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一双鞋和你擦肩而过

来源 :祝你幸福·午后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fj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人怎么说:敢用最后一个买面包的铜板去买一束花送给情人,说明性欲大于食欲;我呢,我更狠:我敢拿村儿里打井的钱再去买一双鞋,说明对生活美感的追求比生存还迫切。
  虽然没那么邪乎,但我发现身边爱鞋的男人真不比女人少。哈里森·福特就是一个鞋控,他基本上通过一个男人的鞋来判断其品位,鞋太难看的,他就没有和此人聊天的兴致。这一点我完全同意,见到一个陌生人,我基本先看头再看脚,这两个端口能传递大量信息,由此细节就能判断是不是一路人。比如穿大方头皮鞋的肯定不是,鞋头锋利且上翘的绝对不是,穿大军靴的就更不是了。最受不了的就是那种穿很没型不系带皮鞋的胖脚男人,后鞋帮都快被踩塌了,这种人通常大肚子弯不下腰系带,就站在客厅单手扶墙把脚硬往鞋里桶,穿烂一双算一双。有品的男人肯定门口摆了一排鞋,总有七八双吧,有些近似但又有细微差别,每天早上出门都根据当天的装扮、心情和活动甄选一双,大有皇上临幸妃子前的纠结,有时候一出门觉得不对劲还得回来换一双。
  一直觉得时尚人士对鞋、包的兴趣要大于服装,我这么分析,因为衣服没有人穿就会瘫软在那里,风采不在,而鞋和包都是小雕塑,可360度观赏把玩,不需要人穿也可展现美感。每次买了新鞋我都会在灯下细品,观察每个细节,体味皮革的质感。新鞋穿一礼拜就放在一边,换换感觉,有时候从鞋堆里翻出一双久违的好鞋,又重新找回快感,男人老这德性。
  关于买鞋,我有一段经历可与大家分享。大概是3年前,去巴塞尔参观表展,工作之余,约着几个同事坐火车去位于瑞士最南端的卢加诺逛逛,因为附近有一家国际闻名的OUTLETS店——FOXTOWN。这里属于意大利语区,所以你所知的所有意大利名牌在这里都算名优土特。GUCCI店相当大,几乎没有空手出门的。常言道:买了GUCCI,就有了骨气。我有一搭没一搭地瞎转,突然,在最把脚儿的鞋柜上看见一双马靴,鞋型太帅了,棕色皮革超韧。看了它一眼,心下暗喜,但我有个习惯,就是看到好玩意儿先不径直扑过去,而是再观察一下周围情况,看有没更好的,确定没有再过去,是怕被好东西迷瞎了眼,错过其他尖货。左近都是GUCCI的招牌货,大漆皮、大LOGO,大金属扣,有点猛,只能扑向它了。一看价,530瑞郎,合人民的币3500左右。这么一双全皮大马靴 ,在北京不刷你一万块不算完。试了一下,鞋楦很好,穿着不累。不大像GUCCI的风格,没大LOGO,没金属扣,美式马靴的型,不过材质工艺很欧范儿,难道是前两年TOM在任时期的作品。让我联想到一个意大利老鞋匠在那一锤子一锤子地搞创作,心态平和,没有贪婪的心。不过美式靴是阔口的,裤腿儿塞里面显得过骚,放外面又体现不出其美感,再说半小时前刚收了一双英式短靴,村里人还等着打井喝水呢,罢了罢了,先忍下这回。就这样,我与此靴擦肩而过。
  回来的火车上就开始后悔了。就算收藏不穿也该拿下啊,拍片太有范儿了,出席活动更无敌了。教训一,在境外看到好货,价格合适一定立马拿下,别犹豫,你两次踏进同一家商店的几率极低,贵点没关系,只要是国内没有的就成。教训二,同一。回国之后,我还特意上GUCCI的网站去查,没有这款鞋的踪影,深度后悔。
  过了一年,再度做客巴塞尔表展。日程表那还用问吗,得有卢加诺。4小时火车,到了直奔GUCCI,就像你在异国异地的一段恋情,你都没想到能再回来相见。到后面鞋柜一看,没有,失望,再搜,嘿,在整个GUCCI店铺的最西北角上,席地堆放着三个鞋盒,上面顶着的标本正是它,亭亭玉立。这次不用观察周围情况了,直扑,问店员,最后3双,其中一双号码正好,一问价格,您猜怎么着?260瑞郎,比一年前再降一半,相当于人民币1700,我太爱瑞士人民了,还有制作它的意大利人民。快快快,Take that,Take that,给我包好,谁拦着我跟谁急。世间美好的事物,财力从容就拿来体会一下呗,反正你也无法永远拥有什么东西,就是个感受,只是别太勉强。
其他文献
2013年3月22日,CCTV新闻联播成为中国人最期待的节目,人们希望一睹习近平、彭丽媛首次出访的风采。这也使得彭丽媛家乡郓城县的乡亲们扬眉吐气。  在这个县的贴吧上,人们讨论着:“现在大家都知道郓城了。”  人们还知道了一个民族品牌,以及设计师——马可。  “第一夫人”以民族品牌的服装高调亮相,这样的“勉励”,至少短时间内能让很多人对国产品牌的印象大为改观。受此影响,3月22日,整个服装板块走强
一切只因你心中有惧怕、有欲望,所以,小人才可以趁人之危。  大洋彼岸的表妹对我惊叹:我看了《驻京办主任》,心如死灰,人生真灰暗。我问她:谁推荐你看这本书。她说,是最近那个一直和她暧昧的男人。  我冷笑三声。此男知晓她毕业在即,打着带她领略社会的旗号,费尽心思,不过要诱导一个未经人世地少女主动投怀送抱。还要假装好心地告诫:世间都如此,你看,有书为证。  一度,她对此男深信不疑,在毕业的恐慌期遇到他,
1934年秋,由于中国共产党内“左”倾路线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未能打破敌人的第五次“围剿”,形势已经变得十分严峻。就在蒋介石决定最后剿灭红军的危急时刻,一份神秘而十万火急的绝密情报送到了江西瑞金,促使党的临时中央迅速作出了战略大转移的决策,使中央红军及时摆脱险境,走上了举世闻名的长征之路。这份关乎大局的绝密情报究竟写了什么,而又是谁在危急时刻将情报送到苏区,挽救了红军?  四  项与年拿到情报后深
玄幻小说里有一大类作品都是以穿越为主题的。就是现代身份的主角来到了历史上的某个时期,凭借着现代人的知识水平,在过去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故事。然而主角如果是普通人的话,物理化学知识不过是高中做题水平,军事知识只限于小说电影,经济学也就是靠抄袭才能过的那几门考试里接触过那么一点。又没Google可以现搜索,拿什么去忽悠古代人啊。那你还会什么呢,会……做饭?  没错,你现在掌握的一些菜式的确是古代人不会
屈原所谓“夕餐秋菊之落英”,芳美逸伦,但未必是真。就像他前一句说每天喝木兰露,也有艺术加工嫌疑。  但也有人真的爱吃菊花。唐鲁孙说以前北京到重阳节,就有白菊锅子。说是有好些体质娇柔见风就倒吹口气就做风筝飞了的夫人小姐,吃不得火锅,所以得改良。白菊软脆清凉,一涮就熟。随锅下的都是鱼片、山鸡片等等轻薄柔脆之物,一下就吃。想来清鲜是肯定的,但少了火锅的庞杂厚润之味,大概也真只适合女孩子吃了。  以白菊锅
朋友給我讲了这样一件事:  她和一对情侣朋友去吃饭。到了餐馆后,那个男子说“女士优先”,让她们两个点菜。于是,她们选了几个菜。但等服务员来后,这个男子却一一否定了她们选好的菜,说她们点的菜都不够好,点了他自认为“够好”的菜。  “这种人,真让人受不了。”她说,“既然你自己那么有主意,一开始你自己点不就得了,干吗还让我们费心思。”我说,让我对他做一些推测吧:  1.她每次和他吃饭,他都会重复这个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