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日生活中进行礼仪教育的策略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dehuwe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礼仪教育是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提要,是幼儿社会性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个体思想觉悟道德素质、文化教养的外在表现,良好的个人礼仪形象是我们自尊、自爱、自立之本。我在幼儿日常生活和常规管理中,对幼儿的礼仪教育的策略上作了如下几方面的实践尝试。
  一、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老师是孩子们崇拜和模仿的对象,孩子无时无刻不在模仿着老师的思想和行为。所以在幼儿礼仪教育中老师不仅仅是实施者,更应该是学习者和实践者。“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因此,我们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职业规范,努力塑造自身的个人魅力。并且要求自己仪表方面端庄大方。在行为上,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语言文明礼貌,幼儿招呼要回礼,不拿幼儿当出气筒,教育要正面。待幼儿真诚有爱心。对同事彼此谦让、彼此尊重、宽容大度,营造良好的礼仪教育氛围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和成长。
  二、重视环境创设,营造礼仪氛围
  环境是无声的老师,借助物质环境的创设,对幼儿礼仪的习得在时间与空间上得以延续,脱离了纯粹的教与学的单一模式。在饮水机旁设计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标语,餐前、餐后礼仪、值日生礼仪,树立愿意为他人服务的品格。我们还预设了题为“悄悄话”的活动,并和幼儿共同设计“悄悄讲话的标志”,投放于各活动角落,提醒幼儿在集体活动中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不要影响他人,在活动室的四周我们张贴着各种儿歌。我们还设置了“谁最棒”专栏。将幼儿在一日常规中表现最棒的进行积分并反馈到栏目上,有效引导孩子行为习惯规范。
  对环境进行了精心布置和主题化营造,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价值引导。班级主题墙的创设,每月将礼仪教育的内容上主题墙,渗透幼儿对礼仪内容的理解。家长收集的礼仪图片或是在园、在家的礼仪行为照片、幼儿自己创作的作品。孩子时时都能看到,有关礼仪的教育内容。除了区域、墙壁等环境可以让幼儿对礼仪教育有渗透,礼貌待人的氛围对礼仪教育也是必不可缺的。
  三、礼仪课程化,在幼儿一日常规中体现
  幼儿教育课程是对幼儿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将幼儿礼仪教育纳入幼儿教育课程化、生活化,旨在将幼儿礼仪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实施幼儿素质启蒙教育的一种手段。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及教学计划,每周一次向幼儿展开礼仪教育。我们从三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深入故事、儿歌,把礼仪教育的内容设计成让幼儿容易接受的教学内容,。使孩子们知道了哪些是礼仪,礼仪都有哪些行为。如《小熊做客》让幼儿知道到了别人家做客时应该轻敲门,有礼貌和客人打招呼,在别人家不能乱翻别人的东西等。通过教学让幼儿全面了解礼仪日常用语在什么场合使用,如:“请”“对不起”“别客气”“没关系”“谢谢你”等。
  另一方面我们注重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各学科中,使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平衡地发展。在儿童艺术创造课中,我们同样可以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例如,《创意贴画》在操作的过程中不免要向其他幼儿借东西用,像不同颜色的材料、剪刀、胶水等。我们就要求幼儿在借东西的时候要讲礼貌,要和别人说“请”“谢谢”“不用谢”,在《颜色变变变》的美术课中,老师将数张纸铺在桌子上,每张纸的旁边均放五颜六色的水粉颜料,每位幼儿拿一支笔,几位幼儿配合共同完成一幅作品,幼儿一边听着音乐,一边作画,当不小心把别人的作品弄坏了就说“对不起”,需要别人帮忙时“请帮帮我”,需要交流时合作者轻轻交流。幼儿不但在操作活动中得到了锻炼,还懂得了一些礼仪方面知识的运用,可以说是两全其美。如在体育活动中,有的幼儿因跑、跳的时候撞到别人了,老师可以随机教育,让幼儿向别人说“对不起”。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孩子们之间的交往比较频繁,我们就将礼仪教育的内容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随人、随事、随时、随地、随境地进行随机教育。如充分利用每天点心、午餐等环节对幼儿进行感恩就餐、谢谢老师礼仪教育。我们还会在平时渗透打电话、做客、玩玩具等的礼仪。通过日常渗透的方式,孩子们对礼仪教育的内容有了现实的经验,非常贴近自己的生活,所以很自然的就把学到的礼仪知识运用到日常的交往当中,提升小朋友讲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与日常生活中教师的指导是息息相关的。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常出现一些不爱护公物、乱扔垃圾等不良现象,我们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引导幼儿养成良好习惯。如我发现幼儿对自己的行为不是很清楚,为了更好的教育幼儿,我用照像机将幼儿的点点滴滴录下来,播放给幼儿看,通过银幕让幼儿自己比较对于错。以情境表演“我的家”,让幼儿感受乱扔垃圾的场面是可耻的,并开展“我爱幼儿园” 教育活动,带领幼儿参加捡垃圾等劳动活动,让幼儿体验环境整洁的好处,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好习惯并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四、引导家长群体,巩固礼仪习惯
  家庭是幼儿礼仪教育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有深刻的影响,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教育效果。我们与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通过家园联系册、家教园地来达成家园互动,家访、电访促进家园交流,家长会、家长学校则是通过专家、园长、老师给家长灌输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幼儿园时期,家庭教育应该给孩子什么?一般都会以 “引导家长走出教育误区”为主题,教给家长方法让家长配合我们。例如,客人来了应该怎样做才能够成为一个有礼貌和懂事的小孩子。吃饭的时候应该怎样,家长还可以利用各种机会,各种场合让孩子得到礼仪的锻炼,例如,可以主动请邻居的小朋友来作客,教他们彼此以礼貌相待。通过各种活动去促进孩子的人际关系,提升孩子的意志力和做事的承担能力,使幼儿养成文明礼貌的礼仪行为和关爱、感恩、责任、分享、帮助、勤劳等良好品格。
  总之,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显然还有很多方法。但我们必须在知行合一、知行协同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持之以恒,抓好幼儿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其他文献
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不能是一潭死水,而应融会贯通。在我看来阅读实在是一个太有益的习惯,即使是抱着功利的目的,如果能因此潜下心去读书,于今后的写作也是大大的好事情。通过上阅读课,激发学生创作灵感。教师只有将阅读与写作的教学紧密结合,采取策略有效整合这两个教学版块,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一、注重课内阅读的指导过程,强化写作指导实效  “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
期刊
有人说灵感是个精灵,谁交运谁就碰上,这样的说法是不值一驳的。其实,灵感的产生是有迹可循的,不常思考,不到如痴如醉的地步,灵感是不会来的,不读破万卷之书,哪有神来之笔?形成于读,形成于思。陆游曾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妙手”从那里来?实则是日积月累中来。  灵感既然是人们在思维过程中一种新的思路、新的想法,它有哪些特点呢?  第一,灵感是偶然性的。灵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没有人能随意控制灵感
期刊
小学生一步入三年级,就迎来了一门新的学科——科学,“科学”对于学生来说,有的觉得神秘,感到新鲜、新奇,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也有的感觉遥远,自己无能也无力,学习它是逼迫的。  湘教版《科学》上册,编者编写了“走近科学”“身边的动植物”“土壤”和“奇妙的水”等七个单元。小学“科学”和今后物理、化学、生物等若干学科的学习就从“走近科学”开始。因此,教学好第一单元,特别是第一课“走进科学,让我们从校园开始”
期刊
教学之美,形式万千,但核心唯一,即实现学生身心的全面自由成长,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地秉性发展。换言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长成才的空间和质量,是衡量课堂美否的唯一标准,离开这一标准的教学审美将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因此,我们认为,课堂教学审美的基础就是有效性。  一、教学之美,美在内涵;内涵之美,贵在实效  教学的美要注重内涵,内涵的核心就是要有实效。也就是说,教学的美必须是建立在教学的有效之上的。
期刊
谭寒先生,结合其他专家的研究下了个留守儿童的定义:“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其中80%左右是农民工)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具体而言,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  一、留守儿童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1.学习较差  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心不在焉,应付了事。部分“留守儿童”陷入一种新的“
期刊
一、角色扮演法教学模式的界定  公元1920 年,心理学家莫雷诺(J . D . Moreno)创设心理剧后,角色扮演也就成为团体辅导、谘商,以及教学上的重要技术。Moreno认为角色是动态的,倘若要帮助个人成长,则需要透过有如戏剧情境的扮演,才能让个人真正的体认生活并学习如何解决问题。透过这种历程,个人不只可借着演出来抒发情感,而且可以学得新的行为方式以适应未来生活。  在职业教育培训领域引入角
期刊
传统数学教学中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视学生书面表达,轻视学生口头表达。课堂上教师讲概念,学生记概念;教师讲例题,学生模仿学习,乏味的教学方法,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与当前要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质,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极不适应。本文从发展学生提问、讨论、讲评、总结“说数学”能力等方面入手,意欲达到充分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去质疑、猜想、进取,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智力资源,
期刊
一、引言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一个较突出的现状是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教学重形式、轻实质,而学生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很多教师注意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花费很多心思设计教学环节,而忽视了课堂提问的环节,没有意识到通过有趣、丝丝入扣的提问,可以引导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兴趣,从而增加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关注,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往往一堂教学环节设计花俏、貌似精彩的课程,课后学生的知识
期刊
一、卢梭的自然教育观  (一)人性本善  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就是对学生的教育要从自然的人性出发,不要过多的干预学生自然成长的过程。卢梭推崇“归于自然”的自然教育观,与其天性哲学密切相连。在人性善恶的问题上,卢梭坚持“人性本善”的观点。这一点与我国传统思想有相似之处,我国传统思想中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也是坚持人性善的观点。卢梭认为,人刚出生时本性是善良的,只是有的人在后天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和正确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这里,“工具”这一表述只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它旨在突出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这一特点;而“人文性”则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只有两者有效结合,才能最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