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教育体系趋于完善,很多学生在新课标的教育模式下,学习成绩得到稳步提高。但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却愈发严峻,很多学生面对小挫折就会产生巨大的挫败感,面对压力和挫折,学生缺乏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这就导致学生总是处于心情低落、萎靡不振的状态,因此,教师探索如何提高学生抗挫折的能力,帮助学生缓解压力也成为教学目标之一。
关键词:心理健康;抗挫折能力;缓解压力
抗挫折能力差和没有学会缓解压力的方法是导致很多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低下的原因,学生在高压环境下会变得叛逆、逃学,甚至有些极端的学生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探讨如何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教师和学生深入交流,及时处理学生心理问题
一些教师不能看到学生调皮捣蛋背后的原因,看到学生不遵守纪律和破坏课堂学习氛围后,采取的态度就是严厉批评,对学生简单粗暴地进行说教,企图用这种方式改变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纠正思想,改变错误认知。实际上,这种方法并不能改变学生的行为习惯,相反在教师指责和批评的态度下,学生反而会变得更加叛逆,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反而会以此为荣,将之视为引起教师注意力的手段,在这种“正反馈”下,学生反而会变本加厉,这种粗暴的教育手段反而不利于提高学生抗挫折的能力和学会消化、缓解压力的方法。例如,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发现有些学生上课总是无精打采,学习总是心不在焉,教师不能将该学生视为影响其他学生学习的洪水猛兽,更不能放弃该学生,教师要和学生采取深入谈心或者日常观察的方法,让教师了解到学生目前状态形成的原因,事实证明,很多学生并不是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有些学生是因为家庭出现重大变故,至亲去世或者家庭出现经济危机等,因为家中事务就已经让其心力交瘁,所以才无法在学习上保持足够的注意力;而有些学生则因为和同学发生矛盾,情绪很糟糕,导致无法按时完成课后作业。对此,教师要和学生深入交流,和学生交心,帮助学生改变面对困境消极的心跳,纠正不良的思维模式,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处理这些生活中的困难。学生在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后,会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孤立无援的,在以后生活中再次遇到挫折时,就不会独自承担,会寻求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例如同学、父母和老师等,帮助自己处理自己无法处理的困难。学生懂得在遇到困难时寻求外援,能够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教师对学生抗挫折的德育教育也达到了目标。
二、采取协作的方式,让学校、家长和社会为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共同用力
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达到的,学生抗挫折能力低下的原因在于不良的思维模式,而错误思维模式来源于自身和其他人之间的相处经验。这种经验会被学生内化吸收,转变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对此,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这其中家长和学校的作用是巨大的,家长报告学生在家中的情况,有助于教师全方位的了解学生动态;教师向家长说明,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也有助于家长对症下药,帮助家长理清症结所在。两者共同努力,能够更加顺利地展开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缓解压力和抗挫折能力也就不是空谈。例如,学校可以设立家长开放日,让家长参与到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等工作当中来,家长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家长以后在学生遇到挫折时,能够更加顺畅的学生交心,家长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就会让学生意识到自身具有坚实护盾,遇到挫折时就不会让巨大的挫败感让自己窒息。
三、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不可否认很多教师在教学质量上都是一流的存在,但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教师对学习过度关心导致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重视不足。教师应该拿出一部分精力,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多和学生走动,多了解学生现状,只有和学生建立信任的关系,才能让学生袒露心声,向教师诉说自己所遇到的困难,教师这时就对学生进行开导,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内心翻涌的情绪不是因为外界导致,而是因为自身错误的思维模式引起。教师首先要充当学生的树洞,讓学生对教师倾诉心中的郁闷,然后教师要从根本上、从思维方式和内心深处改变学生对社会、对自己不良的错误认知,只有改变了不良的认知,才能提高自身缓解压力和抗挫折的能力,以后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进入社会都会更加顺畅。
四、结语
不经历风雨难见彩虹,只有经过风雨捶打的花朵才会变得更加鲜艳,才能够享受雨后阳光的沐浴。拥有缓解压力和抗挫折的能力是青少年以后走向社会的必要条件,对此,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要通过教学经验的积累,摸索出更加切合学生内心需求、能够最大程度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教育方法。除此之外,教师也要通过合理引导的方式积极提高学生的抗挫商,这样才能让学生为走向以后的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俊辉.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高抵抗挫折的能力[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20):89.
[2]徐靖靖.关注学生内心世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J].小学生(中旬刊),2018(5).
[3]李燕.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的发展与完善[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3(9):189-190.
关键词:心理健康;抗挫折能力;缓解压力
抗挫折能力差和没有学会缓解压力的方法是导致很多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低下的原因,学生在高压环境下会变得叛逆、逃学,甚至有些极端的学生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探讨如何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教师和学生深入交流,及时处理学生心理问题
一些教师不能看到学生调皮捣蛋背后的原因,看到学生不遵守纪律和破坏课堂学习氛围后,采取的态度就是严厉批评,对学生简单粗暴地进行说教,企图用这种方式改变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纠正思想,改变错误认知。实际上,这种方法并不能改变学生的行为习惯,相反在教师指责和批评的态度下,学生反而会变得更加叛逆,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反而会以此为荣,将之视为引起教师注意力的手段,在这种“正反馈”下,学生反而会变本加厉,这种粗暴的教育手段反而不利于提高学生抗挫折的能力和学会消化、缓解压力的方法。例如,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发现有些学生上课总是无精打采,学习总是心不在焉,教师不能将该学生视为影响其他学生学习的洪水猛兽,更不能放弃该学生,教师要和学生采取深入谈心或者日常观察的方法,让教师了解到学生目前状态形成的原因,事实证明,很多学生并不是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有些学生是因为家庭出现重大变故,至亲去世或者家庭出现经济危机等,因为家中事务就已经让其心力交瘁,所以才无法在学习上保持足够的注意力;而有些学生则因为和同学发生矛盾,情绪很糟糕,导致无法按时完成课后作业。对此,教师要和学生深入交流,和学生交心,帮助学生改变面对困境消极的心跳,纠正不良的思维模式,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处理这些生活中的困难。学生在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后,会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孤立无援的,在以后生活中再次遇到挫折时,就不会独自承担,会寻求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例如同学、父母和老师等,帮助自己处理自己无法处理的困难。学生懂得在遇到困难时寻求外援,能够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教师对学生抗挫折的德育教育也达到了目标。
二、采取协作的方式,让学校、家长和社会为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共同用力
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达到的,学生抗挫折能力低下的原因在于不良的思维模式,而错误思维模式来源于自身和其他人之间的相处经验。这种经验会被学生内化吸收,转变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对此,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这其中家长和学校的作用是巨大的,家长报告学生在家中的情况,有助于教师全方位的了解学生动态;教师向家长说明,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也有助于家长对症下药,帮助家长理清症结所在。两者共同努力,能够更加顺利地展开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缓解压力和抗挫折能力也就不是空谈。例如,学校可以设立家长开放日,让家长参与到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等工作当中来,家长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家长以后在学生遇到挫折时,能够更加顺畅的学生交心,家长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就会让学生意识到自身具有坚实护盾,遇到挫折时就不会让巨大的挫败感让自己窒息。
三、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不可否认很多教师在教学质量上都是一流的存在,但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教师对学习过度关心导致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重视不足。教师应该拿出一部分精力,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多和学生走动,多了解学生现状,只有和学生建立信任的关系,才能让学生袒露心声,向教师诉说自己所遇到的困难,教师这时就对学生进行开导,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内心翻涌的情绪不是因为外界导致,而是因为自身错误的思维模式引起。教师首先要充当学生的树洞,讓学生对教师倾诉心中的郁闷,然后教师要从根本上、从思维方式和内心深处改变学生对社会、对自己不良的错误认知,只有改变了不良的认知,才能提高自身缓解压力和抗挫折的能力,以后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进入社会都会更加顺畅。
四、结语
不经历风雨难见彩虹,只有经过风雨捶打的花朵才会变得更加鲜艳,才能够享受雨后阳光的沐浴。拥有缓解压力和抗挫折的能力是青少年以后走向社会的必要条件,对此,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要通过教学经验的积累,摸索出更加切合学生内心需求、能够最大程度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教育方法。除此之外,教师也要通过合理引导的方式积极提高学生的抗挫商,这样才能让学生为走向以后的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俊辉.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高抵抗挫折的能力[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20):89.
[2]徐靖靖.关注学生内心世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J].小学生(中旬刊),2018(5).
[3]李燕.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的发展与完善[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3(9):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