙里办掌上办事平台。这些案例充分展示了中国
文章亮点一般表现在内容的表述、思想的展现以及语言的优美等方面。一篇好的议论文,不仅要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实,论证得当,语言严密、流畅、无懈可击,还要做到巧舌如簧,用智慧的语言把论据材料和升华的思想优美地展示出来,使论说充满理陛的智慧之美。    一、用事实说话    一个典型的事例胜过千万句空洞的说教,不过这些事实必须确凿可靠,具有代表性,能充分有力地证明论点。所以议论文语言先求平实,“说清”是基
一、问题的提出  2017年,党的十九大对教育事业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为贯彻党中央的决策,结合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际,2018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修订的主要内容和变化”中,“关于学科课程标准”的第一条就明确指出:要“凝练学科核心素养”,并将其
人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是宏大的,历史又是细腻的。法国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说过:“优秀的史学家犹如神话中的巨人,他们善于捕捉人肉的气味,人才是他们追寻的目标。唯有在对人的不断追寻中,史学家才能完成将过去与现在连接的伟业”。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每每翻开历史课本,有革命战争、改革维新、盛世繁华、乱世危机......而作为一个感性的人,我时常想象在跌宕起伏的历史浪潮中沉浮的历史小人物的命运。在课堂教学中,我
今年是广东新高考“3 1 2”方案实施后,历史试题由全国卷到自主命题的第一年,试题平稳过渡,难度适中,呈现出“继承中发展,融合中出新”的特点。试题紧扣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精神,将党史和试题有机融合,加强了对党史的考查;依托高考评价体系,加强关键能力考查,对学生思辨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落实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突出了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对今后历史教学与备考将起到积极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语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贻误 骀荡 心旷神怡 盱眙 迨到 百战不殆  B. 茸毛 绒布 融会贯通 峥嵘 容貌 戎马倥偬  C. 崛起 挖掘 精神矍铄 倔强 角逐 茕茕孑立  D. 豇豆 缸盆 天罡地煞 山冈 门岗 力能扛鼎  2. 下列各句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社会进步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不用过箪
“历史解释”作为新课程提出的历史课程核心素养之一,近年来学界多有关注和论述。2017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提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1]其中,“历史解释”不同程度体现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因此,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根本在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本文以人教版《抗日战争》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