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FDI与产业集群的关系分析

来源 :当代经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l5201314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文章主要从定量与定性的角度分析了东部、中部、西部的FDI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关系,认为东中西部地区的FDI与产业集群之间成正向的关系,FDI与产业集群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关键词】东部 中部 西部 FDI 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聚集,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近年来,外商投资(尤其是大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地区分布已经显示出一些集群特征。如日本和韩国的跨国公司对我国的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投资情有独钟;而欧美跨国公司则更青睐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这种投资导向在一些地区逐步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制造业发展具有基础好、配套能力强、劳动力素质较高、市场辐射面宽等优势,这些有利条件促使跨国公司加强了对这一地区的投资,使该地区化工、电子、通讯设备制造等行业的产业集群已具雏形;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丰富的劳动力和便利的进出口条件,吸引跨国公司投资,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正在成为全球IT产品的主要加工基地之一;浙江服装、制鞋、箱包业的发展虽然主要是由国内民间资本推动的,但随着近年来日本、法国、意大利等跨国公司的加入,外资在浙江上述行业的资产重组和产业链建设中扮演了黏合剂和润滑剂的角色,等等。但是,东部、中部与西部在吸引FDI和产业集群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下文对此进行专门的分析。
  
  一、东部、中部与西部在吸引FDI上存在差距的定量分析
  
  本文通过《中国统计年鉴》(2001-2007年)计算出了东部、中部与西部于2000-2006年期间在吸引FDI比例上的差距,并得到非常明确的结论。
  1、2000-2006年期间,东部地区利用FDI占全国利用FDI的比重始终保持在很高的水平,在85%~87.3%之间
  其中引人注目的是: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利用FDI的比重在逐年上升,而广东(含珠江三角洲)利用FDI的比重却在不断下降。这反映出了FDI正从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转移向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
  2、中部地区利用FDI占全国利用FDI的比重不是很高,在9%~12.2%之间
  其中有一点需强调的是:中部地区利用FDI的比重也在逐年上升,说明外商也开始增加了对中部地区的投资。但增幅不是太大,所以不能过于乐观。
  3、而西部地区利用FDI占全国利用FDI的比重始终保持在很低的水平
  除了2001年超过3%外,其余年份均在3%之下,并且有一个不好的发展趋势:即西部地区利用FDI的比重从2001年来在逐年下降。这对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不太有利。
  所以,东部、中部与西部在吸引FDI上的差距是非常明显的。目前,FDI的绝大部分还是集中在东部地区,FDI在中部地区的比重不大,在西部地区的比重太低,并在逐年下滑,情况不容乐观。
  
  二、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的FDI与产业集群之间关系的定量分析
  
  本文的研究主要放在第二产业上,因为外商对我国的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
  1、衡量产业集群的指标体系
  按照惯例,衡量产业集群的指标体系主要有国内市场占有率、工业增加值、资产合计、实收资本、利润总额和就业人数等。
  2、产业集群的定量分析
   (1)FDI(以“三资”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国“三资”工业企业的比重为例)的集群分析。笔者通过《中国统计年鉴》(2001-2007年)计算出了东部、中部与西部于2000-2006年期间在“三资”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即上述的衡量产业集群的几个指标)占全国“三资”工业企业的比重上的差距,并得出以下结论(在2000-2006年这几年间)。
  第一,东部地区,“三资”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即衡量产业集群的几个指标)占全国“三资”工业企业的比重很高,一直居高不下,介于87.30%~91.59%之间。
  第二,中部地区,“三资”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即衡量产业集群的几个指标)占全国“三资”工业企业的比重不高,介于6.28%~9.15%之间。
  第三,西部地区,“三资”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即衡量产业集群的几个指标)占全国“三资”工业企业的比重很低,仅介于2.10%~4.00%之间。
  通过前面的分析,现在得出进一步的结论。
  第一,2000-2006年期间,东部地区利用FDI占全国利用FDI的比重始终保持在很高的水平,在85%~87.3%之间;与此同时,该地区“三资”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国“三资”工业企业的比重也很高,介于87.30%~91.59%之间。
  第二,中部地区利用FDI占全国利用FDI的比重不是很高,在9%~12.2%之间;与此同时,该地区“三资”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国“三资”工业企业的比重不高,介于6.28%~9.15%之间。
  第三,西部地区利用FDI占全国利用FDI的比重始终保持在很低的水平,除了2001年超过3%外,其余年份均在3%之下;与此同时,该地区“三资”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国“三资”工业企业的比重很低,仅介于2.10%~4.00%之间。
  所以,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利用FDI占全国利用FDI的比重、各自地区“三资”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国“三资”工业企业的比重基本是一致的,成正向的关系。并且,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利用FDI上、在“三资”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其中,东部地区远远超过中部和西部地区,在东部地区,尤其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的水平更高。
  (2)产业集群(以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为例)的定量分析。通过《中国统计年鉴》(2001-2007年)计算出了东部、中部与西部于2000-2006年期间,各省市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比重,并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在东部地区,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比重高,介于62.25%~73.62%之间。所以,该地区的产业集群水平高。
  第二,在中部地区,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比重一般,介于18.38%~24.52%之间。所以,该地区的产业集群水平一般。
  第三,在西部地区,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比重低,仅介于7.77%~14.30%之间。所以,该地区的产业集群水平低。
  可以得出:在产业集群水平上,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尤其是东部与西部地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东部地区的产业集群水平走在全国的前列,尤其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的产业集群水平更高。
  将前面的分析进行综合,可得出进一步的结论。
  第一,2000-2006年期间,东部地區利用FDI占全国利用FDI的比重在85%~87.3%之间;该地区吸收FDI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的排名基本在前;“三资”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国“三资”工业企业的比重介于87.30%~91.59%之间;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比重介于62.25%~73.62%之间。所以,东部地区吸引FDI的比重居于全国前列、吸引的FDI的主要经济指标居于全国前列,且该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水平高。
  第二,中部地区利用FDI占全国利用FDI的比重不是很高,在9%~12.2%之间;该地区吸收FDI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的排名基本上适中;“三资”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国“三资”工业企业的比重不高,介于6.28%~9.15%之间;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比重稍高些,介于18.38%~24.52%之间。所以,中部地区吸引FDI的比重不高、吸引的FDI的主要经济指标比重不高,且该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一般,与东部地区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第三,西部地区利用FDI占全国利用FDI的比重始终保持在很低的水平,除了2001年超过3%外,其余年份均在3%之下;该地区吸收FDI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的排名基本上在后;“三资”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国“三资”工业企业的比重很低,仅介于2.10%~4.00%之间;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比重低,仅介于7.77%~14.30%之间。所以,西部地区吸引FDI的比重于很低、吸引的FDI的主要经济指标比重很低,且该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也低,与东部地区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总之,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FDI与产业集群之间成正向的关系。
  
  三、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的FDI与产业集群之间关系的定性分析
  
  第一,FDI与产业集群之间是相互促进的。一般而言,吸引FDI好的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总体上比较好,该地区的总体产业集群的水平也较高。大量的实践证明,一个地区吸引FDI越成功,这种投资导向在一些地区逐步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FDI总是倾向于能够获得最大投资回报的地区,先投资的企业对后来的企业具有示范性,加上一些地区对FDI有鼓励性政策,因此,在FDI的带动下,一些地方先后出现了不同的产业集群。从理论上讲,产业集群的形成主要依托产业内部精细的分工、高度的专业化和发达的市场组织网络。在我国产业集群形成的过程中,跨国公司的参与有助于进一步突出各地区的比较优势,使行业和地区的外部规模经济不断增强,企业的创新环境日益优化,企业间的学习和信息传导机制逐步完善,从而促进了行业的区域性资产整合,带动了集群内外的合作与竞争。
  反过来,当一个地区形成了产业集群后,会更加吸引外商来投资(FDI)。这样便形成了FDI与产业集群的互动效应(或良性循环,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等)。目前,在东部地区,尤其是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FDI与产业集群的互动效应正在形成。而西部地区,由于吸引的FDI不多,所以该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便失去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启动机”。
  第二,我国工业部门引进FDI在总体上对内资部门产出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外商投资的外溢效应为正。研究发现外商投资的外溢效应存在着一个经济发展的“门槛”,只有当某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跨过这一门槛时,FDI的外溢效应才会是正向的、积极的。工业部门在外资的引进方面不应是盲目的,而应是有选择的。其中更为重要的是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与当地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居民收入使当地经济发展更快地跨越这一门槛。由于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存在,我国东部地区工业部门引进外资在目前的水平上对国内工业企业的外溢效应是正向,但其作用有变小的趋势。当前技术水平的外资引入对我国中部地区工业部门的外溢效应为正,有变大的趋势。
  第三,尽管外商投资在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但这种集群效应更多地表现为密切的空间联系,集群中的功能联系尚不显著,而且即使在同一地区,不同部门的集群特征仍存在较大差异,不利于提高地区吸引外商投资的整体能力和水平。因此,各地区应积极创造条件,增进外商投资企业与当地企业的功能联系,全面提高外商投资的集群水平。
  
  【参考文献】
  [1] 中国统计年鉴(2001-2007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2] 王缉慈:地方产业群战略[J].中國工业经济,2002(3).
  [3] 张宏伟:产业集群研究的新进展[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4).
  [4] 朱华晟:基于FDI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动力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04(3).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考察高职高专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的问题,特别设计了“高职高专大学生择业行为调查问卷”,以来自武汉地区5所高职高专院校的908名2007届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对毕业生的择业意向、择业困难、择业信心以及学校就业指导机构的现状和作用等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基于数据统计的结果和分析,提出了相关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 高职高专 大学毕业生 择业行为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日益严
期刊
到了2008年,中国的经济到底会怎么样?  从2003年以后中国经济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从宏观经济来讲,每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都超过10%,而且从2003年到2006年这四年时间,不仅经济增长速度非常的高,而且通货膨胀率非常的低,2007年的时候整个通胀的压力就高了,因为过剩生产能力大部分已经被消化了,绝大多数的部门供给跟需求就比较平衡了。在这种状况下,只要投资增长快一点,消费增长快一点,或者是
期刊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并迅猛发展,快速地改变着原有经济格局以及传统的经济运行方式和传统贸易模式。电子商务在催生新经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中所表现出来的巨大能量,已经使其成为评价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在这场电子商务与传统贸易模式的碰撞与冲击中,具有我国特色的现代商贸模式将在这种蜕变中诞生。因此,研究这种冲击与对策,实现我国经济快速、健康、稳定发展,成
期刊
【摘要】 基于非私有的公共资源开发利用带来的收入差距拉大,是当前我国一些以公共资源开发推动经济发展为主的地区面临的一个难题。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消除因收入差距扩大而带来的种种风险,采取多种措施缩小收入差距,保证收入分配的公平与公正。  【关键词】公共资源 收入分配 收入差距    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十七大的这一提法对于
期刊
【摘要】青岛啤酒根据战略的转移开展知识管理,针对公司实际进行知识管理的新探索,“新师傅管理法”就是其中之一,通过引导、推动机制的构建以及共享文化的培育,使知识管理真正应用到青啤实际,构建不可模仿的第四层能力,打造青啤不可模仿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新师傅管理法” 知识管理 隐性知识 引导力和推动力 共享文化    一、战略转型“做强做大”、知识管理苦练内功    青岛啤酒在经过大规模的收购
期刊
【摘要】人力资本的投资,是推动西部经济增长和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的决定性要素。然而,西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教育投入经费的不足,严重制约着西部人力资本的投资水平。文章建立了基于政府教育扶持的人力资本积累模型,讨论政府教育扶持对投资性消费创造人力资本的促进作用。进而,引入“人力资本转换率”的概念,并把政府教育扶持细化为直接扶持和间接扶持,通过人力资本积累模型探讨了政府在总的扶持资金一定的情况下,如何最
期刊
【摘要】HACCP是用于对某一特定食品生产过程进行鉴别评价和控制的一种系统方法。文章通过问卷调查,以北京市企业为例,对HACCP体系的实施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该管理体系在我国推广和扩散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食品企业 HACCP 现状 对策     HACCP(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是危害分析和關键控制点的英文缩写,该方法通过对食品安全
期刊
【摘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求得生存并长足发展,必须要拥有战略的眼光,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战略成管理是在分析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基础上,基于企业经营战略制定成本管理模式,并及时对成本信息进行全面真实的反映,它着眼于未来目标的实现和长期竞争优势的构建。文章结合当今国内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在实际中的应用实例,指出企业如何有效地实施战略成本管理及其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 战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四次波动,目前正处于第四个波动期,不同的政策经济体制使得经济波动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其中最新一轮经济周期正在延展之中,进入新千年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表现出极大的相关性,说明中国已开始加速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文章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的分析,简单验证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本轮经济周期的延展性。  【关键词】经济周期 相关性 延展性    
期刊
【摘要】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引进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不断增大,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利用的FDI额度每年登上新高。FDI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但往往人们注重经济发展时,却忽略了环境保护的问题。文章基于环境因素对我国引进的FDI进行了分析,说明了FDI多集中在污染密集型行业的现状,另外用一个数量模型证明了FDI的额度与我国污染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额成正比的关系,从而指出FDI对我国环境有着较大的负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