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认识的申纪兰

来源 :北方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ogar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我想聊聊一位老党员的故事。
  她叫申纪兰,在2020年6月28日走完她91岁勤劳的一生。
  她是全国唯一一位第一届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她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就是全国劳动模范,她是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她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她勤劳的一生,在共和国的历史上留下了独特的一页,在太行山上竖立起一座永远的丰碑。
  那次感动:学校收到一笔退款
  我第一次见申纪兰是在1984年。那时,我在平顺中学读初中。那个时候,也正是申纪兰当了十年省妇联主任,回到西沟的日子。
  只记得那天,在学校门口,看到一位身着蓝色圆领中山服的妇女,大步流星走来,边走还边和遇到的人打招呼,声音洪亮。人们悄悄地说,那就是申纪兰。从此,她这一身打扮,留在了我的记忆中,几十年没有变。
  几年之后,我考上了山西省内一所大学。大学三年级那一年,突然有一天通知说申纪兰要来做报告。这是我第一次坐在礼堂听她讲话。老人嗓门很大,说着一口我熟悉的家乡话,一张纸也没有带。她讲她如何劳动,讲她这些年的感受,一口气讲了一个多小时。不久之后,学校一位老师很惊奇地告诉我们,申纪兰回到平顺之后,把学校给她发的讲课费邮寄退回给了学校。当年,那一场报告的讲课费是400元!
  这是我第一次被她的举动所感动。
  冬日早晨,那温馨的一幕
  我第一次近距离地认识这位老人,是1997年。
  那时,我已经是一家报社的记者。那年秋天,党的十五大召开,进一步提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冬日,我和县里一位朋友去西沟采访申纪兰。
  她家还住在西沟坡下一处平房的院落里。我们到的时候,村里人刚刚吃过早饭。撩起门帘,推开那扇普通的门,申纪兰像我们在家乡走亲戚时遇到的大娘一样,很热情地说着“快来、快来”,把我们迎了进去。
  太行山的传统民居,都不留过大的窗户,冬日又挂着厚厚的门帘,屋里光线有些暗。紧靠窗户,是一盘土炕,炕上卷着两卷铺盖,就像我在老家任何一个农户家看到的一样。申纪兰快90岁的婆婆穿着对襟衣服,坐在炕上。把我们迎进门,申纪兰就接着去伺候她的婆婆。
  “问个甚,你们说吧。”申纪兰一边给老人喂饭,一边问我们。申纪兰的爱人部队转业后在长治工作,很多年都是她在家里照顾婆婆。无论什么时候,年岁已高、双眼看不见的婆婆都被穿戴得干干净净。在申纪兰精心照料下,她的婆婆一直活到93岁高龄。
  我们坐在她家的小板凳上,一边看着申纪兰伺候老人,一边谈着我们的采访题目。申纪兰认真喂婆婆吃饭的场景,深深地刻印在我心中。
  那一句朴实的教导,让我铭记
  2010年五一,我利用假期回故乡,就干部下乡驻村的事情进行一些调研。走了好几个村子,我最后提议去听听老劳模申纪兰的想法。
  在西沟的一处窑洞里,老人认真地给我们讲起过去干部到村里吃派饭、住群众家里的历史,也比较了现在的住村与当年的不同。最后,告别的时候,旁边的人说我们是利用假期来进行调研的,她亲切地拉住我的手,像一位老奶奶那样嘱咐我:“要得比人强,就要比人忙;要得比人好,起得比人早。”
  这两句话,我当作一个长辈对晚辈的嘱托,也理解为是申纪兰老人的人生经验之一。在平顺县,申纪兰老人的好多话,都流传很广,甚至成为人们的信仰。
  比如,上山栽树,她引用老劳模李顺达的话,栽活一棵,就不愁一坡,来鼓励大家;说到劳模,她说,劳模,劳模,不劳动还算什么劳模;她还说,模范模范,吃苦在前……
  “人大代表”:档案里才能称出的分量
  申纪兰当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她在代表生涯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究竟是怎样发挥作用的,是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
  每年人代会期间提出议案和建议,是人大代表履职的一个重要方面。我试图从这个角度入手,来了解这位老人当代表的故事。2019年2月间,我花了一点儿时间到有关部门去查找她的人大建议和议案。
  一开始,我认真地阅读议案和建议的内容,后来,时间实在来不及,我只好看记录那些议案和建议的目录。回来之后,我认真地数了数,从1993年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到2018年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她提出的议案和建议有485项。这25年里,申纪兰共提出和附议人大议案134项,提出和附议人大建议351项,其中,她本人单独和领衔提出人大建议和议案80项。
  这些议案和建议里,出现最多的主题是路、树和地。我后来拿着这长长的目录,到西沟展示给她看。她说,“我最关心的还有办企业。”她近60岁开始领着西沟人办企业。
  这些议案和建议像一本厚厚的编年史,记录着一个基层人大代表几十年的所思所想,也记录着我们發展的脚步。从沙石公路改造到高速公路建设,再到城际铁路规划和旅游专线等,老人的“路”内涵越来越丰富;从植树造林到保护森林,从增加补贴到生态功能区建设,老人心中的“树”丰富多彩;从保护耕地到增加农民收入,从修梯田到脱贫攻坚,老人的关心始终跟着时代。
  望着这长长的目录,我思绪万千。她从第一届全国人大当选代表,一直到十三届全国人大,60多年的历程中,她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做了很多事,说了很多话,也承受着许多误解。这些档案资料其实是一个最好的说明,一个生动的注脚。
  如今,老人去世了,不管时间过去多久,不管我们将要走出多远的路,那些档案留在那里。我想,将来一定会有人去仔细翻动这些档案的。那时,人们将会更加理解这位老人作为人大代表的作为,更加理解一个基层人大代表的情怀和努力。
其他文献
老张对小李,其实是心存感激的。  小李是县里派下来的扶贫干部,老张是他的扶贫对象。老张的老婆前两年遭遇车祸,肇事车逃逸,老张花光积蓄才保住老婆的命,可老婆从此智力低下,什么事也做不了。一双儿女还在上学,老张也被困在家里,日子过得有些艰难。小李建议老张养山羊:“老张哥,你要提起劲好好干,不出两年,咱这贫困户的帽子一定能摘掉。”  过了两天,小李果然送来三只山羊,让老张先养着。之后,小李还给张家上高中
期刊
为了战胜这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人们纷纷响应号召“宅”在家里,这是阻断病毒的最好办法。在网络发达的今天,人们的创造力大爆发,各种各样的小视频和小段子丰富了人們的“宅”生活。  如果回到一千多年前的大唐首都长安,那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诗人荟萃的地方。那时的诗人们也有“宅”生活吗?他们又能“宅”出什么花样呢?  白居易:编成“国考指南”  大诗人白居易曾经因为参加“国考”,而在长安的上都华阳观里过了
期刊
新松恨不高千尺  上元元年(760)春,杜甫在成都营建草堂,变成了一个爱种树的人,陆续写下《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栽》《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诣徐卿觅果栽》《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等诗,到处麻烦朋友,搜罗小树苗,忙得不可开交。上年他弃官华州,翻越关山,携家投亲。九月流寓秦州,十月转赴同谷,因衣食无着,十二月一日动身,行蜀道,到成都。至此惊魂稍定,慢慢安稳。这几首写得真是百废待
期刊
我妈那个年代,和姐妹们聊天的内容一般是:做变蛋的草木灰哪里去找啊?在纸箱子里孵小鸡的温度保持在多少合适?最近有谁去上海出差,请他给捎本新款的裁缝书;周末可以去山那边转转,会碰见渔夫从水库里新打来的鱼,活蹦蹦的很新鲜;最近厂里商店进了一批花布,可以给丫头们做裙子……她们说的大都是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  到了我小姨她们的年代,聊天内容变成家长里短,公司里某某上司贪污腐败被笼了,某同事的老公有外遇
期刊
有句俗话,叫君子动口不动手,但我这个君子平时都是动手的。在舞台上呢,当然我们都是用音乐跟大家沟通。音乐,对一个人来说,它会让你的心灵有很多的感知、感受,它可以让你在看世界的时候,有更多的视角,可以感受到世界给你更多丰富的情感。我其实特别想说,没有音乐的人生是遗憾的。我真的是特别感恩我父亲,他能够让我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就接触到了音乐。我还记得在我们家里,小时候,我父亲收集了很多黑胶的唱片,七十八转的
期刊
老刀是村里的兽医。老刀给牲畜看病有一绝活,这当然不是指药方。药都是药铺里常见的草药,值不了几个钱。老刀的“绝活”在药引子上。老刀的药引子从不重样,五花八门,但村里人都听他的,因为牲畜用了病就好。前几天金贵家的牛病了,金贵将老刀恭恭敬敬地请到家,老刀围着趴在地上无精打采的老牛转了一圈,戴上老花镜,开个药方,让金贵去抓药。等金贵抓药回来,金贵媳妇已将下酒菜炒好,热气腾腾地端到老刀面前的桌子上。老刀当然
期刊
绕着蜡烛的圆光,  夜蛾作可怜的循环舞,  这些众香国的谪仙不想起  已死的虫,未死的叶。  说这是小睡中的親人,  飞越关山,飞越云树,  来慰藉我们的不幸,  或者是怀念我们的死者,  被记忆所逼,离开了寂寂的夜台来。  我却明白它们就是我自己,  因为它们用彩色的大绒翅  遮覆住我的影子,  让它留在幽暗里。  这只是为了一念,不是梦,  就像那一天我化成凤。
期刊
肺炎疫情还没有退散,确诊病例依然每天都有增加,钟南山院士提醒大家:重视防护,但也不必恐慌。尽量减少走亲访友,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出门戴口罩,在室内注意通风,勤洗手,适量运动,少熬夜。  那么,疫情期间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运动项目,怎么样的运动才算适量运动?  所谓适量运动,来自百度百科的解释如下:在运动后感觉舒服,不疲劳,不会造成过度疲劳或者气喘。不影响一天的工作、生活为宜。如果运动后,一天感到
期刊
留学生的友谊,往往从吃开始。  “哎,中国超市最近有一种越南的牛肉干很好吃,像国内的。”  “是吗?那一起去啊。”  或者更简单直接。  “你吃辣吗?”  “我超爱吃辣,可是这里找不到好的辣酱啊!”  两人便瞬间成为知己。我和磊哥的友谊,也是这样莫名其妙开始的。  同是天涯一吃客,相逢何必曾相识。年轻的我们就这样在异国他乡,为吃一口来自故国的味道,做傻事,犯错误,寻找着,开垦着,坚守着,创造着。 
期刊
博士同事打了个喷嚏后,忙忙地跑去拿手机道:“我一打喷嚏,总疑心有人想到我了,给我发短信了。”我不禁莞尔,想起我的北大七年同屋leon也是如此,喷嚏之后,必定嘟囔着说一句:“我妈想我了。”  我倒从没有这样的联想,虽然在北京的风沙里鼻炎有愈演愈烈之势,今年尤其猛烈,倒从没想过谁在想我。喷嚏和想念似乎很早就搭上关系了,《诗经》里有“寤言不寐,愿言则嚏”的说法,郑笺:“言我愿思也。……我其忧悼而不能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