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司法制度、文化历史传统对权利救济选择的影响

来源 :企业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shuzhui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寻求救济的渠道,包括行政诉讼救济、行政复议救济和信访救济。而其中,信访制度承载着艰巨的任务。我国民众在选择救济途径时,由于司法制度和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偏好选择信访,造成信访洪流现象的出现。信访洪流问题的产生以及应对之策,应从司法制度和文化历史传统两个因素中分析。
   【关键词】信访;行政救济;司法制度;文化历史传统
  “有权利必有救济”,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权利的不法侵害后,法律应当赋予公民寻求和获得救济的渠道。我国已经初步形成多元的行政救济法律机制,包括行政诉讼救济、行政复议救济和信访救济。而其中,信访制度承载着艰巨的任务。信访制度是一项脱胎于东方传统文化,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参与、行政监督和权利救济制度。近年来,信访高潮不断出现,上访人数、规模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但与此构成鲜明反差的是,公民本可走法律程序的行政救济(包括行政诉讼救济和行政复议救济)却一直面临着一种困境:收案数严重不足。我们不禁思考:缘何缺乏一定的确定性和可预见性的信访却在中国如此受欢迎,拥有强大的生命力?
  一、我国司法的制度缺陷导致民众偏好信访
  司法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中国的司法制度,深深扎根在中国广袤的沃土,因此,难免带有人治的色彩。法治与人治不断碰撞与交融,不仅可能损害程序公正,更有可能损害实体公正。现如今,中国的司法制度存在独立性不强、权威不足等问题。当群众在自己的权力和利益受到损害寻求救济时,中国司法制度的缺陷使民众不得不选择信访。
  (1)司法救济的高成本。正如有学者指出:不是所有的司法判决都能产生正义,但是每一个司法判决都会消耗资源。司法的每一项活动都有成本,甚至要考虑司法腐败所额外增加的成本。总之,司法的活动成本是可以明确、理性计算的,而且是预交的。相对而言,信访的成本是有优势的,至少在表面上看来是如此。政府不仅受理信访案件不收费,甚至来回路费都会给予一定的补贴。有学者在研究私力救济时发现了一个成本支付定理:事前支付比事后支付尤其不受欢迎,即使事前支付小于事后支付。这个定理更适用于信访,即使信访的实际费用高于司法,行政相对人仍会感觉信访费用低,在权利救济中选择信访。(2)司法救济的窄范围。司法的救济范围太窄,只包括行政相对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而在现实生活中,公民的合法权益不仅仅包括这两项。当公民的其他权益受到损害,而司法却不能受理时,公民就只能转向信访寻求救助。信访保护的是行政相对人的所有一切权益,对任何的侵害均可以提出请求,几乎没有任何的限制。在司法,尤其是行政复议中,明确规定不适用调解,强制的、冰冷的判决没有可回旋的协商。信访却不同,调解在信访中被广泛应用,几乎大部分的信访案件的处理都是经过调解最后解决的。信访的宽范围成为民众偏向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3)司法制度的不独立。司法只有不依托于行政、不受制于组织和个人权力,才有可能实现应有的公正。司法不独立就无法程序公正,甚至导致司法腐败的现象出现。现实生活中,关系网的错综复杂,权力触角的不断延伸,严重的损害了司法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民众通过司法诉诸他们的需要和请求,而如果出现权力干扰司法最终导致结果不公正,民众必然出现对整个国家的政治权威不认同的负面情绪。信访制度尽管缺乏规范的程序,但在整个体系运作中,仍有可能给民众提供一个引起上级重视的机会,虽然机会很小,但这对于仍对司法持怀疑态度的行政相对人来说,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的文化历史传统导致民众偏好信访
  不同的文化历史传统给人以不同的处事方式。中国的儒家文化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庸之道更是深入人心。长期以来,我们在面对和处理冲突时,更希望能以委婉、平和的方式协商解决。中国民众不喜欢过于生硬、冲突性过强的方式。在个人权利和利益受到损害时,司法诉讼的方式,在民众心理,认为比较冰冷,没有感情色彩,所以会排斥。于是相比较而言,信访程序的模糊反而让人易于接受。
  儒学文化中有无讼理想,这也是中国人避免诉讼的文化根源。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更希望出现一位“无所不能”的清官。他既能体察民情,又能不畏强权,为民做主。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在中国人的政治文化心理中,清官意识占据着一个特殊的位置。可以说,中国社会的普通民众无不抱有一份对清官的向往和期待,几乎每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都蕴藏着一种根深蒂固的清官意识。渴望清官能了解情况、引起重视,并为自己做主。信访理所当然被认为是这样的一种途径和桥梁,而且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很多群众一旦遇到不公时,就给市里、省里、甚至中央写信,引起领导的重视,希望上级做主才是他们希望看到的结果。虽然基本上是杳无音讯,但他们仍会坚持不懈,完全忽略了寻求法律的帮助。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两方面的角度,我们分析了中国民众为什么在权利受到损害寻求救济时,偏向选择信访的原因。一方面是我们司法制度上的缺陷;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传统的文化历史传统。(1)司法制度和行政复议制度的创新和完善。司法缺乏独立性和公信力,导致人们转而求助于权力,这是最终造成信访泛滥的体质根源。推进司法的改革,摆脱人治的弊端,首先要优化司法的权力配置。赋予司法更独立,更权威的权力,真正确立法律第一的地位。依法治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法律的工具效力应上升到主导地位。其次,司法要进行专业化改革。专业化的人才,专业化的机构,专业化的行动。只有专业化才能更有权威和效力。最后,行政复议制度和行政救济制度要进行改革和推进。构建多元化的救济渠道才是主流。(2)转变思想观念,培育成熟的公民文化。强烈的主体意识和理性的政治参与要求是成熟的公民文化所必需的。我们现在依然存在太多的封建统治的残余思想。在民众思想中,人治依然被放在第一位置。人治凌驾于法治之上,损害了程序公正,更破坏了实体公正。法律不能随主观意志的随意变更而改动。思想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个教育和强化的过程。(3)信访制度的改革。对于现在信访的何去何从,专家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与现代法治社会不相适应,应该取消;也有的认为要信访立法,把信访制度纳入法治建设的正轨中去。笔者认为:如今我国虽在不断的进行法治化建设,但是还存在很多人治的因素,信访制度的存在仍可以弥补这一点。当司法救济拒绝保证私权时,当司法救济导致实体正义失落时,当用尽司法救济仍无法获得权利保障时,当司法腐败导致人们丧失对司法的信心时,我们仍然为人们保留将信访作为“底线救济”的权利,必须认真对待这种权利。信访制度的改革首先要从程序上規范,变革的核心是改变长期存在的模糊性的特点。对信访工作的边界进行界定,可以明确信访问题的受理范围。最后合理利用电子政务技术,构建信访网络平台。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信访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捷的条件,这样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参 考 文 献
  [1]胡元梓.中国民众何以偏好信访——以冲突解决理论为视角[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1(2)
  [2]张泰苏.中国人在行政纠纷中为何偏好信访[J].社会学研究.2009(3)
  [3]朱最新,朱孔武.权利的迷思[J].新视野.2006(2)
  [4]刘丽芳,房倩.论信访制度的行政救济功能[J].法制与社会.2008(19)
  [5]应星.作为特殊行政救济的信访救济[J].法学研究.2004(3)
  [6]黄涧秋.论信访的行政救济功能及其与行政复议的关系[J].理论导刊.2009(8)
其他文献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担负着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引导他们树立正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任务,其素质构成至关重要。教师素质由教学科研能力、创新精神、人格魅力和道德风尚四个方面构成。本文主要从教学科研能力方面着手,探索民办高校教师教学、科研相辅相成之方。  【关键词】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谐统一  一、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构成特点  说起民办高校的优势,经常
期刊
【摘 要】文章主要分析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实效性考核评价的意义,考核评价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并对如何构建具有高职特色职业指导工作考核評价体系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高职教育;职业指导工作;实效性;考核评价  高职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目标是培养管理、生产、服务一线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在激烈的人才竞争大环境下,如何突显高职毕业生优势,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就业和创业,研究高职
期刊
【摘 要】醴陵是湖南株洲的一个县级市,2011年进入了全国百强县的行列,经济发展十分迅速。本文从醴陵支柱产业烟花爆竹和陶瓷产业的发展状况出发,了解到其属于基本外向型开放经济,并试图分析其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以及政府部门如何规避外向型经济带来的风险。  【关键词】烟花爆竹;陶瓷;外向型经济  一、前言  醴陵是湖南株洲的一个县级市,连续6年进入湖南省省经济强县行列,2011年进入了全国百强县的行
期刊
【摘 要】根据当前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框架,结合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实际教学情况,探讨了如何根据社会需要进行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操作;培养方法  一、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据统计,目前我国共有287余家高职院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但是我国的物流人才缺口问题仍然十分严重;
期刊
【摘 要】学生评教越来越受到我国高校的追捧,但是经过多年实践证明,学生评教出现的许多问题使得学生评教的有效性并不高。本文就学生、教师、评教管理者三方视角分析学生评教出现的问题,并探究学生评教问题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学生评教;三方视角;评教问题;解决对策  一、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  (1)学生群体存在的问题。一是评教盲目化;二是评教主观化;三是评教随意化;(2)教师群体存在的问题。一是评教重
期刊
【摘 要】为推进军营文化建设,提高部队战斗力,就必须健全“循环型军队”,即一种可持续、协调、全面的军队发展模式。本文主要从健全循环型军队的可行性、必然性,实践手段三个方面进行论述。说明通过规制健全军队法制环境能推进循环型军队的建立,促进部队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循环型军队;法制环境  随着部队科技的进步,军人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军队建设也朝着“循环型”发展。所谓“循环型军队”,是指尽可能地利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确立了村民自治的模式从而取代了传统的人民公社体制。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审视村民自治,它是一种平衡农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有效形式,是实现国家与农村社会良性互动的有效渠道。但是,村民自治确立二十多年来,其实践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分析实现村民自治良好发展的相关路径。   【关键词】村民自治;乡政村治;服务性政府;农会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非常复
期刊
【摘 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要保持并提升自己的竞争地位就需要拥有强有力的竞争优势,这往往来源于其价值链上关键环节的优化和整合。本文将通过对比宜家和曲美两大家居企业的价值链和在中国市场中的竞争地位,探究价值链与竞争地位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价值链;竞争优势;竞争地位  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要想在激励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拥有自身的竞争优势,它往往来源于企业的某种资源或能力,而
期刊
【摘 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是提高农村经济效益、维护农村经济秩序的有效保障。本文介绍了目前农村集体经济的审计模式,分析了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特征,对建立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模式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模式;研究  一、目前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模式  (1)乡镇经管站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审计的模式。按照1992年农业部颁布的《农村合作经济内部审计暂行规定》以及一些省制定的本地
期刊
【摘 要】“农家乐”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既可以直接带动当地农民增收,又可以促进当地其他产业链的发展,通过调查走访延安市“农家乐”的发展现状,运用SWOT分析法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最终提出促进其更好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农家乐;SWOT分析;对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进一步加快,人们更倾向于向大自然亲近,寻找一种放松身心的方式,“农家乐”的新兴旅游形式随之形成,人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