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山歌的艺术特色及演唱风格研究

来源 :艺术殿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b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梅山山歌作为湖南省中部地区一种重要民间歌曲艺术形式,是梅山先民在喜庆节日、婚丧嫁娶之时所演唱的民间歌曲作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此民间歌曲不仅形成了固定的调式、曲式结构、旋律旋法、音阶、节拍节奏等,而且还蕴含着深厚的区域文化内涵,充分彰显了梅山先民的性格特征、审美特点、风俗习惯与文化思想等,由此成为该地区一种重要的传统文化遗产。基于此,文章在简要论述梅山山歌产生根源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调式、曲式结构、旋律旋法、音阶、节拍节奏等角度,系统分析了梅山山歌的艺术特色,总结了梅山山歌的演唱风格,由此对梅山山歌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梅山山歌;艺术特色;演唱风格
  一、梅山山歌的起源与题材内容特征
  1.梅山山歌的起源
  目前,诸多文献都充分证明梅山山歌起源于先秦时期。而进入秦朝之后,梅山山歌便已广泛流传,呈现出异常兴盛的发展状态。《山歌无假戏无真》中便提道:“山歌无假戏无真,秦始皇兴起到如今。”在随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虽然梅山地区的瑶族与苗族民众不断外迁,但该地区不仅沿袭了热爱歌唱的传统;而且使山歌的形式与内容变得更加规整、更加丰富,由此形成了诸多优秀的山歌作品,并传唱至今。
  然而,目前人们虽然十分清楚梅山山歌起源于先秦时期,是梅山先民智慧的结晶,但对于其产生根源尚未形成统一定论。《歌本歌》将梅山山歌描绘成了一个动人的神话故事,即一个善于唱歌的黄姓神仙,经过梅山时,不小心将一箩筐的歌本遗落在资江中,被农夫、放牛娃、巫婆、渔夫、樵夫拾到后,便被广泛传唱,由此形成了梅山民众能歌善舞的传统。另外,《山歌传》则认为梅山山歌起源于梅山人民日常劳作过程中,其最初创作者是孟姜女,鲁班对其进行了修饰,张良定下了五音,黄道婆则大量生产,而蔡伦则用纸将其记录下来。
  以上关于梅山山歌的起源都是建立在对诸多歌曲歌词内容的分析之上而形成的,颇具神话色彩,但这一方面说明梅山山歌是由优秀的劳动者所开创的,随后被广泛传唱;另一方面也说明此种民歌艺术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日常劳作息息相关,反映了人们朴素的审美思想、文化内涵与价值观念等。
  2.梅山山歌的发展现状
  上个世纪50年代,著名民间歌手伍喜珍便将梅山山歌唱进了中南海怀仁堂,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贺龙等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一致赞赏,随后被广泛传唱,甚至还出现在各种歌唱表演活动中,并多次获得了金奖和银奖。
  经过长期的创新发展,目前梅山山歌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获得了突破性的进步。2007年,新化县政府在对梅山山歌进行普查的过程中,共搜集到6200余首作品,整理出54个谱例,从而编撰成一本完整的乡土教材。笔者相信隆回、安化、新邵等地区的梅山山歌数量也一定十分丰富。这充分说明当前梅山山歌拥有惊人的数量。
  通过对已有的诸多梅山山歌作品题材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些山歌可以分为六大类:一是劳动歌曲,也即是在特定的劳动情境下,以劳动内容、劳动方式、劳动心情为主所创作出的歌曲作品,包括灘歌、采茶歌、田歌、渔歌、猎歌、樵歌、打夯歌、号子歌等,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二是仪式歌曲,也即是在各种宗教仪式、宗教活动中演唱的歌曲作品。三是时政歌曲,是梅山民众为表达对时事政治的观点和看法所创作的歌曲作品,包括《恶人自有恶人收》《清末民谣》等。四是生活歌曲,也即是以人们的日常琐事所创作出的一系列歌曲作品。五是情感歌曲,也即是以表现婚恋、情恋、意恋、野恋为主所创作出的歌曲作品。六是历史传说歌曲,由此来赞扬历代的功臣名将、英雄豪杰、侠女烈夫等。这些山歌作品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普通民众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思想。
  二、梅山山歌的艺术特色
  1.调式
  梅山山歌的调式十分简单,主要是以传统的五声调式为主。但通过对诸多梅山山歌作品调式特征的研究发现,这些歌曲只出现了徵、羽和较少的宫调式,尤其是徵调式最多,几乎没有角调式,由此呈现出清秀、甜美而又情意绵绵的听觉效果。比如《神仙下凡实难猜》属于典型的羽调式为主。除了徵调和羽调之外,诸如《长工歌》《哭嫁歌》之类的少量作品则是以宫调式为主。此類宫调式的山歌基本上不能代表梅山本土山歌的调式特征。总体来说,梅山山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徵调式、羽调式为主的调式特征,由此展现了梅山山歌个性化的调式特点,这是梅山山歌的重要特征之一。
  2.曲式结构
  梅山山歌的曲式结构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既有简单的一部曲式、二部曲式和三部曲式;同时也有复杂的复二部曲式、多段变唱曲式和回旋曲式等。其中,大多数山歌都是一部曲式,也即是由一个上下句构成或者是由三四个乐曲组成的曲式结构,虽然篇幅比较小,但节奏鲜明,韵味十足。另外,梅山山歌的内部结构十分对称,包括灯调、地花鼓、情歌,甚至是节奏比较自由的劳动歌曲中都表现出鲜明的结构对称的特征,从而发挥着清晰的音乐功能。然而,由于情感表达的需要,部分劳动歌曲也表现出篇幅较长、结构复杂的特点。比如情歌《十绣》是一首著名的灯调作品,包括九段歌词,十八个小节,既呈现出规整的节奏节拍特征;同时部分乐句也富有一定的变化,甚至还表现出明显的起承转合的句式结构,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梅山山歌古朴的韵味特征。
  3.旋律旋法
  梅山山歌的旋律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另外,梅山山歌所使用的旋律方法则比较简单,平直自然,呈现出下走的趋势特征,尤其是在同音区表现出明显的小波浪状甚至是平直的线状等。基于此,在具体歌唱的过程中,歌者往往采用的是依字行腔,也即是一字两音或者是一字一音,旋律平铺开来,舒缓自然,表现出诉说式的或者是诵读式的歌唱特征。
  4.节奏节拍
  作为一种民间歌谣,梅山山歌的节奏十分自由,完全由歌者根据自身的情感来控制歌唱的节奏,可快可慢,但在结束的时候,往往把尾音拖得比较长,而拖音的长短则同样是由歌者根据当时的情感来定。如果歌者情感强烈而又气息充足,则可以把拖音拖得比较长。而在节拍方面,梅山山歌主要采用的是2/4拍、3/4拍和4/4拍。其中,梅山山歌中出现最多的是2/4拍的作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梅山山歌旋律中的陈述部分主要是通过口语化的方言表现出来的,几乎可以视为是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倾诉,旋律简单,类似于当前的说唱艺术。基于此,梅山山歌中的旋律部分主要采用的是2/4的拍子,并表现出节拍多变的特征。演唱者也即是歌曲的创作者,完全依据自己当时的情感来灵活变化各种节拍。   5.歌词语言
  梅山山歌的歌词内容往往都是口头创作的,是对日常生活中各种见闻的一种记录和描述,具有通俗易懂、自由随意、直白朴素的特征。
  首先,梅山山歌拥有鲜明的口语化的特征,比如《娘女辩》中的歌词内容有“答题交卷,摇头晃脑,搔耳抓腮读得莫奈何”。
  其次,梅山山歌中使用了大量的衬词,甚至是同一首歌曲也使用了不同的衬词,比如《波罗山歌》中的衬词为“波罗”,《溜溜山歌》中的衬词为“溜溜”,而《郎在高山打鸟玩》中则使用了“噢、叽、罗、哪”等诸多个衬词。


  第三,梅山山歌中除了呈现出口语化的歌词和数量众多的衬词之外,也频繁使用叠词,也即是将歌曲中某一个字、词、句或者是章节进行交替使用或者是重复出现,从而呈现出一种复沓之美。比如梅山山歌《十爱》共有十段,几乎每一段都使用了叠字、叠句、叠章、叠韵等,运用了歌词创作中所有的复叠方式,从而将小伙对姑娘的爱慕之情刻畫得深刻而细腻。
  三、梅山山歌的演唱风格
  1.独唱
  目前,大部分的梅山山歌作品都是采用独唱的方式進行演唱的,尤其是高腔劳动歌、情感歌、生活歌中十分常见。
  2.对唱
  除了自娱自乐式的独唱作品之外,梅山山歌艺术中也出现了不少对唱作品。一般来说,梅山山歌中的对唱作品主要运用清唱的方式来进行的,而且在词曲内容上也表现出明显的即兴创作的特征,一方询问,一方作答。
  3.齐唱
  齐唱是梅山山歌又一重要的演唱方式,往往出现在集体劳作、集体休息或者是重大的节会活动过程中。在演唱的时候,一般由一位头领作为主唱,其他人作为他的伴唱,或者是随声附和,并且有锣鼓等乐器的伴奏,由此呈现出一种强大的声势。
  参考文献:
  [1]潘存奎:《湘西苗族民歌与鼓舞》,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
  [2]杜亚雄:《中国民歌地图·南方卷》,安徽文艺出版社,2013。
  [3]廖国伟:《审美人类学视阈中的民歌文化》,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
  [4]穆红:《中国优秀地方民歌选集》,花城出版社,2013。
  [5]刘曼君:《梅山山歌的情趣探微》,《大众文艺》2012年第6期。
其他文献
【摘要】山歌作为中国民间歌曲的基本体裁,广泛流传于高原、山区、丘陵各地及各民族,是人们在劳动时编唱并广为流传的曲调,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并成为专业音乐创作的源泉。作曲家往往在旋律、手法上采用山歌作为创作的素材,并加以创新,赋予作品民族性与时代性。本文将厘清山歌概念及分类,探讨山歌在各种音乐体裁创作中的应用,总结探讨山歌在音乐创作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山歌;种类;音乐创作;应用;重要性  山歌
期刊
【摘要】提问是沟通师生的桥梁,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提问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关系到一堂课的成败;提问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门艺术,它要求教师设计的理由要合理、科学并且巧妙地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理由世界,使学生善于深思理由,寻求解决理由的答案,从而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英语; 提问艺术  一、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想说”  “兴趣是最好
期刊
【摘要】 四川苗歌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本文着重对苗歌所反映出的苗族人民重礼节、勤劳勇敢、酷爱自由、团结等方面的优良品性进行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四川苗歌;苗族品性  四川的苗族大多分布在宜宾市的兴文、筠连、珙县和泸州市的古蔺、叙永等县,另外攀枝花市、凉山彝族自治州等地也散居有苗族,约14万余人。四川苗族勤劳勇敢、能歌善舞,在长期的劳动与生活中,创造出光辉灿烂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民
期刊
【摘要】对于声乐专业的学生而言,声乐钢琴伴奏是其必修课,也是其在音乐事业上发展的一个有力保障。本专业的声乐教学,重点并不在于“独”,而在于“众”。独唱并非声乐教育的重点,声乐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各种类型、层次的声乐教育者。因此,要让学生在日后成为一名合格的声乐教师,就必须要让学生在学校里就将钢琴伴奏学好,全面提高学生的声乐艺术指导能力。本文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本,全面展开关于声乐艺术指导的相关教学,提
期刊
【摘要】 作为一部具有浓郁民俗审美意蕴的乡土小说,《边城》将湘西的人物、事件、生活环境等要素融汇在民俗叙述的框架内,将人物的生命意蕴物化为民俗视域下的诗意表达。小说中运用了很多民俗事象来建构人物和事件,这些民俗事象一方面是湘西民风民情的直接映射,另一方面对小说的情节建构和人物塑造也有独到的意蕴和作用。  【关键词】《边城》; 民俗;审美  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是一部具有浓郁民俗审美意蕴的乡土小说。
期刊
br> 【摘要】川东民间龙舞文化艺术形态以往其经济基础是以祖群、宗族的供给为基础,且形式较为单一,农业生产成为经济收入的主要部分。川东民间龙舞文化艺术形态的开展所需的经费开支是在这些收入中进行统一调配使用,同时祖群内部也会缴纳部分份子钱作为本宗族活动开展的经费。传统的经济结构下的川东民间龙舞文化艺术形态的开展所需的经费支出较为稳定,不受外部其他经济因素的影响。但是现代经济的转型,使传统经济结构断裂
期刊
【摘要】艺术教育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艺术教育不够重视,已严重影响到了职业院校的学生培养质量。本文结合自身工作对艺术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我国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的目前状况进行了论述和阐释,最后对高职院校艺术教育改革提出倡议,以期更多的高职院校进一步加强艺术教育,培养出高认知、高素养、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使之更好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服务。  
期刊
【摘要】九江“三声腔”山歌是流传于九江地区、扎根于当地民间,集演唱和表演为一体的一门古老声乐表演艺术,其唱腔高亢、明亮,曲调婉转、悠扬,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被称为民间音乐的瑰宝。演唱内容多为抒发个人内心情感,赞美家乡风土人情,歌唱男女青年愛恋、邻里之间相互帮助等日常生活之事,富有深厚的人生哲理。  【关键词】“三声腔”;历史发展;地方特色  一、九江“三声腔”山歌历史  九江“三声腔”山歌发展已有
期刊
【摘要】“左”和“右”原本是表示方位的两个字,二者既可以分开使用也可以组合在一起使用。“左”与“右”是以人为中心而确定的,所以它们的位置是相对而言的。但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人们在漫长的使用过程中,逐渐将“左”和“右”与尊卑、高下联系在一起,赋予它们丰富的文化内涵,并且沿用至今。通過对中国历代左右尊卑观的梳理以及形成原因的探析,可以使使我们更好的理解左右尊卑观的文化内涵,规范我们的生活。  【关键
期刊
【摘要】任何设计都需要基于应用才能有价值。实用性是左脑思维的特点,作用性是右脑思维的特点。现在花费少量的钱就能比较容易地制造出一件具有实用价值的东西,相对应地,制造这件东西的作用性就变得重要起来。  【关键词】应用视角;平面艺术 设计  戈顿·麦肯齐,已故的贺曼贺卡公司(Hallmark)老资历的设计师,曾经讲过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当时一讲出来就很快在设计界流传开来。戈顿·麦肯齐是个很有公德心的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