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打造有思想的广播业已成为国内广播界的共识。本文以安徽电台评论节目为例,探讨广播评论谁来说、说什么、怎么说,认为要有多元化的广播新闻评论队伍、多维视角的新闻关注、平衡情感与理智的有声快评,才能使广播更有思想。
【关键词】广播新闻评论 有思想的广播 网络时代 多元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当今时代,信息的独家占有已越来越难,在这种情况下,评论就成了吸引受众新的抓手。谁能提供敏锐的思想、观念,谁就能形成思想品牌、理论品牌,谁就能成为意见领袖,在新闻竞争中占领制高点。事实上,近些年来,在“新闻立台、评论强台”的理念指导下,安徽电台和许多兄弟电台一样,对广播新闻评论从内容到形式都进行了创新实践,广播新闻评论的地位日益凸显。当然,创新探索之路并不平坦,探析个中的成败得失,无疑将为广播新闻评论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传统的广播新闻评论,大多是新闻节目的一部分,围绕一篇稿件或一个事件主题,拎出要旨,配发评论。这类评论大多以代表官方权威的声音出现,具有非常强烈的主流意识形态特点。而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网络时代,广播新闻评论不再拘泥于对本台播出新闻稿件的评论,而是在加强传统形式的本台评论、本台评论员文章、本台短评和编后语等广播新闻评论的同时,进一步向外拓展、分化,纷纷创办独立的评论类新闻节目。广播新闻评论的评述主体、评述的内容与形式等都发生了变化。
一、广播评论谁来说:多元化的广播新闻评论队伍
主持人唱主角。区别于之前多是播音员播诵已经撰写好的新闻评论稿件,一些电台重点打造的品牌评论节目是以主持人直播方式出现的,此时的主持人以一个评论者的身份出现,他们不仅播评论,有的还是评论的作者或编辑,对新闻、资讯进行筛选、解读,与听众交流分享观点、看法。安徽电台新闻广播有大量优秀播音员,而直播节目需要的主持人只能从播音员中挑选培养。这些播音员由传统字正腔圆的播音方式转型为评论型主持人,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蜕变过程。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这些播音员日益成为或睿智或理性或辛辣或幽默的评论节目主持人。
评论员模式成新常态。2009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节目改版,在新闻节目中引入了评论员模式,聘请专家、学者和媒体人担任特约观察员和特约评论员。他们以敏锐的视角、独到的见解、风趣的谈吐在节目中就新闻事件即时点评,不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更有相当的权威性,成为新闻节目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被认为是开创了中国广播建立评论员队伍的先河。
如今,评论员模式在各地电台新闻广播中广泛应用,不仅经常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官员连线发声,更重要的是一些电台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专家评论员队伍。安徽新闻广播的《新闻瞭望》是一个品牌评论性节目,曾经于1999年获得“中国新闻奖名栏目”称号。2013年年初酝酿改版,改版后的《新闻瞭望》架构是记者采写新闻事件,然后由评论员进行评论。节目聘请了大量评论员。这些专家型的评论员就节目涉及的某一个话题或事件进行短小精悍、形式活泼的口播述评,让听众知道身边的新闻为什么会发生、意味着什么、对生活会带来哪些影响等,这样的解读和点评,其观点更主流、更客观、更专业,也更深刻。改版后的《新闻瞭望》自2013年7月1日开播,截至2014年年底,制作了近500期节目,涉及话题2000多个。一方面,评论员提升了节目品质;另一方面,评论员也借助这些节目提升了自己的水平。一位资深媒体人士在为《新闻瞭望》录制第100期评论时,感慨颇多,觉得参加这个节目对他本人有了较大的提升。还有一些评论员有了和主持人一样的知名度。
听众加盟频发声。为适应当今网络时代的媒介生态环境,各广播电台的新闻评论节目吸纳普通听众发声,努力为大众百姓提供说话的机会和说话的场所,让广大听众有一个阐释意见、发表观点的平台。借助网络的力量,各地新闻广播纷纷搭建新闻评论实时互动平台,让更多的受众通过微博、微信、论坛等传播平台参与到节目中来,发表多元意见。有的电台在节目中设置了公众评论员板块,让听众直接参与节目,在广播中发声。这对打通官方、民间两个舆论场、融合共建舆论发声平台是一个有效尝试。
二、广播评论说什么:多维视角的新闻关注
传递不同声音。如果说在话语权较为单一的时代,新闻评论只掌握在媒体人手里,那么多元化的广播新闻评论主体带来的必然是价值观念、思想观点、审美情趣的多元,具体体现在评论的话题愈加丰富,内容大到关注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小到反映大众呼声。因此,今天的广播新闻评论更多在于观点的立体化和话语的层次化,评论也不再只是一个声音说话,而是广开言路,努力打造一个意见总汇、沟通的平台。
安徽新闻广播《政风行风热线》是2004年开播的,这两年也在不断进行改版,围绕热线节目特点从形式、内容等方面着手,探索完善广播新闻类热线直播节目的播出与运作模式。改版后的栏目由周播型节目转变为常态化日播节目,由开播初期设立的两个子栏目发展到现在有十多个子栏目,在节目中嫁接录音报道、现场连线、访谈、插入音效等多种广播手法,使该栏目成为社会众多声音的缩影。
注重观点交锋。要办有思想的广播,应尽量提供更为多元的舆论场平台,让不同观点在这里相互撞击,碰出火花。 为此,一些电台在选择广播新闻评论话题的时候,其着眼点不仅是侧重评述热点新闻的实质及意义,更注重观点的交锋,大胆选择争议话题。
2010年9月初,巴菲特与比尔·盖茨决定来中国举办慈善晚宴并对中国富豪进行邀约。由于怕被劝捐,一些接到邀请的富豪犹豫不决,甚至将其当成了鸿门宴拒绝参加。虽然该事件不是安徽本土事件,但其中蕴含的财富观是作用于每一个民众的。安徽新闻广播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上了私营企业家陈光标,并就其曾承诺“离世后会捐出所有财产用作慈善”等问题进行了专访。专访以面对面的方式,通过记者辛辣的提问让新闻人物直面社会上的各种质疑,也让听众更加直接地、全面地了解陈光标和他“裸捐”背后的种种原因。虽然是访谈节目,但由于主创者对该事件有着深刻的理解,作品对话中充满了财富观、慈善观等观点的碰撞和交锋。节目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立足本土接地气。对于绝大部分国内地方电台来说,新闻评论不仅需要“高大上”的宏大叙事,更需要将地域性优势放大,注重覆盖范围内受众的收听需求,将关注的焦点对准本地,根据本地情况,立足本土,贴近百姓,这样的评论才会接地气,才能被听众所喜闻乐听。
安徽新闻广播打造了一个公共平台,能与全省16个地市电台记者进行实时交流,另外,还充分利用在各地市设立的记者站加强沟通,并要求本部的所有编辑记者积极践行“走转改”,这些都为安徽新闻广播接地气打下了基础。
三、广播评论怎么说:平衡情感与理智的有声快评
用音响来表现。 毫无疑问,音响是最能体现广播特征、彰显广播优势的要素。打造有思想的广播,必须将现场音响与专家评述、百姓看法有机地融入到对事件的评论中,那些极富表现力的音响,可以使一向严肃沉闷的广播评论一下子变得生动鲜活起来。
从2003到2013年,安徽籍叔侄俩张高平和张辉坐了10年冤狱。10年后,叔侄二人终于重获清白。安徽新闻广播播出的新闻访谈《张高平的十年》(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就是在张高平的抽泣声中开始的。这里的抽泣声一下把听众带入情境之中。随后的节目中,记者的解说很少,几乎全由音响构成整个节目。
第一时间传达观点。当今媒体竞争日益激烈,充分利用广播媒体的快捷之便,先声夺人,成了广播新闻评论创新的发力点。广播新闻评论也在走向“现在新闻现在评”,迅速抢占观点舆论的制高点。
摆正情感与理性的关系。新闻评论是有感而发,对情绪、情感的把控就显得尤为重要。有的电台采编人员在缺乏对事件的全面判断、没有明确或成熟的论点论证的情况下,仅凭一腔热血一吐为快,情绪有余、理性不足。
这里再拿新闻访谈《张高平的十年》做例子。记者并没有把过多的笔墨关注在案件本身,而是将叔叔张高平十年间坚持通过法律途径伸冤,并最终洗刷冤屈的心路历程娓娓道来。最终的节目成品是励志的。张高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他始终相信法律是公平、公正的,也许正是这份执拗的相信最终令他沉冤得雪,而这一个案也为中国司法制度敲响警钟,促其不断进步。节目播出后,经过一年左右的调查,2014年4月,浙江省启动“张氏叔侄强奸杀人冤案”追责程序,对“二张”错案办理过程中公、检、法各部门办案环节存在的问题依法依纪严肃追究责任。
当今,媒体的竞争正从独家报道之争变为独家评论之争。评论竞争将是媒体新一轮竞争的焦点,也是媒体赢得受众的一个重要因素。事实上,在平衡好“述”与“评”的比重、警惕正能量与负能量传递的倒置、拓展评论的广度与深度等方面,广播新闻评论的发展探索具有很大空间。
(作者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中国传媒大学)
(本文编辑:吕晓虹)
【关键词】广播新闻评论 有思想的广播 网络时代 多元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当今时代,信息的独家占有已越来越难,在这种情况下,评论就成了吸引受众新的抓手。谁能提供敏锐的思想、观念,谁就能形成思想品牌、理论品牌,谁就能成为意见领袖,在新闻竞争中占领制高点。事实上,近些年来,在“新闻立台、评论强台”的理念指导下,安徽电台和许多兄弟电台一样,对广播新闻评论从内容到形式都进行了创新实践,广播新闻评论的地位日益凸显。当然,创新探索之路并不平坦,探析个中的成败得失,无疑将为广播新闻评论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传统的广播新闻评论,大多是新闻节目的一部分,围绕一篇稿件或一个事件主题,拎出要旨,配发评论。这类评论大多以代表官方权威的声音出现,具有非常强烈的主流意识形态特点。而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网络时代,广播新闻评论不再拘泥于对本台播出新闻稿件的评论,而是在加强传统形式的本台评论、本台评论员文章、本台短评和编后语等广播新闻评论的同时,进一步向外拓展、分化,纷纷创办独立的评论类新闻节目。广播新闻评论的评述主体、评述的内容与形式等都发生了变化。
一、广播评论谁来说:多元化的广播新闻评论队伍
主持人唱主角。区别于之前多是播音员播诵已经撰写好的新闻评论稿件,一些电台重点打造的品牌评论节目是以主持人直播方式出现的,此时的主持人以一个评论者的身份出现,他们不仅播评论,有的还是评论的作者或编辑,对新闻、资讯进行筛选、解读,与听众交流分享观点、看法。安徽电台新闻广播有大量优秀播音员,而直播节目需要的主持人只能从播音员中挑选培养。这些播音员由传统字正腔圆的播音方式转型为评论型主持人,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蜕变过程。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这些播音员日益成为或睿智或理性或辛辣或幽默的评论节目主持人。
评论员模式成新常态。2009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节目改版,在新闻节目中引入了评论员模式,聘请专家、学者和媒体人担任特约观察员和特约评论员。他们以敏锐的视角、独到的见解、风趣的谈吐在节目中就新闻事件即时点评,不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更有相当的权威性,成为新闻节目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被认为是开创了中国广播建立评论员队伍的先河。
如今,评论员模式在各地电台新闻广播中广泛应用,不仅经常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官员连线发声,更重要的是一些电台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专家评论员队伍。安徽新闻广播的《新闻瞭望》是一个品牌评论性节目,曾经于1999年获得“中国新闻奖名栏目”称号。2013年年初酝酿改版,改版后的《新闻瞭望》架构是记者采写新闻事件,然后由评论员进行评论。节目聘请了大量评论员。这些专家型的评论员就节目涉及的某一个话题或事件进行短小精悍、形式活泼的口播述评,让听众知道身边的新闻为什么会发生、意味着什么、对生活会带来哪些影响等,这样的解读和点评,其观点更主流、更客观、更专业,也更深刻。改版后的《新闻瞭望》自2013年7月1日开播,截至2014年年底,制作了近500期节目,涉及话题2000多个。一方面,评论员提升了节目品质;另一方面,评论员也借助这些节目提升了自己的水平。一位资深媒体人士在为《新闻瞭望》录制第100期评论时,感慨颇多,觉得参加这个节目对他本人有了较大的提升。还有一些评论员有了和主持人一样的知名度。
听众加盟频发声。为适应当今网络时代的媒介生态环境,各广播电台的新闻评论节目吸纳普通听众发声,努力为大众百姓提供说话的机会和说话的场所,让广大听众有一个阐释意见、发表观点的平台。借助网络的力量,各地新闻广播纷纷搭建新闻评论实时互动平台,让更多的受众通过微博、微信、论坛等传播平台参与到节目中来,发表多元意见。有的电台在节目中设置了公众评论员板块,让听众直接参与节目,在广播中发声。这对打通官方、民间两个舆论场、融合共建舆论发声平台是一个有效尝试。
二、广播评论说什么:多维视角的新闻关注
传递不同声音。如果说在话语权较为单一的时代,新闻评论只掌握在媒体人手里,那么多元化的广播新闻评论主体带来的必然是价值观念、思想观点、审美情趣的多元,具体体现在评论的话题愈加丰富,内容大到关注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小到反映大众呼声。因此,今天的广播新闻评论更多在于观点的立体化和话语的层次化,评论也不再只是一个声音说话,而是广开言路,努力打造一个意见总汇、沟通的平台。
安徽新闻广播《政风行风热线》是2004年开播的,这两年也在不断进行改版,围绕热线节目特点从形式、内容等方面着手,探索完善广播新闻类热线直播节目的播出与运作模式。改版后的栏目由周播型节目转变为常态化日播节目,由开播初期设立的两个子栏目发展到现在有十多个子栏目,在节目中嫁接录音报道、现场连线、访谈、插入音效等多种广播手法,使该栏目成为社会众多声音的缩影。
注重观点交锋。要办有思想的广播,应尽量提供更为多元的舆论场平台,让不同观点在这里相互撞击,碰出火花。 为此,一些电台在选择广播新闻评论话题的时候,其着眼点不仅是侧重评述热点新闻的实质及意义,更注重观点的交锋,大胆选择争议话题。
2010年9月初,巴菲特与比尔·盖茨决定来中国举办慈善晚宴并对中国富豪进行邀约。由于怕被劝捐,一些接到邀请的富豪犹豫不决,甚至将其当成了鸿门宴拒绝参加。虽然该事件不是安徽本土事件,但其中蕴含的财富观是作用于每一个民众的。安徽新闻广播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上了私营企业家陈光标,并就其曾承诺“离世后会捐出所有财产用作慈善”等问题进行了专访。专访以面对面的方式,通过记者辛辣的提问让新闻人物直面社会上的各种质疑,也让听众更加直接地、全面地了解陈光标和他“裸捐”背后的种种原因。虽然是访谈节目,但由于主创者对该事件有着深刻的理解,作品对话中充满了财富观、慈善观等观点的碰撞和交锋。节目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立足本土接地气。对于绝大部分国内地方电台来说,新闻评论不仅需要“高大上”的宏大叙事,更需要将地域性优势放大,注重覆盖范围内受众的收听需求,将关注的焦点对准本地,根据本地情况,立足本土,贴近百姓,这样的评论才会接地气,才能被听众所喜闻乐听。
安徽新闻广播打造了一个公共平台,能与全省16个地市电台记者进行实时交流,另外,还充分利用在各地市设立的记者站加强沟通,并要求本部的所有编辑记者积极践行“走转改”,这些都为安徽新闻广播接地气打下了基础。
三、广播评论怎么说:平衡情感与理智的有声快评
用音响来表现。 毫无疑问,音响是最能体现广播特征、彰显广播优势的要素。打造有思想的广播,必须将现场音响与专家评述、百姓看法有机地融入到对事件的评论中,那些极富表现力的音响,可以使一向严肃沉闷的广播评论一下子变得生动鲜活起来。
从2003到2013年,安徽籍叔侄俩张高平和张辉坐了10年冤狱。10年后,叔侄二人终于重获清白。安徽新闻广播播出的新闻访谈《张高平的十年》(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就是在张高平的抽泣声中开始的。这里的抽泣声一下把听众带入情境之中。随后的节目中,记者的解说很少,几乎全由音响构成整个节目。
第一时间传达观点。当今媒体竞争日益激烈,充分利用广播媒体的快捷之便,先声夺人,成了广播新闻评论创新的发力点。广播新闻评论也在走向“现在新闻现在评”,迅速抢占观点舆论的制高点。
摆正情感与理性的关系。新闻评论是有感而发,对情绪、情感的把控就显得尤为重要。有的电台采编人员在缺乏对事件的全面判断、没有明确或成熟的论点论证的情况下,仅凭一腔热血一吐为快,情绪有余、理性不足。
这里再拿新闻访谈《张高平的十年》做例子。记者并没有把过多的笔墨关注在案件本身,而是将叔叔张高平十年间坚持通过法律途径伸冤,并最终洗刷冤屈的心路历程娓娓道来。最终的节目成品是励志的。张高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他始终相信法律是公平、公正的,也许正是这份执拗的相信最终令他沉冤得雪,而这一个案也为中国司法制度敲响警钟,促其不断进步。节目播出后,经过一年左右的调查,2014年4月,浙江省启动“张氏叔侄强奸杀人冤案”追责程序,对“二张”错案办理过程中公、检、法各部门办案环节存在的问题依法依纪严肃追究责任。
当今,媒体的竞争正从独家报道之争变为独家评论之争。评论竞争将是媒体新一轮竞争的焦点,也是媒体赢得受众的一个重要因素。事实上,在平衡好“述”与“评”的比重、警惕正能量与负能量传递的倒置、拓展评论的广度与深度等方面,广播新闻评论的发展探索具有很大空间。
(作者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中国传媒大学)
(本文编辑:吕晓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