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才是建校之基,强校之本。一流的教师是学校建设长期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从教师选拔的源头和渠道出发,把好入口关,拓宽选拔、引进教师的途径。注重内部挖潜,培养优秀青年教师。营造栓心留人的良好氛围,留住优秀人才,保持高水平教师队伍的稳定。
【关键词】教师队伍 精品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没有一流的教师,就不可能有一流的大学。我们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教师队伍的水平方面。高校领导一定要把造就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教育思想,掌握现代教育内容、方法和技术,善于从事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作为教育工作的一项根本任务来抓。
一、建立和实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把好教师入口关
教师资格认证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特定的职业许可,高校教师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基本素质。
1.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高尚的师德师风
教师必须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用自己言行举止和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起人生与价值观的榜样。高校的教师必须忠诚于高等教育事业,有高度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为人师表的自我意识,期望学生成才的深厚感情,坚定不移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等。
2.了解高等教育思想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高校教师应对现代高等教育思想观念有科学的认知,具备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精通高等教育规律,掌握教育的艺术,具有组织教学的本领,还必须自觉地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3.具有宽厚的学科知识、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
教师应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在直接为经济建设服的同时,尽可能将学科最新研究动态及成果展示给生,使学生获得丰富知识。教师在科学研究、知识探索过程中的观念和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快进入科学研究大门。
4.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
一是要具有科技创新能力,能够在自己的学科专业领域有所创新,研究出创新性的科技成果。二是要具有教育创新力,能创造性的培养人才。所谓教育创新能力,主要指教育观念创新、教育体制创新、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创新能力。
二、扩大教师来源渠道,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1.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多渠道选调和聘任教师
如从其他高等院校聘任,从社会各界邀请。教师来源的多样化和多种成份的组合,能够使各类人员形成优势互补,进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势。
2.建立高校师资共享机制,使有限的优质教师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师资共享就是要打破师资管理中的自我封闭状态,改变教师不流动、余缺不互补的现状,充分挖掘各院校骨干教师、学术带头人的潜力,合理安排,拿出少量时间和部分精力到其它院校去兼授课程、指导研究生、合作科研,求得共同提高,从而实现高校在人才问题上质的突破。
三、建立教师培训制度,大力吸引和培养优秀中青年人才
1.要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制度
教师队伍建设要树立对教师进行终身教育的理念,建立师资培养制度,成立专门的师资培训中心。教师的培养应采用双轨制,即分别将提高学术水平和提高教学能力分成学术、教学两个系列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培养对象应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培养目标应以更新和拓展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在培养方式上,学术系列可以采用攻读高学历、出国深造、专业进修深造等方式;教学系列可以采用教育理论系统培训、教师资格培训、专题研究、进修等方式。
2.要大力吸引和培养中青年学科学术带头人
近几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设立了“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制度”、“骨干教师出国访问计划”、“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等,吸引并保留了一大批拔尖人才。高校领导要有紧迫感,要把拔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作为重中之重,大胆借鉴名牌院校的成功经验,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改善教师队伍的知识和学历结构,努力造就一批拔尖人才。
四、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
高等院校一定要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通过为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真正提高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改善教师的物质待遇,尽量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真正树立起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增强教师队伍吸引力和凝聚力。
总之,高校领导一定要求贤若渴,爱才如命,倾注超常规的精力,采取超常规的措施,不惜超常规的代价,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全力建设好教师队伍,打造一流精品院校。
参考文献:
[1]蒋华林等:论高校高教研究机构的可持续发展[J].高等建筑教育,2002,(4).
[2]宋海农等:高校本科教育中教学与科研的关系[J].高教论坛,2004,(1).
【关键词】教师队伍 精品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没有一流的教师,就不可能有一流的大学。我们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教师队伍的水平方面。高校领导一定要把造就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教育思想,掌握现代教育内容、方法和技术,善于从事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作为教育工作的一项根本任务来抓。
一、建立和实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把好教师入口关
教师资格认证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特定的职业许可,高校教师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基本素质。
1.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高尚的师德师风
教师必须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用自己言行举止和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起人生与价值观的榜样。高校的教师必须忠诚于高等教育事业,有高度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为人师表的自我意识,期望学生成才的深厚感情,坚定不移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等。
2.了解高等教育思想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高校教师应对现代高等教育思想观念有科学的认知,具备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精通高等教育规律,掌握教育的艺术,具有组织教学的本领,还必须自觉地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3.具有宽厚的学科知识、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
教师应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在直接为经济建设服的同时,尽可能将学科最新研究动态及成果展示给生,使学生获得丰富知识。教师在科学研究、知识探索过程中的观念和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快进入科学研究大门。
4.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
一是要具有科技创新能力,能够在自己的学科专业领域有所创新,研究出创新性的科技成果。二是要具有教育创新力,能创造性的培养人才。所谓教育创新能力,主要指教育观念创新、教育体制创新、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创新能力。
二、扩大教师来源渠道,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1.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多渠道选调和聘任教师
如从其他高等院校聘任,从社会各界邀请。教师来源的多样化和多种成份的组合,能够使各类人员形成优势互补,进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势。
2.建立高校师资共享机制,使有限的优质教师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师资共享就是要打破师资管理中的自我封闭状态,改变教师不流动、余缺不互补的现状,充分挖掘各院校骨干教师、学术带头人的潜力,合理安排,拿出少量时间和部分精力到其它院校去兼授课程、指导研究生、合作科研,求得共同提高,从而实现高校在人才问题上质的突破。
三、建立教师培训制度,大力吸引和培养优秀中青年人才
1.要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制度
教师队伍建设要树立对教师进行终身教育的理念,建立师资培养制度,成立专门的师资培训中心。教师的培养应采用双轨制,即分别将提高学术水平和提高教学能力分成学术、教学两个系列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培养对象应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培养目标应以更新和拓展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在培养方式上,学术系列可以采用攻读高学历、出国深造、专业进修深造等方式;教学系列可以采用教育理论系统培训、教师资格培训、专题研究、进修等方式。
2.要大力吸引和培养中青年学科学术带头人
近几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设立了“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制度”、“骨干教师出国访问计划”、“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等,吸引并保留了一大批拔尖人才。高校领导要有紧迫感,要把拔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作为重中之重,大胆借鉴名牌院校的成功经验,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改善教师队伍的知识和学历结构,努力造就一批拔尖人才。
四、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
高等院校一定要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通过为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真正提高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改善教师的物质待遇,尽量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真正树立起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增强教师队伍吸引力和凝聚力。
总之,高校领导一定要求贤若渴,爱才如命,倾注超常规的精力,采取超常规的措施,不惜超常规的代价,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全力建设好教师队伍,打造一流精品院校。
参考文献:
[1]蒋华林等:论高校高教研究机构的可持续发展[J].高等建筑教育,2002,(4).
[2]宋海农等:高校本科教育中教学与科研的关系[J].高教论坛,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