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已经二十多年,每批小升初的孩子中,一部分孩子在小学成绩很好,可是在初中学习三年,却没有迈入高级中学的大门,有的虽然勉强步入高中却止步于大学的殿堂之外,让家长痛心、老师惋惜。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刚升入初中这个转型期,没有迅速适应各种变化、及时改变学习方法、调整好心态。
一、升入初中后要迅速适应各种变化
1、心理的变化
迈入初中的大门就意味着已经告别低学龄段,步入了青少年行列,对自己的行为应该有自控能力,明确学习目标,树立远大理想,并下决心为实现理想付出努力,不怕吃苦,不畏惧学习,调整好心态,对各种困难都要有心理准备。更应该意识到自己长大了,要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以崭新的面貌投入新的学习生活。
2、教材的变化
学生在小学数学中接触的都是较为直观、简单的基础知识,而升入初一后,要学的知识在抽象性、严密性上都有一个飞跃。小学数学与中学数学既有内在必然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关注差异之处,就可以少走弯路。
(1)数域的扩展,使得原来正确的结论成了错误的结论:比如“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_________,”小学生的答案是1,但是到初中则不然,答案应当是:±1 ;再比如:“最小的两位数是________,”小学生的答案是:10,到初中答案应当是:-99……
(2)由于分类的不同,有些数使用渐少,甚至不再使用:比如“小数”全部理解为“分数”,“带分数”被“假分数”取而代之。到了初二、初三分类思想的运用更是屡见不鲜。
(3)解题习惯随之变化:小学中解答题直接做,初中开始:计算题、解答题要写“解”。
(4)小学数学中的“两个数的和必大于任何一个加数”,“两个不为零的两数之差必小于被减数”。到初中由于引入了负数,这个结论立即出现错误。
(5)小学应用题一般采取代数方法,而初中全部要求用方程的方法,更是把方程作为一种数学思想广泛应用于整个中学阶段。
3、学法的变化
在小学,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练得熟,考试时,学生只要熟记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到初中,由于内容多且抽象,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应用形式和各种题型讲全讲细,只能选择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以落实“三基”培养能力。因此,初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二、初中数学学习应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1、预习
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方法上可采用随课预习或单元预习。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听课
“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2)听知识引人及知识形成过程;(3)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4)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5)听好课后小结。
“思”是指学生思维。(1)多思、勤思,随听随思;(2)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3)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4)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维才会学习。
“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1)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2)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在听课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使数学学习达到较完美的境界。
3、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
刚升入初中的学生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记忆方法有类比记忆、联想记忆、直观记忆等)。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1)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2)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3)正确地由条件画出图形。
4、小结或总结方法
学生总结与教师总结应该结合,总结更应达到精炼、提高的目的,使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初中数学学习要注重合作交流。
学生间相互交流,介绍各自的学习方法、体会、经验,在探讨交流的平台上展现自我,积极吸取别人的思维之长处,学习好的方法,思维模式。在探讨合作中提高自己合作意识与交流表达能力,激发对数学的好奇心,培养自己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四、深入挖掘运用数学思想方法
1、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分类是通过比较数学对象本质属性的相同点和差异点,然后根据某一种属性将数学对象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想方法。分类讨论既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又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方法,能克服思维的片面性,防止漏解。在化简绝对值、已知两边求等腰三角形周长等,都要注意分类讨论。
2、类比的思想方法
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的对象间有部分属性相同,而推出它们某种属性也相同的推理形式,被称为最有创造性的一种思想方法。例如方案题、规律题等很多运用了类比的思想方法。
3、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是指将数(量)与(图)形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策略。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实际应用题等都要用到数形结合的思想。
4、化归的思想方法
所谓“化归”就是将要解决的问题转化归结为另一个较易问题或已经解决的问题。例如,解四边形时常常通过添加辅助线,把四边形题划归为三角形全等问题。
5、方程与函数的思想方法
运用方程的思想方法,就是根据问题中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运用数学的符号语言使问题转化为解方程(组)问题。
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分析研究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通过函数形式把这种数量关系进行刻划并加以研究,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称为函数思想方法。
6、整体的思想方法
整体的思想方法就是考虑数学问题时不是着眼于它的局部特征,而是把注意力和着眼点放在问题的整体结构上,通过对其全面深刻的观察,从宏观上、整体上认识问题的实质,把一些彼此独立,但实质上又相互紧密联系着的量作为整体来处理的思想方法。例如,在解方程时常常可以把重复出现的多项式看做一个整体来变为一元一次方程或二元一次方程来解。
总之,初一新生要学好数学,在借鉴以上方法的同时,还要反复训练、不断钻研,找到适合自己的独特学习方法,从而全面提高数学成绩。
一、升入初中后要迅速适应各种变化
1、心理的变化
迈入初中的大门就意味着已经告别低学龄段,步入了青少年行列,对自己的行为应该有自控能力,明确学习目标,树立远大理想,并下决心为实现理想付出努力,不怕吃苦,不畏惧学习,调整好心态,对各种困难都要有心理准备。更应该意识到自己长大了,要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以崭新的面貌投入新的学习生活。
2、教材的变化
学生在小学数学中接触的都是较为直观、简单的基础知识,而升入初一后,要学的知识在抽象性、严密性上都有一个飞跃。小学数学与中学数学既有内在必然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关注差异之处,就可以少走弯路。
(1)数域的扩展,使得原来正确的结论成了错误的结论:比如“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_________,”小学生的答案是1,但是到初中则不然,答案应当是:±1 ;再比如:“最小的两位数是________,”小学生的答案是:10,到初中答案应当是:-99……
(2)由于分类的不同,有些数使用渐少,甚至不再使用:比如“小数”全部理解为“分数”,“带分数”被“假分数”取而代之。到了初二、初三分类思想的运用更是屡见不鲜。
(3)解题习惯随之变化:小学中解答题直接做,初中开始:计算题、解答题要写“解”。
(4)小学数学中的“两个数的和必大于任何一个加数”,“两个不为零的两数之差必小于被减数”。到初中由于引入了负数,这个结论立即出现错误。
(5)小学应用题一般采取代数方法,而初中全部要求用方程的方法,更是把方程作为一种数学思想广泛应用于整个中学阶段。
3、学法的变化
在小学,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练得熟,考试时,学生只要熟记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到初中,由于内容多且抽象,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应用形式和各种题型讲全讲细,只能选择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以落实“三基”培养能力。因此,初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二、初中数学学习应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1、预习
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方法上可采用随课预习或单元预习。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听课
“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2)听知识引人及知识形成过程;(3)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4)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5)听好课后小结。
“思”是指学生思维。(1)多思、勤思,随听随思;(2)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3)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4)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维才会学习。
“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1)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2)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在听课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使数学学习达到较完美的境界。
3、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
刚升入初中的学生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记忆方法有类比记忆、联想记忆、直观记忆等)。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1)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2)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3)正确地由条件画出图形。
4、小结或总结方法
学生总结与教师总结应该结合,总结更应达到精炼、提高的目的,使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初中数学学习要注重合作交流。
学生间相互交流,介绍各自的学习方法、体会、经验,在探讨交流的平台上展现自我,积极吸取别人的思维之长处,学习好的方法,思维模式。在探讨合作中提高自己合作意识与交流表达能力,激发对数学的好奇心,培养自己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四、深入挖掘运用数学思想方法
1、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分类是通过比较数学对象本质属性的相同点和差异点,然后根据某一种属性将数学对象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想方法。分类讨论既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又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方法,能克服思维的片面性,防止漏解。在化简绝对值、已知两边求等腰三角形周长等,都要注意分类讨论。
2、类比的思想方法
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的对象间有部分属性相同,而推出它们某种属性也相同的推理形式,被称为最有创造性的一种思想方法。例如方案题、规律题等很多运用了类比的思想方法。
3、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是指将数(量)与(图)形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策略。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实际应用题等都要用到数形结合的思想。
4、化归的思想方法
所谓“化归”就是将要解决的问题转化归结为另一个较易问题或已经解决的问题。例如,解四边形时常常通过添加辅助线,把四边形题划归为三角形全等问题。
5、方程与函数的思想方法
运用方程的思想方法,就是根据问题中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运用数学的符号语言使问题转化为解方程(组)问题。
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分析研究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通过函数形式把这种数量关系进行刻划并加以研究,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称为函数思想方法。
6、整体的思想方法
整体的思想方法就是考虑数学问题时不是着眼于它的局部特征,而是把注意力和着眼点放在问题的整体结构上,通过对其全面深刻的观察,从宏观上、整体上认识问题的实质,把一些彼此独立,但实质上又相互紧密联系着的量作为整体来处理的思想方法。例如,在解方程时常常可以把重复出现的多项式看做一个整体来变为一元一次方程或二元一次方程来解。
总之,初一新生要学好数学,在借鉴以上方法的同时,还要反复训练、不断钻研,找到适合自己的独特学习方法,从而全面提高数学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