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系统探讨了氧乐果对蟾蜍蝌蚪红细胞微核的影响。目的探讨氧乐果对蟾蜍蝌蚪的致突变作用。方法以氧乐果为污染物,以蟾蜍蝌蚪为受试物,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取血涂片瑞氏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实验组氧乐果1.25mg/L使蟾蜍蝌蚪红细胞微核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P<0.01有显著性差异;伴随氧乐果浓度升高,蟾蜍蝌蚪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率明显升高,并存在剂量-效应关系。结论氧乐果对蟾蜍蝌蚪有致突变作用。
关键词:蟾蜍蝌蚪;氧乐果;微核;红细胞
1、前言
氧乐果作为高效杀虫剂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亦日趋严重。本文以氧乐果为污染物,以中华蟾蜍蝌蚪为受试物,系统观察了氧乐果对蟾蜍蝌蚪红细胞微核的影响,以指导氧乐果商品使用。
2、氧乐果研究概述
氧乐果,英文通用名称 omethoate ,分子结构为O,O-二甲基-S-(N-甲基氨基甲酰甲基)硫代磷酸酯,纯品为油状液体,蒸馏时分解。易溶于水及醇等溶剂,不溶于脂肪烃[1]。氧乐果是高毒杀虫剂,原药大鼠经口LD50为500毫克/千克,急性经皮LD50为700毫克/千克。无慢性毒性。氧乐果对抗性蚜虫有很强的毒效、对飞虱、叶蝉、介壳虫及其他刺式口器害虫具有较好防效。在低温下仍能保持杀虫活性,特别适合于防治越冬的蚜虫、螨类、木虱和蚧类等[2]。
氧乐果属有机磷农药,主要通过人工喷洒进入环境,并通过降雨、蒸发及食物链在环境中不断迁移转化。氧乐果急性中毒后,产生迟发性神经毒性作用,因此美国环保署已将其列入环境激素[3]。
环境激素(environmental hormone)是指由于人類的生产和生活活动而释放到周围环境中对人体和动物体内原本营造的正常激素施加影响,从而影响生物体内分泌系统正常功能的化学物质, 又称为"外源性扰乱内分泌化学物质" [5]。
3、氧乐果对蟾蜍蝌蚪红细胞微核影响的实验研究
微核试验是一种快速检测染色体是否受到损伤的方法,用于鉴别对细胞遗传物质有损伤作用或干扰细胞有丝分裂的化学毒物。微核是常用的遗传毒理学指标之一,指示染色体或纺锤体的损伤 [4]。
3.1材料与方法
3.1.1材料
本试验所用氧乐果由山东临沂禾邦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氧乐果浓度为:0.3125 mg/L;0.625 mg/L;1.25 mg/L;2.5 mg/L;5 mg/L;10mg/L;20mg/L。
试验所用蟾蜍蝌蚪采自山东建筑大学映雪湖,平均体重0.22克。试验前将其置2000ml烧杯,暴气蒸馏水训养一周,水温18度。期间饲喂适量饵料。
3.1.2方法
(1)染毒 试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蝌蚪;实验组采用不同浓度氧乐果染毒,对照组采用蒸馏水处理。实验前进行预实验。氧乐果染毒时间为24小时[5]。
(2)制片 取蝌蚪用纱布将体表水分擦干,在前肢和身体连接处断肢,取血涂片晾干,瑞士染色,显微镜观察。每组观察10个涂片,每片统计1000个细胞,记录具有微核及核异常的细胞数,观察结果以千分率(‰)表示。试验数据采用spss 统计软件11.0版本处理[6-9]。
微核率=微核总数/观察细胞总数€?000‰。
核异常细胞率(ONA‰)=具有核异常(除微核外)的细胞总数/观察细胞的总数€?000‰.
3.2结果与讨论
3..2.1氧乐果对蟾蜍蝌蚪红细胞微核的影响
不同浓度氧乐果对蟾蜍蝌蚪红细胞微核以及核异常的影响见表3-1。
3.2.2讨论
由表3-1可见,氧乐果引起蟾蜍蝌蚪红细胞微核率升高的浓度最低为0.3125 mg/l;最高为20mg/l。在0.625 mg/l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自1.25 mg/l至20 mg/l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
不同浓度氧乐果对蟾蜍蝌蚪红细胞核形态有明显影响,自0.625mg/L起蟾蜍蝌蚪红细胞核形态改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2.5mg/L至20mg/L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相关分析显示,氧乐果的浓度与微核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258;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氧乐果单独作用时对蟾蜍蝌蚪有明显的致突变作用。
参考文献:
[1]顾祖维,沈嘉腻.生物监测基础及应用[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224~242.
[2]李伴民,李冰冰,刘瑞芳.环境生物学[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145
[3]汤新慧.除草剂诱发蟾蜍蝌蚪红细胞微核的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1998,18(2):162~165.
[4]耿德贵,刘贤德.除草剂乙草胺对蟾蜍蝌蚪红细胞微核及异常的影响[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0,17( I ):36~38.
[5] Matter BE,et al. Micronuclei in Mouse Done Marrow Cells.A Simple in Vivo Model for the Evaluation of Drug induced Chromotomal Abberration.Mutate Res,1974,23:239-249.
[6] Heddle JA Rapid in Vitro Test for Chromosomal Damage. Mutat Res 1973,38:187.
[7]孔志明,许超等.环境毒理学(第三版)[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6):184~191.
[8]余虹,环境激素-人类的新杀手[J].杭州科技,2004(01):5.
[9] Schlmid W,Chemica L biutagen Testing On In Vivo SomaliC Mammalian Cells.Agents Actions.1973.3:77-85.
作者简介:张维建(1958-),女,汉族,山东昌乐人,山东建筑大学教授,主要从事生物工程研究。
关键词:蟾蜍蝌蚪;氧乐果;微核;红细胞
1、前言
氧乐果作为高效杀虫剂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亦日趋严重。本文以氧乐果为污染物,以中华蟾蜍蝌蚪为受试物,系统观察了氧乐果对蟾蜍蝌蚪红细胞微核的影响,以指导氧乐果商品使用。
2、氧乐果研究概述
氧乐果,英文通用名称 omethoate ,分子结构为O,O-二甲基-S-(N-甲基氨基甲酰甲基)硫代磷酸酯,纯品为油状液体,蒸馏时分解。易溶于水及醇等溶剂,不溶于脂肪烃[1]。氧乐果是高毒杀虫剂,原药大鼠经口LD50为500毫克/千克,急性经皮LD50为700毫克/千克。无慢性毒性。氧乐果对抗性蚜虫有很强的毒效、对飞虱、叶蝉、介壳虫及其他刺式口器害虫具有较好防效。在低温下仍能保持杀虫活性,特别适合于防治越冬的蚜虫、螨类、木虱和蚧类等[2]。
氧乐果属有机磷农药,主要通过人工喷洒进入环境,并通过降雨、蒸发及食物链在环境中不断迁移转化。氧乐果急性中毒后,产生迟发性神经毒性作用,因此美国环保署已将其列入环境激素[3]。
环境激素(environmental hormone)是指由于人類的生产和生活活动而释放到周围环境中对人体和动物体内原本营造的正常激素施加影响,从而影响生物体内分泌系统正常功能的化学物质, 又称为"外源性扰乱内分泌化学物质" [5]。
3、氧乐果对蟾蜍蝌蚪红细胞微核影响的实验研究
微核试验是一种快速检测染色体是否受到损伤的方法,用于鉴别对细胞遗传物质有损伤作用或干扰细胞有丝分裂的化学毒物。微核是常用的遗传毒理学指标之一,指示染色体或纺锤体的损伤 [4]。
3.1材料与方法
3.1.1材料
本试验所用氧乐果由山东临沂禾邦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氧乐果浓度为:0.3125 mg/L;0.625 mg/L;1.25 mg/L;2.5 mg/L;5 mg/L;10mg/L;20mg/L。
试验所用蟾蜍蝌蚪采自山东建筑大学映雪湖,平均体重0.22克。试验前将其置2000ml烧杯,暴气蒸馏水训养一周,水温18度。期间饲喂适量饵料。
3.1.2方法
(1)染毒 试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蝌蚪;实验组采用不同浓度氧乐果染毒,对照组采用蒸馏水处理。实验前进行预实验。氧乐果染毒时间为24小时[5]。
(2)制片 取蝌蚪用纱布将体表水分擦干,在前肢和身体连接处断肢,取血涂片晾干,瑞士染色,显微镜观察。每组观察10个涂片,每片统计1000个细胞,记录具有微核及核异常的细胞数,观察结果以千分率(‰)表示。试验数据采用spss 统计软件11.0版本处理[6-9]。
微核率=微核总数/观察细胞总数€?000‰。
核异常细胞率(ONA‰)=具有核异常(除微核外)的细胞总数/观察细胞的总数€?000‰.
3.2结果与讨论
3..2.1氧乐果对蟾蜍蝌蚪红细胞微核的影响
不同浓度氧乐果对蟾蜍蝌蚪红细胞微核以及核异常的影响见表3-1。
3.2.2讨论
由表3-1可见,氧乐果引起蟾蜍蝌蚪红细胞微核率升高的浓度最低为0.3125 mg/l;最高为20mg/l。在0.625 mg/l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自1.25 mg/l至20 mg/l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
不同浓度氧乐果对蟾蜍蝌蚪红细胞核形态有明显影响,自0.625mg/L起蟾蜍蝌蚪红细胞核形态改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2.5mg/L至20mg/L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相关分析显示,氧乐果的浓度与微核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258;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氧乐果单独作用时对蟾蜍蝌蚪有明显的致突变作用。
参考文献:
[1]顾祖维,沈嘉腻.生物监测基础及应用[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224~242.
[2]李伴民,李冰冰,刘瑞芳.环境生物学[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145
[3]汤新慧.除草剂诱发蟾蜍蝌蚪红细胞微核的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1998,18(2):162~165.
[4]耿德贵,刘贤德.除草剂乙草胺对蟾蜍蝌蚪红细胞微核及异常的影响[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0,17( I ):36~38.
[5] Matter BE,et al. Micronuclei in Mouse Done Marrow Cells.A Simple in Vivo Model for the Evaluation of Drug induced Chromotomal Abberration.Mutate Res,1974,23:239-249.
[6] Heddle JA Rapid in Vitro Test for Chromosomal Damage. Mutat Res 1973,38:187.
[7]孔志明,许超等.环境毒理学(第三版)[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6):184~191.
[8]余虹,环境激素-人类的新杀手[J].杭州科技,2004(01):5.
[9] Schlmid W,Chemica L biutagen Testing On In Vivo SomaliC Mammalian Cells.Agents Actions.1973.3:77-85.
作者简介:张维建(1958-),女,汉族,山东昌乐人,山东建筑大学教授,主要从事生物工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