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次去酒店吃饭,我都惊叹于厨师的手艺,有些菜做得像精美的艺术品。无论是一朵花还是一只鸟,都雕刻得栩栩如生,让人不忍下箸。有一次我大着胆子尝了一口,没想到发现了一个秘密:这么漂亮的形象,竟然就是普普通通的胡萝卜、土豆做成的。厨师们真是妙手生花啊!这跟我评阅中考作文时的感觉十分相似:都是平平常常的题材,有的作文写出来还是“萝卜土豆”,而有的作文却把“萝卜土豆”写成了美丽的艺术品。后者的奥妙在哪里呢﹖
“文似看山不喜平”,把寻常材料写得波澜起伏,张弛有致,这样才能产生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的效果。下面就向大家介绍一些可以把平常材料写得跌宕生姿的方法。
一、要有设置悬念的意识
大家一定还记得《我的叔叔于勒》的开头,菲利普先生那句永不变更的话
“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于勒是什么人?菲利普为什么这样期盼他归来?我们急于知道结果,会迫不及待地一口气看下去。这种对问题答案的牵挂就叫悬念,悬念牵引着我们的好奇心,有了悬念,我们看上几行,便急于知道下文,再也放不下这篇小说了。倘若我们的中考作文有这么一处两处抓住评卷教师的心,是不是可以称得上成功了一半呢?
设置悬念其实很简单,就是不要急于把话说完,而要故意留下疑问,以待下文慢慢分解。比如有一篇中考满分作文《为父母的爱情喝彩》,一开头就写“我”与父母一起看完《泰坦尼克号》,在《我心永恒》的乐曲声中步出影院,“我”泪眼通红。可是父母一齐批评“我”:“你们年轻人就爱被这些东西搞得晕头转向。”“我”不禁疑惑,人到中年的父母之间,感情难道如此平淡如水?悲哀呀!
这就留下了悬念--父母间有没有真正的感情?然后,作者写了两件小事:一次,妈妈有事很晚还没有回来,爸爸心神不宁地踱来踱去,时不时地拍打着电话机,怀疑它坏了,当“我”去试电话时,爸爸不等“我”把电话里的天气预报听完,一把抢过话筒挂上了电话,急切地说:“你妈要是这会儿打来电话怎么办?”第二次,爸爸到南方出差了几个月,有天妈妈给爸爸打电话:“……你什么也别买,只要快些平安地回来……”妈妈泪光闪烁。一刹那,“我”的疑问解开了:他们的爱已经转化延伸为一种责任,一种惦记,一种无可言喻的默契,埋在深深的心底。于是“我为父母的爱情喝彩”。
试想,如果小作者在开头就迫不及待地自问自答,揭开谜底,让读者没有一种期待下文的心理,文章将会大为逊色。因此,我们在安排叙事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设置悬念的意识,力争让作文一开头就把读者的心紧紧抓住,再也放不下。
二、写出事件曲折的过程
在叙事过程中,要避免平铺直叙,就得使事件一波三折,这样才能把一件平常的事写得引人入胜,把事件中的人写得活灵活现。
也许有人会说,生活中的事和人本来就是平平淡淡的嘛,怎么波折得起来?这是因为我们不太留意日常小事的结果。其实,生活中任何一件小事都有一个具体的发展变化过程,而这个过程在与周围人、事的相互作用下,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使得事件在曲折中发展。仔细观察,哪怕小伙伴们玩的一个小小的游戏,过程也是曲折起伏的。有一篇中考满分作文《难演的戏》,写的事情很简单,同一大院的几个小伙伴准备演出一个课本剧,但最终也没演成。如果只是这样简短地叙述,文章还有什么看头?请看小作者是如何展现事件的曲折过程的吧。
玩得无聊的中午,一人振臂一呼:“我们演出戏吧。”应者云集,大家跃跃欲试。接下来就有问题了,在分配角色时,演“白毛女”的小红怕“老杨”弄乱了她的头发。“老杨?太土。”公司经理大公子王明才不当呢。穆仁智奸诈阴险,见风使舵,税务局某科长的宝贝儿子李平才不当狗腿子呢。黄世仁根本就是反面人物,谁愿当?戏演不下去了。至此,一起一伏。“我”作为导演,力挽狂澜:“咱们只是演演戏而已,又不是真的。王明,‘老杨’可是正面人物呀,你就干吧!李平,你就当一回‘黄世仁’吧,待会儿‘老杨’还要向你下跪呢,你想多威风!”戏总算又启动了,可是到“老杨”向“黄世仁”下跪那会儿,王明老是跪不下去,又快散伙了。至此二起二伏。但大家议论了一番,认为戏还是要演下去,角色嘛,抽签决定,这样公平。没想到这下王明成了“黄世仁”,李平成了“老杨”。演着演着,李平提出了一个问题:“我爸是税务局的一个科长,专管王明他爹这号经理,我今天向他下跪,说不过去吧?”一番争论,不欢而散,戏终于演不成了。至此三起三伏。
这篇作文所写的只不过是一个游戏而已,但作者婉转曲折地娓娓道来,突出了一个“难”字,真是妙趣横生。就在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过程中,有着耐人寻味的意蕴。如果作者三言两语,平露直白地就把这么好的材料打发了,那该多么可惜啊。
三、关注小事中的分歧
一家人亲亲热热地去散步,真是小事一桩,大概写不出什么波澜吧?错,我们都学过《散步》这篇散文:一家人散步走到一个岔路口,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一家人出现了分歧,让“我“左右为难。文章至此陡生波澜。在这分歧面前,“我”费了一番思量,想了很多很远,终于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走大路!矛盾似乎解决了,没想到奶奶顺从孙儿的意思,提出愿意走小路,于是又生波澜。就在这波澜起伏中,透露出本文的深意,慈爱和孝道才是家庭和美的基础。
《散步》篇幅不长,事情也小,但有起有伏。我很自然地联想到另一篇优秀的中考作文《迈过那道槛》,同样写的是一件平常小事:
嫂子牵着她一岁多的孩子,走到门前,孩子照例停住脚步,望着妈妈,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妈妈就是不动,我伸出手想帮孩子一把,被嫂子按住了手。孩子又扭头看着庭院里的奶奶,哭起来了。奶奶跑过来要把孙子抱过门槛,又被嫂子制止住了,孩子哭得更欢。
小孩要过门槛,妈妈就是不帮他,也不要别人帮他,该怎么办呢?这就是矛盾,这就是分歧,把这个过程展现出来,文章就有波澜了。
嫂子到大门外,从门槛跨过来,给孩子作示范。孩子孤立无援了,只好颤巍巍地抬起右腿很慢地跨过门槛,然后就骑在门槛上,又不动了,看着嫂子和我。我和嫂子不断鼓励,孩子这时慢慢地把身子伏在门槛上,慢慢地抬起左腿……孩子终于迈过了那道槛,笑着扑在嫂子的怀里。于是我深有感触,大字不识几个的嫂子真是一位了不起的“教育家”,让我懂得了只要自强不息,就没有迈不过去的槛(坎)。
《散步》与《迈过那道槛》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抓住小事中那些不起眼的分歧和矛盾,展示解决过程,从而使文章显得抑扬有致,寓意深刻。小小的矛盾,如流水经过的岩石,必然会激起生活中的浪花。
写到此,我也产生了一点感悟,文中的波澜,其实并非要我们“无风三尺浪”,故意制造出来,而是生活本身所蕴含的。比如我们常说的微小中有伟大,平凡中有崇高,那么简单平常中当然就蕴含着复杂曲折,这就是生活的辩证法。因此,在写作文时,我们要善于发现简单平淡中所蕴涵的复杂曲折的矛盾,并把这矛盾表现出来,使文章尺水兴波,曲折有致。
“文似看山不喜平”,把寻常材料写得波澜起伏,张弛有致,这样才能产生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的效果。下面就向大家介绍一些可以把平常材料写得跌宕生姿的方法。
一、要有设置悬念的意识
大家一定还记得《我的叔叔于勒》的开头,菲利普先生那句永不变更的话
“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于勒是什么人?菲利普为什么这样期盼他归来?我们急于知道结果,会迫不及待地一口气看下去。这种对问题答案的牵挂就叫悬念,悬念牵引着我们的好奇心,有了悬念,我们看上几行,便急于知道下文,再也放不下这篇小说了。倘若我们的中考作文有这么一处两处抓住评卷教师的心,是不是可以称得上成功了一半呢?
设置悬念其实很简单,就是不要急于把话说完,而要故意留下疑问,以待下文慢慢分解。比如有一篇中考满分作文《为父母的爱情喝彩》,一开头就写“我”与父母一起看完《泰坦尼克号》,在《我心永恒》的乐曲声中步出影院,“我”泪眼通红。可是父母一齐批评“我”:“你们年轻人就爱被这些东西搞得晕头转向。”“我”不禁疑惑,人到中年的父母之间,感情难道如此平淡如水?悲哀呀!
这就留下了悬念--父母间有没有真正的感情?然后,作者写了两件小事:一次,妈妈有事很晚还没有回来,爸爸心神不宁地踱来踱去,时不时地拍打着电话机,怀疑它坏了,当“我”去试电话时,爸爸不等“我”把电话里的天气预报听完,一把抢过话筒挂上了电话,急切地说:“你妈要是这会儿打来电话怎么办?”第二次,爸爸到南方出差了几个月,有天妈妈给爸爸打电话:“……你什么也别买,只要快些平安地回来……”妈妈泪光闪烁。一刹那,“我”的疑问解开了:他们的爱已经转化延伸为一种责任,一种惦记,一种无可言喻的默契,埋在深深的心底。于是“我为父母的爱情喝彩”。
试想,如果小作者在开头就迫不及待地自问自答,揭开谜底,让读者没有一种期待下文的心理,文章将会大为逊色。因此,我们在安排叙事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设置悬念的意识,力争让作文一开头就把读者的心紧紧抓住,再也放不下。
二、写出事件曲折的过程
在叙事过程中,要避免平铺直叙,就得使事件一波三折,这样才能把一件平常的事写得引人入胜,把事件中的人写得活灵活现。
也许有人会说,生活中的事和人本来就是平平淡淡的嘛,怎么波折得起来?这是因为我们不太留意日常小事的结果。其实,生活中任何一件小事都有一个具体的发展变化过程,而这个过程在与周围人、事的相互作用下,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使得事件在曲折中发展。仔细观察,哪怕小伙伴们玩的一个小小的游戏,过程也是曲折起伏的。有一篇中考满分作文《难演的戏》,写的事情很简单,同一大院的几个小伙伴准备演出一个课本剧,但最终也没演成。如果只是这样简短地叙述,文章还有什么看头?请看小作者是如何展现事件的曲折过程的吧。
玩得无聊的中午,一人振臂一呼:“我们演出戏吧。”应者云集,大家跃跃欲试。接下来就有问题了,在分配角色时,演“白毛女”的小红怕“老杨”弄乱了她的头发。“老杨?太土。”公司经理大公子王明才不当呢。穆仁智奸诈阴险,见风使舵,税务局某科长的宝贝儿子李平才不当狗腿子呢。黄世仁根本就是反面人物,谁愿当?戏演不下去了。至此,一起一伏。“我”作为导演,力挽狂澜:“咱们只是演演戏而已,又不是真的。王明,‘老杨’可是正面人物呀,你就干吧!李平,你就当一回‘黄世仁’吧,待会儿‘老杨’还要向你下跪呢,你想多威风!”戏总算又启动了,可是到“老杨”向“黄世仁”下跪那会儿,王明老是跪不下去,又快散伙了。至此二起二伏。但大家议论了一番,认为戏还是要演下去,角色嘛,抽签决定,这样公平。没想到这下王明成了“黄世仁”,李平成了“老杨”。演着演着,李平提出了一个问题:“我爸是税务局的一个科长,专管王明他爹这号经理,我今天向他下跪,说不过去吧?”一番争论,不欢而散,戏终于演不成了。至此三起三伏。
这篇作文所写的只不过是一个游戏而已,但作者婉转曲折地娓娓道来,突出了一个“难”字,真是妙趣横生。就在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过程中,有着耐人寻味的意蕴。如果作者三言两语,平露直白地就把这么好的材料打发了,那该多么可惜啊。
三、关注小事中的分歧
一家人亲亲热热地去散步,真是小事一桩,大概写不出什么波澜吧?错,我们都学过《散步》这篇散文:一家人散步走到一个岔路口,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一家人出现了分歧,让“我“左右为难。文章至此陡生波澜。在这分歧面前,“我”费了一番思量,想了很多很远,终于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走大路!矛盾似乎解决了,没想到奶奶顺从孙儿的意思,提出愿意走小路,于是又生波澜。就在这波澜起伏中,透露出本文的深意,慈爱和孝道才是家庭和美的基础。
《散步》篇幅不长,事情也小,但有起有伏。我很自然地联想到另一篇优秀的中考作文《迈过那道槛》,同样写的是一件平常小事:
嫂子牵着她一岁多的孩子,走到门前,孩子照例停住脚步,望着妈妈,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妈妈就是不动,我伸出手想帮孩子一把,被嫂子按住了手。孩子又扭头看着庭院里的奶奶,哭起来了。奶奶跑过来要把孙子抱过门槛,又被嫂子制止住了,孩子哭得更欢。
小孩要过门槛,妈妈就是不帮他,也不要别人帮他,该怎么办呢?这就是矛盾,这就是分歧,把这个过程展现出来,文章就有波澜了。
嫂子到大门外,从门槛跨过来,给孩子作示范。孩子孤立无援了,只好颤巍巍地抬起右腿很慢地跨过门槛,然后就骑在门槛上,又不动了,看着嫂子和我。我和嫂子不断鼓励,孩子这时慢慢地把身子伏在门槛上,慢慢地抬起左腿……孩子终于迈过了那道槛,笑着扑在嫂子的怀里。于是我深有感触,大字不识几个的嫂子真是一位了不起的“教育家”,让我懂得了只要自强不息,就没有迈不过去的槛(坎)。
《散步》与《迈过那道槛》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抓住小事中那些不起眼的分歧和矛盾,展示解决过程,从而使文章显得抑扬有致,寓意深刻。小小的矛盾,如流水经过的岩石,必然会激起生活中的浪花。
写到此,我也产生了一点感悟,文中的波澜,其实并非要我们“无风三尺浪”,故意制造出来,而是生活本身所蕴含的。比如我们常说的微小中有伟大,平凡中有崇高,那么简单平常中当然就蕴含着复杂曲折,这就是生活的辩证法。因此,在写作文时,我们要善于发现简单平淡中所蕴涵的复杂曲折的矛盾,并把这矛盾表现出来,使文章尺水兴波,曲折有致。